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不同频率电针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面肌痉挛患者90例,随机分为电针A组(连续波频率为20Hz)和电针B组(连续波频率为1Hz),每组45例。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从面肌痉挛程度(Albert分级)改善评定及临床疗效评定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面肌痉挛强度分级及临床疗效评定均有改善,但电针A组疗效明显优于电针B组(P〈0.05)。结论采用连续波频率为20Hz电针治疗面肌痉挛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刺血管舒缩区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与原理。方法:将8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血管舒缩区治疗,对照纽给予卡马西平片口服,观察两纽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纽面肌痉挛强度和频度改善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血管舒缩区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常规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肌痉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揿针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 d后休息1 d,治疗3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面肌痉挛强度分级、频度分级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痉挛强度、频度分级均改善(P 0. 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 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 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揿针联合常规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疗效确切,并能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面部肌肉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颜面代表区联合循经远取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治疗的面肌痉挛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取穴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颜面代表区和循经远取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面肌痉挛频度分级、面肌痉挛强度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有效率为69.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颜面代表区联合循经远取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推药并用综合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面肌痉挛患者,设治疗组21例,使用针刺推拿结合"正面汤"口服,对照组19例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均以1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疗程及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推拿配合正面汤治疗面肌痉挛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小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面肌痉挛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取针刺配合小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于治疗前后面肌痉挛强度和频度分级情况,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面肌痉挛强度和频度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 0.05);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针刺配合小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予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面肌痉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化风丹治疗风痰阻络型面肌痉挛(HF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风痰阻络型面肌痉挛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针刺组与针药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针刺治疗,针药组在针刺基础上给予化风丹口服,每次1.2 g,每日3次,每服用6天停服1天,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面部肌肉痉挛发作频率、强度以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治愈时间。结果:治疗2周后、4周后两组患者面部肌肉痉挛发作频率、强度以及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P <0.05),且针药组优于针刺组(P <0.05);针药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针刺组(P <0.05)。两组均有3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但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联合化风丹治疗风痰阻络型面肌痉挛能有效改善HFS患者面肌痉挛频率及强度,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治愈率,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针刺对脑梗塞患者NSE水平的影响及磁共振波谱分析代谢物的变化。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每组60例,rTMS组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配合针刺治疗,一个疗程后进行相关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8.33%,rTMS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针刺组优于rT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NIHSS、NSE、NAA、Lac、FMA和MBI方面均优于针刺组和rT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在NIHSS、FMA和MBI方面均优于rT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SE、NAA和Lac方面针刺组和rTM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针刺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修复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并可降低NSE水平,提高NAA释放,加速Lac清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密波对伴有面肌痉挛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方法:选用伴有面肌痉挛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电针密波针刺面部腧穴,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疗程均为4周28天,观察两组疗前和疗后面瘫的恢复情况以及对面肌痉挛的改善情况。采用Housc-Brackmann分级标准评定面瘫治疗效果,基于Cohen Albert分级对面肌痉挛临床疗效进行对照分析,来评定面肌痉挛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于面瘫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76.67%,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面肌痉挛的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26.40%。结论:电针密波治疗伴有面肌痉挛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足反射疗法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6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用面风止痉汤(自拟)煎服配合足反射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9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5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5.1594,P〈0.05)。结论:中药联合足反射治疗对面肌痉挛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耳尖放血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两组治疗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6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耳尖放血是一种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方地龙胶囊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我院神经内科门诊诊治的面肌痉挛患者58例。治疗组(32例)采用复方地龙胶囊(地龙、川芎、黄芪、牛膝)联合卡马西平片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卡马西平片治疗。结果:治疗组在面肌痉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等临床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结论:本方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痉的功效,对面肌痉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眼针配合芍药甘草汤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眼针配合芍药甘草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芍药甘草汤治疗。两组均10 d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 d,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眼针加芍药甘草汤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芍药甘草汤的疗效,其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眼针配合芍药甘草汤治疗中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优于体针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对脑卒中致痉挛的作用。方法:40例脑卒中致痉挛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及联合针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痉挛MAS评级及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痉挛MASⅠ级患者均较治疗前减少,且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致痉挛的正向作用明显,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针灸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进行测评并对其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腰椎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分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针灸配合推拿手法对腰椎功能的改善优于单纯针灸治疗,两组治疗后评分均与其疗效评分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针灸治疗效果较好,且疗程短,病人易接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拮抗肌腧穴治疗偏瘫患者上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78例脑卒中致上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疗法,治疗组采用针刺拮抗肌腧穴疗法。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6.9%,治疗组有效率92.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拮抗肌腧穴治疗脑卒中致上肢肌痉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血管性痴呆针灸干预的疗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系统观察"温通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进行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评估,为临床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科学、严谨、信度强、质量高的临床研究证据。方法:78例入选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康复易化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8周、入组3个月,分别运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定疗效。结果:8周末针灸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MSE和ADL评分较入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8周末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MSE和ADL评分针灸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3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MSE和ADL评分较入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8周末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MSE和ADL评分针灸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疗效观察组为91.43%,对照组为85.29%。结论:针刺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MMSE和ADL评分,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远期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毛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 38 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19 例。治疗组采用毛刺法针刺痉挛剧烈的部位并配合辨证取穴(眼周痉挛者主要取攒竹、阳白、童子 、鱼腰、太阳;口角周围肌群痉挛者主要取地仓、颊车、承浆。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症状,加用辨证取穴,实证加风池、翳风、太冲三穴;虚证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三穴),采用 1 寸毫针,针刺深度为0.8-1.0 寸,不施手法,留针30 min,每日1 次,12 d 为1 周期,观察临床疗效。对照组行 A 型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4.2% ,治疗组有效率为94.7%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采用毛刺针法方法治疗面肌痉挛具有显著疗效,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缪刺法和常规局部针刺,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3.3%(P〈0.05)。结论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疗效优于局部针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