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加替沙星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加替沙星治疗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3例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4例,予加替沙星每日400mg静点;对照组29例,予环丙沙星每日400 mg静点,疗程均为7~14 d.结果 显示观察组有效率85.3%,对照组有效率62.1%,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细菌清除率78.6%,对照组细菌清除率60.9%,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人选用加替沙星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43例,用加替沙星治疗,对照组41例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症状体征改善及细菌阴转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临床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结核专科门诊发现初治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其他感染现状,探讨肺结核并发肺部其他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一分所就诊的、临床资料完整的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506例,根据患者就诊时是否并发肺部其他感染,分为肺结核并发肺部其他感染组(简称“并发感染组”;共计200例)及肺结核未并发其他感染组(简称“对照组”;共计306例)。506例患者中有98例为老年患者。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并发感染组200例,占39.53%;在并发感染组中,老年患者比例(24.50%,4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16.01%,49/306)(χ 2=6.583,P=0.0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在并发感染组中,伴有咳嗽或咳痰症状者占83.00%(166/200),与对照组的76.47%(234/306)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3.510,P=0.319);(3)并发感染组肺部累及病灶>3个肺野者占49.00%(98/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70%(97/3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965,P=0.008);(4)并发感染组患者中,肺结核并发空洞者占42.50%(85/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80%(82/3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3.487,P=0.000)。 结论 结核专科门诊发现初治菌阳肺结核并发肺部其他感染患者中,老年患者并发肺部其他感染的比例较高,并发感染组患者肺部病灶累及范围较广泛,常伴有空洞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化学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难治、复治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226例涂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化疗方案相同,治疗组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观察疗效。结果复治涂阳治疗组痰菌阴转率80.0%,对照组65.2%;其中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组痰阴转率61.5%,对照组16.7%。经统计学处理皆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化学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是治疗耐多药结核病及其他难治、复治病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张宁  马云  王容  崔倍  刘莉 《中国防痨杂志》2019,41(11):1197-1202
目的 分析闭环管理在老年肺结核患者安全用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在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治疗的302例老年结核病患者(对照组),调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各种错误服药情况。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治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295例(观察组)。根据对照组错误服药情况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闭环管理,包括建立老年肺结核患者安全服药管理要求并实施管理,评价安全服药管理实施的效果,分析安全服药管理存在问题,并进行问题的整改和跟踪。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正确率、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服药正确率为 95.60%(282/295),高于对照组的74.83%(226/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0.694,P=0.000);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8.64%(114/295),对照组为42.72%(129/30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025,P=0.311);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的检出率为92.11%(105/114),高于对照组的76.74%(99/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0.599,P=0.001)。 结论 闭环管理能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正确服药率,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影响,但能提高药物不良反应的检出率,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服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对所用三种抗结核药物INH、RFP和OFLX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观察17例志愿受试者,观察组9例,为合并糖尿病肺结核。对照组8例,为无糖尿病结核病患者。两组年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两组病人口服INH0.4、RFP0.6和OFLX0.6的药物浓度,其数据用3P87程序进行处理。结果 INH除两组tmax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它参数t1/2(h)、Cmax(μg/ml)、AUC(μg/(ml·h))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RFP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OFLX两组上述4种参数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INH、RFP基本上不受患者糖尿病、年龄和性别因素的影响。(2)OFLX其代谢与患者糖尿病或年龄有关,在接近老年病人同时患有糖尿病者,由肾代谢的OFLX应适当选用安全治疗量内偏低剂量更合适,已防蓄积出现其他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7.
西利宾胺预防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西利宾胺对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预防效果。方法 242例初治菌阳肺结核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应用“2HRZS(E)/4HR”方案抗结核化疗,观察组加用西利宾胺,对照组加肝泰乐。结果 观察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为6.6%;中断抗结核化疗为41%;调整化疗方案为16%;与对照组的19.2%、14.2%、9.2%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西利宾胺可显著降低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发生率,减少因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而造成的不规则化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统计分析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菌种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 统计天津市肺科医院2002年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111例以及同期天津市10家医院1239例下呼吸道感染痰标本中分离出菌株的菌种分布。对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液化沙雷氏菌的药敏进行统计分析,全部数据由SPSS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种类至少有28种,依其所占比例高低排列前8位依次是:肺炎克雷伯杆菌(19.8%)、绿脓杆菌(13.5%)、鲍曼不动菌(9.9%)、白色念珠菌(7.2%)、液化沙雷氏菌(5.4%)、金黄色葡萄球菌(5.4%)、大肠杆菌(4.5%)、阴沟杆菌(2.7%)。结论 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对感染率最高的四种病原菌都有很高的的敏感性,同时二者还被列为二线抗结核药物,故此可以作为肺结核(特别是复治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经验治疗的首选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河南省结核病控制项目短程督导化疗后肺结核复发的流行病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追踪河南省结核病控制项目治疗管理的涂阳肺结核病人,了解细菌学复发情况。结果 随访观察的涂阳肺结核患者经河南省结核病控制项目短程督导化疗方案治愈后复发率为3.12%;治疗后2、3个月及以后痰菌阴转的患者复发率分别是2.1%、4.2%和8.8%(P<0.01);初、复治患者复发率分别为2.4%、4.7%(P<0.01);不同年龄别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职业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年龄、肺部空洞型病灶、家庭经济贫困及痰菌阴转时间是复发的危险因素,遵守医嘱规则服药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河南省结核病控制项目病人短程督导化疗后复发率与痰菌阴转时间高度相关,治愈后1年内复发率最高,完成疗程应随访观察1年。家庭经济贫困以及老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是复发的高危人群,应作为重点随访对象。  相似文献   

10.
抗结核药物预防煤尘肺并发肺结核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煤尘肺病人预防性服用异烟肼、利福平以减少煤尘肺病人并发肺结核的情况。方法 用双盲法将Ⅰ、Ⅱ期煤尘肺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服用异烟肼、利福平和安慰剂。结果 通过5年观察显示服异烟肼和利福平两组煤尘肺病人合并肺结核者明显低于服用安慰剂组(P<0.01)。结论 给予对煤尘肺患者实施预防性服用异烟肼、利福平可有效地减少肺结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69例耐多药肺结核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与分析69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人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根据耐药情况将病人分为3组,HR耐药组(Ⅰ组)、HR+1药耐药组(Ⅱ组)和≥HR+2药耐药组(Ⅲ组)制定个体化方案,观察痰菌阴转率及胸部X线好转率。结果 3组6、12及24月的痰菌阴转率及胸部X线好转率各为Ⅰ组:76.5%,94.1%,94.1%,94.1%;Ⅱ组:60.0%,65.0%,70.0%,80.0%;Ⅲ组:46.9%,50.0%,46.9%,56.3%。Ⅰ组、Ⅲ组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P<0.01)而与Ⅱ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个体化方案治疗失败与耐多种药物、肺部不可逆性病变及病变广泛有关。根据药敏结果及早建立个体化的合理、有效的化疗方案对MDRTB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有小房形成的胸腔积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尿激酶对有小房形成的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方法 在病因治疗同时,对67例有小房形成的胸腔积液随机分3组,其中25例胸腔内注入尿激酶10~20万 U+NS 100ml,22例胸腔内注入糜蛋白酶10~15万 U+NS 100ml,20例胸腔内注入NS 100ml作对照。结果 用药后,分隔小房的溶解尿激酶组优于糜蛋白酶组,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引流量尿激酶组优于糜蛋白酶组,二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生理盐水对分隔小房,引流量均无影响。结论 尿激酶或糜蛋白酶胸腔内注射是治疗有小房形成的胸腔积液的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肺止咳胶囊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的近期疗效。方法将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住院管理的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278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40例)和对照组(138例)。治疗组在抗结核化疗基础上加用益肺止咳胶囊治疗6个月,对照组仅用抗结核化疗。2组抗结核化疗方案相同。结果6个月末痰菌阴转率,治疗组82.8%(116/140),对照组63.0%(87/138)(P<0.01);X线胸片病灶吸收好转率,治疗组88.6%(124/140),对照组71.0%(98/138)(P<0.01);空洞闭合率治疗组70.8%(68/96)和53.9%(49/91),(P<0.05)。两组观察期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肺止咳胶囊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可考虑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纤维蛋白原含量与胸膜肥厚、粘连的关系。方法117例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按胸腔积液纤维蛋白原含量从低到高分为A、B、C 3组 ,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测定胸膜厚度 ,评估胸膜粘连发生率。结果 治疗过程中胸膜厚度 :A组与B组比较 (t=2 .5 7,P<0.05 )有显著性差异 ,A组与C组比较 (t=7.15 ,P<0 .0 1)有显著差异性 ,B组与C组比较 (t=2.46 ,P<0 .0 5 )有显著性差异 ;胸膜粘连发生率 :A组与B组比较 (χ2=3.5 1,P>0.05 )无显著性差异 ,A组与C组比较 (χ2=9.87,P<0 .01)有显著性差异 ,B组与C组比较 (χ2=4 .5 1,P<0 .0 5 )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时胸膜厚度 :A组与B组比较 (t=1.4 5 ,P>0 .0 5 )无显著性差异 ,A组与C组比较 (t=3.4 6 ,P<0.01)有显著性差异 ,B组与C组比较 (t=2 .89,P<0 .0 1)有显著性差异 ;胸膜粘连发生率 :A组与B组比较 (χ2=0 .10 ,P>0 .0 5 )无显著性差异 ,A组与C组比较 (χ2=4 .36 ,P<0.05)有显著性差异 ,B组与C组比较 (χ2=7.4 9,P<0 .0 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胸液纤维蛋白原含量可影响胸膜肥厚度与胸膜粘连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不同年龄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状况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近年来不同年龄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为进一步制定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系统综述的方法对1996—2007年不同年龄组结核病分枝杆菌耐药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0年来的文献系统分析表明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初始耐药率分别为28.0%、31.8%和28.9%,青年组、中年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青年组与老年组及中年组与老年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70.1%、66.1%和57.0%,各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初始耐药频度从高到低青年组、中年组均依次为S、R、H、E,老年组为H、S、R、E;获得性耐药顺序各年龄组均为H、R、S、E,其中青年组耐H率最高达71.0%。初始耐多药率以中年组4.2%最高,青年组与中年组及中年与老年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获得性耐多药以青年组45.2%为最高,显著高于中年组(35.2%)及老年组(19.7%),各年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随用药时间的增加发生耐药率的速度不一,有显著性差异(P<0.05);既往用药1~3、4~6、>6个月者耐药率分别为44.5%、66.8%、83.1%,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各年龄组中青年组发生耐药的速度最快。结论 不同年龄组无论初始耐药还是获得性耐药均有所不同,有一定的特殊性,对阐明耐药形成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对高耐药年龄组的结核病患者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完善肺结核综合治疗提供社会心理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0例肺结核病人进行评定。结果肺结核病人偏执、人际关系均分低于国内常模,有显著性差异(0.05>P>0.01)。余项因子均分及阳性项目数明显高于常模,以躯体化、精神病性、焦虑、忧郁为突出(P<0.01);女性心理障碍严重程度高于男性(P<0.05),中年组抑郁程度超过青、老年组(P<0.05);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者的心理障碍程度均超过初中及以下者(P<0.05)。病程长组心理障碍程度高于病程短组(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广度大,在进行躯体治疗时应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和支持性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临床分析耐多药肺结核产生的相关因素和不同程度耐多药(MDR、XDR、TDR)肺结核病个体化治疗效果。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选择具有24个月临床观察结果者104例。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1.耐多药产生:主要集中在不规律用药、原发耐药和规律用药完成疗程后,三者共占耐多药产生总原因的近80%,分别是31.7%、27.9%和20.2%。2.MDR,XDR和TDR24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2.2%,40.9%和0;MDR和XDR之间治疗效果接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MDR和XDR分别与其TDR之间治疗后比较则分别有高显著性差异(P<0.01)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治肺结核彻底治愈是预防耐药产生的关键;应警惕和早期发现耐药病例,尽早采取干预,以提高MDR-PTB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与分析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左氧氟沙星对老年肺结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103例,分为治疗组(Ⅰ组,2HL2EV/10HL2E)、对照组(Ⅱ组,2HL2EZ/10 HL2E),个体化组(Ⅲ组,18HLV或18HLE或18HEV),观察痰菌阴转率、X线好转率、1年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Ⅰ、Ⅱ、Ⅲ组疗程结束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7.4%、93.1%、95.0%(P>0.05);X线有效率分别为87.2%、89.7%、80.0%(P>0.05);空洞闭合率分别为35.3%、33.3%、31.3%(P>0.05);1年随访痰菌复发率分别为7.9%、3.7%、5.3%(P>0.05)。Ⅰ、Ⅱ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5%、54.8%,2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取得了满意疗效,不良反应较小,吡嗪酰胺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个体化治疗方案也取得了满意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用2H2R2Z2S2(E2)/4H2R2和2H3R3Z3S3(E3)/4H2R2方案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并与世行项目方案作对照,以探索最佳化疗方案。方法 随机抽取20个县(市)作为研究现场。将初治涂阳病人随机分为Ⅰ、Ⅱ、Ⅲ组且分别用不同的化疗方案,全程督导管理,观察痰菌阴转率和细菌学复发率。结果 3组6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5.96%、97.98%、97.37%,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副反应发生率与Ⅱ、Ⅲ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Ⅱ、Ⅲ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复发率分别为4.86%、3.70%、2.76%,无统计学差异(P>0.05)。总疗程服药情况为Ⅰ、Ⅱ组病人较Ⅲ组服药次数明显减少。结论 研究方案与世行项目方案具有相似的化疗效果,Ⅰ组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其他2组之间无差异。研究组病人所需医药服务费用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HBVDNA(乙型肝炎病毒DNA)、HBVM(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时对肝损害的影响。方法肺结核患者HBVM阳性且HBVDNA阳性为观察组A,HB-VM阳性、HBVDNA阴性者为观察组B,HBVM阴性为对照组C,观察各组抗结核药物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及A组HBVDNA水平与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有无相关。结果各组肝损害发生率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停药率与其他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HBVDNA水平与肝损害发生率、停药率无相关(P>0.05)。结论HBVM阳性尤其HBVDNA阳性肺结核化疗应重视,HBVDNA阴性者可短程化疗,HBVDNA阳性者都应慎行短程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