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免疫耐受(immunologic tolerance):免疫耐受是指免疫活性细胞接触抗原性物质时所表现的一种特异性的无应答状态(a state of specific unresponsiveness)。免疫耐受是指对抗原特异性应答的T细胞与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不能被激活,不能产生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及特异性抗体称为免疫耐受。这不同于免疫缺陷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后造成的免疫抑制状态。引起免疫耐受的抗原称为耐受原。如自身组织抗原,引起天然免疫耐受;非自身抗原(如病原微生物和异种组织抗原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免疫原,也可以是耐受。早在20世纪中叶,科学家们就发现,在胚  相似文献   

2.
肝脏移植耐受及其抗原递呈细胞相关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免疫排斥反应是移植器官组织最终能否成活的最大障碍.解决此问题最理想的方法是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肝脏除了有代谢消化功能外,还能够处理外来抗原并诱导机体对其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反应,尤其是在移植耐受中表现出了独特作用.目前相关机制研究发现,除了特殊的微环境外,肝脏还拥有大量的驻留和非驻留型抗原提呈细胞参与内部免疫反应.肝脏抗原递呈细胞在移植耐受诱导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组织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症(MS)、类风湿性关节炎(RA)等,都是由于周围淋巴器官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消失,导致自身反应性的效应细胞过度扩增,引起组织特异性炎症所致。虽然辅助性T细胞(Th)广泛参与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但抗原呈递细胞(APC)才是自身免疫反应起始和恶化的最关键因素。APC在外周免疫中发挥多重作用,  相似文献   

4.
经口诱导的免疫耐受与类风湿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口诱导的免疫耐受与类风湿关节炎吴东海免疫耐受是一种特异性的免疫无反应状态,按其形成的特点可分为天然与获得性两种。天然耐受指免疫系统在成熟过程中接触了抗原物质,因而当其成熟后就不能识别和排斥这些抗原;获得性免疫耐受则是通过人工给予外源抗原诱导而成的。...  相似文献   

5.
肝脏是一个独特的免疫器官,它有一个完整的免疫应答体系,但是由于它血流丰富,每时约有1/3血流经过肝脏,所以对体循环的免疫也互相影响.它的特点是:(1)肝脏的天然性免疫系统较强,有人认为是全身天然性免疫的中心.它的自然杀伤细胞(NK)占免疫细胞中的比例较大,还有独特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NKT细胞),它具有NK细胞标志又具有T细胞受体的表位;(2)还有大量的抗原递呈细胞,枯否细胞占肝内吞噬细胞中最大的部分,它既能抗原呈递,也能引起免疫耐受,主要由于肝内环境复杂,每天由肠道摄入各种食物抗原、内毒索及有害成分,肝脏分别进行免疫耐受及免疫清除.树突状细胞,肝窦内皮细胞,甚至肝实质细胞也有抗原呈递作用;(3)肝内获得性免疫细胞,特别是CDS+T细胞和CD4+T细胞可以在肝内致敏成为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或CD4+T细胞,也可能成为CD4+CD25+T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肝脏也是各种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或CI)4+T细胞的墓园,(4)肝内细胞产生不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紊(IFN)等,有免疫应答效应,另外如白细胞介素lO (IL-10)具免疫抑制作用,所以在肝脏内形成—个复杂的免疫网络,互相制约因素多[1].  相似文献   

6.
口服耐受(oral tolerance,OT)是指口服蛋白质抗原后,诱导机体对该抗原产生的特异性无免疫应答或低免疫应答状态。1911年Wells首先描述口服耐受现象,发现豚鼠口服鸡卵蛋白后,对这种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有抵抗性。随后不断有学者进行类似的研究与探讨,并进一步开展了口服自身抗原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如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 DC )是高特异性的抗原递呈细胞,它收集各种输入信号,介导免疫反应;双向调节抗原负载T细胞免疫反应或诱导免疫耐受,同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移植耐受研究中起重要作用。现结合文献就DC致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1型糖尿病是一种T淋巴细胞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胰岛β细胞的选择性破坏.树突状细胞(DCs)作为体内最重要的专职性抗原递呈细胞,在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DCs具有功能上的可塑性,不同类型DCs、不同成熟状态的DCs以及DCs所处微环境的不同,都将诱导其产生不同的功能状态.通过调节DCs的不同功能状态促进中枢或外周免疫耐受、扩展胰岛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eg cell)、以及介导辅助性T(Th)细胞发生Th1/Tk2细胞的免疫偏离,可诱导免疫耐受,预防1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变态反应(过敏症)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刺激时,产生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为主的一种特异性免疫应答.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 dioxygenase,IDO)既是细胞内催化色氨酸分子沿犬尿酸途径进行分解代谢的限速酶,也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耐受机制缺陷在变应性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抗原递呈细胞(APC)如树突状细胞(DC)表达的IDO可通过多种机制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因此,通过增加DC表达IDO而诱导免疫耐受,有望成为治疗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和特应性皮炎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正>本专题中,来自FDA的Rosenberg教授首先明确了免疫治疗肿瘤或自身免疫疾病过程中的免疫概念,尤其是免疫耐受如何被打破,在肝脏中占主导地位的免疫反应就是免疫耐受。耐受在自然界中常见,一些研究也表明耐受存在肝脏特异性。来自多伦多大学的Uetrecht同样肯定大多数特异质性药物性肝损伤(IDILI)由免疫介导。在特殊环境下,肝脏的免疫应答由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参与,次级淋巴组织,如淋巴结和脾脏在抗原提呈细胞和T细胞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物不能在体外复制。因此,需要非常严谨的动物模型设计以模拟人类特异质性DILI的机制研究。复制一个特异质性DILI动物模型仍然存在巨大挑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特定类型的  相似文献   

11.
诱导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耐受是机体免疫系统在接触某种抗原后所产生的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涉及到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对此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干预和调控从而诱导免疫耐受 ,是近年来移植免疫学领域的研究热点。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MHC)肽段诱导免疫耐受供者MHC分子是引起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供者抗原被受者抗原呈递细胞 (APC)加工处理成多肽后被T细胞识别 ,使T细胞活化、增生和分化 ,介导供者特异性排斥反应。动物和临床研究已证实 ,受者APC所呈递的供者MH…  相似文献   

12.
自身免疫病与树突状细胞免疫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 cells,DCs)是已知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professional 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DCs活化静止性T细胞的效率是其他APC(如巨噬细胞等)的1000倍。同时,作为APC,它能惟一激活初始型T细胞(naive T cells)致敏,产生初次免疫应答。成熟DCs联合抗原作用可加强免疫应答,而不成熟DCs又可诱导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清除(无能)或产生调节T细胞(Tr),产生免疫抑制或免疫耐受。因此,DCs被视为重要的免疫调节工具。有望应用于自身免疫病、慢性病毒感染和肿瘤等一系列疾病的临床治疗。本文就DCs免疫凋控与自身免疫病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肝组织内T淋巴细胞浸润、高Y球蛋白血症、血清自身抗体阳性、具有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遗传背景、常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对免疫抑制治疗有效为特征[1].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肝细胞损伤是AIH发病机制之一,且遗传因素也参与了AIH的发病,而在AIH免疫发病机制方面,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尤其是AIH靶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具体机制尚未阐明. 一、AIH特异性靶抗原的认识 自身抗原是自身抗体和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作用的靶点,是自身免疫反应的基础.自身抗原必须满足4个条件:(1)必须存在一个相应的高滴度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2)需证实T淋巴细胞对相对应的抗原致敏;(3)存在疾病特异性的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表位;(4)需有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致病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所知机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递呈细胞.在肠道内,树突状细胞不但能对致病菌产生免疫应答,而且能对肠腔内共生菌及各类食物蛋白产生免疫耐受.因此,了解DC的功能及相关作用机制对研究肠道免疫屏障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肠道树突状细胞在免疫、耐受及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旨在为研究肠道屏障功能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自身免疫的新概念 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两种:①特异的自身抗原表达引起特异性器官和组织的损伤;②细胞核或细胞浆等非特异的自身抗原表达引起多脏器或组织的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兼有上述两种表现,但其分子发病机制及引发持续的原因尚不明了。 一、免疫耐受的缺失与自身免疫的产生 免疫耐受是指免疫系统接触抗原后产生特异  相似文献   

16.
树突状细胞在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泉  施光峰 《肝脏》2002,7(4):272-274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的高发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 3千万 ,造成乙型肝炎慢性化的主要原因是HBV感染所形成的免疫功能不全、体内高滴度病毒含量及对受染细胞的耐受状态 ,因此打破HBV感染后的耐受状态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1] 。抗原提呈细胞 (AP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首要环节 ,能否进行有效的抗原提呈直接关系到免疫激活或免疫耐受的诱导。而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 ,DC)是功能强大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特殊地位[2 ] 。目前 ,DC应用于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已有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17.
自身免疫性肝炎 (AIH)是一组病因不明、伴有明显自身免疫现象 ,以炎症性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慢性肝脏疾病。AIH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针对肝组织特异性抗原的自我反应性T细胞及自身抗体均可导致肝细胞损伤。AIH是多种免疫异常相互作用的结果 ,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触发免疫耐受缺失的因素、自身抗原、遗传易感性和免疫调节网络紊乱等方面。下面就国外有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一、免疫耐受目前有关机体对自身抗原免疫耐受丧失的机制尚未阐明 ,相关的假设、理论较多 ,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分子模拟 ,即病原体感染机体…  相似文献   

18.
<正>引言基于抗原的治疗策略(ABTs)是通过诱导调节性T细胞应答(主动耐受)或降低/消除病理性T细胞效应(被动耐受),以达到预防或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目的。理论上,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促进免疫耐受且对免疫系统功能影响有较小影响。临床上应用ABTs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尚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9.
1型糖尿病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型糖尿病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在遗传、环境、免疫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自身抗原免疫耐受丧失,免疫调节失衡,导致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破坏,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但其具体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再生基因家族、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因子1、嗜铬粒蛋白A、辅助性T细胞(Th)17及胰岛稳态蛋白等均参与1型糖尿病发病的不同环节,同时这些新的免疫学因子的发现,为1型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20.
树突状细胞与炎症性肠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兰  厉有名 《国际消化病杂志》2007,27(5):355-357,363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既能启动免疫应答,又能诱导免疫耐受。炎症性肠病可能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肠道黏膜对肠道正常菌群免疫反应失常引起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DC可能参与了IBD的发生,对DC功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助于发现新的IBD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