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手术室耳鼻咽喉科护士系统化、规范化专科培训方法,有效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方法 在护士长指导下,由耳鼻咽喉科组长负责,对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专科理论、工作程序、专科技术操作和综合素质培训.结果 经过系统规范化培训,手术室耳鼻咽喉科护士的医生满意度、围术期配合及专科理论知识都有了明显提高(P:<0.05).结论 手术室耳鼻咽喉科护士培训能提高专科手术整体配合水平,加快专科护理队伍的建设,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疗水平的迅速发展,临床对护士的护理水平要求也随之提高,迫切需要具有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精湛的专科操作技能、把握学科发展动向、高学历、高实践能力的专科护理人才[1]。笔者将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培养护士的方法及效果介绍如下。1专科护理现状1·1中等护理教育不能适应专科发展的需要我国现行的中等护理教育体系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学归属于五官科护理学中,在课时安排及临床实习、见习安排上都受到很大限制,存在着理论与实际不相适应的弊端,使基础护理课和耳鼻咽喉、头颈外专业基础课与耳鼻咽喉临床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通过设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专科知识培训的教育模式开展对于护士掌握关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专科知识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和方法,以更好实施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方法:成立健康教育小组,设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专科知识培训的教育模式,依照该模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开展护士专科知识培训。结果:护士在洗手、卧位护理等8个维度的知识掌握度均有所提高。结论:实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专科知识培训的教育模式能提高护士的疾病认知能力,处理能力及预防能力,同时有效降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在护士声带息肉围术期护理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实施KAP模式培训后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的10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实施KAP模式培训前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的1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比较实施KAP模式培训前后,护士声带息肉围手术期护理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评分、声带息肉手术病人住院天数和门诊复诊率以及医生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实施KAP模式培训后,护士声带息肉围手术期护理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评分显著提高,声带息肉手术病人住院天数显著缩短,病人门诊复诊率显著提高,医生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显著提升,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耳鼻咽喉科护士声带息肉围术期护理培训中采用KAP模式,有助于提高声带息肉围术期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PICC资质护士的培训模式.方法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循环培训模式,对55名护士通过摸底考试→理论知识学习→操作演示→答疑→模拟练习→临床实践→再测评等循环式学习步骤进行.结果 培训后护士理论成绩、技能成绩、临床综合能力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循环培训模式可使护士理论、技能、临床综合能力得到全方位训练,有助于提高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PICC专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手术室泌尿外科专科护士培训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培养高素质的泌尿外科专科护士以适应泌尿外科发展。方法在手术室设立泌尿外科专科小组,按专科护士培训模式结合护士个体情况制订个体化培训计划,进行分阶段有侧重点培训和考核。结果专科理论和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质量、护理管理、教学能力得到系统全面的提高,护理满意度由88%提高至97%。结论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适合外科和手术室护理专业的发展要求,能提高专科围手术期护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提高手术医生的满意度和专科护士的行业地位,从而促进护理学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工作坊模式在 PICC 专科护士风险管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成立工作坊培训小组,选取8个风险管理相关的主题项目,对2013年新准入的36名 PICC 专科护士按照工作坊模式进行为期8个月培训,问卷调查36名 PICC 专科护士对工作坊的满意度,并对 PICC 专业护士活动前后的各项能力进行评价。结果①培训对象对工作坊培训模式的满意度较高;②通过工作坊模式培训后,调查36名 PICC 专科护士在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带教能力、沟通能力、学习主动性、团队协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7个维度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工作坊培训模式运用于 PICC 专科护士对风险管理培训,能提高PICC 专科护士的风险管理能力及静脉输液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拓宽院内急诊专科护士岗位培训对象、实施理论与实践交叉培训模式对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医院护理整体急救水平的影响。方法:对56名急诊专科护士实施半脱产院内急诊专科护士岗位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急诊护士核心能力、护士所在护理单元急救管理质量。结果:培训后护士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急诊护士核心能力、护士所在护理单元急救管理质量比培训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专业发展能力培训后比培训前虽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拓宽院内急诊专科护士岗位培训模式,采用理论与实践交叉培训方法,可有效提高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充分有效利用人力资源,提升医院护理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9.
手术室骨科护理专家和专科护士的设置及培训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目的探讨手术室骨科护理专家和专科护士的设置及培训方法。方法在手术室设立专科组,按专科化模式培养手术室骨科护理专家和专科护士,建立培训考核体系。结果提高了工作质量,手术医生和病人对手术室的满意度得到提高。结论手术室专科护士和临床护理专家的设置培养,能适应外科手术日益专科化发展的需求,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网络教育平台提高护士培训积极性和培训效果。[方法]立足科室护理培训要求,利用"512考试教育网"网络平台进行护士分层培训、管理及考核。并采用配对t检验对比分析改进培训模式前后护士培训效果及工作质量。[结果]应用网络平台模式对护士进行培训后,护士的专科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提高,病房整体护理质量有所提高。[结论]借助"512考试教育网"网络平台对科室人员进行分层培训,护士临床综合能力和业务素质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骨科专科护士培训前后专业护理能力考核和临床护理能力评价情况,为骨科专科护士的建设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建立骨科专科小组,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组织专科护士培训学习,进行护理培训效果考核。结果实施骨科专科护理培训后,专科护士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的优秀率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专科护理组较非专科护理组在骨折患者的满意度、康复知识知晓率和骨科功能恢复上得到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专科护理培训有助于提高骨科护士自身的专业护理能力和临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在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与体会。具体采用核心能力教学( COPA)模式因人施教,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落实。认为COPA模式能让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得到系统培训,达到培训目的,不仅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素质和自身成就感,而且有助于专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及专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术室新护士(工作1年以内的护士)综合能力培训模式,提高手术室护士安全意识与工作能力,确保手术室护理质量,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方法对2009年7月-2012年7月分配至手术室的75名新护士进行综合素质培训,采用讲授、演示、情景模拟、试听教材等方法,对培训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对手术室新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增强了新护士手术配合的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新护士手术配合的准确性。结论规范化手术室教学培训模式,有利于培养专科护理人才,促进手术室专科护理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耳鼻喉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养在耳鼻喉科护士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23名护士作为培训对象.通过竞聘选拔出3名带教老师,在岗位核心能力中实施分层次教学培训,通过具体的计划,组织、实施、考核,比较培训前后耳鼻喉科护士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三基三严"成绩的差异.结果 培训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士的专业护士专业理论成绩、护理操作技能及"三基三严"成绩明显优于培训前(P<0.01).培训后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自评满意度、自我认同感,明显升高(P<0.01).结论 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措施、系统、规范化的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养,明显提升了本科各层级护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确保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我院手术室心脏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方法的探索,提高心脏手术医护配合度和手术安全度。方法根据心脏手术对护理人员要求,结合心脏专科护士的特点,编写相应课程计划,实施"理论、实践、提升"的培训模式,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与评估,结合手术医生的满意度调查,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专科护士的设立和培训,心脏外科专科护士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逐年提高,2009年达89.7%,2010年达92.9%,2011年达94.6%。结论实施心脏外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有助于提高护士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专科护士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璐  陈湘玉 《护理研究》2013,(23):2517-2518
总结了构建临床专科护理模式的实践经验,包括专科护士的选拔与培训、专科护理技术的标准化、专科护理的质量控制,在护理服务质量、专科护士能力提升、专科护理整体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多专科手术室属地管理的综合医院实施院内手术专科护士培训,增强专业人才共享、促进护理技术同质化、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方法:2014年1月建立院内手术专科学组,在本院各专科手术室选拔经过培训且取得手术专科护士资质的教师和临床医疗护理专家对手术室工作1年以上的非手术专科护士57名进行为期2年的手术专科理论、操作和临床实践培训,在全院建立标准统一的手术室护理流程和规范,实行教师、学员双向考核制对培训方法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院内专科学组培训后,各专科手术室护士理论操作水平、临床实践能力、医患满意度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5),护理质量评分提高且各专科手术室间质量差距缩小。结论:手术室专科护士院内培训模式有利于促进手术室护理行为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有利于提高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和专科护理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知信行模式在急诊科护士综合急救能力培训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比较采用知信行模式培训前后,急诊科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护理人员核心能力以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采用知信行模式培训后,急诊科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护理人员核心能力以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较未采用知信行模式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士培训中采用知信行模式,有助于提高护士综合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脉护理亚专科模式内容,分析和评价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7年构建冠脉护理亚专科组织构架并应用于临床,通过实施亚专科护理人员培训、开展亚专科特色护理技术、建立护患交流平台、多学科合作等内容对冠心病出院患者提供延伸护理。结果:通过实施冠脉护理亚专科模式,亚专科护理小组成员在临床综合能力方面得到了提升(P<0.05);获批院级及以上科研课题数、发表论文数量增加;在维持出院患者的有效随访率同时,通过二级预防管理体系,维护患者的健康状态,以达到改善患者结局的最终目的。结论:开展冠脉护理亚专科模式,有利于提高护士临床综合能力,提升专科护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及改善患者结局,有助于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梯队并支撑学科发展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内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特需妇产科护理的工作模式。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将护理人员班次进行调整,合理分配人员,做到专科专业化护理,将安全培训、英语学习、科研学习、无菌物品急救物品管理、护士操作考核等工作分成若干小组,责任到人,进行管理。结果通过对妇产科特需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改进,护士业务成绩有所提高,管理更加有序。结论在特需妇产科护理工作中优化工作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为病人提供多层次、高水平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