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中CerbB-2、Ki-67、PgP、GST-π、TopoⅡ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70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Ki-67、PgP、GST-π、TopoⅡ,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erbB-2、Ki-67、Pgp、GST-π、Topo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6%、78.24%、43.53%、62.35%、62.35%。CerbB-2的表达与乳腺癌直径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Ki-67、Pgp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TopoⅡ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Ki-67的阳性表达与CerbB-2、TopoⅡ呈明显正相关(r=0.176、0.355,P均〈0.05),Pgp阳性表达与TopoⅡ呈正相关(r=0.168,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CerbB-2、Ki-67、Pgp、GST-π、TopoⅡ均有较高表达;除GST-π外,均与乳腺癌的发展有关,是判断其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耐药基因P-gp(P-糖蛋白)、GST-π(谷胱甘肽S-转移酶)及TopoⅡ(DNA拓扑异构酶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检测74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gp、GST-π及TopoⅡ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分期、组织类型、肿瘤大小、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等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74例患者中P-gp阳性62例(83.78%),TopoⅡ阳性60例(81.08%),GST-π阳性70例(94.59%)。P-gp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有关,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未转移者(P0.05);TopoⅡ表达仅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而结直肠癌组织中GST-π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转移及浸润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结论 P-gp、GST-π及TopoⅡ耐药基因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多药耐药密切相关,化疗治疗前,对患者P-gp、GST-π及TopoⅡ的检测对化疗药物的选择、化疗效果及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及耐药表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π( TopoⅡ)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90例大肠癌组织(大肠癌组)和2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对照组)中EGFR和GST-π、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有关(P均<0.05)。 EG-FR表达与GST-π高表达;与多药耐药表型GST-π与了化疗耐药。针对EGFR的靶向治疗对化疗耐药、EGFR阳性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 transferase-πGST-π)、P-糖蛋白(P-glucose protein)与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7例NSCLC中GST-πPgp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aspase-3的表达;根据肿瘤耐药机制的不同,选择一个凋亡抑制元素与两个耐药元素对肿瘤的耐药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评估。结果GST-πPg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gP与肿瘤的分型无关(P0.05),两者在分期分化表达中随其差别增大、差异性增加,而产生统计学意义(P0.05),Pgp在淋巴转移中高表达,GST-π与肿瘤的分型、分期、转移均无关(P0.05);在分化表达中与前者相同。Caspase-3定量分析中,癌组与对照组、鳞癌与腺癌组、高中低分化组、淋巴转移与无淋巴转移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统计学意义。结论Pgp高表达时对肿瘤的原发耐药增强,结合Caspase-3定量分析,凋亡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衰减。通过生物学行为研究,了解凋亡抑制是肿瘤耐药的主要原因,这有助于临床正确制订初始化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直肠癌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4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CTGF和VEGF。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CTGF、VEGF阳性率分别为52.27%(23/44)、63.64%(28/44),癌旁组织中分别为10.00%(2/20)、25.00%(5/20),两者比较,P均〈0.05。CTGF、VEGF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而与病变组织分化程度及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均〉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CTGF、VEGF表达呈正相关(rs=0.737,P=0.000)。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CTGF、VEGF高表达,二者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浸润转移,在调控血管生成的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胡梅洁  袁耀宗  孙颖  李健  顾玮 《胃肠病学》2011,16(5):293-297
背景:胃癌对化疗药物原发或继发不敏感可致肿瘤多药耐药。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xL、Bcl-xL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胃癌手术标本113例,每例标本选取肿瘤组织、距病灶5cm以上的正常胃黏膜组织各1块。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P-gp、GST-π、Bcl-xL的定位和表达,并与胃癌主要临床病理特征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胃癌组织的P—gp、GST-π、Bcl-xL阳性表达率(48.7%对5.3%,P〈0.05;62馏%对25.7%,P〈0.05;83.2%对23.0%,P〈0.05)和高表达率(18.6%对0%,P〈0.05;23.9%对0%,P〈0.05;71.7%对0%,P〈0.05)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胃癌组织P-gP、GST-π、Bcl-xL二者间表达呈正相关(P〈0.05)。胃癌组织GST-π、Bcl-xL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胃癌组织P-gP、GST-π、Bcl-xL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不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多药耐药相关蛋白P-gP、GST-π、Bcl-xL表达与胃癌的发生相关,且肿瘤组织GST-π、Bcl-xL表达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胃癌GST-π, P-gp, Top-Ⅱ和nm23 H1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GST-π的表达变化与胃癌生物学行为、P-gp,Top-Ⅱ和nm23H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催化信号放大(CSA)系统法检测66例胃癌组织GST-π、P-糖蛋白、Top-Ⅱ和nm23H1的表达.结果其GST-π、P-糖蛋白、Top-Ⅱ和nm23H1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82%,77%,50%和58%.GST-π和Top-Ⅱ表达与胃癌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χ2=6.45和χ2=5,P<0.05);GST-π和nm23H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GST-π呈正相关(χ2=10.048,P<0.01),nm23H1呈负相关(χ2=24.78,P<0.001);GST-π和P-gp高表达与<3a生存期相关(χ2=9.506,P<0.01和χ2=8.439,P<0.01),nm23H1高表达与≥3 a生存期相关(χ2=10.89,P<0.01).结论 GST-π与P-糖蛋白、Top-Ⅱ一样可作为肿瘤耐药的标志物,还可作为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差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胃癌GST-pi, P-gp, Top Ⅱ和nm23H1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GST-π的表达变化与胃癌生物学行为、P-gp,Top-Ⅱ和nm23H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催化信号放大(CSA)系统法检测66例胃癌组织GST-π、P-糖蛋白、Top-Ⅱ和nm23H1的表达.结果其GST-π、P-糖蛋白、Top-Ⅱ和nm23H1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82%,77%,50%和58%.GST-π和Top-Ⅱ表达与胃癌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χ2=6.45和χ2=5,P<0.05);GST-π和nm23H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GST-π呈正相关(χ2=10.048,P<0.01),nm23H1呈负相关(χ2=24.78,P<0.001);GST-π和P-gp高表达与<3a生存期相关(χ2=9.506,P<0.01和χ2=8.439,P<0.01),nm23H1高表达与≥3 a生存期相关(χ2=10.89,P<0.01).结论 GST-π与P-糖蛋白、Top-Ⅱ一样可作为肿瘤耐药的标志物,还可作为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差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粟连秀 《山东医药》2013,(47):84-85
目的观察CD10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同期手术留取的80份结直肠癌组织及50份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采用快捷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两者间质细胞中CD10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阳性表达率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D10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问质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0%(5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直肠癌组织间质细胞中CD10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临床分期无关(P均〉0.05),而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CD10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间质细胞中呈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肺转移重要的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整合素β3(ITGB3)表达与结直肠癌转移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9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以及相应淋巴结组织中ITGB3的表达。其中37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分析ITGB3表达与患者结直肠癌转移的相关性。 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ITGB3主要在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癌旁正常肠黏膜细胞质以及相应淋巴结的间质中表达。ITGB3在不同组织的表达不同,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淋巴结ITGB3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淋巴结上皮细胞ITGB3的表达与淋巴结间质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r=0.395,P=0.005);且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上皮细胞ITGB3表达与淋巴结上皮细胞ITGB3表达呈正相关(r=0.514,P=0.001)。ITGB3在淋巴结表达、上皮细胞表达以及间质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659,P<0.0001;r=0.661,P<0.0001;r=0.354,P=0.013)。 结论ITGB3淋巴结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ITGB3可能是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组织中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细胞凋亡蛋白酶9(Caspase-9)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3例BLBC(A组)、57例non-BLBC(B组)和6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 C组) Apaf-1、Caspase-9的表达,分析两指标间及与BLB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A、B、C组Apaf-1阳性率分别为23.3%(10/43)、49.1%(28/57)、75%(45/60),两两比较,P均<0.01;Caspase-9阳性率分别为27.9%(12/43)、54.4%(31/57)、85%(51/60),两两比较,P均<0.01。 Apaf-1表达与BLBC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Caspase-9表达与BLBC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BLBC组织Apaf-1与Caspase-9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639,P<0.01)。结论 BLBC组织Apaf-1、Caspase-9表达降低,两者异常表达可能与BLB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AKT2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结直肠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5例结直肠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AKT2。结果AKT2阳性表达在正常组织中低于结直肠癌组织(P〈0.01),并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浸润深度、远处转移有关(P均〈0.05);AKT2阳性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阴性者(P=0.000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远处转移和AKT2是独立的预后指标(P分别为0.013、0.018、0.001、0.038)。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AKT2表达上调;AKT2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转移、侵袭性有关,可作为评价结直肠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患者组织和血清中 miRNA-21和 miRNA-146a 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0例结直肠癌、8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和65名健康对照者的内镜活检组织,同时收集其血清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miRNA-21和 miRNA-146a 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并评估血清差异表达的 miRNA 在结直肠肿瘤诊断中的价值。组间比较采用 Mann-WhitneyU 检验和 Kruskal-Wallis 检验;Spearman 相关性检验用于分析组织和血清中 miRNA 表达的关联性。结果在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患者病变组织中 miRNA-21的表达分别为8.573±0.898和7.746±1.18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的6.160±0.835(U =120.129、33.230,P 均<0.01);在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分别为1.829±0.303和1.624±0.226,也高于健康对照者的1.391±0.221(U =40.353、15.512,P 均<0.01);miRNA-21在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和血清中的表达均高于结直肠腺瘤患者(U=11.384、10.189,P 均<0.01)。miRNA-21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高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miRNA-21在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水平与病理类型有关。Spearman 分析结果示,miRNA-21在结直肠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 =0.459,P <0.01)。miRNA-146a 在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为2.556±0.351,血清中为0.249±0.038,低于健康对照者的3.428±0.328和0.279±0.053(U =102.134、30.111,P 均<0.01);其在结直肠腺瘤患者组织中为3.255±0.332,血清中为0.290±0.036,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3.936、3.180,P 均>0.05)。miRNA-146a 在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和血清中的表达均低于结直肠腺瘤患者(U=73.809、21.123,P 均<0.01)。结直肠癌患者miRNA-146a 的下降程度与肿瘤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有关,而在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与临床特征间无明显关系。根据 ROC 曲线分析,鉴别结直肠癌与健康者,血清 miRNA-21、miRNA-146a 及二者联合检测 ROC 的 AUC 分别为0.889、0.791和0.863;鉴别结直肠腺瘤与健康者,其 AUC 分别为0.784、0.692和0.761;鉴别结直肠癌与结直肠腺瘤患者,其 AUC 分别为0.705、0.820和0.713。结论血清 miRNA-21和 miRNA-146a 的差异表达在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潜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lusterin、livin、caspase-3蛋白在结直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lus-terin、Livin、Caspase-3蛋白在140例结直肠癌、40例结直肠腺瘤及20例切缘黏膜石蜡切片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结直肠癌组织中Clusterin的表达率(71.4%)明显高于腺瘤的阳性表达率(15%)和结直肠切缘组织的阳性表达率(0%,P0.05)。随着TNM分期增高、分化程度降低及淋巴结转移,Cluster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2)Liv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4.3%)高于在腺瘤(20%)和结直肠切缘组织的阳性表达率(10%,P0.05)。Liv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随着TNM分期增高而明显增高(P0.05)。(3)Caspase-3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45.7%)明显低于腺瘤(75%)和结直肠切缘组织的阳性表达率(80%,P0.05)。结直肠癌中Caspase-3的表达随着TNM分期的增加而降低(P0.05)。(4)结直肠癌组织中Clusterin与L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7,P0.05),Clusterin、Livin与Caspase-3的表达呈负相关(r=-0.308、r=-0.333,均P0.05)。结论Clusterin、Livin在结直肠癌发生中起促进作用,Caspase-3对Clusterin、Livin抗凋亡通路发挥着负调节作用。Clusterin与Livin的联合靶向治疗,有望成为大肠癌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姚红  尤易文  黄华 《山东医药》2014,(23):47-50,I0003
目的:观察Beclin1、环氧化酶-2(COX-2)、微血管密度(MVD)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60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取其中30例患者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对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喉黏膜组织中Beclin1、COX-2的表达进行检测,并检测CD105的表达评估微血管密度( MVD )。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Beclin1、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76.7%,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分别为93.3%、20.0%,两者比较,P均<0.05。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VD为(14.90±7.40)条,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为(3.16±1.02)条,两者比较,P<0.05。 Beclin1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部位、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 COX-2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 MVD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Beclin1与MVD表达呈负相关(r=0.825,P<0.01),COX-2与MVD表达呈正相关(r=0.763,P<0.01),COX-2和Beclin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621,P<0.01)。结论 Beclin1在喉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及COX-2在喉癌组织中表达增强与喉癌的浸润性发展和MVD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Beclin1、COX-2和CD105可作为判断喉癌转移潜能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Л(glutathione transferase-ЛGST-Л)与半胱氨酸蛋白(Caspase-3)之问的关系以及他们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7例NSCLC中GST-Л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aspase-3的表达;根据肿瘤耐药机制的不同,选择一个耐药元素与一个凋亡促进元素对肿瘤的耐药进行分析评估。结果GST-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GST-Л与肿瘤的分型、分期、转移均无关(P〉0.05);在分化表达中随其恶性程度的增高而产生统计学意义。Caspase-3定量分析中,癌组与对照组、鳞癌与腺癌组、高中低分化组、淋巴转移与无淋巴转移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统计学意义。结论GST-Л构成的肿瘤耐药与细胞凋亡不直接互为因果,结合Caspase-3定量分析,凋亡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衰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CD44和埃兹(Ezrin)蛋白在散发性结、直肠癌转移组及未转移组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n 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132例散发性结、直肠癌(转移组74例、未转移组58例)中CD44和埃兹蛋白的表达,将二者分别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估二者的相关性,同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CD44在转移组中的阳性率(71.6%)高于未转移组(53,4%,P=0.031)。埃兹蛋白在转移组中的阳性率(86.5%)亦高于未转移组(70.7%,P=0.026)。CD44和埃兹蛋白共表达率转移组(63.5%)高于未转移组(43.1%,P=0.019)。二者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20,r=0.202)。二者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CD44阳性、埃兹蛋白阳性及二者共表达均与患者的无病生存率相关(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CD44、埃兹蛋白共表达是结、直肠癌独立的预后影响因子(P〈0.05)。结论CD44和埃兹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转移密切相关,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二者均为阳性表达的患者无病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者,CD44和埃兹蛋白共表达对于评估散发性结、直肠癌的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裸角质膜同源蛋白(NKD1)和β-连环素(β-caten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8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标本作为观察组,其中38例距肿癌10 cm外的正常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NKD1和β-catenin表达;对比NKD1和β-catenin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NKD1阳性率低于对照组,β-catenin异常率高于对照组( P均<0.01)。结直肠癌组织中,NKD1与β-catenin表达均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而与肿瘤的TNM分期、分化程度、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复发有关( P 均<0.05)。结直肠癌组织中, NKD1阳性率与β-catenin 异常率呈负相关( r =-0.673,P<0.01)。结论 NKD1阳性率降低及β-catenin异常率升高可能是影响结直肠肿瘤发病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癌组织中耐药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胸苷酸合成酶(稿)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上述基因的表达与预后关系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P-gp阳性45例,定位于肿瘤细胞膜和细胞质,与肿瘤组织类型、UICC分期有关(P〈0.05);TOpoⅡ阳性20例,定位于细胞核,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GST-π阳性58例,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与各指标间均相关(P〈0.05);TS阳性18例,定位于细胞质,与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UICC分期有关(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示TOpoⅡ、GST-π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预后有关(P〈0.05)。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耐药基因表达水平对化疗药物的选择有指导意义;TOpoⅡ、GST-π可作为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TAZ蛋白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与具有凋亡调节作用的Bcl-2、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96例结直肠癌组织石蜡标本及其中50例癌旁组织的TAZ、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分析这4种蛋白的相关关系。记录患者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TAZ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TAZ、Bcl-2表达明显增强(均P<0.05);Caspase-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强度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Bax在两种组织中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TAZ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有关(均P<0.05)。肿瘤组织中TAZ与Bcl-2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与Caspase-3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Bcl-2与Bax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TAZ与Bax、Bcl-2与Caspase-3、Bax与Caspase-3无明显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 TAZ蛋白可能作为肿瘤标志物,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可能与调控Bcl-2、Caspase-3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