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精密附着体修复单侧游离缺失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对多个磨牙游离端缺失后应用精密附着体进行单侧修复设计进行临床观察,探讨其修复效果。方法:采用Bredent SG Vario Snap附着体,为38例多个磨牙游离端缺失的患者,制作38件精密附着体义齿,临床随访0.5~4年,分别从主观感觉、口腔检查和X线检查等三方面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患者进行单侧修复设计后美观效果满意,异物感小,不影响发音,固位稳定效果好,其中31例与以前的双侧修复设计相比,明显感觉较以前舒适,修复效果满意;3例患者在义齿使用1年或3年后附着体活动部分咬合面断裂;34例患者基牙无病变,义齿受力区牙槽嵴黏膜无红肿、压痛。4例患者的远中基牙牙槽嵴顶吸收,硬骨板消失。结论:应用精密附着体对多个磨牙游离端缺失进行单侧设计,具有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太极扣冠外附着体(ERA)在后牙游离缺失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2例后牙游离缺失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在使用ERA义齿修复前先佩戴钢丝卡环胶托活动义齿,分别在佩戴钢丝卡环胶托活动义齿与ERA义齿当时戴牙(即刻)、戴牙后1个月进行咀嚼功能测试,随访6个月~2.5年,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从患者主观感受和X线片两方面观察修复效果。结果 ERA义齿的咀嚼效率要高于钢丝卡环胶托义齿,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修复满意度调查中,两种义齿在语音和舒适度上无明显差别,但在外观、咀嚼效率、固位三个方面上,ERA义齿高于钢丝卡环胶托义齿,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义齿修复后牙游离端缺失的总体临床效果优于钢丝卡环胶托义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MK1精密附着体在后牙游离缺失修复中的疗效。方法采用MK1精密附着体为26例后牙游离缺失的患者进行修复治疗,经过8个月~4年的临床观察,从主观感受、临床检查、X线检查观察修复效果。结果24例患者认为附着体舒适、稳固、易适应、咀嚼有力、不影响美观、无明显食物嵌塞。临床检查及X线检查基牙无叩痛,无松动,牙龈无萎缩,义齿受力区牙槽嵴黏膜无红肿、压痛,义齿稳固无摆动。基牙无根尖周病变及牙槽骨吸收现象。2例患者戴用2年后义齿可摘部分近中的塑料牙面碎裂,改做金属面增加强度后,使用至今无破损。结论MK1精密附着体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后牙游离缺失的附着体。  相似文献   

4.
杨光  姚新南 《口腔医学》2012,32(7):412-414
[摘要] 目的 使用MK1锁式附着体义齿修复单侧磨牙与前磨牙全部缺失的牙列缺损,观察探讨其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采用MK1锁式附着体,为10例单侧磨牙与前磨牙全部缺失的牙列缺损患者制作锁式附着体固位可摘义齿。结果 随访6~24个月,10例患者中,除1例患者义齿损坏,经过简单修理后患者满意,其余9例患者均感觉义齿美观舒适,固位稳定,咀嚼良好。结论 MK1锁式附着体义齿修复单侧磨牙与前磨牙全部缺失的牙列缺损患者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MK1和Asc-52精密附着体在后牙游离缺失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后牙游离缺失患者分为2组,分别采用MK1和Asc-52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随访2年,进行临床观察和X线检查,对2种附着体义齿的修复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组36例患者对附着体义齿修复均感觉美观舒适,语音正常,咀嚼功能佳,修复体稳固。临床复查基牙无松动,牙龈无退缩,义齿组织面牙龈无肿胀、无压痛,义齿稳固无摆动;X线检查示牙槽骨无吸收,根尖无病变。MK1组中4例患者由于钥匙孔太靠远中,摘戴有些不便。结论修复后牙游离缺失,MK1和Asc-52精密附着体义齿都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杨光 《广东牙病防治》2011,19(8):426-428
目的比较按扣式、缓冲式与推锁式附着体义齿的咀嚼效能,以及附着体义齿与传统铸造金属卡环活动义齿的咀嚼效能。方法 90例下颌KennedyⅡ类缺损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行Anker按扣式、ASC-52缓冲式和MK-Ⅰ推锁式附着体义齿修复。另搜集30例行铸造金属卡环活动义齿修复的下颌KennedyⅡ类缺损患者作为对照组。修复后1、3、6个月后吸光光度法测试Anker组、ASC-52组、MK-Ⅰ组、对照组的咀嚼效能。结果修复后1、3、6个月后,Anker组的吸光度均值分别为0.841、0.911、0.921;ASC-52组分别为0.713、0.801、0.841;MK-Ⅰ组分别为0.894、0.983、0.984;对照组分别为0.661、0.720、0.731。修复1、3、6个月时,MK-Ⅰ推锁式附着体义齿的咀嚼效能高于Anker按扣式,Anker按扣式高于ASC-52缓冲式附着体义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所有冠外附着体义齿的咀嚼效能均高于卡环可摘局部义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3个月吸光度达到峰值,咀嚼效能最大(P〈0.05),3~6个月均呈稳定状态(P〉0.05)。结论 MK-Ⅰ推锁式附着体义齿咀嚼效能最好,其后依次为Anker按扣式和ASC-52缓冲式附着体义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MK1附着体修复老年患者单侧远中游离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MK1附着体为23例单侧后牙游离缺失的老年患者进行修复治疗,经过8-44个月的随访,从主观感受、临床及X线检查评价修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对MK1附着体义齿的美观舒适性、固位力、咀嚼效能均感到满意;21例患者认为其摘戴方便。经配对t检验,MKl附着体义齿与原可摘义齿相比在美观舒适性、固位力、咀嚼效能方面均有明显优势(P〈0.05);而在摘戴方面基本没有差别妒〉0.05)。2例患者出现了牙龈炎症,牙周治疗后炎症消失。3例患者进行了义齿可摘部分的重衬,其余患者基牙及缺牙区牙槽嵴无异常。结论:MK1附着体义齿稳定及固位性能良好,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老年患者单侧后牙游离缺失的修复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患者对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游离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单侧游离缺失磨牙和5例双侧游离缺失磨牙的患者进行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后2周,以问卷形式调查分析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结果患者对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的舒适性、美观性、咀嚼效率满意度最高,固位和稳定性、语音功能、次之,费用满意度最低。结论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游离缺失磨牙效果美观、舒适、咀嚼效能高,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太极扣附着体义齿应用于牙周病患者游离端缺失修复的临床效果,并与栓道式附着体义齿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收集138例游离端缺失的牙周病患者,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9例。分别采用太极扣附着体与栓道式附着体为义齿固位方式,修复磨牙游离缺失。对两组患者修复后的口内情况、咀嚼效率、X线片、主观感受进行评估。修复后3、6、12、24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结果修复后24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口内情况评估为“好”的比例分别为98.6%及89.9%;试验组与对照组咀嚼效率及主观感受评估为“好”的比例均分别为100.0%及92.8%;试验组与对照组X线片检查评估为“好”的分别为98.6%及88.4%。修复后3、6、12、24个月,口内情况、咀嚼效率、X线片检查、主观感受评估为“好”的比例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对照组的各指标评估为“好”的比例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有所下降,而试验组的下降不明显。结论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周病患者游离端缺失临床效果优于栓道式附着体义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XIVE种植体与精密附着体在上颌单侧游离端缺失修复中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12例上颌单侧游离牙缺失。全部病例均为双尖牙与磨牙缺失,磨牙区距上颌窦较近,牙槽骨高度〈10mm不能直接行种植术。在双尖牙区进行常规种植手术,共植入XIVE种植体24枚,并在种植体上行键槽缓压式(ASC-52)精密附着体修复。结果:随访2年,患者均感觉义齿美观舒适,固位稳定性强,咀嚼功能好。1例种植体周围炎伴附着体上有结石。结论:XIVE种植体与精密附着体在上颌单侧游离端缺失修复的联合应用中,能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MK-1附着体在末端游离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MK-1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列末端游离缺损病例的临床适应证。方法:采用MK-1附着体作为义齿固位装置,为18例单侧或双侧末端游离缺损患者制作可摘局部义齿。随访6-36个月,对义齿使用效果和基牙、牙槽嵴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对义齿固位力、咀嚼功能、美观舒适性均感满意。1例患者在1年3个月时失败,改用球帽式附着体固位。7例患者在3年内加衬。5例患者有末端基牙牙槽骨吸收。结论:MK-1附着体适应用于基牙稳固的末端游离缺损病例,并能获得较为理想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磁性附着体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为25例患者采用磁性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追踪随访,通过对口内、X线的检查和修复体的戴用情况评估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对戴用义齿后进行1-4年的随访,20例对义齿的美观性、稳固性、咀嚼功能及牙周健康均感到满意,5例出现牙龈炎和牙槽骨吸收。结论:磁性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是一种美观、经济、固位好,且对基牙具有保护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附着体固位可摘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冠外精密附着体、磁性附着体、套筒冠作为固位装置制作可摘义齿,对游离端缺失下颌义齿和多牙缺失病例32例进行修复。随访6个月~3年,对义齿美观舒适性、固位力、咀嚼功能、摘戴适应情况及基牙松动、义齿下沉加衬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所有病例对义齿美观舒适、固位力、咀嚼功能均感满意。30例对义齿摘戴适应(93.75%),2例感到义齿摘取不便(按扣式、套筒冠义齿各1例)。结论:附着体固位可摘义齿兼有固定、活动义齿的优点,能达到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刚性及弹性附着体义齿的应力分布,为临床选用附着体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建立下颌第二磨牙游离缺失的附着体义齿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元应力分析方法,分析2种附着体义齿基牙应力分布情况。结果:(1)在垂直载荷下,2种附着体基牙在牙槽嵴顶处均有应力集中。弹性附着体基牙牙根主应力下降26%-58%;剩余牙槽嵴应力峰值减小50%。(2)斜向载荷时,应力集中更明显,弹性附着体应力峰值仍有一定减小。结论:弹性附着体固位的可摘局部义齿,更有利于保护基牙及支持组织,保护剩余牙槽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在伴重度磨耗的肯氏Ⅰ类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山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6例下颌双侧末端游离牙列缺损患者采用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修复,对重度磨耗的余牙行金属烤瓷全冠修复,重建患者丧失的咬合功能,此前患者均经牙合垫式可摘义齿修复并获得最佳咬合高度。采用过筛法进行咀嚼效率检测,比较二者的临床效果和咀嚼效率。结果 经过6个月观察,16例患者均认为附着体义齿美观、稳固性好,对修复效果满意,基牙未发现龋坏及松动,无颞下颌关节明显不适。统计学分析显示,各观察期球帽式附着体咀嚼效率高于传统的牙合垫式可摘义齿(P < 0.05)。结论 SD球帽式附着体用于伴磨耗的肯氏Ⅰ类牙列缺损的修复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6.
天然牙联合种植体支持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多数牙缺失,可以解决KennedyⅠ、Ⅱ类牙列缺损(特别是有多数牙齿的缺失)情况下,可摘局部义齿在固位、稳定、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这类修复方法也可作为由于患者骨组织或经济原因不能行固定种植义齿修复的一个很好的选择。然而,有关这类修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报道比较少,且仍缺乏系统性。本文从生物力学及临床设计须注意的问题两个方面对此进行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下颌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且余留牙较少的患者,为其中13例患者制作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12例患者制作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对患者的满意度和基牙牙周健康情况进行3年随访。结果: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患者的满意度和基牙的牙周情况均好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结论: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对下颌kennedyⅠ类牙列缺损且余留牙较少患者的修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栓体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义齿在双侧后牙游离缺失(肯氏Ⅰ类)病例修〖JP2〗复中的应用及临床观察。 方法 对在我院就诊的26例双侧后牙游离缺失患者采用了栓体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分别在第一次戴入、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等不同时间对咀嚼效率、固位力、牙周指数[包括牙龈沟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6例患者修复后的舒适度及美观等主观感觉都比较满意。咀嚼效率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与初次戴入相比较增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固位力随时间增加呈下降趋势,仅在24个月与初次戴入减少且具有统计学差异;牙周指数检测中牙龈指数(GI)仅在戴入后3个月时增加有统计学意义,牙周探诊深度在几个检测时间点没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在双侧后牙游离缺失病例的修复中,栓体栓道式精密附着体具有美观、稳定、咀嚼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球帽式附着体用于老年游离端缺牙病例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球帽式附着体作为固位体,对46例老年游离端缺牙病例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随访0.5~4年,对患者主诉、基牙情况、活动义齿及附着体使用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义齿佩戴舒适,美观,固位力好,取戴方便,咀嚼功能恢复良好。1例基牙出现牙髓炎症状;3例附着体帽部脱落重粘。结论:球帽式附着体适用于老年游离端缺牙病例的修复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