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配合鲜竹沥雾化治疗小儿外感咳嗽(风热犯肺型)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小儿风热犯肺型咳嗽,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应用鲜竹沥雾化配合麻杏石甘汤治疗。将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鲜竹沥雾化配合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外感咳嗽(风热犯肺型)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3.
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外感发热是小儿发热中最常见、最多发的,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患儿大多体温升高达38℃以上.笔者自2007年以来采用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50例,退热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麻杏石甘汤化裁治疗顽固性咳嗽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方  钟兴美 《四川中医》2001,19(5):36-36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治疗顽固性咳嗽的疗效。方法:用麻杏石甘汤化裁,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结果:58例患者中,治愈53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麻杏石甘汤化裁治疗顽固性咳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叶登文  刘笑云 《光明中医》2013,28(3):596-597
麻杏石甘汤是由麻黄、杏仁、生石膏、炙甘草四味药组成。具有宣泄郁热,清肺平喘的作用。本方出自张仲景之《伤寒论》,原文是治太阳病,误治后,风寒入里化热,而见"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后世多用于风寒袭表化热入里,或风热所伤,肺中蕴热,而见身热气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 2 0 0 0年 2月~ 2 0 0 3年 2月 ,用银翘麻杏石甘汤治疗外感高热获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35例中 ,男 12 9例 ,女 10 6例 ;最大 6 9岁 ,最小 2岁 ;病程 1~ 3天。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 ,咽痛 ,咳嗽吐痰 ,鼻塞流涕 ,口干口渴 ,身困倦怠 ,腹胀厌食 ,舌红苔黄 ,脉浮数 ;体温38.5℃~ 4 0℃ ;白细胞计数正常 15 9例 ,淋巴细胞比例升高135例 ;白细胞计数增多 76例 ,中性粒细胞增多 ;X线透视示肺纹理增粗或无异常 ,均符合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为热邪内传之气分实热证。2 治疗方法银翘麻杏石甘汤 :银花、连翘各 15…  相似文献   

7.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顽固性咳嗽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春霞  潘焱  周秋平 《陕西中医》2005,26(12):1275-1276
目的:探讨宣肺止咳类中药配伍治疗顽固性咳嗽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等)治疗顽固性咳嗽35例。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宣肺止咳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小儿外感咳嗽常继发于小儿感冒之后,若治不得法,每每迁延不愈,是临床上比较常见但又相对顽固的病证之一.笔者积几十年临床经验,用止嗽散合麻杏石甘汤为主方,随证加入川贝母、桔梗、莱菔子、厚朴、半夏等药治疗多例小儿外感咳嗽,无效者甚少.一般都在服药6剂之内见效,多数能痊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合桑杏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CVA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麻杏石甘汤合桑杏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茶碱缓释片、沐舒坦。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EOS、ECP水平。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的EOS、ECP水平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ECP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56.7%(24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10.
向国符 《国医论坛》2001,16(4):30-30
自1998年10月~2000年12月,笔者用自拟宣肺化痰汤加减治疗外感咳嗽8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小儿外感咳嗽最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我们在临床中根据“肺为娇脏,性喜清宣肃降,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在辛凉宣泄的基础上,配以通腑泻热的药物-大黄,经观察疗效很好,总结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小儿外感咳嗽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120中,男52例,女68例;年龄2~10岁99人,11~15岁21人。病种为上呼道感染44例,急性支气管炎57例,肺炎19例;病程为1~5天64例,6~10天49例,11天以上7例。对照组60例中,男性对例,女性27例;年龄2~10岁42例,11~15岁18例;病种为上呼吸道感染32例,支…  相似文献   

12.
颜乾麟 《国医论坛》1990,5(4):13-13
一、粉刺案 张某,男,20岁,1987年5月24日诊。患者三年来脸面部反复出现痤疮,初起于鼻部,渐延至额部及两颊,先为红色丘疹,后多变为脓疱及囊肿,瘙痒疼痛,挤之有粉渣流出,时轻时重,缠绵不愈,伴有口臭、食差、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证系外由风热袭肺,内因阳明积热,治以清宣肺胃。药用生麻黄6克,杏仁10克,生石膏(先煎)30克,生甘草3克,蝉衣6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生大黄(后下)6克。连续服药三周,痤疮逐渐趋轻,痒痛消失,囊肿较平,已不起脓疱;继续用上方出入调治二月,痤疮消退,囊肿见平.  相似文献   

13.
麻杏石甘汤的临床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耿园园 《光明中医》2021,36(1):69-71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患儿接受小柴胡合麻杏石甘汤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3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患儿,并按其入院日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在常规西医治疗方式上加上小柴胡合麻杏石甘汤治疗)和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医的治疗方式).结果 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15.
张梅 《新中医》2017,49(6):42-43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外感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肺热壅盛型外感后咳嗽患者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方治疗,疗程5天。结果:经5天治疗,治愈26例,占72.22%;有效6例,占16.67%;无效4例,占11.11%。结论: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肺热壅盛型外感后咳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增液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外感发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采用增液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外感发热,并与西药治疗外感发热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观察治疗109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男46例,女34例;病程4-6天。对照组29例,男16例,女13例;病程4-6天。所有患者体温37.5℃-39℃,症见:面赤,口干,口渴,偶有咳嗽,小便黄,大便2-3天1次,舌红,少苔或苔白腻,脉浮或细数。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0例感染后咳嗽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治疗组给予麻杏石甘汤、对照组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7天内咳嗽症状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6.92%和90.77%,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日间积分、夜间积分和咳嗽总积分均是治疗前最高。治疗组日间积分于治疗3天后、夜间积分和咳嗽总积分于治疗1天后开始逐步下降。对照组日间积分、夜间积分和咳嗽总积分均在治疗1天后开始逐步下降。治疗3天后开始,治疗组日间积分、夜间积分和咳嗽总积分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Meta分析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自建库至2022年10月有关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治疗慢阻肺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并利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有6项临床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总计443例患者(试验组221例,对照组222例)。清金化痰汤合麻杏石甘汤(试验组)显著提高总有效率[OR=6.64,95%CI(2.45,17.98),P <0.000 01];改善咳嗽[MD=-1.09,95%CI(-1.21,-0.97),P <0.000 01]、喘息[MD=-1.18,95%CI(-1.31,-1.06),P <0.000 01]、哮鸣音症状[MD=-1.05,95%CI(-1.13,-0.97),P <0.000 01];显著提高显著提高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  相似文献   

19.
潘冬莲 《陕西中医》2002,23(9):831-831
临床资料  70例均为门诊病人。男 40例 ,女30例 ;年龄最小的 4个月 ,最大的 3岁 ;病程最长的 7天。最短的 2天。冬春季发病的 5 0例 ,夏秋季发病的 2 0例。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 :临床表现以喘促气急为主 ,起病较急 ,有发热、烦燥、咳嗽、呼吸困难、鼻煽、口唇紫绀、面赤、口渴、喉中痰鸣、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绛红。脉象滑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白细胞升高 ,中性低 ,淋巴细胞升高。 X线胸透 5 0例为右肺片状阴影 ,其余为左侧肺炎。  治疗方法 清热止咳平喘通便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桔梗、黄芩、苏子、连翘、芦根、鱼腥草、莱菔…  相似文献   

20.
高佩芳  来益敏 《河南中医》2014,34(2):213-214
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具有透表祛邪、清里热、定喘之功,主治"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和"下后,若汗出而喘,无大热"之症。麻杏石甘汤证病机的关键是外有风寒,内有郁热。麻杏石甘汤治疗咳嗽、喘证、外感发热等常见肺系疾病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