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业名词     
旁分泌信号(paracrinesignaling):分泌到细胞外后只能作用于邻近细胞的信号分子称为旁分泌信号。如生长因子(growthfactors)蛋白就是局部介质,它能够调节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生长和分裂,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邻近的细胞。控制免疫系统细胞的发育及其他的淋巴因子(1ymphokines),也只作用于局部区域,属旁分泌信号。  相似文献   

2.
基于树突状细胞的治疗,在临床人类恶性肿瘤中已成为现实,而在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时上,尽管在前期动物研究中获得压倒性支持已有二十年,但一些概念上问题的考虑阻碍了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上的应用。1型糖尿病是研究得最好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且其潜在免疫机制的了解得比较透彻,所以我们这里主要概述基于树突状细胞的治疗在1型糖尿病中应用的发展。这篇文章还强调了作者关于致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的首度I期临床研究数据,期望推动其他类型的基于树突状细胞治疗手段,应用于一个或更多精心选择的1型糖尿病人群。  相似文献   

3.
刘双  李秀兰 《山东医药》2009,49(11):109-109
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是多种原因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造成多系统损害的疾病。常规的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细胞毒性药物对危重或难治性AID疗效欠佳,近年来ASCT治疗危重或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已在国内多中心进行。  相似文献   

4.
T淋巴细胞在参与机体免疫调节及免疫效应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T细胞参与这些活动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处于活化状态.而活化程度的过高或过低均可导致免疫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即T细胞受体(TCR)特异性识别靶细胞膜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抗原肽复合物,并通过CD3分子传递该识别信号,此为第一活化信号;T细胞表面的多种辅助分子CD2、白细胞功能相关性抗原(LFA)-1、CD28和靶细胞表面相应配体如LFA-3、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B7分子等结合,  相似文献   

5.
白细胞分化抗原 (leucocytedifferentiationantigen ,LDA)是白细胞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和分化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1] 。大多数LDA已用CD加以编号和分类。从 2 0世纪80年代以来 ,CD编号以及结构和功能的研  相似文献   

6.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肝组织内T淋巴细胞浸润、高Y球蛋白血症、血清自身抗体阳性、具有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遗传背景、常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对免疫抑制治疗有效为特征[1].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肝细胞损伤是AIH发病机制之一,且遗传因素也参与了AIH的发病,而在AIH免疫发病机制方面,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尤其是AIH靶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具体机制尚未阐明. 一、AIH特异性靶抗原的认识 自身抗原是自身抗体和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作用的靶点,是自身免疫反应的基础.自身抗原必须满足4个条件:(1)必须存在一个相应的高滴度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2)需证实T淋巴细胞对相对应的抗原致敏;(3)存在疾病特异性的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表位;(4)需有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致病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HIV研究工作的重要领域是免疫应答以及HIV是如何破坏免疫应答而引起慢性感染的。各种研究不仅提供了“HIV如何侵入”的基本知识,而且为研制抵抗AIDS的疫苗提供了线索。虽然HIV最初引起免疫应答,但随后它逃逸并躲避免疫系统而最终发生感染。逃逸免疫应答的方法包括快速产生改变细胞表面受体结构的突变、改变人白细胞抗原(HLA)表达谱以及破坏免疫效应细胞。[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群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特征和中长期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疗效.方法 分析2003年至2010年178例克罗恩病患者的相关临床特征数据及诊断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泼尼松和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治疗.每2周进行临床随访,每4周复查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每3~6个月行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结果 克罗恩病的发病高峰在18~30岁,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平均时间为(8.3±3.7)个月,确诊时有34.8%(62/178例)的患者已因病情进展而出现相应的并发症.硫唑嘌呤平均剂量为(1.24±0.16)mg/kg,不良反应的总停药率为15%(25/167).长期随访中的手术干预率为15.1%(22/146).治疗后3个月,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并趋于正常,6个月后CDAI评分也明显降低.结论 大部分中国克罗恩病患者对免疫抑制剂有良好的耐受性,且在低于欧美推荐剂量的情况下,仍能获得较好的中长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正德阳市人民医院李明遥黎艳红1赵毅1*,德阳618000  相似文献   

10.
自身免疫病(AIDs)是机体的病原性自身抗体与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一类疾病。B细胞耐受性检查点受损是AIDs的共同点,但我们目前尚不清楚B细胞耐受性检查点受损是如何精确地与AIDs的产生相关联。研究清楚该点后,我们可以针对受损的B细胞耐受性检查点开发新的疾病治疗方案,这将为精确治疗AIDs开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在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 (AIH)肝细胞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 (TUNEL)和细胞凋亡促进因子Fas的免疫组化染色 ,检测 10例AIH肝组织和 3例正常肝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所有AIH患者的肝组织中均见到不同程度的TUNEL染色阳性和Fas抗体染色阳性肝细胞。正常对照肝组织中未见到TUNEL阳性肝细胞 ,Fas表达微弱或缺如。在AIH肝组织中 ,凋亡指数 (AI)与炎症坏死分级有显著相关性 (r =0 .4 5 ,P <0 .0 5 ) ,而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以及组织学纤维化分期无显著相关。结论 Fas介导的细胞凋亡参与了AIH的肝细胞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自身抗体阴性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临床特点,并总结诊疗经验。方法:对167例AIH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将自身抗体阴性AIH患者定义为:符合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小组(IAIHG)1999年描述性诊断标准且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肝肾微粒体1型抗体和抗线粒体抗体均为阴性者。结果:167例中17例自身抗体阴性,占10.2%。自身抗体阳性和自身抗体阴性AIH患者在一般情况(诊断时年龄除外)、生化指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自身抗体阴性组血清IgG水平低于自身抗体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两组肝组织学炎症分级无明显差异,而自身抗体阴性组中存在更多纤维化进展期患者(P0.001)。采用1999年诊断积分系统评估时,自身抗体阴性组中11例(64.7%)为可能性诊断,其余6例(35.3%)为确定性诊断;采用简化诊断积分系统重新评估后,仅3例(17.6%)达到可能性诊断,且无1例达到确定性诊断标准。与自身抗体阳性组相比,自身抗体阴性AIH患者接受24个月的免疫抑制治疗后累积完全生化缓解率为86%,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658)。结论:自身抗体阴性AIH在国人中并非罕见,在应用免疫抑制治疗方面与自身抗体阳性AIH患者类似,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常见的、以多脏器损害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免疫学特征是多克隆B淋巴细胞活化、大量自身抗体产生和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增加。目前研究认为B细胞不仅是抗体分泌细胞的前体细胞,还具有分泌细胞因子调节抗原提呈细胞和T细胞,参与次级淋巴器官的发育和生发中心形成等生物学功能,B细胞生物学异常可导致SLE等自身免疫病的发生,针对B细胞的治疗已取得显著疗效。本文将从SLE患者的B细胞异常及靶向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现已证实,CD27及其配体CD70是T细胞和B细胞上的一对共刺激分子,属于肿瘤坏死因子一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TNFR)超家族。CD27、CD70在T细胞活化和T-B细胞相互作用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几年关于CD27- CD70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1 CD27、CD70的分子结构及功能  相似文献   

15.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雄  邱德凯 《胃肠病学》2009,14(4):206-208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由异常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肝实质炎症性病变,多发于女性。以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血清自身抗体阳性和对免疫抑制治疗应答为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缓解肝内炎症和纤维化,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推测是由于遗传背景的个体受多种外源性和(或)内源性抗原的刺激,导致滑膜腔内的持续自身免疫反应所致。当前多数的基础研究集中在滑膜细胞群包括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T细胞等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在导致RA持续滑膜炎中所起的作用,并为此进行了很多的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长期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T淋巴细胞中线粒体质量和氧化磷酸化水平,探讨其与主要临床指标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入组20例健康对照(HCs)和67例ART时间大于2年的HIV-1感染者,其中完全免疫应答者(CRs)29例,免疫无应答者(INRs)38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细胞线粒体质量...  相似文献   

18.
炎症性肠病生物制剂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尉华  陆伦根 《胃肠病学》2007,12(4):252-254
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目的是促进肠黏膜愈合.传统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类、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随着对IB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针对炎症通路中各个环节的生物制剂不断应用到治疗中.包括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淋巴细胞聚集、迁移和黏附:抑制1型辅助性T细胞(Th1)极化;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等。本文就此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近10余年,在鉴别骨髓衰竭性疾病时,发现了一类由针对骨髓未成熟造血细胞自身抗体介导的2系或3系血细胞减少,暂称之为狭义的"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IRH)"[1-6]。该症以往多被误诊为不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或归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但按AA或MDS治疗疗效欠佳,迁延不愈。正确认识并诊治此类血细胞减少,不仅有益于患者,而且有益于丰富造血调控学说、纯化  相似文献   

20.
在组织、器官移植中,人们遇到了两大难题:一是来源问题。人源性组织、器官每年只能满足大约10%患者的需求。二是配型问题。供体、受体组织、器官符合配型要求的概率极低。动物组织、器官来源丰富.但种属屏障难于打破。异体、异种移植的核心问题归根到底是免疫排斥问题.如何解决同种/异种免疫排斥问题,各国学者作了大量工作。克服免疫排斥有很多种方法.比如抑制受者的免疫功能、去除供者引起免疫排斥的抗原、切断补体激活途径、清除受者体内引起免疫排斥的抗体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大大提高移植物在受者体内的存活时间。使用人分子化学材料对细胞抗原进行遮蔽,避免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使供体组织器官能更好地在受者体内生存是一种比较简单可行的方法。现就使用化学材料对移植的细胞抗原进行修饰改造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