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毫火针经筋刺法治疗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本院72例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按1∶1比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行毫火针经筋刺法,对照组行常规针刺。记录两组治疗效果,分别在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月随访三个时点,采用改良Ashworth评级、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估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同时在三个时点检测患者局部软组织位移值(D0.5kg)和局部软组织香蕉升指数(S)值,分析两组患者肌张力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及随访时改良Asheorth评级均有改善,Barthel指数、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均有升高,两组之间差值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在治疗后及随访时软组织位移均有升高、香蕉升指数均有下降(P<0.05),两组之间差值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火针经筋针刺治疗卒中后肌...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观察火针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效果。方法:将89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治疗,治疗组予火针治疗,两组所选穴位相同,疗程相同,观察两组患者的Ashworth痉挛等级、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9%(34/41),高于对照组的56.1%(23/41)(P <0.05);治疗后治疗组Ashworth痉挛等级下降幅度、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火针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优于常规体针治疗,患者的Ashworth痉挛等级、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均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拮抗肌透刺法和阳明经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同时都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其中治疗组40例,予以拮抗肌透刺法治疗;对照组40例,予以阳明经针刺法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6次,4周为1个疗程。结果:①治疗组患者的痉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痉挛程度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拮抗肌透刺法能有效缓解脑卒中患者肢体痉挛程度,疗效优于阳明经针刺法。  相似文献   

4.
何剑炜  白慧梅 《中医杂志》2012,53(16):1401-1403,1415
目的观察颈腰夹脊刺配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6例,均采用体针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颈腰夹脊刺配温针灸,两组均每日1次,14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评分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左椎动脉舒张末期流速(EDV)、右椎动脉EDV、右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左椎动脉血管搏动指数(PI)、右椎动脉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腰夹脊刺配合温针灸治疗可改善瘫痪肢体的肌肉痉挛状态,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在降低中风后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双针并刺治疗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症状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取双针并刺患侧肢体拮抗1穴、拮抗2穴、拮抗3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为5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针并刺是一种治疗中风后上肢肌张力增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近年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中西医治疗研究报道进行综述,指出针灸、推拿、中药及物理疗法在本病治疗中有独特优势,建议采取量化指标和设定标准化对照,以增加研究的可信度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笔者采用经筋刺法联合拔罐疗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分析其对患者的Ashworth肌张力评定等级的影响,以期可以降低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肌张力,评价该疗法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风后全手肌张力增高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难点之一,该病的治疗对提高中风后恢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用合谷三透针法治疗该病,效果显著。该文以中医理论、现代研究为基础,结合临床体会,探讨和分析合谷三透针法治疗中风后全手肌张力增高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应用此针法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透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选穴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检索从建库以来至2020年12月8日所有透刺法治疗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研究文献,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透刺法治疗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治疗方法多选用单纯透刺或配合康复训练,取穴集中在四肢,使用频率高的穴组依次为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合谷透后溪、太冲透涌泉、阳陵泉透阴陵泉、肩髃透臂臑。聚类分析得出,肩髃透臂臑、阳陵泉透悬钟聚为第一类,阴陵泉透阳陵泉、三阴交透悬钟、合谷透后溪、太冲透涌泉聚为第二类,丘墟透照海单独聚为第三类,其余透穴组聚为第四类。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曲池透少海和外关透内关的支持度最高,悬钟透三阴交和外关透内关、悬钟透三阴交和曲池透少海的置信度最高。配穴思路大多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为拮抗肌透刺法,以肩髃透臂臑和阳陵泉透悬钟为代表取穴;二为调衡阴阳透刺法,以阴陵泉透阳陵泉、三阴交透悬钟、合谷透后溪、太冲透涌泉为代表取穴。结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出的透刺治疗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选穴规律符合临床治疗思路,对于指导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是脑血管病主要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牵张反射亢进所致,属于中医学“痉证”范畴。临床治疗中应积极改善瘫痪肢体的肌肉痉挛状态,这样才有利于患肢的功能恢复,从而降低脑血管意外的致残率。近年来中医学者对本病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现将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拮抗肌群透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将80例痉挛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均给予控制血压、血糖、调节血脂、防止血小板聚集、防治并发症、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配合拮抗肌群透刺治疗及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肌张力恢复总有效率及患肢运动功能、痉挛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CS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拮抗肌群透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芒针与火针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简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体针取解溪直刺0.5寸,丘墟透照海;筑宾、昆仑等穴,直刺0.5~1.5寸,施捻转或提插泻法,1次/d。治疗组30例①芒针,选28号6~12寸芒针,取风市透中渎、阳陵泉透悬钟、丘墟透足临泣,小腿弛缓肌上顺其肌肉走行进针,平补平泻,以观察到所属肌群收缩产生拮抗作用为度,留针30 min,期间行针1次,1次/d;②火针,取患侧足三里、条口、丰隆、承山、承筋、三阴交等穴以及小腿痉挛肌上多点点刺,用钨锰合金火针(0.5mm×25mm),对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后,烧灼针尖部至白亮速进疾出,针刺深度和角度根据部位和胖瘦灵活应用,1次/2d。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踝关节功能、足内翻、步速、步幅、足印、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步速治疗组快于对照组(P0.01),左右足步幅差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芒针与火针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火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spastic paralysis after stroke, SPA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CBM、VIP、PubMed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有关火针治疗SPAS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2月,并采用REVMAN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RCTs共91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火针组在总有效率、治愈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临床痉挛指数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火针治疗SPAS疗效肯定且安全性可靠,由于本研究纳入文献质量低、样本小,仍需高质量和大样本的RCTs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毫火针配合皮内针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毫火针配合皮内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外用维A酸乳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皮疹数目、大小、颜色、皮疹自觉瘙痒评分及总积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皮疹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皮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9,P=0.037)。结论毫火针配合皮内针治疗扁平疣疗效优于外用维A酸乳膏。  相似文献   

15.
户宗英  谭丽博  郝宇  刘雅儒  孟兵  刘海红 《世界中医药》2022,(14):2008-2012+2016
目的:观察缪刺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月华分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SHS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信封简单随机法1∶1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缪刺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评价2组患者患侧上肢疼痛情况、运动功能及肿胀程度。结果: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手肿胀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巴塞尔指数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2周和4周观察组患者VA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巴塞尔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4周后在改善疼痛、患手肿胀程度、运动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最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缪刺法联合中药熏洗可减轻卒中后SHS患者患肢疼痛,提高运动功能并缓解肿胀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热补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运动功能(Fugl-Meyer)的影响。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0例、针刺结合康复组40例,康复组患者接受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康复训练进行治疗,针刺结合康复组患者接受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热补针法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针刺治疗取穴肩髃、曲池、合谷、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施热补针法,留针20min,每日1次,共治疗3周。同时在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Fugl-Meyer评定量表进行评估。结果:针刺结合康复组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分别为17(42.5%)、18(45.0%)、5(12.5%),康复组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分别为10(25.0%)、17(42.5%)、13(32.5%),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7.5%,针刺结合康复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康复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Fugl-Meyer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结合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减少(P<0.05)、Fugl-Meyer评分明显增加(P<0.01)。结论:热补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Fugl-Meyer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单纯康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5)与治疗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火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ndex of Severity for Osteoarthritis,ISOA)、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KOA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的变化情况,并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ISOA评分在治疗后均下降,而KOA JOA评分、膝关节活动度上升,且治疗组上述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73%(32/35),高于对照组65.71%(2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火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KOA,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治疗优势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火针配合温和灸治疗湿疹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温和灸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火针配合温和灸治疗湿疹33例,每星期2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率为18.2%,显效率为57.6%,总有效率为90.9%;治疗后瘙痒改善率最高达96.7%。结论火针配合温和灸治疗湿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火针为主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采用火针疱疹及周边围刺配合拔罐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昔洛韦片及维生素B1治疗。评定两组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止痛、止疱、结痂、痊愈时间及随访治疗1个月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9.0%和100.0%,对照组分别为34.9%和79.1%,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患者止痛、止疱、结痂及痊愈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1个月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23.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火针为主的综合疗法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可及时有效缓解疼痛,防止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齐刺配合烧针柄法对于腰背肌筋膜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急性发作期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分别予齐刺联合烧针柄法以及普通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定,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