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眶内海绵状血管瘤CT表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征性CT表现。材料和方法:收集行CT扫描且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眶内海绵状血管瘤17例,观察肿瘤部位、数目、形态、境界、与视神经及肌锥关系、肿瘤密度、增强方式及强化强度。结果:17例全为单发,均位于球后肌锥内,与视神经分界清楚17例,边缘规整7例、不规整10例。17例平扫,全表现为中等软组织密度实性肿块,密度均匀,未见瘤体囊性变及钙化征象。8例增强扫描病例中,5例瘤体呈现均匀显著强化,另3例表现为早期瘤体部分斑片状强化、稍后整个肿瘤显著均匀强化。结论:眶内实性肿块“斑片状强化”和“推进性强化”是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征性征象。临床拟诊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时,宜常规做动态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3.
1 病例资料女 ,2天。主因哭闹时口唇发绀入院。患儿系第 1胎 ,足月顺产 ,生后无窒息史。其母孕早期曾患感冒。于生后 8小时发现患儿哭闹时口唇发绀 ,哭声不响 ,伴吸吮无力 ,哺乳量少。查体 :口唇及四肢末梢发绀明显 ,吸氧或安静时减轻 ,双肺呼吸音粗 ,心率 15 0 /min ,心音低钝 ,胸骨左缘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右腹部膨隆 ,肝于右肋下 2cm ,质中等 ,可触及肝切迹 ,握持反射、拥抱反射阴性。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性质待查。入院后予吸氧、强心、利尿、预防感染等综合治疗 ,病情无明显缓解。遂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肺动脉瓣口狭…  相似文献   

4.
周晏林 《华西医学》2000,15(2):213-213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03%~23%〔1〕,常需要与原发性肝癌等肝内其它占位性病变相签别,本文对30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47岁。病程20天~10年。因上腹部不适,疼痛就诊者20例(667%),B超普查发现肝脏占位10例(333%)。诊断:B超检查29例,确诊为肝脏海绵状血管瘤11例(379%)。CT扫描检查16例,诊断为肝脏海绵状血管瘤11例(6875%)。MRI检查7例,确诊率为100%。选择性肝动脉造影1例,确诊。本组病例肝功能检查除1例HBsAg( )、…  相似文献   

5.
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mous hemangioma of liver,CHL)是来源于肝脏最常见良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约为7.4%,占肝良性肿瘤的84%,以女性居多,临床上将其直径〉5cm的称为巨大海绵状血管瘤。CHL多无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肿瘤大者,可出现上腹部肿块、腹痛、腹胀等症状。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 ,3 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烧灼感 ,呈持续性 ,无放射痛 ,伴腹胀恶心 ,无呕血及黑便。 2年前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病。曾先后 2次因消化道出血住院 ,经治疗好转。查体 :体温 3 6.5℃ ,脉搏 85次 min ,血压 10 7kPa ,营养中度 ,发育正常 ,心肺无异常。腹部柔软 ,上腹部压痛。胃镜检查 :胃窦部大弯侧见约 2 .0cm× 3 .0cm膜下隆起肿物 ,肿物表面黏膜光滑 ,与胃窦部黏膜着色一致。十二指肠球部小弯侧见 0 .5cm× 0 .6cm浅表溃疡 ,轻度充血水肿。诊断 :①胃内肿物 (考虑平滑肌瘤 ) ;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超声检查 :饮水后观察 ,胃窦…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56岁,因腹部包块多年,伴腹痛、腹胀半个月余就诊。超声所见:肝脏显著增大,占据整个腹腔,上至剑突、下至耻骨联合,形态不规则,包膜不光滑,未见正常肝脏实质回声显示,整个实质回声强弱不均,呈多发性大小不等低回声及斑片状高回声交织,内部可见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使整个病变呈蜂窝状,CDFI示病变区内可探及条状、点状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为探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LHG)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5 6例经手术治疗的LHG病例资料 ,对其诊断和治疗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 5 6例LHG有右上腹疼痛者占 6 4.3 % ,有肝大者占 39.3 % ;B超诊断符合率 87.5 % ,CT诊断符合率 96 .3 %。根据病例具体情况 ,对 5 6例分别行肝叶切除、半肝切除、瘤体捆扎、肝血管瘤剜除、肝动脉结扎或(和 )栓塞术等手术。结论LHG临床表现不典型 ,诊断主要依靠B超及CT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如肝动脉造影等有助于肝癌的鉴别诊断。其治疗仍以手术为主 ,术式选择应根据肿瘤大小 ,部位及病人情况而论 ,对直径 <5cm的LHG可不手术切除 ,但要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10.
郝伟  关长群 《现代康复》1998,2(11):1238-1239
肝脏普通CT检查.经常遇到海绵状血管瘤与其它实质性肿瘤相混淆。为提高CT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现将我们应用动态CT扫描检查的56例经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肝脏钙化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脏钙化的影像学表现罗小明,徐友平综述吴恩惠审校许多病理因素可导致肝脏钙化。随着CT的广泛使用及其对钙质存在的高敏感性,使钙化的检出率大为增加。实践证明,CT发现钙化为平片的5~15倍。本文就相关文献作一综述。1钙化的形成肝脏钙化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  相似文献   

12.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有关MRI对该病的诊断已有较多的文献报道。而应用常规扫描加扫弥散加权成像(DWI)和True-FISP(true fast imaging with steady-state precession,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MRI诊断价值方面的文献报道较少。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综合诊断资料较完整的85例进行对比总结分析,以期探讨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改变及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海绵状血管瘤(HCH)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病变,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0.4%~7.0%。我院自1995年以来对18例经CT、B超证实为肝血管瘤的患者行肝动脉造影及治疗,效果良好,笔者就肝海绵状血管瘤的造影后影像改变及价值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肝巨海绵状血管瘤的螺旋CT表现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肝巨海绵状血管瘤的螺旋CT表现并进行评价。方法 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巨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人30例共32个病灶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扫21个病灶瘤内为均匀性低密度,11个病灶在低密度瘤灶内可见有更低密度区。增强后动脉期扫描32个病灶均出现边缘部强化,门脉期强化范围由边缘向中央部扩大,延迟期6min有4个病灶呈全瘤均匀性强化,28个病灶呈全瘤大部分强化。结论 肝巨海绵状血管瘤的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表现具有特异性,根据此特点,可以与肝脏的其他常见占位性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血管瘤患者在临床上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其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肝血管瘤的14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CT、MRI检查,再选择15例经过手术病理确诊的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CT扫描与MRI检查的肝血管瘤的检出情况,及肝癌与肝血管瘤的ADC值。结果 将手术病理结果与CT、MRI检查肝血管瘤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显示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64.28%,MRI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2.86%,MRI检查诊断肝血管瘤的准确率明显比CT检查结果高,肝血管瘤患者ADC值与肝癌患者相比也较高(P<0.05)。结论 肝血管瘤临床诊断时,因其具有经典影像学特征有助于医生得出诊断推论,但非典型影像学特征的血管瘤诊断相对困难;MRI检查具备多参数扫描方法而诊断准确率更高,检查效能相对于CT更高效,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生率为7.3%,国内外对其CT诊断的研究亦有不少报道,本文分析总结了70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征性CT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提出我们的体会。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文搜集经CT检查并诊断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例70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43例,另27例经血管造影证实并行介入治疗。男23例,女47例;年龄22~73岁,平均41.2岁。 2.扫描方法和程序:采用西门子Somaton AR Star螺旋CT机,层厚10mm,进床速度10mm/s,部  相似文献   

17.
肝脏血管瘤的影像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血管瘤为肝脏常见良性肿瘤 ,临床常分为 4种类型 :即海绵状血管瘤 ,硬化性血管瘤 ,血管内皮细胞瘤和毛细血管瘤。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我们经过多种影像诊断 5 8例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8例 ,男性 38例 ,女性 2 0例。年龄 35~ 6 8岁 ,平均年龄 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机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3例经B超、CT、MRI及血管造影证实的肝海绵状血管瘤,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作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栓塞,栓塞剂为超液态碘油+平阳霉素、明胶海绵。结果栓塞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所有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其中11例瘤体直径缩小50%以上,8例瘤体直径缩小30%~50%,4例瘤体直径缩小20%以上。结论经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介入治疗不仅可以达到手术治疗的效果,还可克服手术治疗的一些不足,具有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损伤轻、费用低、危险性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20.
电化学疗法(ECT)最近年出现的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方法,作者通过4例肝血管瘤的治疗和护理,认为此种方法不需手术切除、损伤小、出血少、治疗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