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药物具有相反的两种不同作用,如药性的能行又能止,能升又能降,能散又能补,能泻又能涩;或按现代药理说法,即同一药既能兴奋又能镇静,既能收缩又能扩张之类,则统称为药物的“二向性”。具有“二向性”作用的药物,根据本草及有关文献记载,在众多的中药品种中并不乏见。某些中药之所以具有“二向性”,这主要由于中药是取之天然的动物、矿物、植物,所含成分较为复杂,它与提纯的化学药品作用较单一是不同的。同时中药多是复方应用,其配伍、剂量、制法的不同,都可改变其原来的单向性,或使之成为“二向性”  相似文献   

2.
药物的"二向性"的特点表现在部分中药功效上的两极差异,同一种药物可以治疗截然相反的两种疾病,同时具有即升浮又沉降的性质。这种"二向性"的作用受其本身的性味、质地、炮制、配伍、剂量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正确掌握中药"二向性"的影响因素,对揭示药物的作用机理,开发药物新用途,准确辨别药物质地、针对性炮制、合理性配伍、科学使用剂量,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药食两用中药复方对去卵巢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去卵巢大鼠为动物模型,己烯雌酚片为阳性对照药物,观察该中药复方对血清TG,TC,LDLc,HDLc及HDLc/TC等值的影响。结果:与去卵巢对照组比较,中药大、小剂量组均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值,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值及HDL/TC比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大剂量较小剂量作用强。结论:该中药复方能有效调节去卵巢大鼠紊乱的血脂,提示其具有防治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药复方对去卵巢大鼠内分泌-免疫功能的调节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探索药食两用中药复方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机理并为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苯甲酸雌二醇注射剂为对照,观察该中药复方对去卵巢大鼠肾上腺、子宫、脾脏、胸腺等器官重量影响。结果:该中药复方能增加去卵巢大鼠肾上腺、脾脏、胸腺的重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其增加子宫重量的作用较弱,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中药复方能增强去卵巢大鼠内分泌、免疫功能,该途径可能为其临床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有效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陶乃贵  张振英 《中成药》1997,19(12):49-49
中药自然计为植物类鲜药绞取之液汁,直接供患者饮用的一种最能保持中药天然性能的传统用药形式。因其取法简便,疗效确切,故为历代医家所赏用。明代缨希雍将中药自然汁称之为“液”,谓:“液者,捣鲜药而绞自然真汁是也”。现代研究证明,自然汁具有活性成分丰富、含量高、质量好、作用快。由此探讨其开发利用,无疑对进一步开拓中药研究的内容,发掘中药传统而有效的用药方法,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1药鲜汁纯,气味并存纵观目前中药的一切剂型无不经过干燥、炮制及掺入辅料等过程,因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某些药物则失去了原有…  相似文献   

6.
调脂中药抗血小板聚集和对红细胞流变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收集文献报道具有调脂作用的中药63种,观察其对血小板聚集和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方法:63种中药体外孵育抗人血小板聚集实验,将其中作用显著进行大鼠灌胃实验,测定血小板聚集、红细胞胞集、变形等。结果:51种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明显,其中积实等11种作用优于或和阿斯匹林相当,该11种中药大鼠灌胃均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其中10种还能降低红细胞聚集。结论:枳实、赤芍、大黄、黄连、银杏叶、山楂、徐长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薰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止痛疗效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10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同时,加用中药薰蒸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内服中药.结果: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薰蒸疗法通过其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镇痛作用显著.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药免疫组学对中药方剂免疫调节作用的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辉  郭月秋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4):2958-2958
目的:探讨和建立对中药复方免疫调节作用的评估方法。方法:根据单味中药免疫效应评估数学模型计算出中药复方每味中药有免疫效应的概率和中药复方有免疫效应的概率;由CNKI文献数据库中调出实验证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复方,根据中药文献学原理验证评估结果。结果:共查及83篇文献符合要求,共计60个方剂,其中有53个中药方剂计算判别有免疫效应,符合率为88%(53/60);有2篇以上文献支持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复方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判别概率平均为0.89±0.03,随机中药组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判别概率平均为0.60±0.29,两者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初步证明本研究提出的中药复方免疫调节作用的评估方法对阐述中药方剂的免疫调节效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药的肾毒性与肾保护浅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药及其制剂在国内外的广泛应用,在取得疗效的同时,中药肾毒性亦逐渐引起关注,其产生原因主要与中药炮制、剂量、使用时间、配伍及方药病证不符等有关。若对这些因素严格规范,其毒副作用可以避免;近来研究证实:相当多中药还具有肾保护作用,因此对中药的临床位用和营销要有一个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中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对中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行综述。方法:对近几年的中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前沿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结果:中药或其有效成分及复方在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方面具有切实可靠的作用,各种实验显示中药具有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蛋白表达、雪旺细胞增殖、保护受损神经元和促进神经再生及结构重建的作用。结论:中药在非手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方面具有确实的疗效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48味中药对体外培养鼠黑素瘤细胞黑素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48味常用于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的中药水煎剂对鼠黑素瘤细胞B16F10细胞黑素形成的作用。结果:菟丝子、透骨草等10种中药能促进黑素的形成,白芷、猪苓、白蔹等10种中药能抑制黑素形成,白芨、白芍、黄芪、白鲜皮等28种中药对黑素形成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传统中药中有不少可促进产程进展,它们具有服药方便、经济实用、无需专人监护等特点,且配合催产素使用时,可明显降低催产素的用量,使产程更加安全。能促进产程的单味中药有:蓖麻油、番泻叶、薏苡仁、麝香;能促进产程的中药复方制剂有:当归芎艾汤、催产助生汤、催生汤、利生导产汤。但中药催产起效主要是靠促进子宫收缩以及促宫颈成熟等作用,故在使用时也需注意一些禁忌证,如不适宜阴道分娩者则不能盲目用药催产,以确保产妇及胎儿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中药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态势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长明 《中医药学刊》2003,21(3):361-363
目的:中药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是当前热点,为此,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根据近十年的相关研究,综述中药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机制。结果:中药在抗肿瘤方面确有疗效,其作用机制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中药抗肿瘤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对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及临床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测大鼠分别长期口服关木通、马钱子、闹羊花等24味有毒中药后11项血生化指标的变化,评价和比较其安全性。方法:每味中药使用96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分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每天给药一次,连续3个月,于末次给药后24h取血,检测11项血液生化学指标。结果:在实验条件下,24味中药中有12味对肝功能造成损伤,有14味药对肾功能造成损伤,有7味药能使血糖升高。  相似文献   

15.
两种发酵黄腐酸类外用药药效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以发酵黄腐酸为主要成分的两种中药的药效。方法:本文在早期对发酵黄腐酸(BFA)的抗炎、镇痛和止血作用基础上,对新开发的二种中药复方BFA制剂按照国家药物检测规定进行了相关的药效检验。结果:此二种药分别在治疗烧烫伤和外伤止血方面有很好的疗效,有镇痛、抗炎、消肿、促进的药效检验。结果:此三种药分别在治疗烧烫伤和外伤止血方面有很好的疗效,有镇痛、抗炎、消肿、促进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缩短出血时间及体外抗菌等方面的作用。并且发现BFA在许多方面有中药之间有协同作用,疗效好于BFA单方和单纯中药同等制剂。结论:BFA类中药复合制剂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中药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药材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为了适应不同病情用药的需要,必须经过加工炮制以适应临床需要。中药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工增强药性提高疗效中药通过不同的炮制处理,对性味、功效有明显的改变,能显著提高疗效。如生甘草性百平,以清热解毒、降火为长,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疮毒等症,若经过蜜炙后其性味变为甘温,具有温中、补益脾气的功效;又如积壳、积实生用破气作用较强,经款炒后能缓和其燥烈之性,以免伤正气,从而达到行气祛痪的目的;灶心土味辛,具有温中散寒,温运脾胃的作用;白术、山药多用土炒,则…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固本化湿降脂中药结合热敏灸干预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者102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内调外灸组、西药组,各34例。中药组口服固本化湿降脂中药,内调外灸组口服固本化湿降脂中药结合热敏灸,西药组口服二甲双胍。结果:干预后,内调外灸组总有效率为90.90%,高于中药组(82.35%)和西药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体重、BMI、WC、TC、TG、LDL-C、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内调外灸组部分观察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值大于中药组和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化湿降脂方配合热敏灸干预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疗效确切,能降低肥胖指标、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血脂指标,具有减肥和降脂双重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微量元素与中药功效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医理论认为中药的疗效来自中药的基本性能—其性味、功效、趋向(升、降、浮、沉)及归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揭示了中药的气味是有物质基础的,它包括两大体系:一是活性分子,二是微量元素。近年来,对中药中微量元素已作了一些研究,并揭示了微量元素在中药功效中确占有一定的地位。微量元素与活性分子在人体内起着相互协同、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的作用,并参与体内各种生化反应,促进机体自身调节,达到新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文对微量元素与中药功效研究作一综述(30种常用中药中Zn、Cu…  相似文献   

19.
穴位,中药功效相似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王执中明言:“知针知药,固是良医”。古人还说:“《脉决》所以察证,《本草》所以辨药,《针灸》所以祛疾,非是三者,不可以善医。”中药及针灸均以中医的基础理论为指导。针灸处方以穴位为基础,中药处方以药味为基础,穴位和中药的功效必然有其相似之处。本文仅于此作一阐述。中药被载录以来,即有其功效的明确表述。穴位自被载录以来,一直是以主治病症来予以表述。主治和功效两者之间定义是有差异的。主治指可用于具体病症。如中极主治遗精、遗尿、尿潴留等。功效是主治病症规律性的系统全面的概括,指其具有的作用,如中极穴“…  相似文献   

20.
针灸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艳慧  杨文辉 《针刺研究》1997,22(4):259-262
32例血管性痴呆的病人随机分为针药组(16例),中药组(16例)。经过二个月的治疗,二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药组优于中药组。二组均能提高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降低过氧化脂质(LPO),其改善作用以针灸配合补肾中药为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