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前门静脉栓塞(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在Ⅳ型肝门胆管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肝胆脾外科术前行PVE的2例Ⅳ型肝门胆管癌进行分析。结果 2例均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解除梗阻性黄疸,PVE诱导剩余肝体积代偿增生后,未来剩余肝(future liver remnant,FLR )与全肝体积(total liver volume,TLV)之比分别为49.7%、43.7%,较PVE前分别增加7.9%,5.4%。2例行右半肝及尾状叶切除、肝门胆管癌根治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至今分别无瘤生存18、19个月。 结论 PVE能够安全有效增加FLR,从而增加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肝衰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微波或射频消融肝实质分隔联合门静脉栓塞计划性肝切除术(percutaneous microwave/radiofrequency ablation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embolization for planned hepatectomy,PAPEP)替代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 ALPPS)治疗剩余肝体积(future liver remnant,FLR)不足肝癌和胆管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9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应用PAPEP治疗FLR不足的2例原发性肝癌和1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先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分隔预留侧和切除侧肝实质(percutaneous microwave ablation liver partition,PMA),PMA后1~3 d行门静脉栓塞术(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PVE后10~13 d测量FLR,术前系统评估后限期肝切除术:2例肝癌分别行肝右三叶和右尾叶切除术、扩大右半肝切除术,1例肝门部胆管癌行肝右三叶和尾叶切除、肝肠内引流术。结果 PMA前3例标准全肝体积(standard liver volume,SLV)分别为1231.2mL、1202.9mL、1217.1mL,FLR分别为355.6 mL、383.4 mL、385.0 mL,FLR/SLV分别为28.9%、31.9%、31.6%。PMA时间118~132 min, PVE时间158~180 min,PMA或PVE术后病人低热经对症处理好转,肝功能无明显变化。PMA+PVE后10~13 d FLR分别为502.1 mL、527.4 mL、476.3 mL,较术前分别增大41.2%、37.6%、23.7%。肝切除术时间230~440 min,术中出血120~1800 mL。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并发膈下脓肿,经穿刺后治愈;1例肝癌术后并发腹水、黄疸,经内科治疗后治愈,术后住院时间15~40 d。 结论 PAPEP有望代替ALPPS治疗剩余肝体积不足的肝癌或肝门部胆管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门静脉栓塞术在肝胆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我院收治的所有诊断为肝胆肿瘤且术前行门静脉栓塞术(PVE)的病例,比较患者行PVE前后残余肝体积(FLR)及残余肝体积与标准肝体积(SLV)比值(FLR/SLV)的变化,分析门静脉栓塞术对手术相关指标及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了12例病人,他们PVE术前平均FLR为374.96±48.77 mL,术后平均FLR为518.47±102.98 mL,平均增加了145.70±75.81 mL(P0.001);术前FLR/SLV平均为(32.06±4.01)%,术后FLR/SLV平均为(44.45±8.54)%,平均增加了(12.44±6.3)%(P0.001)。病人PVE后等待时间平均为31.2±9.53天,其中9例进行了根治性手术,7例达到了R0切除,共1例病人出现了术后并发症(Ⅲa级)。结论门静脉栓塞术可以显著增加患者残余肝体积,使原本无法耐受手术的肝胆肿瘤患者获得手术机会,提高根治性手术率及R0切除率,减少术后肝衰竭的发生,同时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术前经皮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在肝胆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近2年来我院收治的因预计术后残余肝脏体积(FLR)不足而不宜一期手术切除的5例肝胆肿瘤患者,选择术前行经皮门静脉栓塞术(PVE),观察PVE治疗后的全身反应、各肝叶体积的动态变化,二期手术切除率及对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结果 5例患者PVE后均有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未来残余肝较小的肝门部胆管癌病人行门静脉栓塞是否安全有效。 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拟行大部肝切除、未来残余肝/全肝体积(FLR/ TLV)比<50%的16例接受钢圈门静脉栓塞(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术前16例(PVE组)因肝功能损害、FLR/TLV < 50%者行PVE治疗,33例(非PVE组)FLR/TLV > 50%者行肿瘤联合肝切除。PVE后3例出现并发症,原因为胆漏和钢圈移位,但未推迟肝切除术日期。16例PVE中1例合并肝硬化出现非栓塞肝叶增生不全而未能接受外科治疗,2例术中发现肿瘤进展、腹膜播散未能接受肝切除术,余13例(81.3%)行联合肝切除的肿瘤切除术。PVE组和非PVE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9.2%及63.6%,手术死亡率为0及9.1%。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VE能安全、有效地诱导肝门胆管癌术前未来残余肝增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肝门部胆管癌扩大肝切除术前行门静脉栓塞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门静脉栓塞手术切除术与非门静脉栓塞手术切除术后结果.方法 2007年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肝门部胆管癌患者57例,分为两组,将预保留肝占全肝体积<50%、术前接受门静脉栓塞(PVE)者设为PVE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56.48...  相似文献   

7.
正右侧侵犯为主的肝门胆管癌根治术多需要联合右半肝切除,可能会导致术后肝衰竭。近年来,计划性肝切除的策略备受关注,采用门静脉栓塞(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的介入技术能诱导未来残余肝(future liver remnant,FLR)术前增生、降低肝衰风险~([1-3])。使用三丙烯酸酯明胶微球(tris-acryl gelatin microspheres,TAGM)作为末梢栓塞剂,联合近侧弹簧圈的PVE在国内鲜有报道。笔者单位1例尝试采用此技术治疗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肝癌最有效的方法,但术后剩余肝脏体积(FLR)不足是限制肝切除手术的重要因素。术前门静脉栓塞术(PVE)可以使栓塞侧肝脏萎缩和对侧肝脏增生,使术后FLR增大,扩大了手术指征。但PVE的应用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PVE后肿瘤的生长速度可能加快,肝再生的速度短时间内难以达到手术的标准等。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自身保护机制,对于细胞生长、分化和细胞内稳态的调节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表明,自噬密切调节PV E后肝再生;对自噬与PVE后肝再生机制将加深对PVE后肝再生机制全面了解,为解决PVE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新的机会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门静脉结扎(PVL)和门静脉栓塞(PVE)后肝切除前剩余肝体积(FLR)增长率和其他围手术期结局指标。方法 检索相关数据库,收集关于PVL与PVE在肝切除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临床对照试验(CCT),提取相关数据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8项研究,共438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PVE组与PVL组FLR增长率、术后病死率、肝功能衰竭和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较PVE能明显增加FLR。结论 PVL与PVE在肝切除术中有着相似的FLR增长率、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ALPPS 相比PVE能明显加速FLR增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不同栓塞材料的门静脉栓塞术(PVE)与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对剩余肝体积(FLR)增长速率的影响,比较各组FLR的增长速率,二期手术切除率、术中数据和术后并发症。方法 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的对比研究。2014年11月至2019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共126例因FLR不足导致无法切除的肝细胞癌(HCC)或肝内胆管癌(ICC)病人,将其分为4组:ALPPS组及分别采用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微球、明胶海绵作为栓塞材料的PVE组。主要终点为FLR增长速率和二期手术切除率。结果 各组的手术切除例数及二期手术切除率分别为:ALPPS组38例(99.4%),NBCA组32例(76.2%),明胶海绵组20例(60.6%),微球组10例(83.3%)。ALPPS组、NBCA组、微球组的FLR增长速率分别为15.1 mL/d,10.0 mL/d和 8.5 mL/d,均高于明胶海绵组(3.7 mL/d)。结论 采用NBCA及微球作为栓塞材料的PVE导致FLR增长速率低于ALPPS,两种栓塞材料的PVE二期手术切除率相当。使用NBCA作为栓塞材料的PVE其FLR增长速率高于微球,且这两种栓塞材料的栓塞效果均优于明胶海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初步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胆胰外科1个医疗组收治的20例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中及术后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例中行手术切除15例,切除率为75%。其中行根治性切除术10例,非根治性切除术5例;行左三肝+尾叶切除(右前右后肝管成形、肝管-空肠吻合+空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7例,行扩大右半肝切除+尾叶切除(左外左内肝管成形、肝管-空肠吻合+空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6例,行肝方叶切除(左外内、右前后肝管分别整形后行2个胆-肠吻合术)2例;其中2例因总胆红素>400 mmol/L而先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和门静脉栓塞(PVE)后再手术,1例行根治性切除术,另1例行非根治性切除术。不能切除者5例,其中3例因发生肝脏及远处广泛转移,行术中PTCD,另2例因肿瘤侵犯门静脉左右支,行术中T管引流、联合术后PTCD。行手术切除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100%,术后生存时间1~3年,平均1.5年;肿瘤未切除者生存3~6个月,平均4.2个月。本组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对于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应精确评估,力争切除肿瘤,解除胆管梗阻;如不能一期切除则行PTCD和PVE,力争二期切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Bismuth 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10例病人(男2例、女8例;年龄35~74岁)术前诊断为BismuthⅣ型肝门部胆管癌.全组病人均接受手术治疗.结果 全组病人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胆肠吻合口瘘3例,胆瘘1例,右侧膈下脓肿形成1例,腹腔出血1例.6例病人术后分别随访12、16、22、26、28和30个月,病情稳定.其余4例病人分别于手术后9、10、11和15个月死于肿瘤转移播散.术后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0%和60%.结论 BismuthⅣ型肝门部胆管癌应采取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选择恰当的手术治疗方式可以明显延长病人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门静脉栓塞术(PVE)或PVE+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无法一期切除肝细胞癌患者行二期手术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6日至2022年12月31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102例无法一期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2例, 女20例;年龄为52(25~73)岁。102例患者中, 72例患者转化治疗方法采用PVE+TACE, 设为PVE+TACE组;30例采用PVE, 设为PVE组。观察指标:(1)二期手术切除率和剩余肝体积(FLR)增长情况。(2)二期手术治疗情况。(3)随访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 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二期手术切除率和FLR增长情况。PVE+TACE组、PVE组患者二期手术切除率分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肝切除在Bismuth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间7例BismuthⅣ型肝门部胆管癌行中肝切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人无围手术期死亡。R0切除6例,R1切除1例。术后主要并发症:A级胆瘘4例,切口感染1例,右侧胸腔积液2例。随访时间2~37个月,平均22个月。截至2019年6月28日,3例病人术后分别随访2、11、37个月,未出现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中肝切除是一种兼顾根治性和保留功能肝体积的手术方法,有利于减少术后肝衰竭发生率,对于不伴有血管侵犯的部分Bismuth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病人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肝静脉系统栓堵术(liver venous deprivation,LVD)在乙肝背景的肝癌患者第二阶段根治性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1例术前诊断为中央型肝癌(Ⅴ、Ⅷ段交界处)的53岁男性患者,因剩余肝脏体积(future liver remnant, FLR)不足无法行标准右半肝切除术,而行LVD术诱导FLR增生。LVD术后1、2及3周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并复查腹部CT评估FLR体积和剩余肝脏/体质量比。结果患者LVD术前FLR为24.2%,剩余肝脏/体质量比为0.459%;LVD术后第1、2及3周复查FLR,分别为29.5%、38.3%和44.4%,剩余肝脏/体质量比分别为0.545%、0.707%和0.820%。患者于LVD术后第25天顺利施行了标准右半肝切除术,术后安全康复出院。结论 LVD可使剩余肝脏体积快速增大,可让预计FLR不足的肝癌患者有接受第二阶段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机会,是一项有效诱导FLR增生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由于残肝体积较小导致肝脏功能下降甚至衰竭仍是大范围肝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前应用选择性门静脉栓塞(PVE)使预计残肝体积 (FL R)得到增加 ,确保足够的残肝以维持肝脏功能 ,可以提高肝切除术的安全性以及耐受性。作者根据严格的标准筛选了 5 5例原发性、转移性肝癌和肝内胆管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通过螺旋 CT对每例患者预计残肝体积 ,即左半肝的体积进行计算 ;根据非病肝活检的结果将患者肝脏状态分为正常肝实质 (2 7例 )和慢性肝脏疾病 (2 8例 )。其中在两组中分别有 13例和 14例患者手术前在超声引导下于门静脉的右前支和…  相似文献   

17.
超声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在外科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超声对肝门部胆管癌分型的可行性及在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Bismuth-CorletteⅠ~Ⅳ分型法,应用超声将28例肝门部胆管癌分为Ⅰ、Ⅱ、Ⅲa、Ⅲb、Ⅳ型,并与手术结果对照。比较各型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方式。采用仪器为Aloka650,EUB420,探头频率3.5MHz。结果 超声对28例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率与分型准确率分别达96%和71%。施行切除术的病例数在Ⅰ+Ⅱ型与Ⅲb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Ⅳ型的手术切除率明显低于Ⅰ+Ⅱ型、Ⅲb型(P<0.01,P<0.05)。结论 超声是肝门部胆管癌术前无创性分型诊断的重要方法,对指导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Bismuth 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Bismuth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近5年来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22例Bismuth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中,男13例,女9例,男女之比1.4∶1。常规手术方法治疗16例(常规手术治疗组),包括手术切除5例(31.3%),其中根治性切除2例,姑息切除3例;内或外引流术11例。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6例(肝移植组)。常规手术方法治疗组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2.1%,0;肝移植组除1例术后11个月死于慢性排异反应外,余均健康存活,现已分别存活28,19,17,12个月和9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术后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0.0%(4/5),50.0%(1/2)。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1)。结论BismuthⅣ型肝门部胆管癌应行积极的外科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术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关健;常规手术无法根治切除者是原位肝移植的适应证,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肝门部胆管癌术前门静脉栓塞(PVE)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分析其与非栓塞肝叶增生速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21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手术治疗前进行钢圈PVE治疗,在该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14天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的血流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一医疗组手术治疗的8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并根据黄疸程度及剩余肝脏体积进行术前辅助治疗,行PTCD 19例、门静脉栓塞4例.基本手术方式为肝门部胆管癌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并常规放置支撑管引流6个月.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88例手术治疗的患者中,58例(含11例PTCD治疗者)行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其中43例(含4例术前门静脉栓塞者)为R0切除,15例为姑息性切除;30例行内和(或)外引流术.联合肝切除22例(包括左半肝切除9例、扩大左半肝切除2例、左半肝联合尾状叶切除7例、右半肝切除4例),联合胰头十二指肠切除7例,联合肝固有动脉切除3例(重建2例),联合门静脉管壁部分切除2例.按改良Bismuth-Corlette分型,88例患者中Ⅰ型17例、Ⅱ型19例、Ⅲa型21例、Ⅲb型20例、Ⅳ型11例.58例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患者中,19例出现各种术后并发症,2例术后30 d内死亡.本组共73例患者获得随访,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5%、28.8%、11.0%.37例R0切除患者、14例姑息性切除患者及22例引流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94.6%、78.6%、18.2%;3年生存率分别为43.2%、35.7%、0;5年生存率分别为18.9%、7.1%、0.R0切除患者生存率高于姑息性切除患者(x2=4.77,P<0.05);姑息性切除患者生存率高于内和(或)外引流患者(x2=13.26,P<0.05).结论 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应力求R0切除,尽量避免单纯性胆汁引流;术前充分而高效的肝功能恢复与储备能确保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