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研究血小板(PLT)中蛋白激酶C(PKC)与脑梗塞发病的关系。以31例脑梗塞患者及31例健康者为对象,检测其PLT及PKC活性,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组PLT数目,PLT膜PKC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脑梗塞患者PKC活性增高,PKC可能是脑梗塞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武双平  葛华 《上海医学》2004,27(8):594-596
目的 研究蛋白激酶C(PKC)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87例心绞痛(AP)患者、9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90名健康对照(HC)者的血小板胞膜、胞浆PKC、胞浆PKC抑制剂(PKCI)活性和红细胞胞膜、胞浆PKC活性。结果 AP组和AMI组血小板胞膜中PKC活性明显高于HC组,其中AP组与HC组比较,增高62.6%(P<0.01);AMI组与HC组比较,增高41.2%(P<0.01);AP组与AMI组比较,增高14.2%(P<0.05)。AP组和AMI组血小板胞浆中PKC活性明显低于HC组。其中AP组与HC组比较,下降36.6%(P<0.01);AMI组与HC组比较,下降23.9%(P<0.01);AP组与AMI组比较,下降16.7%(P<0.05)。AP组和AMI组血小板胞浆中PKCI活性明显低于HC组。其中AP组较HC组下降52.9%(P<0.01),AMI组较HC组下降26.0%(P<0.01)。AP组及AMI组红细胞胞膜中PKC活性明显高于HC组。其中AP组与HC组比较,增高33.6%(P<0.01);AMI组与HC组比较,增高31.8%(P<0.01)。AP组及AMI组红细胞胞浆中PKC活性明显低于HC组,AP组较HC组降低27.2%(P<0.01),AMI组与HC组比较,降低21.9%(P<0.01)。结论 PKC可能参与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血小板中蛋白激酶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发病的关系。以急性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病人为对象,检测分析PLT中PKC底物40kD蛋白磷酸化程度来反映PKC活性,并同时设健康对照组。结果疾病组40kD蛋白磷酸化程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随凝血酶刺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及蛋白激酶C抑制剂(PKCI)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42例心绞痛患者(AP)、41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40例正常对照者(NC)血小板胞浆PKC及PKCI活性,血小板胞膜PKC活性。结果: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小板胞浆中PKC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心绞痛组低于急性心肌梗塞组,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小板胞浆中PKCI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心绞痛组低于急性心肌梗塞组;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小板胞膜PKC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心绞痛组高于急性心肌梗塞组。结论:PKC可能与冠心病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脂蛋白(a)[Lp(a)]对血小板血栓形成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制备健康成人血小板,观察施加不同浓度Lp(a)、作用不同时间后,血小板(PLT)膜、浆蛋白激酶C(M-PKC、P-PKC)的变化,同时设凝血酶阳性对照组和不加Lp(a)及凝血酶的阴性对照组,并对检测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血小板P-PKC活性随着Lp(a)浓度的增高而逐渐降低,当Lp(a)浓度为0.55mg/ml时,P-PKC下降最为明显,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下降约为43%,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M-PKC活性随着Lp(a)浓度的增高而逐渐增高,在Lp(a)浓度为0.083mg/ml时,M-PKC开始明显增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增高近2倍,随着Lp(a)浓度的进一步升高,M-PKC增高更为明显,差异非常显著(P<0.01)。另外,随着Lp(a)与PLT作用时间的延长,P-PKC逐渐下降,M—PKC逐渐上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时相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结论:Lp(a)能激活PLT,使其M—PKC增高,P-PKC下降,且随着浓度增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该作用增强,故Lp(a)在血栓形成早期起重要作用,对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C,PKC)对人绒毛膜癌JAR细胞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影响,进一步探讨PKC在调控JAR细胞hCG分泌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PKC激动剂phorbol 12—myristrate l3—acetate(PMA)急性和慢性刺激、PKC抑制剂chelerythrine chlorine(CHEL)分别作用JAR细胞,用ELASA法测定hCG分泌量变化,以及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内磷酸化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的改变。结果:不同浓度PMA急性刺激时,抑制JAR细胞hCG分泌,在200nmol/L时,其抑制作用最强;不同浓度PMA慢性刺激时,JAR细胞hCG分泌量增加,在200nmol/L时,其作用最强。CHEL作用JAR细胞时,hCG分泌量升高,在600nmol/L时,其作用最强。对照组及各实验组都有活性的MAPK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PMA慢性刺激组、CHEL组MAPK磷酸化水平升高;PMA急性刺激组MAPK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PKC参与调节JAR细胞hCG的分泌,活性升高时,下调MAPK磷酸化,使JAR细胞hCG分泌减少,而活性降低时,增强MAPK磷酸化,JAR细胞hCG分泌量增加。MAPK通路激活是PKC介导的JAR细胞分泌hCG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妊高征患新生儿脐血血小板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与妊高征患病情程度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之间的关系。方法:底物蛋白磷酸化检测35例妊主同征患及20例健康孕妇新生儿脐血血小板胞膜和胞浆的蛋白激酶C(PKC)活性。结果:轻度妊高征患新生儿脐动,静脉中血小板的细胞膜与细胞浆PKC比活分别与正常妊娠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中度及重度妊高征患新生儿脐动,静脉中血小板的细胞与细胞浆PKC比活均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正常妊娠组新生儿脐动,静脉中血小板的细胞膜和细胞浆PKC比活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中度及重度妊娠征患新生儿脐动,静脉中血小板的细膜PKC比活明显高于细胞浆PKC比活(P<0.01),且随病情加重而逐渐明显,正常妊娠组及妊高征各组新生儿脐动脉与脐静脉血小 板PKC比活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重度妊高征合并IUGR患新生儿脐动脉及脐静脉血小板细胞膜PKC比活均高于重度妊高征不合并IUGR患(P<0.05)。结论:中度及重度妊高征患新生儿脐血血小板PKC存在着异常活化状态,其异常活化程度随妊高征病情加重而增高,重度妊高征患出生的15例新生儿中有6例为IUGR,为40%,其脐静脉血小板细胞膜PKC活性明显高于非IUGR,说明其可介导IUGR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脂蛋白(a)与血小板蛋白激酶C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脂蛋白(a)「Lp(a)」在血小板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32P-NaH2PO4标记正常健康者的血小板,观察加入Lp(a)后血小板蛋白激酶C(PKC)底物47kd蛋白磷酸化反应情况,并设空白对照,比较Lp(a)对血小板PKC活性的影响。结果:随着加入的Lp(a)浓度不断增高,血小板PKC底物47kd蛋白磷酸化程度也随之不断增强,即Lp(a)终浓度分别为0,0.083,0.16  相似文献   

9.
蛋白激酶C及其亚型在肺恶性肿瘤中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肺恶性肿瘤及正常肺组织中蛋白激酶C的活性进行了对照研究。发现肺恶性肿瘤组织胞浆中的PKC活性明显升高,P<0.05;胞膜中仅肉瘤组织PKC活性显著升高,而肺鳞癌、腺癌组织胞膜中PKC活性与正常肺组织无明显差异。另外,利用Westernblot法对PKC亚型的分析表明:肺恶性肿瘤及正常肺组织中至少含有PKC-α及PKCp-β而不含PKC-ε,且PKC-α及PKc-β在肺恶性肿瘤中的含量较正常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PKC-α出现膜转移。说明PKC在肺恶性肿瘤发生机制中可能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要探讨蛋白激酶 C(PKC)在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 ,通过测量心肌细胞表面积和 [3 H] -Leu的掺入量来判断心肌细胞肥大。结果 :肾上腺素能明显增加心肌细胞表现积和 [3H] -L eu的掺入量 ,PKC抑制剂 (Calphostin C)可抑制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表面积和 [3 H] -L eu掺入量增加。结论 :PKC在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塞(AMI)时脂蛋白(a)[LP(a)],血小板(PLT)及蛋白激酶C(PKC)的关系。方法:分别以高LP(a)血症的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及健康对照者为对象,检测其PLT及PLT中PKC底物40kd蛋白磷酸化程度,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MI组PLT数目及其40kd蛋白磷酸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磷酸化程度随时间延长而增强。结论:高LP(a)血症的AMI患者PLT数目及PLT中PKC底物40kd蛋白磷酸化程度均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中一氧化氮(NO)、乳酸(LA)与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等测定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中NO和LA浓度及CRP的含量,并与4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LA、NO浓度和CRP的含量分别为(85.71±23.34)μmol/L、(1.96±0.95)mmol/L、(10.8±2.11)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26±11.58)μmol/L、(0.89±0.17)mmol/L和(5.65±1.46)mg/L(P<0.05或P<0.01),且三者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89、0.71和0.78,两两比较P<0.01或P<0.001)。结论NO、LA和CRP均参与急性脑梗死急性期的病理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添沐  吴松鹰 《医学综述》2007,13(7):525-527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敏感的炎症标志物,而炎症可能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大量的研究表明血清CRP浓度的增高可能在脑梗死的发病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CRP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病情变化及预后的一个指标。本文就C反应蛋白的含量变化对脑梗死的预测、预后、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白血病细胞in vivo蛋白质磷酸化实验结果表明,当fMet-Leu-Phe三肽或促癌剂TPA作用到白血病细胞使PKC活化时,活化的PKC可特异地促进白血病细胞中包括分子量为40KD蛋白质在内的三种蛋白质磷酸化。这三种蛋白质的磷酸化反应,可被抗癌药物硫杂脯氨酸衍生物所抑制。  相似文献   

15.
正常成人红细胞与大肠杆菌脂多糖温育后,胞膜蛋白激酶C活性显著增加,脂多糖这种作用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果提示脂多糖能激活红细胞蛋白激酶C。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D-D)水平与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 2011年8月至2013年4月期间,对深圳市龙岗区平湖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98例ACI患者(急性脑梗死组)和8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Hcy、hs-CRP和D-D检测,比较急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之间、急性脑梗死组不同梗死范围和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之间血清Hcy、hs-CRP和D-D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Hcy、hs-CRP和D-D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急性脑梗死组轻度、中度和重度神经功能缺损ACI患者血清Hcy、hs-CRP和D-D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1、2.65、11.42,P<0.05),ACI患者血清Hcy、hs-CRP和D-D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61、0.74、0.96,P<0.05);小梗死、中等梗死和大梗死组患者血清Hcy、hs-CRP和D-D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86、2.45、10.87,P<0.05)。ACI患者血清Hcy、hs-CRP和D-D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57、0.65、0.86,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中Hcy、hs-CRP和D-D水平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于ACI的诊断和病情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l)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一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2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60例ACl患者血清CRP的含量。结果ACI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RP可以作为评价ACI病情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