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药物治疗及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对面神经炎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50例治疗组予以药物加针灸治疗。结果:3疗程后对照组有效41例,治疗组有效49例,两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配合药物治疗面神经炎疗效肯定,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急性期面神经炎8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灸治疗急性期面神经炎82例疗效观察310003浙江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何聪面神经炎,又称贝耳(Be11)氏面瘫,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周围性而神经麻痹.是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面神经炎急性期常被认为属针灸禁忌,有认为急性期介入针灸治疗。会增...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灸按摩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上将面神经炎分为急性期、静止期、后遗症期三期,分别选穴针灸按摩治疗患者80例。结果:治愈65例,占81.3%;好转15例,占18.7;总有效率100%。结论:针灸按摩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满意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面神经炎,中医又称面瘫.是一种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造成面神经炎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以疲劳及面部、耳后受凉、受风引起的特发性神经炎居多.感染性疾病、神经源性病变(脑出血、脑梗死、脑血栓、脑部肿瘤等)、创伤性病变(面部外伤、面部手术引发)、中毒性病变(如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亦可引起本病.临床治疗比较棘手.自2006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药合针灸治疗本病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陈能哲 《中国针灸》2004,24(Z1):16-17
目的观察面神经炎急性期应用耳后特定点深刺,对于疗效及疗程的影响.方法在面神经炎急性期(发病10日内)采用深刺耳后特定点治疗,并设立对照组(分阶段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深刺耳后特定点组在疗程上优于对照组(P<0.01),疗效上总有效率治疗组略高于对照组.结论面神经炎急性期深刺耳后特定点可明显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6.
郭冠华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2):1697-1698
目的观察针灸分期分型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根据患者情况分为急性期、恢复期、迁延期三期和风寒、风热、气血亏虚三型进行相应针灸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分期分型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疗效肯定,提示针灸分期分型治疗是取得满意疗效之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天蝎散治疗面神经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蝎散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记录分析治疗前后面部神经功能评分、症状积分、症状好转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P <0.01)。两组面神经功能均有所改善(P <0.05);治疗组面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好转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天蝎散治疗面神经炎急性期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更好地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1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肌痉挛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其表现为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的抽搐 ,通常局限于眼睑或颊部、口角 ,严重者可波及整侧面部 ,多发生于一侧 ,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 ,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及睡眠不足可使病情加重 ,入睡时停止发作。 1998年以来 ,我院收治了面肌痉挛患者 130例 ,现将其资料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30例中 ,男 5 4例 ,女 76例。1 2 治疗方法 采用浅刺皮部的办法 ,取颧、迎香、四白、瞳子、阳白、地仓、大迎等穴位 ,以 32号的 1寸毫针 ,刺入面肌痉挛侧的皮内 ,使针尖皮肤突起成小丘 ,针体悬吊不脱落…  相似文献   

9.
<正> 面神经炎是颞骨的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炎症引起周围性面瘫,又称贝尔麻痹,急性起病迅速发展至完全性面瘫。发病年龄20~50岁,男青壮年较多。蒙医称为赫依塔塔拉达拉,主要以脸面、口角肌肉痉挛抽动,严重则往一侧歪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急性期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神经妥乐平联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77.5%,高于对照组的58.5%(P〈0.05)。结论:神经妥乐平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急性期面神经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方法:通过对维普网、中国知网、全国硕博士论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进行电子检索以及查阅相关的专业资料和网络信息。试验数据采取由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7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查到79篇相关文献,经过筛选,只有8篇文章符合纳入标准,采用Jadad评分标准对8篇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其中1篇文献质量高,其余均是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显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刺治疗结果比不使用针刺治疗的效果好,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现有的临床证据表明,周围性面瘫的急性期应用针刺治疗比不使用针刺治疗更能改善病人的症状,提高治疗的效果,缩短面瘫恢复的时间。但是,由于纳入的RCT文献的质量不高,数量较少,本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大规模开展,以进一步提高证据的强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探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是否应该给予针灸治疗。方法:47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17例)、先药后针组(15例)、针药结合组(15例),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和面部残疾指数(FDI)调查问卷。3组患者分别给予温针灸、先药物后温针灸、药物与温针灸结合的方法治疗,每日1次,6次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①3种方法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均有治疗效果,有效率均为100%;②温针灸组与针药结合组的痊愈率和愈显率均优于先药后针组(P〈0.01);③温针灸组与针药结合组的痊愈率和愈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治疗针灸应及早参与。  相似文献   

13.
针灸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筛选出针灸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采用中心随机,将20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A、B、C、D、E组。A组采用分期针刺,B组采用分期针刺加灸,C组采用分期电针,D组采用分期针刺加经筋排刺,E组采用不分期针刺。结果各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病例样本尚需进一步扩大,周围性面瘫的分期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针刺配合温和灸治疗急性期重症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温和灸治疗急性期重症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方法,治疗组在普通针刺基础上,在翳风穴加用温和灸,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6%(31/3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22/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13天,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21天,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和灸配合针刺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疗效可靠,有效减少治疗天数,缩短疗程,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39例重度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佳 《上海针灸杂志》2003,22(11):18-21
目的 探讨影响重度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恢复的因素,客观评价针灸的疗效。方法 对39例重度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疗过程进行调查分析,将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进行比较,结合文献报道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与结论 重度面神经麻痹尽早使用皮质激素十分必要,而针灸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早期的治疗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按照循证医学原则,分阶段深入细致的临床设计,是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临床研究的一个新趋势。  相似文献   

16.
面神经炎急性期针刺的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观察面神经炎急性期针刺治疗对病程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在面神经炎急性期 (发病首日至 1星期 )采用针刺健侧对应穴位治疗 ,随机设立对照组 (静脉给药加患侧 TDP照射 )。结果 针刺组在疗程上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疗效基本接近 ,但 3星期内痊愈率针刺组 (82 .6 % )高于对照组 (2 3.8% )。结论 面神经炎急性期针刺健侧可明显缩短疗程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特殊针刺治疗方法。方法:将93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选取面部瘫痪表情肌穴位,额肌(阳白、阳白旁开1寸)、眼轮匝肌、颧肌(颧髎、巨髎)、提上唇肌(上迎香、迎香)、口轮匝肌(夹水沟、夹承浆、地仓),浅刺针体穿行于肌层,每组穴位加电针断续波治疗。对照组以常规治疗方法选取穴位,加电针以疏密波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病程和House-Brackmann ( H-B )分级及面神经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49/50),优于对照组的90.7%(39/43),两组比较P<0.05;痊愈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痊愈率上,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及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观察组提高更明显。结论:特殊针刺疗法在治疗面神经麻痹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疗法,不仅大大的缩短了疗程,也减少了面瘫后遗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方法]将46例门诊及住院患者针灸治疗,侧重症状重一边,针灸手法用深刺、重捻。主穴取患侧攒竹、阳白、太阳、丝竹空、四白、下关、牵正、颧髎、颊车、迎香、人中、地仓、承浆、夹承浆,配以健侧合谷、太冲,患侧外关、中脘、足三里,双侧风池,针刺深度,春夏浅刺、秋冬深刺,手法采用平补平泻,留针30min/次,1次/d。拔针后艾条点燃温灸,再局部按摩。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疗程间间隔2d,判定疗效。[结果]痊愈38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验证针灸与服药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分为针药并用组和针灸组,每组各15刺、灸法治疗。针灸穴位:风池、攒竹、睛明、颧髎、下关、阳白、翳风、迎香、地仓、颊车、太阳、合谷、足三里、太冲等;方药:牵正散加减。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主要伴随症状变化。结果:针药并用组的治愈率为93.3%(14/15),针灸组为80%(12/15)。结论: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疗程以针药并用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治疗急性面瘫的针药多组合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面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中药内服加穴敷组(1组)、针刺加穴敷组(2组)、针刺加中药内服组(3组)、针刺加中药内服加穴敷组(4组),共4组。以症状体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神经电生理瞬目反射(BR)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显示疗效最佳为第4组,其次为3组、2组,1组疗效最差,各组间疗效及瞬目反射前后对比检测,经统计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①说明针灸治疗急性面瘫的疗效明显优于非针灸治疗;②针灸加中药内服加穴敷疗效最佳,是治疗急性面瘫的最优化方案;③瞬目反射(BR)不失为面瘫的早期诊断、定位、判断预后的客观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