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面拆装入路在颅底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根据肿瘤侵犯范围分别采用额鼻拆装、上颌窦壁拆装、全上颌骨拆装、下颌骨拆装、颞颧拆装、颞颧-下颌骨拆装等技术,共施行颅底肿瘤摘除62例。其中良性肿瘤15例。恶性肿瘤47例。结果:良性肿瘤术后无复发。恶性肿瘤术后3年生存率为62%,5年生存率为38.3%。结论:应用颅面拆装方法摘除颅底区肿瘤,术野暴露较充分,有利于病灶的完全切除,颅底重要结构可得到保护,并能较好地恢复面部的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底及近颅底肿瘤切除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颅底及近颅底肿瘤患者126例,手术采用上,下颌外旋入路分别为13、17例:耳后C型切口、经颈、颅面联合入路分别为16、48、6例;上颌骨截除术5例;鼻侧切开术5例;经腮、口、颞额、额星期五入路分别为5、6、4、1例。结果:89例良性肿瘤,2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37例恶性肿瘤中,术后存活不足1年者4例。1年、2年、3年、5年以上者分别为6、12、10、5例。结论:上颌外旋适用于切除前、中、颅底肿瘤;下颌外旋适用于切除咽旁间隙良性肿瘤;耳后C型切口入路适用于颞骨肿瘤;额眶入路适用于切除眶顶,蝶骨肿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底肿瘤手术入路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颅底肿瘤患者采用不同入路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肿瘤10例,恶性肿瘤8例。前中颅底肿瘤13例,侧颅底肿瘤5例。结果:18例患者经1~5年随访,良性肿瘤10例中9例无复发,1例带瘤生存。恶性肿瘤8例中,2例鼻咽癌分别随访1年1个月和2年,生存良好。余6例分别随访3年和5年,3、5年生存率分别为50%(3/6),33.3%(1/3)。死亡原因是局部复发、肺部转移,颅内侵犯。结论:根据颅底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性质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既能充分暴露和切除肿瘤,又能保护重要的解剖结构,减少或防止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经颅入路颅眶沟通肿瘤切除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颅入路切除颅眶沟通肿瘤的途径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颅入路颅眶沟通肿瘤手术切除治疗34例资料,并对手术适应范围进行探讨。结果 19例眶源性肿瘤,其中17例患者手术全切后痊愈,2例次全切以保留视力。15例颅源性肿瘤,其中7例良性肿瘤全切,术后未复发;5例视神经胶质瘤行球后至视交叉前切除,1例颅内复发行放疗;3例视神经胶质瘤姑息处理,术后放疗效果差。结论 颅眶沟通肿瘤经颅入路切除可增加治愈率,减少术后复发,早期手术可增加肿瘤全切率。  相似文献   

5.
6.
颅底部的解剖位置很深,毗邻血管、神经、大脑、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等重要结构。过去,当恶性肿瘤从颅外侵入颅底时大多放弃手术治疗,即使手术亦是从鼻腔、鼻窦盲目剥离或搔刮累及颅底的肿瘤,不能彻底切除。随着手术技巧的不断改进和颅底外科的发展,人们认识到颅面联合进路暴露颅内充分,  相似文献   

7.
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底肿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底肿瘤的手术技巧和适应证。方法 分别经眶上、翼点、眉间、颞下和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颅底肿瘤18例,内窥镜辅助的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颅底肿瘤4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3例,无锁孔入路相关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结论 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底肿瘤具有创伤小、脑牵拉损伤轻、术后恢复快的优点,适合于病灶范围相对局限的颅底肿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颧颞入路对中颅底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中颅窝脑膜瘤 9例 ,颅咽管瘤、脑膜肉瘤及神经鞘瘤各 1例 ,采用颧颞入路手术 ,取下颧弓以扩大中颅窝底视野。对肿瘤长入后颅窝者 ,切开小脑天幕 ,切除天幕下肿瘤 ,对向前颅底及眶内生长者 ,以扩大的颧颞眶入路手术。结果 中颅底肿瘤全切 6例 ,次全切 3例 ,大部切除 3例。肿瘤残留与肿瘤侵犯海绵窦、包绕颈内动脉、脑干受浸润有关。结论 颧颞入路可有效地适用于中颅底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侧颅底肿瘤手术入路(附4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切除侧颅底肿瘤的最佳入路。方法:44例患者中,采用下颌外旋入路17例,耳后C形切口入路16例,上颌外旋入路7例,颞额入路4例。结果:25例良性肿瘤术后无复发;19例恶性肿瘤中,术后生存不足1年2例,1年以上4例,2年以上7例,3年以上6例。结论:下颌外旋入路适用于切因旁间隙、颞下窝、鼻咽部、口咽部、蝶骨、斜坡及上颈椎肿瘤;耳后C形切口入路适用于切除颞骨肿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底肿瘤的手术入路、技巧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翼点入路、应用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率84.8%,无死亡病例。总体效果良好。结论翼点入路是显微切除颅底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径路。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颧颞入路对中颅底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中颅窝脑膜瘤 ,颅咽管癌、离膜肉瘤及神经鞘瘤各1例,采用颧颞入路手术,取下颧弓以扩大中颅窝底视野,对肿瘤长入后颅窝者,切开小脑天幕,切除天幕下肿瘤,对向前颅底及眶内生长者,以扩大的颧颞眶入路手术。结果 中颅底肿瘤全切6例,次全切3例,大部切除3例,肿瘤残留与肿瘤侵犯海绵窦、包绕颈内动脉、脑干受浸润有关。结论 颧颞入路可有效地适用于中颅底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LeFortⅠ经上颌入路用于切除颅底中线区肿瘤。方法 使用LeFortⅠ经上颌入路和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斜坡、鼻咽部和筛蝶窦广泛生长的 8例巨大颅底肿瘤。结果  5例全切除 ,3例次全切除 ,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LeFortⅠ经上颌入路可以充分暴露和安全、有效地切除斜坡、鼻咽部和筛蝶窦广泛生长颅底中线区肿瘤  相似文献   

14.
对于颅底区深部肿瘤,若术野暴露不充分盲目手术,极易并发大出血、颅神经损伤或器官功能障碍。但扩大面部切口又损害容貌。为此,我们采用“翻揭”或“拆装”入路扩大视野,既有利于病灶的完整切除,又使头面部框架结构得以维护,达到不损容或少损容的目的。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Le Fort I经上颌入路用于切除颅底中线区肿瘤.方法使用Le Fort I经上颌入路和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斜坡、鼻咽部和筛蝶窦广泛生长的8例巨大颅底肿瘤.结果5例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Le Fort I经上颌入路可以充分暴露和安全、有效地切除斜坡、鼻咽部和筛蝶窦广泛生长颅底中线区肿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底肿瘤完整而安全切除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对颅底肿瘤根据侵及区域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径路,总共9例。其中3例采用经一侧上颌骨掀翻入路,1例采用经一侧腮腺颞下窝入路,1例采用下颌骨升支横行截骨,4例采用下颌骨颏孔前截骨外旋入路。结果:所有病例的颅底肿瘤,均被安全而完整地切除;其中1例是纤维血管瘤,1例高分化平滑肌肉瘤,2例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1例高分化鳞状上皮癌,2例平滑肌肉瘤,1例颈动脉体瘤,1例滑膜肉瘤,1例骨化纤维瘤。结论:最佳手术入路的选择应相对于颅底不同部位的肿瘤,针对特殊的解剖结构而选择。上颌骨掀翻入路是治疗中颅底或侧颅底,尤其是同时累及两个解剖区域以上病变时较好的选择。对于侧后颅底病变伴张口受限,面神经受侵犯者,可选择经腮腺颞下窝入路。肿瘤与颈动脉关系密切时采用下颌外旋入路较好。  相似文献   

17.
颅底及邻近部位肿瘤手术入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犯颅底及其邻近部位(如斜坡、蝶窦、筛窦、眶后等处)的肿瘤,位于颅;面、咽等结构之间,手术显露困难。我们参考Derome“经颅底前入路”的方法,根据病变的实际情况作相应改进,治疗3例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彭玉成  陆书昌 《上海医学》1997,20(4):236-238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岩斜区肿瘤外科治疗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7年至2000年6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17例岩斜区肿瘤。12例肿瘤直径大于4cm。采用6种手术入路:颞下-小脑幕;天幕上下联合;颞下-乙状窦前;枕下乳突后;枕下远外侧;额眶颧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12例(71%),术后恢复良好者11例(65%),术后新增颅神经损害6例(35%)。结论:选择和掌握适合的颅底手术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岩斜区肿瘤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颅颌面联合手术治疗前颅底区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前颅底肿瘤手术及术后颅底组织缺损修复方法。方法 对1992~1999年间我院收治的35例患者的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并发症、生存率、修复材料和方法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29%(5/35例),35例中良性肿瘤共11例,1例死于术后脑水肿伴全身,余了0例随访7年皆健在。24例恶性肿瘤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按生命表法计算)分别为58.07%和36.29%。结论 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