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中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肠毒素大肠株菌是引起急性腹泻病的主要病原苗,目前已引起全球许多国家的重视。为了探讨我省分离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其不耐热肠毒素(LT)与抗毒血清的中和状况。近年来,我们对一些苗杆的LT与抗毒血清进行中和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菌株来源:ETEC菌株是从我省霍乱样腹泻病人分离的:吕乱邓首569BN株是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防治研究所赠送的。2.肠毒素液的制备:产生肠毒素菌株接种于pH7.6的3%脉际水20~30ml中,大肠杆菌于37”C孵育4天;吕乱弧菌569BN株孵育1天。其培养液加人1/万硫柳汞后…  相似文献   

2.
笔者采用超声波击碎菌体,取上清液,按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从肠道门诊腹泻病人中分离到的29林大肠杆菌进行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检测。将待检苗接种在普通平板上,传代三次,挑取菌落接种在产肠毒素肉汤培养基中(内加洁霉素90m/ml),然后置转鼓上旋转培养48小时,离心沉淀,取沉淀物加入PBSInil,经超声波处理5分钟,击碎菌体,取出冰箱过夜,离心沉淀,上清液即为被检测肠毒素(此上清液加入1:ic稀释吐温1滴,已除去非特异性物质)。取4X10孔聚乙烯微量反应板,用抗l,T8pyml(0.smol/LpHg.6碳酸盐缓冲盐水稀释)包…  相似文献   

3.
自六十年代初霍乱第七次世界大流行以来,检测方法发展很快,种类繁多,但都属表型(Phenotype)检测范畴,常会受到影响抗原、毒素和酶活性表达的各种外环境因素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ELISA法检测产不耐热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LT+)的研究。用酶标抗-CT建立的ELISA,检测杭州市医院病人分离的70株和动物分离的56株大肠杆菌,以及来源于腹泻患者的10株沙门氏菌、亲水气单胞菌、类志贺氏邻单胞菌和耶尔森氏菌,结果仅从病人菌株中检出3株ETEC/LT+,阳性率为4.3%;未发现与其它4种肠道病原菌有交叉反应。这是一种特异、敏感、快速检测ET EC的方法,在感染性腹泻的病原研究中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金县于1980年开始在中国预防医学中心流研所的指导下,建立四个乡疾病长期监测点,五年来对监测所收集的资料,进行了统计、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免疫学及疫苗研究的不断发展,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heat-labile enterotoxin, LT)在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介绍了LT的免疫学机制与应用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用地高辛素标记的670bP-LT-DNA片段作为探针,用菌落原位杂交法对9株标准参考株进行检测,结果全部相符。对70株从临床分离的菌株也进行菌落原位杂交.并与32-P标记的探针进行比较.结果地高辛素探针的特异性为97.7%,敏感性为100%,符合率为98.6%。从含正常肠道菌的粪便中可以直接检出LT-ETEC而无须经纯培养。定量试验表明本法最低检出量为6CfuLT-ETEC/斑点。整个检测过程短.仅须24~30h。探针的稳定性好,有效期可长达1年。  相似文献   

8.
<正> 目前检测 ETEC—LT 的方法很多,但有些需要一定设备和技术,故很难在基层实验室推广使用。另一些方法在灵敏度或特异性上尚有缺欠。现在被基层广泛使用的方法是杨正时的平板免疫溶血试验,该法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均较好。但我们在使用中仍感该法需时太长(仅保温时间就需6—8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环介导等温基因扩增技术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不耐热型肠毒素大肠杆菌的方法。[方法]基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LT基因序列设计1套(共4条)能识别6个区域的特异性LAMP引物,优化引物加入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最终评估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引物加入量对扩增影响较大;在扩增温度为63℃时扩增最明显;扩增反应进行到45min后即有扩增产物产生。[结论]该方法检测不耐热型肠毒素大肠杆菌具有耗时短、操作简捷、特异性较好、灵敏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11.
比较了鉴定产不耐热肠毒素(LT)大肠艾希氏菌(ETEC-LT)的基因探针和单向免疫溶血试验(SRIH)检测河南、广东、湖北腹泻病人分离物的效果。26株LT基因探针阳性菌株中,24株SRIH阳性;2株SRIH阴性菌株,1株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被动免疫溶血试验(PIH)和Y-1肾上腺细胞试验均为阳性,另1株未经后三种方法检查。48株LT基因探针阴性菌株中,46株SRIH阴性,2株SRIH阳性菌株,1株ELISA,PIH种Y-1均阳性,另1株未经后三种方法检查。 1979年Dallas等完成了肠毒性大肠艾希氏菌(ETEC)不耐热肠毒素(LT)基因克隆,随后制备了LT基因探针,成功地用于临床和外环境标本ETEC-LT_4的检查,为ETEC-LT+的鉴定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有用的工具。为了解该探针DNA与我国ETEC-LT+菌株的同源性,评价其实用价值,我们制备了LT探针,检查了河南、广东、湖北省腹泻病人粪便分离物,并与其它LT测定免疫学方法及培养细胞试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致泻的病例,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国内亦有报告,而本地区则未见有报告。据国外文献报告,产肠毒素大肠菌可因流行区域的不同而有差异,如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墨西哥分离的多属产LT菌株,孟加拉产LT/ST或ST的菌株显著多于产LT的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产肠毒索大肠埃希氏苗(ETEC)引起人类腹泻的病例逐年增多,从而相继推出了一些检测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索(LT)的方法。本文采用超声波击碎菌体,取上清液,按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从腹泻病人中分离到的29株大肠杆菌进行不耐热肠毒素(LT)检测,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LTh-STIa-STIb三阶价基因探针的基础上,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酶切,回收片段,重新构建ITh-STIb二价基因探针的克隆株。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直接标记二价基因探针,建立了增强型学化反应检测的方法,其敏感性可测到0.1pg的质粒DNA或由10个菌体培养而来的ETEC细胞,与同位素标记杂交方法的敏感性一致。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肠毒原性大肠杆菌(ETEC)以外的肠道致病菌的不耐热肠毒素(LT)的情况,我们应用国内LT基因探针检测了志贺氏菌属等9种肠道菌共200株,并用健康人大肠杆菌102株作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LTh-STIa-STIb三价基因探针的基础上,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l酶切,回收片段.重新构建LTh-STIb二价基因探针的克隆株。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HRP)直接标记二价基因探针,建立了增强型化学发光反应(ECL)检测ETEC的方法.其敏感性可测到0.1pg的质粒DNA或由10个菌体培养而来的ETEC细胞,与同位素标记杂交方法的敏感性一致.且此探针仅与产STIb、LTh肠毒素的人源性ETEC菌株杂交,与STIa肠毒素菌株及其它非ETEC菌株均无杂交信号.该探针与三价探针及LTh单价探针联合使用,能间接将LTh、STIa和STIb3种肠毒素分型。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敏感,无放射性污染,是ETEC实验室诊断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7.
毒素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人类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在检测ETEC不耐热肠毒素(LT)的诸多方法中,应用LT基因探针技术被推为当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第4代检测方法。我们应用国产基因探针,对一次引起新生儿腹泻流行的病原菌进行了实际检测,并以国内目前推广应用的检测LT的平板  相似文献   

18.
产毒性大肠杆菌产生的热敏肠霉素(LT)和热稳定肠霉素(ST)所编码的遗传基因已经分子克隆成"基因探针"并开始用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1,2]。  相似文献   

19.
1979年Cravito等报道了致病性大肠杆菌(简称EPEC)血清I型能与Hela细胞或HEP-2细胞发生粘附作用。1985年Myron M,Levine等发现血清I型EPEC菌体上存在一种粘附因子(简称EAF),经用EAF-DNA探针技术证实EAF与Hela细胞及HEP-2细胞的粘附具有特异性。粘附试验的建立为EPEC血清I型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手段。本研究用粘附试验和直接凝集试验,对51株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出,经用因子血清分型的EPEC和55株由中丹微生物试验室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MGB-TaqMan探针建立产耐热肠毒素大肠埃希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 针对编码大肠埃希菌耐热肠毒素Ⅰ基因片段设计引物、MGB探针,采用外标法,绘制标准曲线,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度,检测范围,重复性及稳定性等.做阴性对照,排除假阳性,采用UNG酶抗污染.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引物、探针特异性良好,该方法的灵敏度可达到每反应3DNA拷贝,特异性强,检测范围在100~109拷贝每反应,重复性及稳定性较好,整个过程只需要2 h.结论 该方法能快速、灵敏、特异检出产耐热肠毒素大肠埃希菌,对控制由耐热肠毒素引起的腹泻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