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隧道内镜技术是在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NOTES)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内镜治疗技术。经过短暂5年的发展和完善.隧道内镜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本文就隧道内镜技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以及固有肌层来源的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tumors.SMTs)等食管胃疾病的指征、方法、疗效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内镜下肿瘤结扎剥离术(ESD—L)运用于胃固有肌层肿瘤切除术临床分析。方法对44例胃固有肌层肿瘤患者均行ESD—L术切除胃部肿瘤,观察并分析术中和术后相关情况,术后均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4例患者病变部位均完整切除,7例出现穿孔,及时行全层切除并金属夹止血,术后无其他并发症出现。44例均获完整随访观察,未见复发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内镜下黏膜结扎剥离术运用于胃固有肌层肿瘤的切除可以达到完整切除病变部位,剥离病灶,减少术中出血和创面,从而降低因直视下全层切除导致的手术风险,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19例消化道SMT(食管6例,胃6例,十二指肠1例,乙状结肠1例,直肠5例)进行超声内镜检查(18例病变位于黏膜下层,1例位于固有肌层),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ESD治疗。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使病变与肌层相分离,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变。结果病变最大直径0.5~3.0cm(平均1.6cm)。18例成功完成ESD治疗,手术时间15~105min(平均45min)。2例ESD术中出现内镜难以控制的大出血,1例成功保守治疗(三腔管食管囊压迫),1例转开腹手术。无术后出血。ESD穿孔3例:2例术中消化道穿孔(十二指肠球部和胃底),应用金属夹缝合成功,未转开腹手术;1例直肠类癌剥离深至肌层,术后出现皮下气肿,保守治疗气肿减退。所有ESD剥离病变包膜完整,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结论ESD治疗消化道SMT安全、有效,可以完整切除消化道黏膜下层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对于来源于固有肌层的SMT,应慎行ESD。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及其衍生技术包括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内镜下全层切除技术(EFR)、内镜经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和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LECS)等的内镜切除技术可治疗绝大多数的胃GIST。本文就内镜治疗胃GIST的指征、方法和疗效评价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内镜隧道技术治疗食管来源固有肌层黏膜下肿瘤35例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接收的70例食管来源固有肌层黏膜下肿瘤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n=35)和对照组(n=35)。研究组采用内镜隧道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比较手术指标及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费用分别为(50.26±10.03)分钟、(3.20±1.06)天、(4481.36±176.18)元,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的[(67.01±12.06)分钟、(5.39±1.27)天、(5327.08±202.97)元](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57%,明显低于对照组31.42%(P0.05)。结论内镜隧道技术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来源固有肌层黏膜下肿瘤的临床效果更显著,可弥补传统术式的不足,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目前已成为我国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发病原因多而复杂。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是指局限于食管黏膜层的鳞状细胞癌,而侵犯到黏膜下层的鳞状细胞癌属于浅表性食管癌。随着内镜检查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早期和浅表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诊断率不断提高,目前内镜下治疗的方法主要有内镜下切除和非切除治疗,其中内镜下切除治疗主要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等,相对于手术治疗,内镜下切除治疗具有安全、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对于淋巴结转移风险较大的患者,若行内镜下治疗后,建议术后密切随访。随着针对较大病变的内镜下隧道式黏膜下剥离术等技术的开展,内镜下治疗将会为早期食管肿瘤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为基础的各种内镜切除技术在食管胃交界部(EGJ)固有肌层来源黏膜下肿瘤(SMT)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和适应证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所有接受内镜下切除治疗的患者资料库.筛选出2007年3月至2011年6月间经内镜下超声或CT证实固有肌层来源的EGJ处SMT患者143例。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内镜切除方法、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143例患者中男74例,女69例,平均年龄49.1岁。135例(94-4%)病变成功完成内镜下整块切除,其中接受内镜黏膜下挖除术126例,无腹腔镜辅助的内镜全层切除术6例,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3例:另外8例肿瘤于内镜下部分切除后,基底部尼龙绳套扎。肿瘤平均直径为17.6mm.平均手术时间45.1min.平均出血量50.0ml。术中穿孔6例,贲门黏膜撕裂1例。均通过内镜下处理及保守治疗好转。术后病理示,平滑肌瘤121例,胃肠间质瘤20例。颗粒细胞瘤1例.肌间脂肪瘤1例。术后经3。48个月的随访,未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在EGJ固有肌层来源SMT治疗中.各种内镜切除方法均安全有效.临床医师需根据肿瘤的临床特征具体选择.  相似文献   

8.
经口隧道技术是2009年5月笔者在常规进行食管早癌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中产生的一种技术,当时的病例经过碘染色后,食管腔内出现8cm的环周不着色区,依照ESD圈边、剥离技术的常规方法,不能切除病变,在经过上下缘环切后,为了不破坏肿瘤的结构,采用了从上.缘黏膜下开始剥离,建立一条黏膜与固有肌层之间的通道,直达下缘开口,逐步切除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用经尿道内镜下注射针行膀胱肿瘤黏膜下剥离后再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3例影像学或膀胱镜检查考虑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先在膀胱镜下利用经尿道内镜下注射针行膀胱肿瘤黏膜下剥离后,再改电切镜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治疗膀胱肿瘤病灶。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分级和6个月及12个月肿瘤复发率。结果:其中61例顺利完成,2例因黏膜下剥离后出血,视野不清行常规电切。肿瘤直径1.0~4.0 cm,完整取出肿瘤58例,切开取出5例。手术时间(46.0±18.2) min,膀胱冲洗时间(23±8) h,尿管留置时间(4.8±1.8) d,术后住院时间(6.1±1.8) d。无一例需要输血,1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无穿孔及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病理:T_a期47例,T_1期14例,T_2期2例。48例随访6个月,均未见复发;其中29例随访至12个月,2例复发。结论:利用经尿道内镜下注射针行膀胱肿瘤黏膜下剥离后整块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肿瘤的完整切除有利于病理学的评估,对肿瘤的后续治疗具有更精确的指导意义。完整切除膀胱肿瘤的方法更符合肿瘤外科治疗原则。虽然我们的手术方式需分步进行,但本手术的设备常规,易于开展,尤其在基层医院,这是本手术的一大优点。  相似文献   

10.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一种相对罕见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性肿瘤的大部分,起源于胃肠道固有肌层和黏膜肌层,可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由于其对放化疗均不敏感,因此,对于局限性的GIST的首选治疗方式仍为外科手术切除。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为基础的内镜切除术也逐渐应用于GIST的治疗中,而且因其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恢复快、病人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正日益被接受并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通过隧道技术剥离食管大面积病变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常规内镜下黏膜剥离技术与材料,在猪的食管内模拟大面积病变进行标记、远端开口、近端开口、建立隧道直达远端开口、切开两侧,剥离病变等操作。分别记录剥离面积与操作时间。结果 10处病变,直径为8~10cm,切除时间45~100min,平均62min,术中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利用隧道技术剥离食管大面积病变是可行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ESD)治疗上消化道广基息肉、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58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进行超声内镜检查(25例病变位于黏膜层,16例位于黏膜肌层,17例位于黏膜下层),应用HOOK刀及IT刀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使病变与肌层分离,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变。结果:5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ESD治疗,病变大小0.4~3.4 cm(平均1.5 cm),手术时间15~95 min (平均40 min),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所有ESD剥离病变包膜完整,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结论:ESD治疗上消化道广基息肉、黏膜下肿瘤安全、有效,可以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13.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20例胃肠道间质瘤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来源于肌层、内镜超声(EUS)诊断GIST的20例患者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ESD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2)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3)剥离黏膜下层组织显露肌层GIST,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结果共计20例来源于肌层的GIST,其中12例位于胃底,1例位于胃窦,3例位于胃体,4例位于直肠。病变直径0.5—3.2(平均1.6)cm。19例(95.0%)患者的病变全部完整剥离,1例ESD剥离病变后创面仍有肿瘤残留,后行外科手术扩大切除治疗。ESD手术时间60-150(平均87.5)min。全组未出现ESD术后出血。3例(15.0%)ESD治疗中发生穿孔,应用金属夹成功闭合裂孔,均未中转开腹手术修补。术后随访期2—12个月,19例病变完整剥离者未见肿瘤复发。结论ESD治疗小的、来源于肌层的GIST安全、有效,病变可以被完整切除并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术后肿瘤的高复发率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肿瘤的复发可能与肿瘤细胞的种植或原发肿瘤不能完整切除有关[1]。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我院泌尿外科利用海博刀行膀胱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of bladder tumor,BT-ESD)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旨在研究其安全性、有效性,经手术  相似文献   

15.
内镜下切除技术对食管胃连接部胃肠间质瘤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为基础的内镜下切除术在食管胃连接部(EGJ)胃肠间质瘤(GIST)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所有接受ESD治疗的患者资料.筛选出2007年11月至2011年6月间经病理证实的EGJ处GIST患者20例.总结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20例EGJ处GIST均起源于固有肌层,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9~67(平均54.1)岁,病灶直径8-20(平均14.8)mm。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内镜切除手术.其中15例接受了内镜黏膜下挖除术.4例接受了无腹腔镜辅助的内镜全层切除术。1例接受了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手术时间15-90(平均47.8)min,术中出血量5-200ml,病灶的完整切除率为100%。术中穿孔4例,气腹3例,气胸1例,贲门黏膜撕裂1例,均通过内镜下处理及保守治疗恢复。20例患者术后均接受了3-36(平均13-2)个月的随访,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在EGJ处GIST的治疗中,以ESD为基础的内镜下切除技术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结直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电凝综合征(PEECS)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为ESD围手术期处理提供证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412例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病人。分析病人的性别、年龄、病变大小、位置和起源等因素与PEECS的关系。结果 28例(6.8%)病人并发结直肠ESD术后PEECS。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和肿瘤起源是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20 mm vs. ≥20 mm)、肿瘤位置(结肠 vs. 直肠)和肿瘤起源(黏膜层或黏膜下层 vs. 固有肌层)为PEE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肿瘤直径≥20 mm、肿瘤位于结肠和肿瘤起源于固有肌层是ESD切除结直肠黏膜下肿瘤术后病人并发PEECS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病人,术后应予严密观察和谨慎的围手术期护理。  相似文献   

17.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类癌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类癌的应用价值。方法肠镜发现直肠黏膜下肿块后进行微探头超声检查,对诊断为类癌者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灶,使病灶与肌层分离;(2)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3)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灶。结果5例直肠类癌患者,肿瘤直径0.4~1.2(平均1.1)cm,均成功完成ESD治疗。ESD手术时间(自黏膜下注射至完整剥离病变)20-45(平均35)min;术中创面少量出血,均经电凝、氩离子血浆凝固和止血夹成功止血。不需再次肠镜下止血。1例剥离深至肌层,出现皮下气肿,保守治疗好转。术后全部经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1个月后肠镜复查,创面基本愈合。结论ESD是治疗直肠类癌的新方法.以往需要外科手术切除的肿瘤通过ESD可以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已经广泛应用于胃癌前病变和早癌等黏膜病变的治疗中,但对于大面积病变,ESD操作方法仍有一定困难。随着隧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我们首次应用经内镜隧道式黏膜下剥离术(ESDTT)切除胃黏膜病变。方法 从2012年8月至2012年9月我院共有4例患者因术前诊断为胃癌前病变或早癌行ESDTT术。4例病变均整块切除,操作时间34~97min,平均65min;切除标本大小4~5cm,平均为4.3cm。结果 术后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黏膜内癌2例,病变基底与边缘均未见残留。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ESDTT切除胃大面积黏膜病变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泛指一类来源于黏膜以下的消化道病变。内镜和超声内镜检查均无法定性诊断.长期随访会造成患者的巨大负担。我国学者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发展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内镜切除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既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又能起到治疗的目的.本文就各种内镜下切除消化道SMT的指征、方法以及疗效等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20.
胃肠间质瘤( 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发病隐匿,特别是小胃肠间质瘤往往是在普通内镜检查中发现,而由于其是黏膜下病变,明确诊断困难,治疗方法选择意见不统一。近年来,随着内镜设备和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超声内镜检查和多种内镜治疗技术的应用,包括内镜下套扎术( EBL)、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STE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ESE)、内镜下全层切除术( EFTR)和腹腔镜和内镜联合手术( LECS),明显提高了小胃肠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现从小胃肠间质瘤的内镜下诊断方法和内镜下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