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针刺背俞穴与耳穴贴压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方法:6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针刺背俞穴(30例)、耳穴贴压(30例)治疗4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定疗效。结果:针刺背俞穴与耳穴贴压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均有效,二者疗效相当( P>0.05)。但显效率以针刺背俞穴较好( P<0.05)。结论:针刺背俞穴、耳穴贴压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均安全有效,疗效以针刺背俞穴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电针结合头针、耳穴贴压治疗术后腹胀与常规普通针刺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加头针,每日1次,其间采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每日每穴双侧交替按压5次;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每日1次。观察两组针刺治疗前后肠鸣音、腹胀、伴随症状、体征改变情况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优于对照组的78%( P<0.05)。结论:电针结合头针及耳穴贴压治疗术后腹胀较单纯体针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3.
电针额区腧穴治疗中风后焦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额区腧穴对中风后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焦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额区腧穴:神庭、双侧本神(智三针)以及印堂、双侧丝竹空,并配合辨证加减。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路优泰治疗。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的焦虑程度及改善状况进行评定,并将疗效和安全性作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额区腧穴治疗中风后焦虑症有确切疗效,且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少而轻,适合临床应用。且该法不仅能有效防治中风后焦虑等情绪障碍,还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电针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81例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王昭 《环球中医药》2010,3(6):427-430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设计,按照区组随机方法产生随机号和组别,采用密封信封保存随机分配方案,根据信封内分配方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针刺组42例和西药组39例,其中针刺组采用针刺配合电针治疗,西药组给予规范化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一个疗程后,对比分析疗前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的评分变化来评价疗效。结果经一个疗程治疗后,针刺组与西药组均有明显疗效,差别无显著性(P〉0.05),即两组疗效相当,但在改善躯体性焦虑方面针刺组效果优于西药组。结论针刺配合电针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两法效果相当,但针刺疗法在改善患者躯体症状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电针结合康复训练与电针、康复训练3种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康复训练组、治疗组各30例,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康复训练组采用康复训练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康复训练疗法治疗,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ADL)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电针组和康复训练组,且治疗组ADL能力评分和临床疗效均显著高于电针组和康复训练组。结论: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中风后偏瘫运动功能的改善具有协同治疗作用,是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较佳疗法。  相似文献   

6.
杨娅坤  林青  胡雨露  时丽  伍梅梅 《新中医》2022,54(22):156-160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运动想象疗法促进中风恢复期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60 例中风恢复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 例。2 组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进行康复锻炼,研究组加用耳穴贴压结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4 周。治疗前及治疗4 周后评定2 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中风特定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S-QOL) 评分] 及自理能力[改良Barthel 指数评估量表(MBI) 评分],比较2 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 周后,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MBI 评分、SS-QOL 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BI 评分、SS-QO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进行干预,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方面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治疗中风患者失眠的疗效。方法:80例中风失眠患者通过辨证取穴、王不留行籽按压穴位,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治疗前后入睡及睡眠时间、醒觉次数、睡眠质量评价。结论:耳穴压豆治疗中风患者失眠疗效好,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耳穴按压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针灸配合耳穴按压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结果:针灸配合耳穴按压治疗组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食半流质饮食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耳穴按压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足下垂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电针治疗。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均能改善中风后足下垂症状,但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更有助于中风后足下垂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化瘀活络汤结合电针治疗中风恢复期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中风后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化瘀活络汤结合电针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用中风病临床积分进行评分及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两组中风病临床积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瘀活络汤结合电针治疗中风恢复期肢体瘫患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耳穴按压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电针配合耳穴按压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舒乐安定治疗.用睡眠障碍改善有效率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睡眠改善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后两组间匹兹堡评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耳穴按压结合疗法是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方法,能够降低失眠患者匹兹堡评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耳穴压豆治疗中风后失眠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耳穴压豆治疗中风后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后失眠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辨证施治结合耳穴(皮质下、交感、内分泌、神门、心、肾、肝、脾等穴位)王不留行籽压法治疗2周;对照组采用西药常用镇静药:地西泮常规口服治疗。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进行评分及WHO颁布的失眠临床疗效判断标准等方面判断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27/40)。两组比较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耳穴压豆对中风后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其中耳穴压豆具有简便、价廉、无痛、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武志全  梅成 《光明中医》2011,26(7):1412-1413
目的探讨针刺合并小柴胡汤加减对中风后焦虑症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24例给予头穴丛刺长留针,合并小柴胡汤加减。对照组24例予以头穴丛刺长留针。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的焦虑程度及改善状况进行评定,并将疗效和安全性作对比。结论治疗组患者焦虑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7%。针刺头穴丛刺长留针合并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焦虑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肢体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组和中药组,每组38例,治疗组以针刺结合穴位注射,对照组以中药内服。结果:有效率分别为97.31%和89.4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肢体偏瘫疗效好,起效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作业疗法治疗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对60例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采用电针配合作业疗法治疗,6周后评定疗效。结果:经电针和作业疗法治疗后,60例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及患肢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针配合作业疗法能有效改善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及其所致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康复治疗中风痉挛期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结合康复治疗组(治疗组)和普通针刺结合康复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均连续治疗3周,观察临床疗效及步态变化(步速和步幅差)。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2.86%,对照组为77.14%,两组疗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步速快于对照组,左右足步幅差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中风痉挛期患者的踝关节功能障碍,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步速,缩短了步幅差,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热敏灸结合电针对中风肢体不遂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96例中风肢体不遂病例随机平分为热敏灸结合电针治疗组及电针对照组,采用中医症状评分、运动功能评定及证候疗效评定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种治疗对于改善中风后患者半身不遂、偏身麻木症状方面均有一定疗效,其中以热敏灸结合电针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P <0.01);在改善患者的四肢运动功能方面,热敏灸结合电针比单用电针效果较佳(P <0.05);热敏灸结合电针与单用电针相比较,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显效率(P <0.05)。结论 热敏灸结合电针治疗中风后肢体不遂效果较明显,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岳延荣 《新中医》2012,(3):95-96
目的:观察五脏俞穴位埋线法治疗焦虑症的一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五脏俞穴位埋线法治疗焦虑症31例。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躯体性焦虑因子及精神性焦虑因子分值的变化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5%,治疗后HAMA总分、躯体性焦虑因子及精神性焦虑因子分值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O.01)。结论:五脏俞穴位埋线法治疗焦虑症简便易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耳穴压豆辅治糖尿病胃轻瘫的效果。方法:64例分为两组,两组均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电针结合耳穴压豆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8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耳穴压豆辅治糖尿病胃轻瘫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129名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分为综合组46例、康复组42例及电针组41例,综合组采用电针结合康复治疗,康复组予常规康复治疗,电针组予常规电针治疗,比较三组效果。结果:综合组上肢运动功能与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电针组与康复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能够有效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及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