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论证中医经典阅读创新模式对提升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成效和价值。[方法]运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从分析中医经典的精神内涵入手,审视当前中医经典教育的现状,并以浙江中医药大学“远志阅读”实践为例,探究通过构建中医经典阅读教育体系和立体模式开展中医经典阅读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远志阅读”实施后大学生医学文献年借阅量较实施前增加20%,借阅医学文献和借阅其他文献之比由实施前的不足10%提升到20%以上,学生中医药文化学习自觉增强,学习自主性得到提高,系统思维和知识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结论]中医经典阅读创新模式助力学生建立系统的个人知识体系达成学业目标,厚植中医文化自信,对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成效明显,值得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2.
顼祺教授是著名的内经学家 ,提倡只有在继承、学习《内经》学术思想的基础上 ,博采历代医家学术之长 ,并用现代科学方法深入研究 ,开拓创新 ,才能发展中医学。1 精研经典 ,博采众长 ,是继承中医学的基本方法顼祺教授自幼对医生救死扶伤的崇高职业十分羡慕 ,在中学毕业后 ,他就拜师学习中医。在启蒙老师庞若森先生教导下 ,他认识到学习中医学必须从继承开始 ,从钻研经典著作入手 ,尤其是“医家之宗”《内经》 ,更须深入研读。经过几年的刻苦努力 ,他能够背诵《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的重要原文。为了系统地学习中医 ,195 8年他考入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近代以前浙江医家在中医诊治技术方面的创新情况,为当今浙江中医医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对近代以前的浙江中医药著作进行梳理;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寻找具有独有的创新知识信息。[结果]近代以前浙江中医诊治技术的创新具有起步早、延续久、范围广的特点,而且在治则治法、诊断方法和内、外、妇、儿、骨伤及喉、鼻、眼等临床各科中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产生。由此促进了浙江中医诊治水平的整体提高。[结论]近代以前浙江中医诊治技术的创新来源于众多医家的医疗实践,浙江独自的地理与气候环境所形成的病种繁多现象为历代医家大显身手提供了良好的舞台,浙江地区发达的社会与物质文明则为浙江医家发现和发明新的诊治技术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明清时期侣山堂书院的渊源及其讲学理念,以期明晰侣山堂书院在中医学史上的重要性与历史意义。[方法]采用历史学、文献学研究方法,以"侣山堂"医家及其教学、临证、著述等为研究重点,搜集明清以来与侣山堂书院相关的各种医学资料,考究侣山堂书院的源流及书院特点。[结果]侣山堂书院的讲学理念源于明末医家卢之颐的医学精神,后由钱塘医派中坚人物张志聪创立于钱塘胥山脚下。张志聪召集医学友人及门弟子在侣山堂著述、讲学、诊病,乃当时钱塘医家的主要医学活动场所。浙江钱塘亦因"侣山堂"的缘故,医学人才荟萃,医家云集。侣山堂书院诸医家传承中医,重视经典,海纳百川,聚众办学,集思广益,集体著述,教学相长,知行合一,重视临证,救民疾苦。[结论]侣山堂书院全心研究经典医籍,同时理论结合临床,为中医经典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侣山堂书院所遗留之"侣山堂"医学精神代代传承,时至今日,仍为后世医家所称道。研究侣山堂书院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的发展是一部继承与创新的历史,这是任何一门科学内在的运动规律决定的,是中医学发展的动因.方剂学是中医重要的基础学科,联系着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因其在中医学的重要地位及历史发展和临床运用所呈现的显著的动态特点,方剂学教学改革成为了中医药院校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目标.秦竹教授[1]提出,方剂学教学改革应在继承传统中医方剂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建构一套多样性立体综合教学模式.通过从方剂学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发展和改革及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研究,揭示方剂学教学改革的继承与创新之关系,以期得到科学的、发展的新思维、新方法、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2010年7月22~26日,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中医医家及其传记研究培训班”暨“医家传记研究的继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庐山召开。这两项活动是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立项的自主选题创新团队“历代名医传记资料调研与编纂”项目而举办的。  相似文献   

7.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项目编号:320101022)“中医医家及其传记研究培训班”,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主办。同时,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创新团队“历代名医传记资料调研与编纂”研究项目,与培训班同期举行“医家传记研究的继承与创新”全国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亦是中药学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基石。著名医家张锡纯精于医理药理,于《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论述药物的功能主治时,多祖述《神农本草经》。通过对《神农本草经》与《医学衷中参西录》的研读与总结,同时参考历代医家对《神农本草经》的注解及本草学著作,分析并探讨了张锡纯在继承前人基础上对《神农本草经》经义的创新与发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和构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培养模式。[方法] 梳理当前中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现状和培养困境,依托中医临床基础国家重点学科平台,开展中医特色“科研创新启蒙”课程建设和“导师组启发”+“研究生探索”培养方式的探索等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构建适合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培养模式。[结果] 当前中医学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存在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和国家社会相关需求不断提高的重要矛盾,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主要面临生源科研基础薄弱和导师队伍教育教学能力“偏态化”两大问题。团队所建设的中医特色“科研创新启蒙”课程能较好的完成低年级研究生“科研创新”启蒙教育,提升其基本科研能力。团队所构建的以课题组为基本单元的“导师组启发”+“研究生探索”的培养方式,能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课题设计和科研创新能力,促进优质科研成果的产出。[结论] 浙江中医药大学通过构建“科研创新”的培养模式,开设了具有中医特色的“科研创新启蒙”课程,并探索了较优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式。该模式明显提升了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产出,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宋金元时期,是中医发展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医学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模式,理论上注重创新,因而继承、深化、发展了对心藏象的理论认识,尤其在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一时期,中医官修及私家的方书大量涌现,在理论与临床紧密联系的基础上,发展了对心病的治疗,在病因病机的认识和阐发上,此期医家较唐以前的医家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全过程进阶式的中医经典能力提升策略,提升学生中医经典能力,以提高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方法] 构建“通识入门-精学强基-融合临证”的全程贯通、分段进阶的中医经典课程体系,完善中医经典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读诵研悟用”中医经典能力提升途径,创新教学评价激励机制,课程课堂贯通,理论实践联通,教师与学生互动,提升中医经典学习成效。[结果] 中医学类专业学生在全国中医经典能力等级考试和中医水平测试中,中医经典课程的掌握率名列全国前茅,理解和应用层次上较改革前有明显提升。[结论] 课程为核心、课堂为关键、实践为重点的全过程进阶式中医经典能力提升策略,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中医思辨思维,最终助力学生提高运用中医经典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有效推动中医人才传承经典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挖掘衢州雷氏医学对新安医学的传承创新。[方法]采用传统医史文献整理和现代数据库挖掘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手段,从新安医学在衢州地区传承的源流以及雷氏医学对新安医学的传承创新两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结果]徽州、衢州地缘相近,文脉相通。明清时期,新安医家和衢州医家的传承和交流十分密切,促进了两地医学的互动融合。新安医学在学术思想上崇尚中医四大经典,对诸子百家学说也研究颇深,雷氏医学在此基础上勇于发展创新,将瘟疫与温病进行区分,并创造全新的时病辨治体系。新安医学以辨脏腑经络为纲,辨阴阳、病程、病位及病性为目,雷氏医学辨治以脏腑辨证为主,并有机结合审因论治、分层论治、知时论证、辨体立法等多种辨治方法。新安医学临证遣方常经方、时方并蓄,并自创新方、新法,注意酌盈济虚,雷氏医学也强调有法才有方有药,更加明确提倡用法而不用方,“以法代方”。新安医学用药精简轻灵、主次分明,雷氏医学其用药也具有“轻、灵、精、专”的特点。新安医学调摄养生注重固本培元、治调结合,雷氏医学更注重调理脾胃,防治并重,认为不能仅靠治疗,平时在三因制宜的指导下进行养护更为重要。[结论]雷氏医学在传承的基础上对新安医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提出独特见解,丰富了中医理论,值得深入研究和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清代名医徐灵胎“元气论”的学术思想。[方法]采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认真研读徐灵胎的医学著作,并结合中医各家学说,总结、概括徐氏“元气论”学术思想。[结果]经研究提炼,徐灵胎“元气论”学术思想可概括为:徐氏认为元气为医家活人第一大义,医者当深究根本,顾护元气。在理论上徐氏认为元气先天定分,宰于气血之先。五脏真精乃元气分体。在临床上徐氏将元气思想实际应用于以元断病,邪元相并,慎用温燥三个方面。[结论】徐灵胎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元气论”。徐氏的“元气论”不仅在中医精气理论中独树一帜,而且在临床辨证施治上极具特色。其学说对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明清伤寒维护旧论派(以下简称维旧派)医家研究《伤寒论》的思想和影响,以期正确评价伤寒维旧派。[方法] 本文结合明清至近代思想史,梳理维旧观点的提出、发展和式微的过程。[结果] 维旧派代表医家研究《伤寒论》,受到了儒学注经思想与方式的影响,其维旧观点的提出与理论发展,体现了儒家“尊闻”与“裁断”的治经思想。维旧派的意义在于推动《伤寒论》经典化和维护《伤寒论》文本的规范性,并且在后世《伤寒论》的流传与普及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因近代新旧文化之争,“求古”取向与“求新”的时代思想相悖,被视为守旧落后,《伤寒论》的研究重点亦转变为注重实效,由此体现儒家尊经复古思想的伤寒维旧观点不再受到重视,甚至带有保守落后之义。[结论] 明清伤寒维旧派体现了当时儒学主流思想,对伤寒学术发展史有积极的意义,体现了中医经典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清代医家陈士铎所著《外经微言》的学术价值,分析其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之处及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研读《外经微言》及陈士铎的其他医著,分别从“陈士铎与《外经微言》”“理论价值”“临床价值”“不足与展望”等四个方面,探讨《外经微言》的学术价值。[结果] 《外经微言》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有着诸多创新,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临床价值。《外经微言》中提出了五行关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命门不全属于肾,亦不全离乎肾;命门之火可泻以及河车理论等一系列新观点。根据这些观点,陈士铎在《辨证录》等临床专著中创制了一系列临床方剂,对中医临床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由此可见,《外经微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结论] 研究《外经微言》对于更好地理解《内经》、体悟陈士铎学术思想以及发展浙派中医而言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激发学生学习针灸古医籍的热情和兴趣,提高阅读针灸古医籍的能力,使古代针灸医籍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活力。[方法] “诵、解、别、明、彰”历来被视为学习中医经典的必经之路,基于《针灸医籍选读》课程特点,应用现代语言,重新解读该五步法,并应用于实际教学。[结果] 现代语言解读下的“诵、解、别、明、彰”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效果较好,可逐步引导学生对经典理论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针灸古医籍的热情,提高阅读针灸古医籍的能力。 [结论] 应用现代语言解读“诵、解、别、明、彰”经典学习五步法,可提高学生阅读针灸古医籍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促进针灸经典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新安医学源远流长,著名医家与医著甚多,且各具特色。广泛深入地研究新安医家的学术思想、系统而全面地整理新安医家的医学著作,对继承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促进中医学术的繁荣,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刊从今年起,开辟“新安医学研究”专栏,欢迎广大作者积极撰稿。  相似文献   

18.
就中药学的继承与创新 ,提出继承要全面、深入、及时地挖掘古今成就 ,创新要坚持药性基本理论 ,大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继承是创新的前提 ,创新是继承的结果。反思中药学研究现状 ,继承方面存在基础理论不全面、临床应用不深入、现代应用不及时等问题 ,致使继承问题出现日渐枯萎的局面。要创新必须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多学科、多方位的综合研究。尤其是要注重药物的整体作用 ,即不能背离整体取性的原理。同时 ,要注重药物的调控效果 ,中药的调控机制是一种涨落 ,即借助外部涨落 ,触发和推动体内的涨落。要发展创新中药理论 ,必须把“以药为本”的思路 ,转化到“以人为本”的思路上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明代养生学的成就与特点。[方法]利用文献学研究[方法],通过广泛阅读明代养生学相关著作,总结这一时期养生学成就与特点。[结果]明代养生学著作明显增多,内容简析明了,通俗易懂;养生偏重于养命门;防重于治,食疗养生日渐兴盛;图文并茂,气功养生广为流传;批判各种迷信鬼神说,倡导科学养生。[结论]明代医家继承发展了历代医家的养生学[方法],并进一步将养生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大大丰富和完善了中医养生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介绍浙派针灸传承历史及代表性针灸法源流。[方法] 采用传统医史文献整理研究方法,通过查阅浙派针灸历史文献,梳理了浙派针灸传承历史,并整理考订了具有代表性的针灸法及其源流。[结果] 中医学至今已发展了数千年,根据不同学术特点或地域形成了许多流派,浙派中医自古以来在中医史上就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浙派针灸在理论和针法灸法上均有重大贡献。从时间发展上看,从古代到现代,不断涌现出具有代表性的医家和著作,这些都没有因为历史原因而受影响。从针法灸法的源流来看,浙派针灸以浙北和浙中为发展中心,有名的医家大多集中于此,如凌氏、严氏、施氏、盛氏等。浙派各医家均有各自的特色,有的善用针法,有的善用灸法,有的擅长针药结合,这些形成了浙派针灸百花齐放的优势。[结论] 研究浙派针灸传承历史及针灸法源流对浙派针灸后世医家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对发展浙派针灸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