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预后。方法纳入胼胝体梗死患者11例,对其临床特征及头颅CT、MRI表现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特点。结果胼胝体梗死患者中,梗死范围局限于胼胝体的局限病灶患者占27.3%,合并胼胝体外梗死的弥散性病灶患者占72.7%。胼胝体梗死患者临床可表现为失语、肌力减退、智能障碍、小便失禁、感觉障碍、意识障碍、共济失调、情感障碍等症状,病变除累及胼胝体外还多合并基底节区、额叶、顶叶、颞叶等部位梗死。随访1年,患者痊愈或症状改善为10例(90.9%),恶化1例(9.1%)。结论胼胝体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头颅MRI对胼胝体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及诊断分型。方法对14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胼胝体梗死高危因素主要为高血压病,糖尿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肢体瘫痪、失语及智能改变、感觉障碍,病变部位以体部及膝部多见。依据CISS标准分型提示胼胝体梗死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结论胼胝体梗死临床表现非特异性,临床诊断需要依靠MRI检查,病因多为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20)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不同梗死部位所致认知障碍及磁共振MRI、DWI检查的特征。方法对39例胼胝体梗死患者进行MRI及DWI扫描,按不同梗死部位分为膝部、体部、压部梗死三组,分析三组的磁共振影像学特征,比较三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检查结果。结果经MRI、DWI检查发现,入组患者均为胼胝体单一部位的新发病变,左右侧均有发病,且左右侧差异不均。单纯的压部梗死较体部和膝部更常见。胼胝体膝部、压部、体部梗死患者的NIHSS和AD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体部梗死患者的HAD测定结果明显高于膝部和压部梗死(P0.05)。不同部位胼胝体梗死患者MMSE评分均有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膝部梗死患者表达和记忆力评分下降更突出,体部梗死患者语言障碍较压部梗死患者更突出。结论不同部位胼胝体梗死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且胼胝体体部梗死更容易合并脑卒中后焦虑抑郁,膝部梗死表现以表达和记忆力下降为主,体部梗死表现以语言能力下降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3月在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的12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单纯病灶组与合并其他部位病灶组患者梗死灶左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胼胝体膝部梗死发生率与其他部位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表现以肢体瘫痪者最多(占75.0%),多由胼胝体膝部梗死引起;其次是语言障碍(占33.3%),左手失用、眩晕、精神行为异常、中枢性面舌瘫者较为少见。(3)单纯梗死组者以轻度瘫痪为主(占57.1%),下肢受累多见;而合并其他部位梗死组多瘫痪程度较重(占60.0%),且以上下肢同时受累多见。结论本研究12例胼胝体梗死患者中病灶左右发生率及好发部位无显著性差异,其临床表现与部位及是否合并其他部位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
5.
胼胝体梗死1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头颅MRI扫描证实的胼胝体梗死的临床和影响像学资料。结果胼胝体梗死临床表现复杂,且很少单一发生,多合并其他部位脑梗死。结论胼胝体梗死应及早诊断,及时治疗,预后多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貌似大脑半球病变的脑干梗死与大脑半球梗死的临床和影像特点,并分析定位错误的原因.方法 对22例貌似大脑半球病变的脑干梗死和42例大脑半球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影像特点进行对照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区别.结果 22例貌似大脑半球病变的脑干梗死患者中,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者14例,单纯运动性瘫痪19例,头晕9例,中枢性面舌瘫8例,偏瘫伴感觉减退1例;经核磁共振证实,病灶在脑桥20例,中脑1例,延髓1例.42例大脑半球梗死患者中,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20例,单纯运动性瘫痪4例,中枢性面舌瘫35例,偏瘫伴感觉减退38例,头晕3例;经核磁共振证实,病灶均位于幕上,其中基底节区29例,大脑皮层(顶叶、额叶)13例.结论 对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起病有头晕、临床表现为单纯运动性瘫痪的患者,要注意病灶可能在脑干,应尽早做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单纯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连续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2694例脑梗死患者中,经MRI确诊的16例急性单纯胼胝体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卒中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等,并记录患者胼胝体梗死的部位、胼胝体供血动脉有无狭窄以及颅内外狭窄血管的数量等,评价治疗前与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出院后6个月完成门诊病情评估.16例急性单纯胼胝体梗死患者中,男10例,女6例;年龄46~82岁,平均(69.4±2.3)岁;高血压病14例,2型糖尿病12例,高脂血症11例,冠心病5例(含心房颤动1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4例,脑梗死6例,脑出血1例;吸烟史8例,饮酒史4例.结果 急性单纯胼胝体梗死占同期脑梗死的发生率为0.6%(16/2694),均伴有多个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最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16例急性单纯胼胝体梗死患者中,病变血管以大脑前动脉狭窄(14例)、大脑中动脉狭窄(10例)和颈内动脉狭窄(8例)多见;病变部位以胼胝体膝部和体部多见(12例),且以单侧受损为主(累及单侧胼胝体15例);临床以肢体瘫痪(13例)、认知障碍(10例)和精神行为异常(8例)为主要表现,偏身感觉异常(2例)、偏盲(1例)及共济失调(3例)较少见;经治疗后多数患者的病情可明显改善.治疗前NIHSS评分为(4.3±1.5)分,出院时NIHSS评分为(2.9±1.2)分,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4,P=0.023).出院6个月门诊随访结果显示,2例基本痊愈,13例显著进步,1例无变化,无死亡患者.结论 急性单纯胼胝体梗死发生率较低,其发病与颅内多支动脉狭窄密切相关,前循环血管可能更易受累.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尤其应关注患者肢体肌力、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表现,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胼胝体位于大脑纵裂底部,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大的联合纤维束,连接两侧大脑半球新皮质的广泛区域,其在双侧半球间联系的精确功能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胼胝体的功能在于调节两侧大脑半球功能[1]。由于胼胝体血液供应丰富,因此该部位的梗死临床并不常见,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特别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胼胝体梗死较为敏感,使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老年胼胝体脑梗死患者40例,对其一般情况、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高危因素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位置以胼胝体膝部、体部和压部多见;临床表现多样,其中运动障碍18/40(45.0%)、高级智能障碍15/40(37.5%)、感觉障碍9/40(22.5%)、言语障碍8/40(20.0%)、精神情绪障碍6/40(15.0%),伴异己手综合症2例、一过性小便失禁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结论 胼胝体梗死高危因素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临床表现复杂,MRI是最佳诊断手段,早期发现、积极治疗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颅脑MRI证实的胼胝体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胼胝体梗死占所有脑梗死患者的1.04%(7/671),其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典型表现包括观念运动性失用(42.9%)、额叶步态(28.6%)和异己手综合征(14.3%),可伴有肢体瘫痪、意识障碍和认知损害等症状.MRI共检出胼胝体病灶8个,以体部多见(62.5%),其次为压部(25.0%)和膝部(1/8,12.5%).额叶(57.1%)、基底节区(42.9%)和枕叶(42.9%)常同时被累及.弥散张量成像显示,l例患者胼胝体体部和膝部纤维连接中断.6例患者血管造影显示血管狭窄或闭塞,其中以椎动脉狭窄最多见(66.7%),其次为大脑前动脉(50.0%),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较少见(均为33.3%).结论 胼胝体梗死发生率低,动脉粥样硬化是致病关键,其临床表现多样,与梗死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13.
胼胝体是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连接纤维,是脑内最大的纤维束.此纤维束的主要功能是执行两大脑半球间的协同活动、视觉功能和信息传导功能.单纯胼胝体病变在临床上相对少见. 国内外文献尚没有系统和全面的胼胝体梗死特征的临床表现的描述.本文对8例老年胼胝体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作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性痴呆 (Alzheimerdisease ,AD)因其病理过程的特征被描述为进行性皮质失联系综合征 ,表现为皮质特别是联合区第Ⅲ、Ⅴ层大锥体细胞的丢失〔1〕,胼胝体纤维起源于这些细胞。我们收集了 1991年 4月至 1999年 12月的AD住院患者 ,进行胼胝体总面积和分区面积的测量 ,旨在了解AD患者胼胝体的形态改变。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AD组 :参照NINDS ADRDA标准 ,MMSE评分<2 0分 ,临床诊断轻、中度可能AD患者 11例 ,年龄 6 0~ 81岁 ,平均 6 9岁。血管性痴呆 (VD)组 :11例 ,年龄 6 1~ 82岁 ,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收集符合脑梗死诊断的4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经过MRI证实为胼胝体梗死.结果 胼胝体梗死占全部脑梗死患者的1.9%.7例CT扫描未显示胼胝体梗死,经非增强MRI检查显示病灶,另1例经增强MRI检查显示病灶.梗死灶可仅累及胼胝体(膝部、体部或压部),也可合并额叶、... 相似文献
16.
17.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3例均为我院1995年9月~2004年9月诊断为右室梗死(RVMI)患者。其中男39例,女24例,年龄47~82(62.2±4.5)岁。所有病例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标准。1.2心电图表现1.2.1RVMI心电图诊断标准[1~3]①V4R导联ST段抬高≥1mm,若ST段抬高的程度为V4R>V3R>V1则诊断更有价值;②未合并前壁AMI时,STV1~V5导联抬高≥1mm,抬高幅度从V1~V5导联逐渐降低;③STV2压低与STaVF抬高之比≤50%[3];④CR4R(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导联ST段抬高≥1mm;⑤右心前导联(V3R~V6R)QRS波可呈QS型;⑥多与下壁或后壁MI同时… 相似文献
18.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10)
目的探讨胼胝体膝部梗死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特征及其在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胼胝体膝部梗死患者17例(病例组)及同期健康检查人群17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Nicolet Spirit脑诱发电位仪,进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分析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P300潜伏期及波幅有无差异(P>0.05)。结果病例组P300潜伏期显著长于对照组(t=4.85,P<0.05);病例组波幅显著低于对照组(t=8.79,P<0.05);病例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与波幅明显负相关性(r=-0.61,P<0.05),但与潜伏期无明显相关性(r=-0.07,P=0.78)。以潜伏期为指标,诊断胼胝体膝部梗死的敏感性为94.12%,特异性为76.47%,ROC曲线下面积为0.83;以波幅为参考指标诊断诊断胼胝体膝部梗死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4.22%,ROC曲线下面积为0.98。结论胼胝体膝部梗死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延长和MMSE评分与波幅明显负相关性,可作为电生理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胼胝体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0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1609例脑梗死患者中,经MRI确诊的33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①该病发生率为2.05%(33/1609);发病年龄为(63±9)岁,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②33例中,以肢体瘫痪(93.9%)和认知功能下降(57.6%)最为多见,其次是面、舌瘫(48.5%),共济失调(45.5%),感觉障碍(39.4%),再次是情感障碍和语言障碍(均为30.3%),而异己手综合征最少见(9.1%)。(3)33例通过MRI检出病灶42个,以体部(42.9%)、压部(35.7%)多见。6例为单纯胼胝体梗死,27例合并颅内其他部位梗死,最多见于基底核区(75.8%)。单侧梗死患者(24/33)多于双侧(9/33),P〈0.01。④15例行血管造影检查(MRA/CTA/DSA),大腩的动脉狭窄6例,闭塞3例;胼周动脉狭窄3例,闭塞2例;大脑中动脉狭窄1例,大脑后动脉狭窄3例,闭塞2例;血管形态正常者2例。结论胼胝体梗死发生率相对低,临床表观复杂多样,应重视认知功能的下降和异己手综合征,MRI对胼胝体梗死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