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是炮制的主要目的之一。《黄帝内经》记载的“治半夏”,即是经炮制过的半夏;《神农本草经》载乌头:“其汁蒸之,名射罔,杀禽兽”;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载有:“凡使半夏,须用汤洗十遍,令滑尽,不尔有毒,戟人咽喉。”以上这些论述说明古人不仅认识某些有毒药物,而且有制毒的炮制方法和炮制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对药物的成分进行分析,对中药炮制进行研究,为了探讨中药炮制“制毒”的原理,本文试从药物化学结构、有毒性成分、辅料解毒三方面进行了浅析。1 改变有毒成分的化学…  相似文献   

2.
范海洲  范丝雨 《河南中医》2022,(8):1139-1142
《伤寒论》中,炮制方法有净制法、切制法、水制法、火制法、水火共治法及其他治法,净制法包含“去皮”“去心”“去翅足”“去节”“去皮尖”“去核”;切制法包含“擘”“■咀”“捣”“破”“切”“碎”;水制法包含“水洗”“酒洗”“渍”;火制法包含“炮”“炙”“熬”。炮制法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疗效,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和部位,便于调剂和制剂,确保药物洁净,利于储藏保管,有利于服用。《伤寒论》虽未形成系统的炮制理论,但针对药物不同的特性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炮制方法并沿用至今,对有毒中药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且临床有效的减轻或消除毒性的炮制方法,为其他医者炮制使用有毒中药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草纲目》在"气味"项下介绍药物的毒性,有毒药物共342种。"修治"专项主要介绍中药的炮制方法,根据现代中药炮制方法,可将毒性药物的炮制分为净制法、切制法、水制法、火制法、水火共制法及其他制法。通过对毒性药物的炮制,可以去除药物中的有毒部位或降低药物的毒性,从而增加药物的临床疗效。现文献整理《本草纲目》中的毒性药物及其炮制方法,为临床中药的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常用有毒中药的炮制是中药炮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对有毒药物的炮制原理研究做了不少工作。本文对有毒中药炮制的现代研究资料进行了归纳分析,并从四个方面综述了有毒中药炮制的制毒原理。供从事中药工作的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袁秀荣 《国医论坛》2001,16(4):43-45
炮制 ,是药物制成各种剂型前的加工过程 ,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而毒剧药物的广泛应用 ,亦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色。毒药的种类很多 ,其作用具有双重性 ,或起沉疴愈顽疾 ,或使人中毒、致残、致死 ,故毒药之利与害 ,在于是否巧用、善用。而中药炮制 ,是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的重要手段 ,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 ,药物化学成分及毒理作用的逐渐明确 ,更可依炮制方法控制其毒性成分的“质”和“量”,确保用药安全。本文以五版《中药学》为例 ,通过对教材中明确记载有毒的 52味药物的分析 ,来认识炮制的减毒、消毒作用。 52味有毒中药详见附表。…  相似文献   

6.
凡加工炮制有毒中药,必须按照《中国药典》或者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进行。有毒中药经炮制后,除便于贮存、调剂和服用外,更重要的是能降低或消除毒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的疗效。因此,有毒中药的炮制十分重要,历代都给予高度的重视。有毒中药炮制的主要目的在于减毒增效,减毒便于安全使用,增效则是最终目的,两者居同等重要的位置。其减毒原理如下:1 炮制使毒性物质破坏有些药物通过加热可使毒性物质破坏,从而使毒性减低。如马钱子含有毒成分木鳖碱和马钱子碱,通过砂烫高温处理后,此成分即被破坏或挥…  相似文献   

7.
中药炮制的制毒原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炮制的主要目的之一 ,就是降低或清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对此 ,古人有着大量的论述和记载 ,并且有制毒的炮制方法和炮制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对药物的成份进行分析 ,对中药炮制进行研究。为了探讨中药炮制“制毒”的原理 ,本文试从降低毒性成份的含量、辅料解毒作用两方面进行分析。1 降低毒性成份的含量有毒药物大部分是通过炮制后降低有毒成份的含量而达到降低药物毒性的。1 1 用高温破坏或分解有毒成份 这方面的炮制方法很多 ,应用也比较广泛。如马钱子经砂炒或油炸后均能使马钱子中所含…  相似文献   

8.
几种常用炮制方法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丽芳 《吉林中医药》2004,24(12):50-50
中药炮制是一项具有传统特色的制药技术。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鉴》中对炮制理论作了系统归纳 :“凡制药贵在适中 ,不及则功效难求 ,太过则气味反失……。酒制升提 ,姜制发散 ,入盐走肾而软坚 ,……”。本文就几种常用中药炮制方法对药物疗效的减毒增效作用 ,简述如下 ,供同道参考。1 高温、浸泡法高温、浸泡法是利用高温破坏或分解药物的毒性成分以降低药物的毒性作用。该类炮制方法很多 ,应用比较广泛 ,适用于毒性成分对热不稳定的药物。如半夏 (辛温有毒 ,生用能使人呕吐、咽喉肿痛失音 ) ,炮制后则能减低毒性并缓和药物 ,因其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 中药炮制是我国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早在《黄帝内经》中的半夏秫米汤中就有“治半夏”的规定,“治半夏”即炮制过的半夏。汉代《神农本草经》中说:“药有……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南北朝刘宋时代,雷敩总结了历代及当时炮制法则,论著了我国第一部炮制专书《炮炙论》。唐《备急千金要方》将炮制问题列为专章讨论。明陈嘉谟著《本草蒙荃》,对炮  相似文献   

10.
关怀  王地  王敏  穆阳  常广裕  马晗 《北京中医》2009,(8):629-631
目的考证古代中药炮制学史的历史分期。方法通过分析炮制内容在历代医药文献中的存在形式、炮制专著的出现时间、本草中有关炮制专门条目的出现年代、历代有关炮制技术及炮制方法的发展程度,考证其学科历史分期与断代标志,研究古代中药炮制学科体系的形成过程。结果《本草经集注》之“合药分剂料治法”、《证类本草》“雷公云”、《局方指南总论》和《本草品汇精要》“制”则等可以作为断代标志,确定古代中药炮制学科的历史分期。结论古代中药炮制学史应分为炮制技术的形成、炮制学科的初成、炮制学科的完善和炮制学科的发展4个时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并贯彻落实,中药饮片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据相关统计,2009年全国中药饮片工业产值已过500亿元,占中药工业总产值的19.2%,环比增长26.5%。截止2010年9月底已通过GMP中药饮片生产企业891家,其中含毒性饮片生产资质的有302家。然而目前有毒中药饮片在标准、监管、生产、流通、使用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应该加强对有毒中药饮片的炮制与管理,提高饮片内在质量,确保患者利益。炮制是对中药原药材进行修治、整理和特殊加工的一种方法。凡加工炮制有毒中药,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进行。有毒中药炮制后除便于储存、调剂和服用外,更重要的是能降低或消除毒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性能,增强药物疗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1部收载的83种有毒中药,从药味自身毒性成分、炮制方法、毒靶器官临床表征信息采集3个方面,探讨有毒中药药物不良反应的早期预警机制,对于预防有毒中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事件发生、降低药物损害,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药炮制的内容极为丰富,除《雷公炮炙论》、《炮炙大法》、《修事指南》三部炮制专著外,更有大量的炮制资料散在于历代医药文献中。炮制是我国一项传统制药技术,在古代医药著作中,凡有关制药的记述多包含炮制内容,其中与“炮制”名词同义的用语较多,如在古代医方或本草中常称之为“修合”、“合药”、“合和”“合治”、“制药””等术语,通常即包含制剂和炮制两方面内容。只有熟悉这些炮制同义词后,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研究中药炮制。一、“炮制”一词的最早记述炮制古称炮炙,从字义上讲都离不开火。“炮”,《广韵》:“裹物烧也”。三国时蜀汉谯周《古史考》:“古者茹毛饮血,燧人  相似文献   

14.
毒性中药的炮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岳全书—类经》对中药之毒有云 :“所谓毒者 ,以气味之有偏也。”《中国药典》收载各类毒性中药约 10 0种以上。对于毒性中药的炮制 ,古代典籍有许多详细的记载 ,现代也进行了不少研究。通过炮制而降低药物毒性 ,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 ,增强药物的治疗作用。传统炮制毒性中药的方法有水泡、米炒、醋炙、烘焙、制霜、复制法等。现结合现代研究介绍毒性中药的炮制方法。1 水处理1.1 溶解减毒有些毒性成分可溶于水。利用此特性 ,使有毒成分溶出 ,降低含量而解毒。如附子、乌头等经过长时间的漂洗可使生物碱大量流失 ,毒性大大降低。据实…  相似文献   

15.
中药毒性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药毒副作用的病例时有报道,中药的毒副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试图就中药的毒性作一论述,让人们能客观地认识中药的毒副作用,使中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1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古代医药学家十分重视中药的毒性问题,我国的第一部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就是按药物的有毒无毒、养生延年及祛邪治病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后来的历代本草亦在具体的药物上有毒无毒的药性说明,记载了各种药物的适应证、炮制方法及临床经验,并总结出配伍用药的“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及服药禁忌等注意事项。毒性简称“毒”,…  相似文献   

16.
3 中药炮制 3.1 炮制 3.1.1 中药炮制 根据中医药理论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等不同要求进行药材加工的制药技术。 3.1.2 中药炮制学 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历史沿革及其发展的一门学科。 3.1.3 制 古代多指加辅料处理药物的炮制方法。今泛指各种加工制作技术。 3.1.4 修治 炮制的古称。由宋代王怀隐在《太平圣惠方》中提出,多指人参去芦、麻黄去节等简单的中药炮制方法。 3.1.5 修事 炮制的古称。由南北朝刘宋时期雷提出,其所著《雷公炮炙论》正文中多以“修事”指述中药炮制,另清代张仲岩著炮制专著…  相似文献   

17.
曹慧玲  华瑛  霍丽芳 《陕西中医》2001,22(10):627-627
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荃》中论述 :“凡药制造贵在适中 ,不及则功效难求 ,太过则气味反失”。宋政府颁行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指出对药物要“依法炮制”、“修制合度”。宋《太平圣惠方》论到 :“炮制失去体性……虽有疗疾之后 ,永无必愈之效 ,是以医者 ,必须殷勤注意。”要求广大药学工作者要严格掌握炮制法则和操作技术 ,保证药物质量和提高疗效。   1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如中药雄黄主要成分为 As2 S2 ,但同时亦含有游离砷及 As2 ,长期服用易造成人体中毒 ,经水飞处理 ,氧化物 As2 O3(有毒 )含量则显著下降 ,降低为…  相似文献   

18.
有毒无毒,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神论本草经》在序列中论述了毒药的配伍、炮制及使用方法;在正文中又将所载365种药物按有毒无毒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无毒,大多为补虚扶正之品;中品有毒或无毒,为补虚扶弱或祛邪抗病之品;下品多有毒,为祛邪攻积之品。现将中药有毒和无毒的含义及有毒和无毒的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伤寒杂病论》中药炮制内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民安 《中医研究》2002,15(6):17-18
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 ,在中医学史上是承前启后的巨著 ,在多方面有示范作用 ,其有关中药炮制的内容亦起着示范与承前启后的作用 ,是中药炮制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试就此作一探讨。1 《伤寒杂病论》中的中药炮制方法《伤寒杂病论》中炮制方法按现代炮制学分类可分为净制、切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及其它炮制法。涉及药物五十余。下面按此分类方法对其炮制方法作以归纳。1 1 《伤寒杂病论》中的净制方法净制是选取药用部位 ,去除非药用部位的过程。《伤寒杂病论》中关于净制的方法有———一、“去皮” ,所对应药有有桂枝…  相似文献   

20.
目的:新安医家吴正伦在所撰《养生类要》一书中阐发中药炮制新论,创新中药炮制方法,通过系统总结与深入研究吴氏的中药炮制学术思想,以期为当前中药炮制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为重振“徽派中药炮制”学术流派做出贡献。方法:基于新安医家吴正伦所撰《养生类要》一书,搜集该书中有关中药炮制的学术内容,对吴氏中药炮制特色学术理论进行具体分析,对吴氏中药炮制特色工艺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吴氏认为五行理论可以指导中药炮制,对中药炮制基础理论有所创新;吴氏拓展酒制法的四种内涵,弥补前人对酒制法认识之不足;吴氏将玄明粉炮制流程规范为“八法”并对其加以补充,同时详细描述了其他诸多的中药炮制工艺。结论:《养生类要》所载诸多中药炮制理论与炮制工艺开辟新径,创新理法,记载详实,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