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张超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4):85-86
尺桡骨干双骨折临床多见,骨折断端可发生重叠、旋转、成角和侧方四种移位。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关键是恢复前臂的旋转功能,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将双骨折断端正确地复位,四种移位均得到矫正,并保持整复后的位置不变,直到骨折坚强愈合为止。我院自2005年以来,采用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54例尺桡骨干双骨折,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尺桡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手法复位,用克氏针固定尺桡骨。术后夹板固定前臂旋前位。结果本组187例,满意率为95.7%。结论手法复位经皮穿针治疗闭合性尺桡骨骨折有手术创伤小、费用低、骨折愈合率高、感染率低及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本治疗方法符合CO治疗原则,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李广文 《山西中医》2011,27(7):29-29
目的:观察回旋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背向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背向移位患者均采用回旋复位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果:32例患者均达到骨折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骨折愈合,前臂旋转功能和腕关节活动恢复正常。结论:采用回旋复位法整复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背向移位,符合逆损伤机制复位的原则,复位容易,创伤小,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肢骨折整复器对尺桡骨双骨折闭合复位的作用,把尺桡骨双骨折分为5型,对不同类型的骨折分别采用前臂不同旋转度数,应用上肢骨折整复器进行复位,观察了98例尺桡骨双骨折患者,一次整复成功96例,经1 ̄12年的随访,根据复位情况和功能检查结果,分为优、良,可,差四级,其优良率分别在90%和80%以上,本组病例证实这种方法,对尺桡骨双骨折一次整复成功率高,无并发症发生,其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5.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发生在桡骨远端2~3cm处的骨折,好发于老年人,与骨质疏松相关,常以低能量损伤为主。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可通过手法复位,恢复桡骨高度、掌倾角和尺偏角,从而恢复其解剖结构,为骨折的形态及肢体的功能恢复打下基础。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们采用牵引折顶复位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稳定型骨折8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尺桡骨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的损伤,治疗较为复杂,对于其复位、愈合和功能恢复的要求较高,如治疗不当,将严重影响手和上肢的功能。我们自2001年10月-2005年12月使用重建接骨板治疗尺桡骨双骨折3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尺桡骨双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切口复位钢板螺丝钉固定及手法复位弹性髓内钉(ESIN)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疗效,简述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优点。方法:回顾2008年10月至2014年5月治疗7~14岁尺桡骨双骨折103例,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30例,切口复位钢板螺丝钉固定24例,中医骨科手法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钉内固定49例,比较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切口复位钢板螺丝钉固定及手法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的疗效情况。结果:103例均获得随访,保守治疗组与弹性髓内钉组在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但保守治疗组骨折再移位及呈角方面高于弹性髓内钉组。钢板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方面高于弹性髓内钉组。结论:手法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骨、折顶手法整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下段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尺桡骨中下段骨折患儿采用分骨、折顶手法复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随访3个月,参照复位标准及Berton标准对复位效果及功能恢复进行评价。结果:解剖复位24例,近似解剖复位10例,功能复位6例,复位不良2例,复位成功率为95. 24%(40/42);骨折均在4~6周内愈合,根据Berton标准,优23例,良11例,可6例,差0例,脱落2例,优良率为80. 95%(34/42)。结论:分骨、折顶手法整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下段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率高、血运及软组织损伤小、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肢骨折整复器对尺桡骨双骨折闭合复位的作用,把尺桡骨双骨折分为5 型,对不同类型的骨折分别采用前臂不同旋转度数,应用上肢骨折整复器进行复位。观察了对98 例尺桡骨双骨折患者,一次整复成功96 例。经1 ~12 年的随访,根据复位情况和功能检查结果,分为优、良、可、差四级,其优良率分别在90 % 和80 % 以上。本组病例证实这种方法,对尺桡骨双骨折一次整复成功率高,无并发症发生,其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5例尺桡骨下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外伤处理后,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65例患者中恢复优55例,恢复良10例;X线片示近解剖复位21例,解剖复位35例,功能复位9例.结论: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中下段骨折疗效显著,方法简单且创伤小,可缩短病程,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尺桡骨远端骨折多为不稳定性骨折,选用何种固定方式固定,才能保持复位后的稳定和功能恢复,目前仍存在争议。绝大多数尺桡骨远端骨折经过手法复位能达到理想复位,常因缺乏有效牢靠的外固定,而出现骨折移位、短缩、软组织损伤或腕关节不稳定,遗留部分功能障碍。如何固定腕关节,使其功能得到较佳恢复,仍然是摆在骨科医生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本文就自制腕关节外固定塑料石膏夹板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2.
<正>桡骨远端骨折指发生在桡骨远端2~3cm处的骨折[1]。其治疗原则是骨折复位,恢复桡骨高度,恢复掌倾和尺偏角度。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们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41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平乐回旋拨槎法为主治疗儿童尺桡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11年7月至2016年1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采用回旋拨槎法治疗的68例儿童尺桡骨下段骨折患者进行随访分析,观察疗效。结果:68例患儿中,骨折解剖对位16例、功能对位49例,3例复位效果不理想家长选择手术,治愈率达到95.58%.术后按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1.17%.结论:平乐回旋拨槎法为主治疗儿童尺桡骨下段骨折具有成功率高,软组织损伤小,复位后稳定性好,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是儿童常见骨折之一,尺桡骨完全骨折后,骨折端常发生旋转、成角或背向重叠移位,尤其背向重叠移位在临床上尤为多见,若处理不当,可引起腕关节及前臂的功能受限。自2000—2004年6月,我院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25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尺桡骨双骨折微创解剖复位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不损伤桡骨茎突骨骺的内固定及适度的微动是促进骨折愈合不可缺少的必要因素。方法:选择青少年尺桡骨双骨折45例,采用小切口不剥离骨膜、双"■"型钉加三棱针内固定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结果: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缩短,平均80天,腕肘关节功能活动正常。结论:此方法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属骨折微创治疗,对其治疗条件要求不高,又能满足患者家属对骨折治疗对位对线好,固定牢,恢复快,功能影响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四川何氏骨科手法复位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四川省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收治的40例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使用何氏骨科手法复位治疗)和对照组(切开复位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手法复位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固定稳定性、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中,使用两种治疗方法都能够改善患者的病症,改善患者的生存环境。应用手法复位治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尺桡骨双骨折微创解剖复位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不损伤桡骨茎突骨骺的内固定及适度的微动是促进骨折愈合不可缺少的必要因素。方法:选择青少年尺桡骨双骨折45例,采用小切口不剥离骨膜、双“U”型钉加三棱针内固定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结果: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缩短,平均80天,腕肘关节功能活动正常。结论:此方法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属骨折微创治疗,对其治疗条件要求不高,又能满足患者家属对骨折治疗对位对线好,固定牢,恢复快,功能影响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称为Colles骨折,老年女性多发,尤其北方冬季雪后。良好的复位减少桡骨长度的丢失,对患者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尤为重要。依据腕关节的正常解剖及复位标准(桡骨短缩≤2mm,掌倾角的减小≤9°,尺偏角减少≤3°,关节内骨折移位小于2mm为临床可接受的复位标准)[1]确定四步复位法。自1995年1月至2009年1月,小夹板石膏结合系统疗法治疗Colles骨折17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折顶手法在尺桡骨远段骨折复位中的应用陈建伟陆明玲武汉市第三医院骨伤科(430060武汉)关键词尺桡骨远段骨折/手法整复折顶手法/复位应用尺桡骨远段骨折是骨伤科临床上较多见的一种骨折。因其骨折断移位的情况及功能受损的程度比常见的尺桡骨远端骨折(即科累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创调节式夹板托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治疗的20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无创调节式夹板托支架外固定进行闭合复位治疗;通过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以及随访过程中的腕关节功能并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患者均随访至少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无骨筋膜室综合征、皮肤压疮等并发症发生;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评定疗效:优5例,良12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85%;整复前后比较,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均明显恢复(P0.05),整复后至骨愈合后比较,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维持满意(P0.05),治疗过程中复位无丢失。结论:闭合复位无创调节式夹板托支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能较好的恢复桡骨远端解剖结构;并能在治疗过程中较好的维持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