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患者血浆干扰素诱导蛋白(IP)-10水平表达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均接受PTCA手术治疗,并植入冠状动脉支架,术后6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复查。根据复查结果,分为ISR组28例,支架内无再狭窄组32例,另30例CAG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为对照组。详细记录3组临床资料,并对血浆IP-10浓度进行测定,分析ISR发生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ISR组血浆IP-10浓度高于支架内无再狭窄组及对照组(P<0.05);支架内无再狭窄组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支架长度、糖尿病史、血清尿酸、血清总胆红素及血浆IP-10表达水平与ISR发生存在相关性(P<0.05),是ISR发生高危因素。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经PTCA治疗后,IP-10水平表达较高可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术后ISR的生化指标之一;吸烟史、支架长度、糖尿病史、血清尿酸、血清总胆红素是术后ISR发生高危因素,对具备这些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强化药物治疗,及早控制。  相似文献   

2.
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炎症反应与支架内再狭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皮冠脉支架植入术对血管内膜造成的机械性损伤,以及术后支架作为一种异体物质对血管壁的持续刺激导致血小板和炎症细胞聚集,释放炎症介质、趋化因子、黏附分子和生长因子,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SMC)的迁移和增殖,最终导致支槊内再狭窄。本文就PCI术后炎症反应及其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支架内再狭窄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支架内再狭窄的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56例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经PTCA或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即刻和术后随访结果.支架内再狭窄治疗前后行冠脉造影,并于术后5.7±3.8个月复查冠脉造影.结果 156例支架内再狭窄患者PTCA或支架术治疗均获成功,其中134例(144支血管)行PTCA治疗,占86.7%;22例(22支血管)行再次支架置入术,占13.3%.156例经再次PTCA或支架术治疗后随访平均6个月的再狭窄率为24.3%.40处弥漫性支架内再狭窄经PTCA处理后18处(45%)再次再狭窄,而96处局限性支架内再狭窄中有17处再次再狭窄(18%),弥漫性支架内再狭窄经PTCA治疗后,再次再狭窄率明显高于局限性支架内再狭窄(P<0.01).支架内狭窄严重程度(>75%)也是影响PTCA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对于大多数支架内再狭窄(70%)采用PTCA治疗安全有效,术后再狭窄率与首次支架置入术相似.  相似文献   

4.
30例PCI后支架内再狭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临床情况,探索其规律。方法统计我院近3年确诊的30例ISR患者第一次PCI前病因、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及支架种类。结果金属支架、多支病变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支架内再狭窄所占比例最高,30例ISR患者中,共有13例为AMI时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结论除金属支架、多支病变等因素外,AMI可能由于其本身的病变特征,易致PCI后ISR。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3种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长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对支架内再狭窄病例用DE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390例患者,其中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Cypher)组187例(C组),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Taxus)组89例(T组),国产雷帕霉素涂层支架(Firebird)组114例(F组).结果 T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比率高于另2组,F组左主干病变比率低于另2组,而3支病变比率高于另2组.3组平均临床随访时间为864、848和719 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1),3组总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5).7个月造影随访支架内和血管段再狭窄率T组有增高的趋势(17.9%比29.4%比13.6%.P=0.214和21.8%比35.3%比15.9%,P=0.132).支架内和血管段的晚期丢失T组均明显大于另外2组[(0.31±0.12)mm比(0.75±0.24)mm比(0.31±0.13)mm,P=0.000和(0.33±0.18)mm比(0.61±0.23)mm比(0.31±0.14)mm,P=0.001].结论 3种DES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的长期疗效相似,Cypher和Firebird抑制内膜增生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成功行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1342例,依据复查造影结果分为ISR组(89例)和非ISR组(1253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病史资料、血液生物化学指标、心脏超声指标、冠状动脉病变、支架情况、服药情况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ISR的关系。结果入选患者ISR发生率为6.6%。ISR组糖尿病患病率、术后吸烟率、停用阿司匹林、1年内停用氯吡格雷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ISR组(P0.05);ISR组服用大剂量他汀患者比例低于非ISR组(P0.05)。ISR组复杂病变、串联支架数高于非ISR组(P0.05);ISR组植入支架长度较非ISR组长(28.43±6.58 mm比26.27±7.08 mm,P=0.001);ISR组植入支架直径(2.92±0.41 mm比3.04±0.43 mm,P=0.003)、术后最小管腔内径(MLD)(2.44±0.34 mm比2.57±0.35 mm,P0.001)较非ISR组偏小;ISR组术后直径狭窄率高于非ISR组(8.46%比7.60%,P=0.018);ISR组早期获得低于非ISR组(1.77±0.43 mm比1.87±0.43 mm,P=0.0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术后吸烟、停用阿司匹林、支架长度、支架直径、串联支架、术后MLD、术后直径狭窄率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ISR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至8个月发现,ISR组复发心绞痛、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TLR)、复合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非ISR组(P0.001);随访至1年发现,ISR组复发心绞痛、TLR、心肌梗死(MI)、复合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非ISR组(P0.05)。ISR组支架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非ISR组(P0.001)。结论糖尿病、吸烟、停用阿司匹林、支架直径、支架长度、串联支架、术后MLD、术后直径狭窄率是PCI术后ISR的危险因素,PCI术后ISR可能增加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冠脉循环中肾上腺髓质素(ADM)浓度变化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7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冠脉造影后、球囊扩张(PTCA)后、术后10 min采集冠状静脉窦血,同时采集股动脉血,采用放免法测定ADM及内皮素(ET)-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术后6个月或有心肌缺血复发证据时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随访结果显示,再狭窄发生率21.4%(15/70);与PCI术前比较,冠脉造影后冠脉循环中ADM、ET-1、TNF-α水平在有无再狭窄组无明显差异,球囊扩张后再狭窄组冠脉循环中ADM、ET-1、TNF-α含量明显多于无再狭窄组(P<0.01)。结论:球囊扩张后冠脉循环中ADM水平可作为预测PCI术后再狭窄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经文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Gianturco-RoubinⅡ(GRⅡ)型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和结果 在成功植入GRⅡ型支架后6个月行血管造影,对20例患者的22条支架内再狭窄血管再次行PTCA术.手术成功率为96%(21/22),4例完全闭塞病变中有1例失败是因导丝不能通过闭塞处.无死亡,无急性或亚急性闭塞并发症.定量血管造影显示:平均最狭窄处血管直径从(0.85±0.34)mm增加到(2.32±0.41)mm,平均狭窄程度由(71±16)%下降至(18±12)%,而手术前后支架本身变化不明显.结论 重复PTCA术治疗GRⅡ型支架内再狭窄,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管腔扩大的原理主要为动脉样硬化班块组织被挤出支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浆Apelin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及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入选30例冠心病患者(CHD组);27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为对照组(NC组)。两组在造影前、后及支架置入/造影后24h分别经肘静脉、股动脉途径采血;用放免法测定血浆Apelin水平。结果(1)CHD组造影后与支架置入/造影后24h血浆Apeli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脉血浆78.11±2.84μg/L比87.83±3.43μg/L,静脉血浆77.43±2.38μg/L比85.03±2.64μg/L,P均<0.05);造影前与造影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CHD组动、静脉血浆Apeli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NC组血浆Apelin水平在造影前、后及造影后24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NC组与CHD组血浆Apelin水平造影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造影前动脉血浆90.25±2.96μg/L比77.04±3.89μg/L,静脉血浆87.83±3.34μg/L比75.14±3.16μg/L;造影后动脉血浆91.25±2.04μg/L比78.11±2.84μg/L,静脉血浆90.79±2.58μg/L比77.43±2.38μg/L;P均<0.05);支架置入/造影后24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CHD组血浆Apelin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有负相关性(r=-0.366,P<0.05);与冠状动脉病变评分明显负相关(r=-0.467,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Apelin水平低,介入治疗后升高;其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有关,提示Apelin可能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行PCI术89例,术后均对患者随访6~12个月。嘱患者术后1年来院复诊,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依据是否在支架内发生再狭窄,将患者分为A组(狭窄组)和B组(未狭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植入支架直径,结合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和生活习惯差异,探讨引发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成功行PCI术患者89例,平均年龄(69.6±7.8)岁。术后1年复诊86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组情况为:A组52例,B组34例。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但在吸烟、运动与否,既往糖尿病史,植入支架直径、生化指标(脂蛋白a、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清总胆红素)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可能影响PCI术后再狭窄的因素中,吸烟,既往糖尿病史和高的脂蛋白a、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危险因素,运动、植入支架直径及血清总胆红素为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临床需对高危患者加强生化指标监测和饮食控制和降脂药物治疗,并在行PCI术时根据患者个体病情选择合理的支架,则有望预防和减少PCI术后的再狭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术前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成功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的UAP患者15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16例和无狭窄组141例,回顾性分析2组性别、年龄、术前收缩压、糖尿病、TC、吸烟、体重指数、体力活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COX回归模型对有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无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患者hs-CRP和HAMD评分明显升高(P0.01);伴有抑郁症状患者hs CRP明显高于无抑郁症患者(P=0.002)。校正UAP患者术前收缩压、吸烟、糖尿病、体重指数影响后,术前hs-CRP(OR=9.205,95% CI:2.986~28.378)、TC(OR=3.762,95% CI:1.348~10.497)、HAMD评分(OR=1.376,95% CI:1.098~1.724)与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结论 PCI术前hs-CRP、TC水平和抑郁症状是UAP患者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正>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早期定义是指支架置入术后6~9个月,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其管腔丢失率50%。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术后,血管再狭窄发生率高达30%~50%。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的应用,不但降低了再狭窄的发生率(20%~30%),也大大提高了冠状动脉介入的安全性,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支架内再狭窄(ISR)病变再次行介入治疗后的造影复查结果,试图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行冠状动脉再狭窄病变介入治疗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的患者58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图像。根据再次介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置入药物支架(DES)和非DES治疗(包括单纯球囊扩张、双导丝球囊或切割球囊扩张、放射治疗和裸支架置入)组,分析再狭窄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共涉及58处ISR病变,前降支病变占56.90%;70.69%为裸支架的ISR病变;32.76%的病变为支架内局限性狭窄,支架内弥漫性狭窄病变占18.97%,10.24%为支架完全闭塞病变;其中50%的ISR患者接受了病变处DES治疗,20.69%接受了单纯的普通球囊扩张;复查造影时间为平均(13.12±8.03)个月;ISR病变DES组发生病变处再狭窄和发生MACE情况明显低于接受其他治疗组(再狭窄发生率17.24%:51.72%,P<0.05;MACE发生率20.69%:51.72%,P<0.05);对有可能影响ISR病变介入治疗后再次发生ISR的各种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可见,再次治疗的方法是再次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ISR病变置入DES近中期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表达与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3月在我院行PCI治疗的冠心病病人85例,随访1年。根据病人PCI术后1年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再狭窄组(17例)和未狭窄组(6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NGPTL4水平,分析血清ANGPTL4与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和ANGPTL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CI术后冠心病病人血清ANGPTL4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和ANGPTL4是影响病人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冠心病病人血清ANGPTL4水平低于未狭窄病人,血清ANGPTL4水平与PCI术后再狭窄呈负相...  相似文献   

15.
PTCA术后再狭窄机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建伟  赵连友  郑强荪 《心脏杂志》2002,14(4):353-355,358
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高达 3 0 %~ 5 0 % ,已成为影响远期效果的主要因素。本文从再狭窄的定义 ,诊断标准 ,影响因素和发生机制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冠脉支架植入术(PCI)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冠心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2例)和康复组(50例),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生活指导,运动锻炼等综合康复治疗;6个月后记录心脏事件发生率,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人体质量指数、血脂、血压的变化并复查造影了解支架再狭窄情况。结果:6个月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康复组的复发心绞痛率(23.1%比6.0%)、心肌梗死率(9.6%比2.0%)、支架内狭窄率(19.2%比4.0%)明显降低(P均<0.05),LVEF明显提高[(59.8±7.5)%比(61.9±9.2)%],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明显减小[(102.1±13.6)mm3比(99.1±14.1)mm3];两组人体质量指数,血脂,血压均有改善,但康复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人体质量指数,血脂及血压,可以增加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坚持康复运动训练对冠心病PTCA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影响.方法观察39例冠心病人的体力活动和运动的强度、运动能力(exercise capacety)及能量消耗,比较PTCA术前,术后6~12月冠脉造影的结果,分析康复运动对术后再狭窄的影响.结果39例冠心病人进行PTCA术和支架术,术后21例进行规律的康复运动和体力活动,随访冠脉造影显示,21例参加康复运动者有3例(14.3%)冠状动脉阻塞>70%,其中左冠脉阻塞有2例,右冠脉阻塞有1例;18例未坚持康复运动者有12例(66.7%)冠脉阻塞>70%,其中左冠脉阻塞有5例,右冠脉阻塞有6例,左回旋支阻塞1例.康复运动组的运动和体力活动的运动强度、能量消耗及运动能力明显高于非康复运动组.结论结果提示冠心病人PTCA术后进行规律的康复运动有助于减轻术后再狭窄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密度脂蛋白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的再狭窄密切相关。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的再狭窄发生主要与内皮细胞受损,平滑肌细胞殖生、黏附分子表达增加以及血小板黏附聚集等因素有关。高密度脂蛋白具有保护内皮功能,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黏附分子表达和血小板黏附聚集等多种生物学活性,从而可能防止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带膜支架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发生冠状动脉穿孔患者的长期疗效。方法从2004年6月至2012年6月,本中心共对10例PCI中发生冠状动脉穿孔后置入带膜支架的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率。置入带膜支架术后服用氯吡格雷75mg/d共2年,长期服用肠溶阿司匹林100mg/d。结果 10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68.6±5.2)岁,范围60~76岁。置入带膜支架直径平均(3.3±0.3)mm,长度平均(22.1±3.7)mm,所有患者破口均被成功封闭,术中无死亡病例。随访时间(31.7±24.5)个月,范围0.6~67个月,1例术后19天因肺部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术后13个月猝死;1例患者术后53个月出现心绞痛;1例术后6个月查多层CT示支架内无再狭窄;4例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只有1例患者在PCI术后67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LAD)带膜支架内再狭窄;另3例病例带膜支架内均无再狭窄。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0%(1/10);PCI术后12个月,MACE发生率为10%(1/10);在整个随访期间靶血管再狭窄率为20%(1/5),死亡率为20%(2/10),MACE发生率为40%(4/10)。结论带膜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穿孔能达到较好的长期疗效,两年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可能能有效预防带膜支架内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