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整理总结古代医家治疗岭南地区常见的夹湿类温病的方药规律以指导临床。方法收集整理岭南温病的古籍资料,提取病名、症状体征、证候、治法、方名和药味组成等信息,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2.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湿温常用的方剂有甘露消毒丹、黄芩滑石汤、龙胆泻肝汤、杏仁滑石汤、加减正气散、薏苡竹叶汤等;暑温常用的方剂有白虎汤、清暑益气汤、竹叶石膏汤、连梅汤、三物香薷饮、茵陈白薇汤等;伏暑的常用方剂为加减银翘散等;常用中药包括茯苓、滑石、厚朴、连翘、杏仁等;部分医家还善用花类药如金银花、南豆花、旋覆花、金蝉花等。结论古代医家治疗岭南地区常见温病的方药规律可为现代岭南温病的救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温病条辨》对杏仁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治“气”角度可从功效特点、用法特点两方面分析《温病条辨》对杏仁的妙用。功效特点方面,杏仁可降上逆之肺气,在《温病条辨》风温、暑温、秋燥等温热类温病的治疗中有所体现,可用于治疗温热咳喘等证,临床应用着眼于肺之气;杏仁可开壅闭之肺气,气化则湿化,在《温病条辨》湿温、暑湿、伏暑等湿热类温病的治疗中有所体现,可用于治疗湿热咳喘、湿阻中焦、湿遏三焦等证,临床应用着眼于一身之气;杏仁还可利气以治血,可用于血证的治疗。用法特点方面,不同配伍可使杏仁发挥不同功效,取降气之效时配伍功擅开宣之品,取其开宣之功时配伍利湿除湿之品,取利气治血之效时配伍治血之品;杏仁的用量大小需考虑全方功效,避免影响整体疗效;甜杏仁、杏仁泥、杏仁粉等不同性状的杏仁的使用助其在《温病条辨》不同方剂中发挥不同功效。  相似文献   

3.
三仁汤是治湿热证的主方。本方俱备辛开、苦降、淡渗三法,有宣开气机,清化湿热的功能。方中杏仁的苦温,以宣开肺气为主药,佐以竹叶清上焦之热;用蔻仁配厚朴、半夏的苦辛温以运化中焦之湿浊;用苡米仁配滑石、通草甘淡渗利下焦,故能主治湿热弥漫之证,是治疗湿温证的代表方。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说:“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三仁汤主之”。湿热病的病因病机,乃是湿遏热  相似文献   

4.
杏仁滑石汤出自清代吴瑭《温病条辨》,由杏仁、滑石、黄芩、橘红、黄连、郁金、通草、厚朴、半夏组成,具有苦辛通降、清利三焦湿热之功,主治湿热弥漫三焦。笔者用杏仁滑石汤加减治疗杂证疗效满意,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县城关数度暴发流行肠伤寒。我爱斟选吴鞠通杏仁滑石汤加石膏、寒水石,名杏仁三石汤,为肠伤寒辨病基础方,主治该病极期;并取达原饮、青蒿鳖甲汤随症加减,分别施于前驱期与恢复期。经过反复验证,不无得心应手,故谓合而为一(一方主病),化而为三(三期辨治),散无定数,收效有期。吴鞠通曾经自解杏仁滑石汤意:“杏仁、滑石、通草先宣肺气,自肺达膀胱以利湿,厚朴苦温而泻湿满,芩、连清里而止湿热之利,郁金芳香走窍而开湿热之闭结,橘、半强胃而  相似文献   

6.
<正> 清代名医吴瑭,临床运用杏仁有独到之处,且在理论上也有所阐发,今据其在《温病条辨》中运用杏仁的规律归纳如下: 一、宜肺化湿吴氏喜用杏仁宜利肺气以化水湿,治疗湿热性疾患,这是很突出的地方。三仁汤是宜肺化湿的著名方剂,方内杏仁开肺气,厚朴、白蔻理中气,半夏和胃,苡仁、滑石、通草淡渗利湿,使气化得行,胃气得降,水道得通,湿浊得去。杏仁滑石汤中“以杏仁、滑石、通草清宜肺气,由肺而达膀胱以利湿”,厚朴泻湿满,芩连清里热,郁金开胸痞,橘红半夏健胃止呕兼化痰湿,俾使三焦之湿热,得到分治而解除。在三加减正气散中,“加杏仁利肺  相似文献   

7.
戴丽莉 《新中医》2017,49(6):191-192
正三仁汤出自于清·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治疗湿温病的代表方剂之一。本方由苦苦杏仁、通草、厚朴、薏苡仁、竹叶、滑石、白豆蔻、半夏8味药物组成,用于治疗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1])。本方功能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主治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等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证者。湿为阴邪,其来以渐,留恋难散,故汗解不能,攻下无济。治疗既不可辛散燥夺,又不可苦寒直折。临床实践表明,本方不仅治  相似文献   

8.
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杏仁之运用十分广泛,且具独到之处。全书附方二百零八首,用杏仁者计二十四方,其中将杏仁用作主药者有七首,如三仁汤,桑杏汤、杏仁石膏汤等。兹就其运用规律简述如下: 一、宣气化湿吴氏治湿温诸病非常重视气机的通畅,提出“气化则湿亦化”而肺居上焦,主一身之气,故肺气的宣通对全身气机的调畅具有重要影响,杏仁归经入肺,善“宣肺气”。方如三仁汤以杏仁辛开肺气,佐白蔻、厚朴、半夏行气消痞,健脾除湿,滑石、通草、苡仁渗利湿热,使肺气宣通,脾运得  相似文献   

9.
叶天士与薛生白,清代同一时期的著名医学家,擅长温病治疗。笔者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对两位医家治疗湿热痞证的医案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其用药特色。叶氏与薛氏治疗湿热痞证均以湿热分治、三焦分消为原则,用药以苦、辛、温为主,理气化湿,重视脾、胃、肺三脏的气机调节,但在具体药物选择上有所不同,两者共用药物中,厚朴、杏仁、陈皮、滑石使用频率均较高。叶天士还好用半夏、黄芩、黄连、茯苓;薛生白较多用茯苓皮、草果、藿香。药物配伍方面,两位医家均喜用陈皮、厚朴,厚朴、杏仁配伍;叶氏还多用半夏、杏仁,半夏、黄芩,滑石、杏仁等;薛氏则用厚朴、陈皮、茯苓皮三者相互配伍为多。两位医家治疗中的相同、不同之处对临床治疗湿热类痞证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儿泄泻是小儿常见疾患,在岭南地区尤为多见,故岭南历代医家皆重视小儿泄泻之证,并形成了具有岭南特色的治泄之法。罗笑容传承了岭南小儿医家治泄的思路,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本文总结了罗笑容对岭南地区小儿泄泻形成特点及辨证分型的认识,提出脾虚湿泻与湿热泻是岭南地区小儿泄泻最常见的证型,并着重介绍了罗笑容治泻三方,包括治脾虚湿泻的苍蚕止泻汤,治湿热泻热重于湿的加味葛根芩连汤,治湿热泻湿重于热的罗氏三花汤并附医案三则,解析其治疗小儿泄泻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三仁汤乃清代名医吴鞠通所拟 ,主治湿温初起 ,或暑温挟湿 ,邪在气分的病证。方由生薏苡仁 18g~ 30g ,苦杏仁 9g~ 12g ,白蔻仁、厚朴、通草各 6g ,滑石 12g~ 18g ,姜半夏、淡竹叶各 9g组成。具有清利湿热、宣畅气机的功效。方中杏仁宣通上焦肺气 ;蔻仁开发中焦湿滞以舒脾 ;薏苡仁益脾渗湿 ,利下焦之湿热 ;半夏、厚朴以除湿消痞 ,行气散满 ;通草、滑石、淡竹叶清利湿热。诸药合用 ,三焦宣畅 ,上下分消 ,湿化热清 ,故诸症自除。临床上 ,笔者以该方治疗凡属湿热蕴结中焦致胸脘痞闷、舌苔白腻等症 ,均收到良好的疗效。1 典型病例某男…  相似文献   

12.
藿朴夏苓汤源于清代石寿棠《医源&#183;湿气论),取名自清代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方剂组成:藿香、半夏、茯苓、猪苓、杏仁、薏仁、蔻仁、泽泻、淡豆豉、厚朴,具有芳香辛散、宣化表里湿邪的功效,“为治湿温、湿热、湿重挟秽之初方”。现代医家常根据“湿”或“湿热”不同的病机特点,在原有经方的基础上加减化裁,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治疗具有湿热证表现特点的病证。现就近10年来藿朴夏苓汤及其化裁方的临床应用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甘露消毒丹新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太日 《新中医》1999,31(2):51-51
甘露消毒丹出于《温热经纬》,由白豆蔻、藿香、茵陈、滑石、石菖蒲、木通、黄芩、连翘、川贝母、射干、薄荷组成。具有清化湿热、解毒、宣通气机功用。为治湿温,邪在气分,湿热并重,湿温时疫的常用方。笔者用治外科病,辨证正确,对症用药,每可收到满意的疗效,现介绍...  相似文献   

14.
芍药甘草汤加口服补液盐治疗急性腹泻40例治疗组辨证分湿热与寒湿证:湿热者治以益脾敛肝兼清热利湿,方用芍药甘革汤加乌梅、葛根、滑石等;寒湿者治以益脾敛肝兼温中化湿,方用芍药甘草汤加于姜、毕拨、藿香等。取上方2剂,水煎成1000ml;再取口服补液盐混合剂...  相似文献   

15.
<正> 三仁汤出自清·吴瑭《温病条辨》。方由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竹叶、厚朴、生苡仁、半夏、白蔻仁八味药物组成。功能宣化畅中、清利湿热。善疗夏秋湿热病证,为治疗湿温病的通用方。笔者运用本汤加减治疗春温夹湿、暑温夹湿等证,亦颇效验。现介绍如下。一、春温夹湿覃某,女,15岁,1979年2月14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气候反常,细雨绵绵,当寒不寒,反而炎热。患者外出归来觉周身不适,困倦,头重脚轻,不思饮食,大  相似文献   

16.
千金苇茎汤,药味精简、药性平稳,是笔者40年来常用方剂。为探讨苇茎汤临床运用,谈谈个人浅见。1 苇茎汤并非专治肺痈苇茎汤首见于《金匮》,历代方书和近代讲义教材都收录在肺痈门,成为治肺痈专方。明清以降,唯温病学家叶天士、吴鞠通善用苇茎汤治疗湿温和内儿科疾患。叶氏用于咳嗽、吐血、肺痹、哮喘、风温、暑证、痰证(《临证指南》),昊瑭加杏仁、滑石治“热饮”引起“太阴湿温喘促”、小儿湿痉、麻疹痉咳等(《温病条辨》),大大的扩大了本方临床应用,对近代医家有较大的影响,如近贤蒲辅周认为苇茎汤属通阳利湿法,用于乙脑、  相似文献   

17.
银翘散出自《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上焦篇》第4条,其曰“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是方在书中虽列第二,但实为《条辨》治温之首方。现就吴鞠通在湿病治疗中对银翘散的运用予以探析。一、邪入气分用银翘散《条辨·上焦篇》第38条曰“太阴伏署,舌白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去牛蒡、元参加杏仁、滑石主之”,方中去牛蒡之滑泄,加杏仁宣肺利气以化湿,加滑石清署渗下以利湿,故可用于伏署之暑湿内郁气分、时邪外束卫表之卫气同病,所以自注说“此邪在气分而表实之证也”。  相似文献   

18.
《湿热病篇》辨证论治规律探讨刘炳凯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主题词*中医师@薛生白@湿热病篇*中医药学文献辨证论治《湿热病篇》为清·薛生白所著,是治疗湿热病的专书,对于湿热病的论治条分缕析,极为详尽。该书所论湿热病以湿温为主,兼及温热夹湿、暑湿等...  相似文献   

19.
甘露消毒丹出自王孟英之<温热经纬>,药物有:藿香、滑石、蔻仁、茵陈、木通、石菖蒲、贝母、黄芩、连翘、射干、薄荷,属专治湿温时疫之主方.是方立意重在化浊利湿、清热解毒,历代医家常用来治疗湿温病邪在气分,湿热并重之身热困倦、胸闷腹胀、无汗心烦,或有汗出身热不退、尿赤便秘,或泻而不畅,或咽痛,苔白或黄腻,以及暑湿时疫、吐泻等证.现代医家运用本方治疗肠伤寒、传染性黄疸肝炎、急性胃肠炎等湿热并重之证.已故鄂东名老中医陈灌园深得孟英立方之旨,用本方治疗肺痈、悬饮、肺痨等上焦疾病,常获效验,今录病案三则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三仁汤活用举隅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512000)钟秋生三仁汤出自清代医家吴瑭的《温病条辨》,方由杏仁、白蔻仁、薏苡仁、炙甘草、半夏、淡竹叶、滑石、通草、厚朴等九味药组成,为治湿温而设。笔者临证每遇病机属湿热侵及三焦,气机不利者,活用三仁汤,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