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闭角型青光眼合并不同程度晶状体浑浊138例(138眼)的临床资料,术前检查前房角、前房角关闭粘连小于180°范围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比较术前后眼压、视力及前房深度,随访6-12个月。结果术后138眼眼压均控制在21.0mmHg以下,前房深度增加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可有效地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 方法:2001-10/2004-10收治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2例,术前控制眼压,经视力检查、前房角镜和裂隙灯等检查后,均单独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 结果:术后随访3-12mo。视力均较术前提高,视力≥0.3者23例占72%;术后眼压〈21mmHg(1mmHg=0.133kPa)者29例占91%。 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可有效地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3.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术后高眼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后高眼压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10月~2003年2月收治的争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后高眼压患者22例22眼,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16个月。结果术后22眼眼压全部控制在2.8kPa以下,其中15眼(68.2%)控制在2.0kPa以下。无严重并发症,所有病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控制抗青光眼滤过术后高眼压,改善视力,是治疗瞳孔阻滞型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性术后高眼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9例(39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用黏弹剂分离前房角。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患眼术后3月眼压平均为(12.6±3.1)mmHg,较术前用药前后眼压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前房角镜检查发现术后前房角均有增宽,房角关闭及周边虹膜前粘连范围减小;中央前房深度增加。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相似文献   

5.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2月-2008年3月收治的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6例(48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月-3年。观察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前房角的变化。结果45眼眼压控制正常,3眼需滴降眼压药物。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能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及评估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人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34例34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所有术眼晶状体均伴不同程度混浊.其中11只眼已在6个月至10年前行抗青光眼手术.本次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观察术前、术后至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变化.结果 术后除1只眼外,所有患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眼压均得到有效控制;与正常白内障对照组术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后不需要药物控制眼压.结论 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可以作为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分析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治疗的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48例(48眼),术前查前房角,前房角关闭粘连小于180°范围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术后分析比较眼压、视功能及前房深度,随访6~12个月。结果术后48眼眼压全部控制在21.0 mmHg以下,无严重并发症。46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眼视力无变化。术前术后视力及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合并有白内障的前房角关闭粘连小于180°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行单纯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12/2004-07我院眼科住院22例25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其中11眼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4眼为继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入院后均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随访时间7~36(平均16.50±9.80)mo。结果:术后随访眼压为(10.55±5.08)mmHg(1mmHg=0.133kPa),比术前用药后的眼压(28.35±15.70)mmHg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4.732,P<0.001)。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08±0.75)mm增加到术后的(2.37±0.48)mm,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6.632,P<0.001)。术后所有25眼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提高。结论: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回顾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经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5例(38只眼),行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及视野的变化,并分析术后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3年.结果 术后随访期间所有术眼眼压较术前显著降低,中央前房深度明显增加,30只眼(占79%)房角完全开放,36只眼(94%)最佳矫正视力比术前提高.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能有效降低眼压、加深前房、开放房角和提高视力,是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goniosychialysis for treatment of angle-closure glaucoma.Methods From June 2006 to June 2009,35 cases (38 eyes) of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 with cataract were performed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goniosychialysis.The changes of vision,intraocular tension,anterior chamber depth,anterior chamber angle and visual field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were observed,while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analyzed.The period of follow-up was six months to three years.Results The intraocular tension of 38 eyes remarkably decreased and the anterior chamber depth obviously increased,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surgery.The anterior chamber angles of 30 eyes (79%)were completely open and the optimal corrected vision of 36 eyes (94%) improved in different degrees.Conclusions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goniosychialysis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surgery for treatment of angle-closure glaucoma,which can effectively decrease intraocular tension,deepen anterior chamber,open anterior chamber angle and improve vision.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采用超声乳化术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ntraocutar lens implantation, PHACO + IOL)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8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合并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4例(106眼),其中男性33例,女性51例;年龄50~78岁,平均(65.8±5.6)岁。急性发作就诊者52例(均为单眼),  相似文献   

11.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原发闭角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治疗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12月本院收治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2 7例。术前控制眼压 ,经视力检查、前房角镜和裂隙灯显微镜等检查后 ,均单独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 术后随访 6~ 18月。视力均较术前提高 ,视力 >0 .5者占 5 1 9%。 2 2例术后眼压 <18mmHg( 1mmHg =0 .13 3kPa) ,另 5例用一种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在 18mmHg以下。结论 超声乳化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可有效地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12.
赵玲  靳扬扬  李冬  樊容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7):1367-1369
目的:评估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合并PACG白内障的患者60例70眼,其中急性PACG43眼,慢性PACG27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手术前后观察视力、眼压、房角镜检查、前房深度等。术后随访6mo。结果:手术前后比较:视力提高(P<0.05);平均眼压下降(P<0.01);房角不同程度开放(P<0.01);前房深度增加(P<0.01)。手术成功率:急性PACG组高于慢性PA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手术对急性PACG治疗效果优于慢性PACG,慢性期及慢性PACG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13.
超声乳化术治疗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杭春玖 《国际眼科杂志》2009,9(8):1497-1498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前合并临床前期或先兆期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单纯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5例35眼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采用单纯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方法,术后随访观察视力、眼压、房角及前房深度变化。结果:术后患者视力均恢复至0.3~0.8,术后第1d,仅3眼眼内压轻度升高,达22~28mmHg,经治疗观察1wk后2眼眼内压恢复正常,仍有1眼眼内压升高至27mmHg,经局部用药控制,未再行手术治疗。结论:对于部分合并有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行单纯的超声乳化手术能确实的恢复视力,控制眼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临床效果。方法:对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56例60眼均在表面麻醉下行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结果:术后仅3眼在1wk内眼压轻度增高(22~28mmHg),经治疗后眼压降至正常,随访3~12mo眼压正常。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中央前房深度、房角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对于部分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是一种便捷、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降压和增视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5.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56例56眼均在表面麻醉+球后麻醉下行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结果:术后仅5眼在4d内眼压轻度增高(25~30mmHg),经治疗后眼压降至20mmHg以下,随访3~24mo眼压正常。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达0.3~0.8,中央前房深度、房角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对于部分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是一种便捷、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降压和增视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有白内障的首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且房角关闭粘连范围<180°的患者16例18眼,单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观察分析术前和术后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及矫正视力的变化。 结果:术后眼压全部控制在20mmHg(1mmHg=0.133kPa)以下,前房深度明显增加,17眼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眼无变化。术中、术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期间,17眼视力无明显变化,1眼因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引起眼底出血视力下降明显。术前和术后眼压、前房深度、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恰当适应证的选择可使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oucoma,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9例59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ACG)35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ACG)24眼。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术后用药情况及并发症。随访6~12mo。结果:(1)急性ACG组术前(n=35眼)平均眼压23.9±6.6mmHg,术后12mo时(n=28眼)平均眼压11.7±2.6mmHg(P<0.01)。慢性ACG组(n=24眼)术前平均眼压20.9±6.5mmHg,术后12mo时(n=19眼)平均眼压14.5士1.4mmHg(P<0.01)。急性ACG组术后眼压降低幅度为11.3±5.9mmHg,慢性ACG组为7.4±7.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ACG59眼术后末次复查时44眼(74.6%)视力较术前提高。(3)急性ACG组术前、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分别为1.79±0.15,3.32±0.1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ACG组术前、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分别为1.84±0.19,3.37±0.2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系数分别为2.26±0.16,2.14±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急性ACG组、慢性ACG组手术完全成功率分别为94.3%,87.5%,条件成功率分别为5.7%,8.3%。(6)全部患者术后有15眼(25.4%)发生轻或中度角膜内皮水肿,15眼(25.4%)发生前房纤维素渗出。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的有效而安全的方法。急性ACG的疗效优于慢性ACG。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不同术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34例47眼,分为两组:A组26眼(房角关闭粘连范围≤180°)行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B组21眼(房角关闭粘连范围>180°)行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mo,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前房深度、炎症反应、滤过泡及并发症。

结果:两组患者末次随访眼压分别为14.37±4.83和15.86±3.74mmHg,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前房深度分别为3.53±0.37和3.63±0.35mm,较术前均显著加深(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BCVA中值分别为0.6和0.5,较术前提高。两组术后均未见明显的并发症。

结论:选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适合的青光眼术式治疗PACG,降眼压效果稳定,视力提高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是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晓鸣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8):1601-1602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5例55眼均接受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术前、术后1wk;3,6mo的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及房角的变化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22.4±3.1mmHg,术后14.3±4.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中央前房深度为1.49±0.31mm,术后随访平均深度为3.04±0.3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所提高。术前房角关闭范围≤180°者36眼,术后房角均增宽开放。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