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丽 《吉林医学》2009,30(22):2907-2907
静脉采血和输液是护士的一项基本操作技能,有部分患者既需采血同时又需静脉输液,在临床中使用BD公司的一次性采血器静脉采血后连接输液器输液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江英 《实用全科医学》2006,4(5):614-614
在临床上,我们遇到的同时需要抽血和输液的病人比较多,为了减少病人的痛苦,我们采用一次性采血针抽血后,直接接输液皮条进行输液,此法取得了病人的一致赞许和认可。1材料与方法1.1应用器械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采血针,一次性真空采血器。1.2采血方法在输液排气前,将采血针上的头  相似文献   

3.
一次性真空采血针头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亚红 《吉林医学》2007,28(6):840-840
我科自2002年引进负压真空采取技术后,对住院需采血化验的患者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连接静脉输液管道进行静脉输液,同以往采血后再次静脉穿刺输液相比,节约了护理操作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起到了保护血管的作用,值得推广.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使用一次性头皮针采血再连接输液器输液和用一次性采血针采血和输液分开的方法进行比较.方法:用随机法将12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抽取所需血量后,直接换接排完气的输液管输液;对照组按常规采取血液量,再按周围静脉输液法给病人输液.比较疼痛率、满意率和所用时间.结果:观察组疼痛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1);而观察组满意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时间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静脉采血时输液,减少病人的痛苦,病人家属容易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200例小儿头皮静脉采血与输液的方法,一次静脉穿刺兼收采血与输液的效果,成功率达96%以上,并讨论了几点体会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祝加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2):1488-1488
负压真空采血技术对住院需采血化验的患者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连接静脉管道进行静脉输液,同以往采血后再次静脉穿刺输液相比.节约了护理操作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感染.常省开支.起到了保护血管的作用,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采血和输液的应用罗淑元(广西桂林市人民医院桂林市541002)关键词头皮静脉;采血;输液在临床工作中,对于2岁以下的幼儿采取血标本时,通常采用股静脉穿刺术,但股静脉穿刺术难度较大,易误伤股动脉和股神经,且反复穿刺易造成血肿。笔者应用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次性无菌输液贴固定法在肾移植随访患者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0例肾移植随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左手中指随机固定采血针,观察组采用输液贴固定采血针,比较两组局部疼痛、针头滑脱及皮下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局部疼痛、针头滑脱及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无菌输液贴固定采血针,其固定稳妥,可减轻甚至避免肾移植随访患者静脉采血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和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日常护理技术操作中,常用的静脉输液方法是采取向心方向静脉穿刺,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静脉采血经常选择肘正中静脉等较大静脉,对一般患者来说是适用的,成功率也比较高,但对部分急、危、重患者及四肢静脉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的  相似文献   

10.
刘军   《中国医学工程》2013,(3):161-161
目的探讨经深静脉输液导管采血对部分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年5月-2011年10月间收治的74例经深静脉输液患者,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在深静脉输液暂停后,首先抽出10mL的血液,然后再采取9mL的血液作为研究标本,对照组患者在输液暂停1min后直接采血9mL作为研究标本,同时在患者自身非输液处的浅静脉侧采取9mL的血液作为比照,对其行血生化、血常规、肝功能等常规检查,同时对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最为相近,而对照组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结论在深静脉输液暂停后,首先抽取10mL的血液,然后再采取9mL的血液作为标本,对于患者的凝血功能、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可以作为最优采血方式。  相似文献   

11.
抗生素水溶液在临床上应用渐广,如阿奇霉素葡萄糖注射液、甲磺酸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在输液过程中,由于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会出现血管刺激征、胃肠道反应等。我们采用~次性采血针头充当联桥管连接稀释液与抗生素水溶液以稀释抗生素,收到较好效果,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堤  陈兰 《右江医学》2012,40(5):692-693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进行采血和输液的效果及优越性。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2月因各种疾病入住我院儿科的危重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头皮及四肢浅静脉置留置针进行采血和输液,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置留置针进行采血和输液,对两组患儿每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每次采血成功率、每次成功穿刺置管的时间、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儿每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每次采血成功率、每次成功穿刺置管时间、留置针留置时间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将采血和输液两项操作融为一体,既缩短了操作时间,又增加了置管成功率,为抢救工作赢得了时间,减轻了患儿的身心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快速提供实验室检查数据,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张临平 《卫生职业教育》2003,21(12):140-140
标本采集过程对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应引起注意。下面笔者就标本的采集和送检结合临床实践谈一些体会。1采血时间的选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血液的化学成分常受饮食的影响,所以生化标本的采集多规定早晨空腹采血,如饭后抽血,血糖测定值将升高,血清磷测定值会下降,凝血酶时间将延长。2不正确的静脉采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术后禁食病人、危重抢救病人,常需大量输液,同时也需测定血钾、血钠、血氯、血糖、尿素氮等生化指标。以上标本采用的是静脉血,在采集过程中必须注意要在输液的对侧肢体进行采血;切不可在同侧的输液肢体静脉采血或直接从输液针…  相似文献   

14.
静脉输液和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日常护理技术操作中,常用的静脉输液方法是采取向心方向静脉穿刺,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静脉采血经常选择肘正中静脉等较大静脉,对一般患者来说是适用的,成功率也比较高,但对部分急、危、重患者及四肢静脉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的特殊患者,需要采血和输液时常规的操作方法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笔者采用手足静脉逆行穿刺采血兼输液的方法,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并对新旧两种方法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因采血部位不当引起检验结果的误差分析肖新华(锦州市中心医院)钾离子在人体维持酸碱平衡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正确的采血,进行钾离子测定,可以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否则,错误的采血,则误导诊断和治疗。笔者对上肢静脉输液时,同侧与对侧肘部采血...  相似文献   

16.
细节决定成败,应注重细节,从细节中取胜。完成一次血液样本采集,就意味着完成了多个采血细节分解的过程,笔者在多年采血过程中总结了由于护士忽视细节,而造成采血失败的原因与同道们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17.
儿科护士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静脉采血技术,还要懂得灵活运用,适时采用不同采血技巧,以达到减轻患儿痛苦、保护血管、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护患关系融洽等目的.对于既要采血又要输液的婴幼儿采用头皮针采血及输液一次性完成法,对于病情危重且血管显露不明显的小儿或因为病情严重需要抽取较多血液进行血培养、生化等多项目检验时,应首选股静脉穿刺采血法;对于不需要输液的患儿或临时采血可采用负压管采血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3种采血针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三组,A组采用一次性三菱针,B组采用一次性输液针,C组采用一次性末梢采血针。结果一次性末梢采血针的采血效果优于一次性三棱针和一次性输液针。结论使用一次性末梢采血针既易于采血,又能减轻新生儿皮肤的损伤,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9.
休克病人股静脉输液针头穿刺采血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青兰 《中原医刊》2002,29(4):55-55
化验结果正确与否和标本的采集有着密切关系 ,如标本采集不当 ,可影响化验的准确性 ,甚至延误诊断和治疗 ,危机生命。为此我们通过对采血难度大的休克病人采用输液针头经股静脉穿刺采血的不断探索与实践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百分之百 ,无任何并发症。1 临床资料自 1996年 7月~ 2 0 0 0年 10月 ,共收治各种原因所导致休克的危重病人 96例 ,其中腹腔脏器破裂大出血病人 69例 ,大面积烧伤病人 12例 ,消化道穿孔致感染性休克病人 15例。治疗过程中 ,每例输血及术前需行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电解质、肝功能、乙肝、艾滋病、梅毒等检查共计…  相似文献   

20.
临床护理工作中,常有患者需要静脉输液两组相同的液体或几种静脉营养液(如氨基酸注射液、20%中长链脂肪乳、10%或5%葡萄糖等).护士往返更换液体,每天重复工作量很大,为此,我科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了一次性采血针[1],搭桥串联于两瓶相同的液体或几种静脉营养液同时输注,大大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尤其在非正常时间上班效果凸显,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一次性采血针,一次性头皮针,一次性输液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