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牙槽骨缺损可以采用各类骨增量材料进行修复重建,但对于骨缺损大的区域,获取和加入一定比例的自体骨是获得良好成骨预后的一个重要环节。临床制取自体骨屑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通过手持器械如骨凿、刮骨器取骨,采用机用旋转器械如取骨环钻、超声骨刀、骨吸引收集器等。文章总结了不同取骨方法所获得自体骨的活性及成骨效能,希望为临床引导骨再生取骨时使用工具的选择提供参考,以获得最佳骨诱导效果,提高骨重建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3.
作者对4只受正畸力作用的S.D.大鼠上第一磨牙的局部粘膜下注射丹参注射液,在显微镜下作破骨细胞计数。发现局部注射丹参注射液侧破骨细胞数目明显较对照侧增多,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且增多的破骨细胞常围绕在牙周膜内血管周围。推测丹参作为活血化瘀药物,有助于恢复由于正畸力所致的局部牙周膜内血液循环障碍,从而有利于破骨细胞随血流向齿槽骨组织的迁移。  相似文献   

4.
在临床上进行骨切割或钻孔时会产生摩擦热,但热的产生会导致骨愈合的影响。本文就摩擦热对骨愈合会造成如何的损害、产生摩擦热的各种因素和如何预防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放疗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骨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兔下颌骨放疗后牵张成骨(DO)的可行性及其骨再生的特点。方法:将12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每组6只:放疗组用^60Co机照射大白兔下颌骨,5.4Gy/次,隔天1次,共5次,总剂量为27Gy。3个月后,在2组动物下颌骨的双侧截骨处安装牵张器,经5天延迟期开始牵张,速率为1mm/d,0.5mm/次,每天2次.连续7d,共延长下颌骨7mm.固定期的第4、6周拍摄下颌骨侧位X线片,取双侧新生骨痂行组织学和扫描电镜检查,观察其成骨特征。结果:X线片显示,2组动物同一固定时间牵张间隙内透射密度无明显差异;组织学观察显示,牵张区以膜内成骨为主,但放疗组有更多的软骨形成,放疗组较未放疗组新骨骨小梁细小、稀疏;扫描电镜示同定第6周时,放疗组新骨不如未放疗组致密、成熟。结论:在兔下颌骨放射损伤区行DO是可行的,但成骨质量较差,成骨方式以膜内成骨为主,放射线照射可促进软骨成骨。  相似文献   

6.
载体对骨形成蛋白诱导骨形成的影响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具有较强的骨诱导能力,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其在骨修复和骨再生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单纯BMP在体内扩散太快,易被蛋白酶分解,且不能提供支架作用,因此需要研究可充当BMP的载体的生物材料.载体的作用是:1)典型的缓释系统,控制BMP的迅速扩散;2)由于骨形成仅发生于载体的表面,因此载体也是细胞分化的支持结构;3)影响BMP的成骨方式.为了使BMP的成骨作用发挥的更持久和稳定,近来一些学者研究载体的理化性质和几何结构对于BMP的影响,以探索载体在BMP诱导骨形成的作用机理,本文就近年来这些方面的研究作一概述.1 载体引导血管化的几何结构影响BMP诱导骨形成的方式骨形成过程包括软骨成骨和膜内成骨,软骨成骨以软骨作为支架,最终被骨取代,膜内成骨不需要软骨,直接在间叶组织中发生骨化.传统的观点认为BMP诱导骨形成依赖软骨化顺序,最近一些学者发现,载体的结构和性质、植入部位以及BMP的来源和剂量均可影响BMP的骨形成方式,BMP与一些载体  相似文献   

7.
骨形成蛋白(BMP)具有很强的成骨能力,目前常将BMP与载体复合用于骨缺损的修复。然而载体本身亦会对BMP的生物学效应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就载体对骨形成蛋白成骨作用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载体对骨形成蛋白诱导成骨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形成蛋白(BMP)具有很强的成骨能力,目前常将BMP与载体复合用于骨缺损的修复。然而载体本身亦会对BMP的生物学效应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就载体对骨形成蛋白成骨作用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骨切割或钻孔时产热对骨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上进行骨切割或钻孔时会产生摩擦热,但热的产生会导致骨愈合的影响。本文就摩擦热对骨愈合会造成如何的损害、产生摩擦热的各种因素和如何预防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上颌窦内提升术植骨与不植骨对种植体骨整合的影响及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将120枚需要进行内提升手术的种植体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第一组60枚为实验组,在上颌窦内提升后植入骨材料同期植入种植体;第二组60枚为对照组,上颌窦内提升后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对两组种植体进行临床追踪(平均18个月),观察种植体骨整合、临床检查指标、种植体存留率及影像学变化。结果仅有1例种植体覆盖螺丝暴露,种植体颈部出现骨吸收。所有两组种植体均能完成修复,种植体存留率达到100%,无1例脱落。种植体均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骨整合良好。影像学检查种植体周围均有新骨生长,骨整合良好。结论上颌窦内提升术后不植骨可以取得与植骨同样的效果,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种植牙费用,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关于放疗患者的种植问题一直以来存在着许多争议,本文根据针对这一课题的动物试验及临床研究方面的文献对其分为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综述:在动物试验中放疗对骨结合有何影响;放疗患者何时进行种植;种植Ⅰ期手术与Ⅱ期手术需要间隔多长时间;放疗剂量对种植体存活率有何影响;放疗患者进行种植是否需要配合HBO治疗。  相似文献   

12.
骨代谢和骨的内稳态是由骨吸收和骨形成两个过程共同维持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神经系统参与骨发育、骨代谢的调节,以及骨的修复与再生。神经系统对骨代谢的调控主要是通过其分泌的神经递质及其广泛的外周神经突触实现的。在此,我们针对神经系统如何调节骨发育和骨代谢这一问题加以综述。主要内容包括交感神经、感觉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血清素、瘦素、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SEMA等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种植修复已经成为牙列缺失或牙列缺损的首选治疗方式,但有部分病例出现种植体无菌性松动的现象,可能跟种植体钛离子的释放有密切联系。本文就近年来钛离子对骨组织和骨周免疫系统作用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建立含牙种植体的无牙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的骨结合率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为临床设计种植义齿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螺旋CT扫描、CAD技术、有限元软件等,建立含牙种植体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的骨结合率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不同骨结合率都会出现种植体颈部皮质骨的应力集中;当骨结合率大于或等于60%时,颈部皮质骨处应力值明显下降。结论:随着骨结合率的增加,颈部皮质骨的应力值有下降的趋势;提示临床医生在进行种植义齿修复时,需考虑提高种植体骨结合率,避免影响骨结合的不利因素,从而提高种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Gao ZH  Bu LX  Yuan RT  Feng YY  Wang LL  Li NY 《上海口腔医学》2011,20(4):342-346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在实验犬体内构建组织工程骨时对其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实验犬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通过不同培养方法获得经成骨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和EPCs,在体外复合犬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扫描电镜和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情况;将复合体植入实验犬背阔肌筋膜下,右侧为实验组,植入EPCs/BMSCs/DBM复合体,左侧为对照组,植入BMSCs/DBM复合体。影像学和组织学方法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组织工程骨的骨形成程度。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术后4、8、12周,X线显示实验组的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实验组成骨多于对照组,2组新生骨面积及血管面积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Cs可以促进组织工程骨的成骨能力,加速新生骨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下前牙骨皮质切开术联合骨增量手术对唇侧牙槽骨增量的效果.方法 回顾下前牙行骨皮质切开术联合骨增量手术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牙根长度、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到牙槽嵴顶的距离以及距离CEJ 7 mm和9 mm处唇侧牙槽骨厚度,比较三个时间点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该手术对牙根长度无显著影响(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牙槽嵴顶到CEJ的距离显著减少(P<0.05);术后1年牙槽嵴顶到CEJ的距离较术后3个月明显增加(P<0.05);总体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距离CEJ 7 mm和9 mm处唇侧牙槽骨的厚度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骨皮质切开术联合骨增量手术对下前牙唇侧牙槽骨厚度的增加具有显著效果,对于下前牙正畸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骨康散对骨质疏松症种植体周围骨结合影响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药骨康散Ⅱ号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骨的代谢及种植体与骨结合情况。方法:制作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模型,植入种植体,同时给予骨康散Ⅱ号灌胃,观察骨康散Ⅱ号对种植体周围骨代谢、骨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去势大鼠较对照组血中骨钙素水平显著性下降;骨与种植体结合更连续,紧密,矿化程度更高。结论:骨康散Ⅱ号能有效抑制去势大鼠高转换型骨量丧失,促进种植体周围新骨的形成和矿化。缩短种植体与骨的愈合时间,提高骨结合的质量,对闭经期骨质疏松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组织学角度观察骨挤压技术对于去势所致骨质疏松症大鼠行种植后骨整合的影响。方法 72只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2组,一组36只行去势(Ovx)手术。另一组作为对照组行假手术。120天后测量大鼠体重及骨密度,确定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处死对照组,将原试验组36只大鼠作为新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只大鼠胫骨近骺端植入纯钛种植体。实验组经过骨挤压,对照组不经骨挤压。分别于术后28天、56天、84天处死动物、取材。切片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和骨计量学测量。结果 28天和56天实验组骨结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84天时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经过骨挤压后的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整合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氯化镧对植入实验犬颌骨自体骨缺损区的组织工程骨成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成年杂种犬9只。从股骨抽取骨髓、以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骨髓基质细胞(BMSCs)并诱导培养为成骨细胞。以5.564μg/ml的氯化镧(La^3+)干预第三代BMSCs并将其与猪脱钙冻干骨(fdDBM)复合,体外培养7d后植入实验犬颌骨人造骨缺损处(2cm×1cm×0.8cm),另设BMSCs加fdDBM、fdDBM及空白对照组。3个月及6个月后处死实验犬获取颌骨标本并加工处理作形态学观察及X线骨密度分析。所得数据用SAS 6.12软件包进行方差分析。结果BMSCs与fdDBM复合回植3个月后实验犬骨缺损能完全或大体为新生骨修复。La^3+干预组回植区新生骨的密度值较高.但与对照组的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植6个月后BMSCs加fdDBM与单纯fdDBM回植区新生骨的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该二组的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5.564μg/ml浓度的氯化镧对回植入实验犬人造颌骨缺损处的组织工程骨成骨作用无明显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腭骨成形术—复合骨植入对延长硬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类型的腭裂 ,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软腭和硬腭骨质的缺损畸形。腭裂术后语言的功能活动 ,既需要有足够长度的软腭 ,形态完整、正常的硬腭使软腭是否处于功能位置也至关重要。本文提出并设计了部分脱蛋白猪骨和脱钙异体胚胎骨复合 (以下简称复合骨 )移植修复腭骨 ,使腭骨的形态接近正常 ,从而使软腭上抬处于正常的功能位置 ,以利于恢复正常的腭咽闭合功能。1 材料与方法1.1 复合骨的制备部分脱蛋白猪骨的制备方法同实验研究之制备 (中华实验外科学杂志 1993,10 (1) :4) ;同种异体胚胎骨系采用母体健康、6~ 9月胚龄的胎儿四肢长骨骨干 ,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