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糖尿病性肾病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nephropath,DN),又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据统计,在西方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已达300/10万人口。在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居世界第二位。*N发生后,最终将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而且治疗比较困难,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在美国和日本,DN在导致终末期答功能衰竭最常见病因中分别占第一位和第二位。在美国透析患者中3O%来自DN,近1/5的肾移植在DN患者中进行。所以,对DN并发肾功能衰竭,及时明确诊断,恰当有效地治疗,极为重要。本文总结应用深圳万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复合氨基酸胶囊等药物,治疗DN…  相似文献   

2.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其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肾病(DN)发病趋势也在增加,而成为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针对DN的治疗以及控制DN发展的治疗,越来越多地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本文就近年来中医治疗DN的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笔者在2001年至2006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DN19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秋  夏永鹏 《中医药学刊》2004,22(1):103-10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常见和主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在西方国家DN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1]近年来,我国临床医学界应用中医药治疗DN取得了肯定的疗效.许多单味药或其提取物在DN时应用能有效的降低蛋白尿、阻抑DN的进展、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洪昱钤 《北京中医药》2002,21(3):187-189
糖尿病(DM)是仅次于心血管病、肿瘤而居第三位的致死性疾病,而糖尿病肾病(DN)是其危害最大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又是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在西方国家DN是导致终末肾(ESRD)的第一位原因。因此,对DN的研究受到了医学界极大的重视和关注,而中医药对DN防治有独特疗效,近年来研究取得一定成绩,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又称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持久异常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加而导致弥漫性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所产生的微血管并发症。据报道,糖尿病史10年~20年的患者DN发病率可达47.66%,且病变呈进行性发展,5年~10年后即可出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因此,有效预防DN发生,或阻断病情发展,延缓慢性肾衰进程,己成为当今医学界急需攻关课题。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物,而中医药却逐步显示其优势。故对近年相关中医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DM)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引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症。糖尿病肾病(DN)作为DM的主要并发症,所占比例已达15%。DN不仅是西方国家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与原因,预测也将成为发展中国家ESRD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有效防治DN的发生和发展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衰的主要原因,目前除对症、支持、降压、抗凝等治疗外,无根治方法,而中医近年来治疗DN取得明显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中的发病率达47.66%,是造成慢性肾功能衰竭和致死的常见原因,占糖尿病患者死亡率的60%,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DN必将成为我国导致终末肾衰竭的重要疾病。西医治疗本病主要是对症治疗而且存在许多弊端,因此对其发病机理和治疗措施的深入探索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就近10年来DN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舒降之治疗糖尿病性肾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nephropathDN),又名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为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糖尿病的发病率在西方国家已达300/10万人口,DN成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第一位原因。美国透析患者中3O%来自DN,近卫/5的肾移植在DN患者中进行。在DN的患者,合并高脂血症时,使病情加重,需及时恰当的治疗。本文总结应用美国默沙东有限公司生产的舒降之(辛代他订)治疗DN合并高脂血症的经验,并结合近年有关文献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39例,男25例,女14例,均为专科门诊或住院病人,年…  相似文献   

11.
美国精准医学计划在国内引起热议,精准医学为未来医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必将带来现代医学的又一次革新浪潮。通过了解精准医学诞生的历程及基础,分析精准医学与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体系、治未病理念及中医体质学说等之间的联系,阐述具有两千多年时间跨度的中医学与精准医学之间的关系,以期探寻中医学在精准医学浪潮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中医学在新浪潮下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姜树民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1933-1934
中医急诊医学是在历代医家不懈地努力下逐渐形成的研究人类生命过程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学科,其有自身独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且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药历经二千余年,始终彰显其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应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实践中再创新,就一定能在中医急症工作中有所作为,最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急诊医学,造福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   

13.
转化医学与循证医学及其与中医药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转化医学意在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成为临床应用,该项工作至少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二是从临床研究到临床应用。转化医学提出的背景在于近20年来在医学领域投入的研究经费和项目对于临床治疗的进步影响不大,因而更加关注从基础到临床的研究转化。循证医学是典型的转化医学,着重于将临床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中医药的疗效评价是转化研究的前提,通过获得疗效的证据,在临床推广应用,再到医疗卫生服务及政策制定的后期转化。本文介绍了转化医学及其与循证医学的关系,转化医学对中医疗效评价的作用和影响,力求从新的思路和方法来推动中医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最广泛的含义是"中国医学"或"传统医学",而其精髓所在体现在一个"中"字上,其不仅代表"中国""中华"的含义,更体现了中医学的平衡观,这一点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生理病理,养生及防治等各方面可以说明,因此说中医学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医学,体现出了生命乃至整个宇宙的存在意义,代表了中华文化,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大智慧。  相似文献   

15.
彭坚 《中医药导报》2005,11(2):9-11,29
文章从传统医学的哲学方法、治疗方法、预防思想等3方面对现代医学的启示进行详尽的阐述,认为现代医学虽然优势明显,但处于“替代”、“补充”地位的传统医学因其防治疾病方面疗效独特,天然无毒副作用,正萌发出新的生机,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及各国政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转化医学的提出背景、发展目标、研究路线图的系统介绍和对东、西方医学体系的差异及趋势分析,较全面地阐述了转化医学时新医药学发展所带来的启示.中医药学的优势在于具有整体观、系统论的指导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调节平衡;采用中药复方来进行个体化治疗等特点.但中医药学在现代化道路上尚需解决若干关键科学问题:中医药如何从限于自己解释自己的封闭系统转化成能容纳百川的开放系统;如何实现和其他现代科学(如系统生物学等)之间的结合、整合、融合;如何体现现代的科学模式、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即用数据(Data)来表现,而不是用语言(Word)来表现等.尽管东西方医学体系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的趋势已经出现,我们应有意识的实现东、西方医学的结合、整合、融合并上升为21世纪的新医药学.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基本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医药不分家的一体化研究,具有药物系统针对生命系统的"系统-系统"相互作用特性;②临床诊断具有"病证结合"的整体表达模式,即包含了中医证候量化指标、西医病理生化指标及影像学指标和临床系统生物学发现的生物标志物(基因、蛋白质、代谢物);③方、病、证对应的临床治疗模式,即针对"病证结合"的人体系统,用药形式是复方药物,达到"方、病、证对应,整体治疗,系统调节"的目标;④新药研发模式是"医生参与、医药结合",走"临床一动物一临床"的研发途径;⑤复方药物和人体两个系统的表征能采用整体表征和局部特征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相结合等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新医药学与转化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转化医学的提出背景、发展目标、研究路线图的系统介绍和对东、西方医学体系的差异及趋势分析,较全面地阐述了转化医学对新医药学发展所带来的启示。中医药学的优势在于具有整体观、系统论的指导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调节平衡;采用中药复方来进行个体化治疗等特点。但中医药学在现代化道路上尚需解决若干关键科学问题:中医药如何从限于自己解释自己的封闭系统转化成能容纳百川的开放系统;如何实现和其他现代科学(如系统生物学等)之间的结合、整合、融合;如何体现现代的科学模式、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即用数据(Data)来表现,而不是用语言(Word)来表现等。尽管东西方医学体系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的趋势已经出现,我们应有意识的实现东、西方医学的结合、整合、融合并上升为21世纪的新医药学。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基本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医药不分家的一体化研究,具有药物系统针对生命系统的"系统-系统"相互作用特性;②临床诊断具有"病证结合"的整体表达模式,即包含了中医证候量化指标、西医病理生化指标及影像学指标和临床系统生物学发现的生物标志物(基因、蛋白质、代谢物);③方、病、证对应的临床治疗模式,即针对"病证结合"的人体系统,用药形式是复方药物,达到"方、病、证对应,整体治疗,系统调节"的目标;④新药研发模式是"医生参与、医药结合",走"临床-动物-临床"的研发途径;⑤复方药物和人体两个系统的表征能采用整体表征和局部特征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相结合等模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查阅文献,对蒙古族医学(以下简称蒙医)中矿物药应用历史、分类、炮制、功效、剂型等进行梳理研究。蒙古族药(以下简称蒙药)三大本草著作《认药白晶鉴》《识药学》《蒙药正典》中有诸多关于矿物药的记载。蒙医中矿物药传统分类采用三级分类法,即“大类”“类”“种”;现代分类主要采用矿物晶体化学分类法和阳离子分类法。矿物药的炮制方法有259种,可归纳为火制、液体制、火液体合制、干制4类38型;功效多集中在破痞、燥协日乌素(黄水)、止腐、接骨、消食、祛巴达干等。《内蒙古蒙成药标准》等标准收载的成药(或制剂)共552首,含矿物药成分的有231首,其中应用最多的药材为石膏,其次为白矾、寒水石、光明盐、硇砂等;在剂型方面,散剂、丸剂较多,汤剂较少,极少使用外膏剂、洗剂、颗粒剂、口服液、胶囊剂、片剂、搽剂、酒剂、灰剂等。介绍了特色蒙药万年灰、赤铜灰、青金石。  相似文献   

19.
<正>人体整体功能态是在生理、病理环境等条件下广泛存在的整体反应形式。整体功能态具有复杂性、整体性、阶段性和可调节性。中医学是从整体功能态来认识、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本质上是一种整体功能态医学。1人体的整体功能态人体是一个整体,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也就是由不同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等构成。这些人体内部结构都有各自的相应独立功能,但也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内部网络彼此相互联系着的,无论健康与否,  相似文献   

20.
中药分类通常是以药材自然属性作为依据,如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真菌类中药"包括以子实体、菌核等入药的"药用真菌"和真菌的固体发酵产品--从古代的曲、酱、酒等至现代的"菌质"均属"真菌药物",已有千年以上药用史.但因生物分类学长期来误将真菌视为低等植物,故使"真菌类中药"也随着属于植物药,就既缺乏科学的归属更难以解释"真菌药物"的性质,从而将影响它产品的定位,脱离中药范畴,与那些在理念、工艺、应用上都有显著差异的现代其他各类生物制品统一定位.固体发酵是中药传统范畴内仅有的一项生物技术,它的发展受益于中医药理念、经验的指导,工艺与应用也具有中药特色,近期又接受应用现代中药的研发内容要求与实验方法,其下游工程也和现代中药提取、纯化技术一致,产品有合格质量标准,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各期临床试验,因此它既有中药历史传统又符合现代中药的要求.虽然"真菌类中药"拥有研发潜力巨大、生产工艺多种、临床涉用面广等优势,且现代中药生物技术--固体发酵工程更已有显著的重要进展,但至今仍因缺乏科学归属与合理定位,而影响它的发展.现代生命科学已确认真菌并非植物,早已成立了真菌界Fungi,又与一些貌似真菌的真核生物如卵菌Oomyces、粘菌Slimemoulds等被统称为菌物Fungi,因此建议在中药范畴内正式冠名一类真菌为主的菌物药,以药用真菌和真菌药物即真菌的"固体发酵系列工程"所产各类菌质将成为重要支柱.本文同时介绍了菌质的历史、理念、工艺、应用等情况和已研发的三种代表性菌质的基本情况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