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面肌痉挛中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本院进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的8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宣教、环境、态度等护理项目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增强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和自护能力,促进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神经功能延迟恢复患者采用心理护理临床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双盲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实施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神经功能延迟恢复的6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临床路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CL-90(90项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CL-90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仅在恐怖、敌对SCL-90评分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神经功能延迟恢复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临床路径,能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4.
<正>三叉神经痛的特征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又称痛性抽搐,多发生于中年以上患者,女性略多于男性。年发病率10~128人/10万[1]。随着显微外科和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研究,微血管减压术成为治疗该病安全、有效的手段。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我科对7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神经痉挛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神经痉挛病人1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黑组各8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固术期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0证护理可有效促进病人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明显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治疗脑神经疾病的理想方法。此手术方法不切断神经,保留了神经的完整及生理功能,而使疾病得到根治[1]。但因手术操作区位于后颅凹的桥脑旁区,手术视野小而深隧,术中易损伤血管及周围神经[2]。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防范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总结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40例面肌痉挛患者的护理体会.面肌痉挛影响患者的容貌,护理人员设身处地理解其心理需求,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如出现意识障碍、瞳孔散大、血压升高,心率和呼吸减慢等脑疝症状,及早报告医生处理.术后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并发低颅压性头痛患者予取头低脚高位.多饮水,食用偏咸的食物;对并发面瘫的患者,嘱其在瘫痪的面肌上做环形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鼓励患者练习张口、鼓腮、吹气球等动作进行肌肉功能锻炼;向并发听力障碍的患者耐心解释出现听力下降的原因,在患者健侧耳朵讲话,避免大声叫喊;对并发脑脊液漏的患者,嘱其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0°~30°,保持鼻腔清洁,嘱其不要挖鼻孔.做好出院指导,嘱其禁用有神经兴奋作用的药物、禁饮兴奋性饮料等.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本组25例完全缓解,8例明显缓解,3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90%(36/40). 相似文献
8.
9.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较为常见的神经性疼痛疾患,大多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小脑桥脑角处的三叉神经后根,受到异位血管的压迫,而解除异常压迫后,疼痛得到缓解或解除[1]。目前显微血管减压(MVD)已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首选的手术方法。我院于1997年1月~1999年3月,采用MVD治疗三叉神经痛15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就有关术前、术后的护理要点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15例,女9例,男6例,年龄33~75岁,平均57岁。病程2~14年,起病突然,疼痛明显,反复发作,轻拂局部激痛区即… 相似文献
10.
11.
临床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最后阶段,护生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提高已学知识的有效途径,是一种锻炼服务思想,培养专业素质,提高技术水平,培养工作能力的综合性教学环节。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s,CP)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质量效益型的管理模式。它是一种包括了多专业的协调合作、预期结果的制定、服务的时限性、服务的连续性、持续的服务品质改进等特殊内涵的,设计精密的临床服务计划。 相似文献
12.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最后阶段,护生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提高已学知识的有效途径,是一种锻炼服务思想,培养专业素质,提高技术水平,培养工作能力的综合性教学环节[1]。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s,CP)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质量效益型的管理模式[2]。它是一种包括了多专业的协调合作、预期结果的制定、服务的时限性、服务的连续性、持续的服务品质改进等特殊内涵的,设计精密的临床服务计划[3]。我科将临床路径严格的时间管理与质量控制引入到护理临床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6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症状改善时间、治疗依从性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肺炎中,能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身心舒适度,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脑卒中专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专科病房18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临床护理路径(CNP)组95例和常规组93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CNP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肢体康复功能、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以及满意度等指标。结果:CNP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低于常规组,肢体康复功能、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按CNP为患者实施护理,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将75例单眼青光眼患者分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39例和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6例。评价指标包括术前平均等待时间、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平均术前等待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护理质量包括疾病知识掌握率、健康知识掌握率和满意率,观察组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孙芳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2,(3):117-118,179
目的:对在小儿腹泻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共计选取120例,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按照随机的方式对这些患儿予以分组处理,其中甲组60例,乙组60例.通过常规护理模式对甲组予以护理,在此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乙组予以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62例结核性胸膜炎病人为观察组,另取2012年收治的62例结核性胸膜炎病人为对照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后对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依从性、满意度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依从性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病人医疗费用,促进病人恢复,提高病人依从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临床护理路径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标准化管理应用于精神疾病病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病人实行标准化CNP管理,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出院前评估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病人平均治疗时间与等待时间,两组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出院时试验组病人及家属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病人平均治疗时间、等待时间短于对照组;试验组无护患纠纷发生,对照组发生4起护患纠纷。[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标;住化管理,可提高工作效率,密切护患关系,保证护理32作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