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调节受损(IGR)患者、正常糖耐量(NGT)者血浆nesfatin-1水平.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和IGR组血浆nesfatin-1水平明显高于NGT组[(1.91±0.79和1.80±0.80对1.41±0.58)μg/L,P<0.01].血浆nesfatin-1水平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bA1C、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明显正相关(P<0.05或P<O.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OMA-IR和BMI分别是影响血浆nesfatin-1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均P<0.01).提示血浆nesfatin-1可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诊断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数目和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2009年到2011年瑞金医院收治新诊断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全血标本43份,同时收集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健康志愿者外周全血标本21份,2型糖尿病对照组14例,Ficoll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流式细胞术(FACS)测定PBMC主要细胞亚群比例,流式细胞分选仪分离正常人和1型糖尿病患者自然杀伤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自然杀伤细胞激活的主要效应分子γ-干扰素(IFN-γ)、perforin 及自然杀伤细胞激活性受体NKp46、NKp30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自然杀伤细胞是1型糖尿病患者所有细胞亚群中改变最明显的一群细胞,细胞数目明显降低[( 102±86)/μl对(355±264)μl,P<0.01];与正常对照自然杀伤细胞相比,1型糖尿病患者的自然杀伤细胞NKp46、perforin基因表达明显下调(P<0.05),NKp30、IFN-γ基因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自然杀伤细胞中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新诊断1型糖尿患者存在自然杀伤细胞数目和功能明显下降,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障碍可能在1型糖尿病的病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型糖尿病患者血浆microRNA-126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并分析microRNA-126与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7例1型糖尿病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组人群血浆microRNA-126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含量,分析血浆microRNA-126表达水平与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1型糖尿病组血浆microRNA-126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含量也明显下降(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浆microRNA-126表达水平与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含量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1型糖尿病患者血浆microRNA-126水平呈低表达,而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内皮功能损伤,提示microRNA-126的下调可能与内皮损伤有关。microRNA-126可能通过介导内皮功能的损伤而参与1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40年前创立的青少年糖尿病研究基金会((JDRF)是一个致力于通过支持研究来探寻1型糖尿病(TIDM)及其并发症治疗方法的组织.20世纪70年代有学者提出,TIDM和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机制有根本的不同,T1DM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人白细胞抗原(HLA)有独特相关性,有胰岛细胞自身抗体.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分析青少年1型和2型糖尿病发病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2000-2005年收治的111例1型糖尿病和75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30岁.分析各项临床和试验室指标的差异,OR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 结果 1型糖尿病易出现发病前感染(35.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71.2%).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有肥胖史(95.7%)、脂肪肝(70.7%)和黑棘皮症(54.7%),BMI[(28.12±4.38)kg/m2]、空腹C肽(FC-P)[2.80(0.5~8.2)ng/ml]、HOMA2-IR[1.7(0.4~6.1)]较高(P<0.05).OR值最高的为黑棘皮症,无穷大(∞),其次为脂肪肝(78.6)、肥胖史(8.5).计算AUC,最高为BMI、 HOMA2-IR、FC-P,诊断2型糖尿病的最佳切点为BMI=23 kg/m2、HOMA2-IR=0.75、FC-P=1.0ng/ml.结论 在青少年中两种糖尿病最具鉴别的指标为黑棘皮症、脂肪肝、肥胖史及BMI,HOMA2-IR,FC-P.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临床医师对暴发性1型糖尿病(FTlDM)诊治的认识。方法 分析2003年10月至2017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九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诊治的FTlDM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符合FTlDM诊断标准的患者共13例, FTlDM患者起病年龄(38.62±15.67)岁,出现症状至发生酮症时间(2.54±1.81)d,就诊时血糖(32.63±8.3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 6.82±0.94)%,发病时即呈现胰岛功能显著衰退,随访无改善。FT1DM患者使用每日2次或3次胰岛素降糖大都失败,用每日4次胰岛素可控制血糖。结论FT1DM患者血糖难以控制,每日4次胰岛素能控制其血糖。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了解住院1型糖尿病(T1DM)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12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治疗的所有T1DM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年龄≥18岁为成年的切点,将患者分为成年起病组(516例)和非成年起病组(226例),比较两组间临床指标差异。新诊断患者根据起病时是否伴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分为伴DKA组(68例)及不伴DKA组(257例),比较两组间临床和生化特点。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者采用最小有意义差异t检验,计量资料非正态分布者采用秩和检验。结果26年间我院收治的T1DM患者共742例,所有患者中男性402例(54.2%),女性340例(45.8%);平均发病年龄为23(1~61)岁,154例(20.8%)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年龄≥18岁的患者516例(69.5%),其体质指数(BMI)为(16±9)kg/m。。与非成年起病组比较,成年起病组血尿酸水平[(274±122)比(243±97)Ixmol/L,t=2.631]、高血压发生率(14.9%比7.1%,)(2=8.818)均明显增高(均P〈0.05),而成年起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9.7%±3.1%比10.7%±2.8%,t=3.221)、起病时发生DKA(20.9%比24.3%,t=4.276)及使用胰岛素泵(0.2%比16.4%,)(2=16.269)和多次胰岛素注射(57.6%比64.6%,x2=1.517)治疗的患者比例及胰岛素用量[(0.7±0.3)比(0.9±0.4)U/kg,t=5.061]均明显低于非成年起病组(均P〈0.05);与不伴DKA组比较,伴DKA组的空腹血糖[(23±10)比(19±8)mmol/L,t=3.688]明显增高,两组间性别构成、年龄、糖尿病家族史、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17例患者在入院时已明确诊断为T1DM,分别有37.4%和26.9%的患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肾脏病变;30例(4.0%)的患者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70%(21例)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结论我院住院的T1DM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并以成年起病者多见,成年起病的T1DM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及血尿酸水平高于非成年起病者,起病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成年起病者。 相似文献
10.
一、1型糖尿病(T1DM)患者冠状动脉疾病的严重程度
T1DM患者具有较高的冠心病(CHD)发病率和死亡率,多项研究显示T1DM患者中CHD的死亡率是背景人群的6-10倍或更高。最近两项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匹兹堡糖尿病并发症流行病学研究(EDC)和一项欧洲多中心临床研究(Eurodiab)显示T1DM患者总的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包括心电图变化)分别为10年16%和7年9%,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分析成年起病的1型糖尿病(T1DM)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12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治疗的所有516例成年起病T1DM患者的临床资料.新诊断(病程≤3个月)患者则根据是否伴有酮症酸中毒(DKA)和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分组,比较组间的临床和生化特点;已诊断患者根据是否伴有糖尿病家族史和不同病程(1~5年、6~10年、11 ~ 15年和≥16年),分别比较组间的代谢控制以及慢性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者采用最小有意义差异t检验.结果 516例成年起病者中新诊断133例,已诊断383例,发病年龄(29±8)岁,住院年龄(37±11)岁,体质指数(BMI)为(20.8 ±3.3)kg/m2,99例(19.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133例新诊断患者中,以DKA起病者55例(41.4%).与非DKA起病组相比,DKA起病组空腹血糖、血清尿酸水平更高(t=4.019、2.288,均P<0.05).新诊断患者和已诊断患者中分别有29例(21.8%)和70例(18.3%)有糖尿病家族史.在已诊断患者中,与无家族史组相比,有家族史者血清甘油三酯更高(t=1.263,P<0.05),慢性肾功能不全、背景期视网膜病变和高血压发生率更高(x2=16.029、5.843、10.164,P<0.05),高血压发生更早(t=2.769,P<0.05).病程为1~5年、6~10年、11~15年和≥16年患者BMI、尿酸、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29.282、16.590、12.530、50.590,均P<0.05).临床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视网膜病变以及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在发病11 ~ 15年时达发病高峰.结论 成年起病的T1DM患者具有独特临床特点,其慢性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发生率与糖尿病家族史有关,微血管并发症在发病11~15年时达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13.
T1DM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可能通过改变肠壁通透性及免疫功能参与了T1DM的进程.使用一些抗生素或益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延缓T1DM的发展,为研究T1DM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开阔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1型糖尿病起病过程的临床异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1月至2009年12月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205例新诊断1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症状出现至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急性起病及缓慢起病的1型糖尿病(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分别≤或>3个月),比较3组患者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均为定性检测,GAD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ICA、IAA及血清C肽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多变量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FT1DM、急性起病及缓慢起病的1型糖尿病分别占8.8%、66.8%及24.4%.3组中FT1DM患者血糖升高更明显[分别为(31±12)、(25±10)、(24±8)mmol/L,F=4.462,P<0.05],而糖化血红蛋白略高于正常[分别为(6.8±1.1)%、(12.3±2.4)%、(13.9±2.7)%,F=54.661,P<0.05],酮症酸中毒更常见(分别为93.8%、45.3%、8.0%,F=44.943,P=0.000),合并低钠血症、高钾血症、酸中毒、肝肾功能受损更严重,合并妊娠的比例更高(分别为22.2%、0、0,X2=20.982,P=0.000).缓慢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起病年龄及体质指数较另两组大,而体质量下降更明显,负荷后C肽水平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分别为(0.40±0.36)、(0.10±0.13)、(0.34±0.26)nmol/L,F=8.752,P<0.05].儿童及青少年在急性起病的1型糖尿病中所占比例更高,其临床表型与成人相似.结论3组患者起病过程的临床异质性十分明显,提示1型糖尿病可能存在不同的疾病触发机制. 相似文献
15.
16.
Turner综合征患者除了典型的身材矮小、性腺发育不良等临床表现外,还有发生自身免疫疾病及产生自身免疫抗体的倾向.本文报道1例Turner综合征合并1型糖尿病、桥本甲状腺炎的病例,除了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外,根据病例特点使用了人源化抗CD20单克隆抗体行免疫治疗,治疗后患者胰岛功能好转,有效减缓了免疫损害导致的胰岛功能迅速衰竭.总结该病例及相关文献,我们推测Turner综合征患者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高于正常人群,该类患者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除了身材矮小、性腺发育不良等缺陷,尚需关注其他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的发病风险.对于Turner综合征患者需长期随访,监测自身免疫相关抗体,早期干预,以防止不可逆转的自身免疫性破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中影响尿酸的相关因素,探讨尿酸与胰岛素抵抗及T2DM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方法 选取T2DM患者166例,根据血尿酸浓度、三分位数、性别分为A组(男:血尿酸<297.1umol/L,女<263.4 umol/L)、B组(男:血尿酸297.1~349.7umol/L,女:263.4~303.1umol/L)、C组(男:血尿酸>349.7umol/L,女:>303.1 umol/L).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肌酐、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肌酐(UAlb/Cr),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体质指数(BMI)、平均动脉压、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比较三组间上述指标及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足否存在差异,分析尿酸与上述指标的关系. 结果 (1)A、B、C三组BMI分别为:25.33±3.24、24.86±3.14、27.04±3.88,组间比较示C组BMI显著高于A、B两组(P<0.05).A、B、C三组ISI分别为:0.053±0.11、0.031±0.02、0.035±0.04,组间比较示B组0.05);A、B、C三组HOMA-IR分别为:1.90±2.09、2.66±3.31、2.48±2.32,组间比较可见B组>C组>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eGFR(88.5±14.95 ml/min/1.73 m~2)显著高于C组(80.6±15.0 ml/min/1.73 m~2)(P<0.05).(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性别、UA1b/Cr、BMI、eGFR是尿酸的独立危险因素.(3)三组间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IMT比较无差异. 结论 尿酸与肥胖、UA1b/Cr及肾功能等因素密切相关,肥胖、肾小球率过滤下降、尿白蛋白排泄增加可升高T2DM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不同尿酸水平组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Takeshita A Shinjo K Naito K Ohnishi K Sugimoto Y Yamakawa Y Tanimoto M Kitamura K Naoe T Ohno R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2000,108(1):90-92
We analy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 resistance and P-glycoprotein (P-gp)-associated 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i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aemia (APL).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intracellular ATRA accumulation between NB4 cells and an MDR1 cDNA-transduced NB4 subline and between ATRA-resistant NB4 cells (NB4/RA) and an MDR1 cDNA-transduced NB4/RA subline. PSC833, a MDR modifier, did not increase the intracellular accumulation of ATRA or affect the expression of CD11b, the nitroblue tetrazolium (NBT) reduction activity, the proportion of apoptotic cells or the morphology of these four ATRA-treated cell lines. Similar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the analysis of APL cells from five patients relapsed after ATRA-induced complete remission. 相似文献
19.
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的研究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目的研究我国儿童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方法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WHODiaMond项目中国协调中心在全国建立了登记网络。16个省、市和自治区的20个地区根据该中心的计划和要求,对1988~1996年期间诊断的<15岁的1型糖尿病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的登记。该研究覆盖<15岁儿童1900余万,登记到我国九个民族,共发现883例1型糖尿病病人。结果显示该时期总的确定校正发病率为0.59/10万人年〔95%可信区间(CI):0.57~0.60〕,其中男0.52/10万人年(95%CI:0.50~0.54),女0.66/10万人年(95%CI:0.64~0.68)。按1990年全国人口构成比例标化的确定校正发病率为0.57/10万人年。结论我国儿童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民族间的发病率差异达12倍;发病率在不同地区之间呈现明显的南低北高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1型糖尿病(T1DM)患者多种胰岛自身抗体的检出情况和不同类型T1DM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的67例T1DM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免疫沉淀法(RIP)检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和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A)等6种胰岛自身抗体情况。结果本组T1DM共67例,其中经典型T1DM53例,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12例和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2例。起病年龄2~77岁,体质指数(BMI)(22±4)kg/m2,糖化血红蛋白(HbAlc)9.7%±2.4%,空腹C肽(0.3±O.4)μ/L。GADA(ELISA)阳性51例(76.1%),GADA(RIP)阳性35例(52.2%),IA2A阳性19例(28.3%),ZnT8A阳性16例(23.9%),IAA阳性16例(23.9%),ICA阳性10例(14.3%)。前4种抗体检测方法至少1种阳性者共56例(83.6%)。51例ELISA法GADA阳性包括了35例RIP检测GADA阳性中的33例、19例IA2A阳性中15例及16例ZnT8A阳性中的14例。经典1型糖尿病在发病初至半年内需要胰岛素治疗,而LADA平均在发病3.9年后需要胰岛素治疗。2例FT1D患者起病急,发病时血糖分别为41.1和23.1mmol/L,HbAlc分别为7.8%和6.5%,空腹及餐后血C肽均小于0.03μg/L或不能测出。结论ELISA检0n.0GADA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有较高敏感性,联合多种抗体检测对T1DM诊断作用有限。FT1D起病急骤,代谢紊乱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