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先天性髋脱位手术后股骨头坏死(以下简称头坏死)不但影响手术治疗效果而且轻重不同地影响髋关节功能和形态,给患儿留下终身残疾.如何降低头坏死率近年来已被普遍重视,因此分析和总结先天性髋脱位手术后头坏死发生原因及提出预防措施,是骨科医生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髋脱位治疗后并发股骨头坏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髋脱位治疗后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根据股骨头骨骺血液供应的年龄特点和髋脱位的病理变化,在不同年龄阶段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案,能使头坏死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采用带蹬吊带体系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髓脱位155例199髋,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22例30髋股骨头坏死,进行了2 ̄9年连续观察发现:吊带疗法和石膏固定疗法在治疗过程中虽然都有股骨头坏死出现,但头坏死的情况载然不同,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吊带疗法有防止、减轻和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发育性髋脱位治疗后继发股骨头坏死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后继发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松手抱及骑小三轮车活动的方法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后早期头坏死24例32髋。头坏死修复后选择Staheli髋臼延伸术7髋、Salter骨盆截骨术3髋、Pemberton髋臼成形术1髋。结果:32个髋中11个半脱位的髋获得中心性复位。11个手术的髋关节中,临床效果优者7髋、良者4髋;X线片示优者4髋、良者5髋、中者2髋。10个未复位的髋关节仍在继续观察中。结论:松手抱及骑小三轮车活动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后早期头坏死的有效方法之一,手术治疗时机应选在头坏死修复后进行。  相似文献   

5.
王琦 《沈阳医学》2004,24(3):115-117
目的 本通过对先天性髋脱位治疗后并发症出现的原因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防治方法,利于指导今后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本组对自1983年以来的400余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后的并发症进行病因分析,其中手法复位治疗178例,276髋,髋关节再脱位占20%,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占46%,髋关挛摩缩畸形占1%。手术复位治疗222例,295髋,发生髋关节再脱位占1.8%。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加重占5%,髋关节僵硬占20%,而95年以后无论手法复位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后的并发症逐渐减少,发病率明显降低。结果 随访最短1年零1个月,最长14年,平均为7年零6个月。结论 近年来由于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治疗方法,针对并发症出现的原因进行预防及治疗,使髋关节再脱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僵硬等三大并发症的发病率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髋脱位手法复位及开放复位后股骨头缺血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髋关节脱住手法复位及开放复住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原因及发生率。方法对比手法复住组与开放复位组两组的坏死率。结果手法组48例骨头缺血坏死10例,手术组46例14例坏死,坏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组坏死率高于手法组。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1982年~1992年间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3周岁以下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后并发股骨头坏死51例、计59髋。对其中48例、55髋坏死股骨头X线片的变化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做了定期随访观察。并对此并发症的诊断、防治和预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 我们在总结15年来经过手术治疗的先天性髋脱位的过程中,对骨盆截骨术后3年以上的32例42个髋的X线片进行测量观察,发现绝大多数股骨头过度发育而变大,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2例,42个髋。女20例,男12例。手术时年龄:1.5岁~6岁28例,6岁*~10岁  相似文献   

9.
郭克任  姜世勤 《河北医学》1996,2(3):233-234
先天性髋脱位临床治疗分析(135000)吉林省梅河口市医院郭克任,姜世勤先天性髋脱位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先天性畸形,如果治疗得当,可获得一个完全正常的关节,如果治疗不当可留有终身畸形。1988年至1995年我们治疗了24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相似文献   

10.
11.
10年来对股骨颈骨折的多方面临床研究表明,可根据临床资料和术前放射性核素骨显像,预测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程度;我们强调早期无创伤复位和固定,以保护股骨头残存血供,避免股骨头进一步受损;重视复位质量,有选择地开展切开复位与带蒂植骨,改进内固定方法,以及根据骨折后股骨上端生物力学改变而新设计的内固定系统的应用,有可能降低股骨头晚期塌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观察施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的高龄股骨颈骨折78例78髋,结果满意率92.6%,说明用双极人王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安全简单,疗程短,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总结分析,探讨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4年6月期间入院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者50例,设为髋关节置组(A 组);行股骨头置换术者48例,设为股骨头置换组(B 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前准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并综合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以上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观察远期疗效。结果:与 B 组相比,A 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加(P<0.05),而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P <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1年 Harris 评分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 >0.05);A 组术后2年和3年的优良率分别为78.0%和56.0%,均显著高于 B 组(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头置换术对于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具有效果,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长期疗效更优于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14.
范振华  谭为  黄文华 《医学综述》2012,(20):3412-3415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是一种严重的损伤,正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现以髋关节周围解剖结构为基础,对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损伤机制、分型进行探讨。目前对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诊断需结合X线和CT等影像学检查,以防漏诊。治疗方法以切开复位内固定为主,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最后对近年来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诊断、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动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8例行双动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40 例行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手术情况、愈合情况、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 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9.74±12.65)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6.45±21.75)min,两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同时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引流量亦明显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术后第1天主动直腿抬高的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完全负重所需周数与骨折愈合周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术后1周与6周,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术后3个月后,两组患者评分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差异不显著( P>0.05). 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双动股骨头置换术与髋关节置换术均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良好手术方法,临床实践中,应坚持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评估,采用合适的手术方法,使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伴有下肢短缩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对23例伴有下肢短缩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患者施行全髋关节置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并进行随访。术前从临床和骨盆正位片X线测量了解下肢短缩程度,估计股骨颈截骨水平,术中软组织松解程度,调整骨水泥厚度和假体头颈长度等对下肢短缩进行纠正。结果:15例短缩2 cm以上者,有2例短缩或延长在1.5~2 cm。8例短缩在2cm以内者术后双下肢等长。根据Harris评分,优良以上73.9%(17/23),中17.3%(4/23),差8.7%(2/23)。结论:术前测量,评估,术中股骨颈恰当截骨,软组织充分松解,调整骨水泥厚度及股骨头颈假体长度等方法,可以有效成功治疗伴有下肢短缩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与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假体置换与人工双极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中期疗效和术式选择。方法:从2003年7月~2008年10月住院治疗的7O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实行髋关节置换共64例64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26例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38例。全部病例平均随访36个月,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和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与下床行走时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组平均手术时间110.2±24.3分钟,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平均手术时间55.8±21.4分钟,2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平均术中出血450.0±110.8mL,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平均术中出血量90±45.4mL,2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随访期间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随访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全髋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平均为85.8±3.6分,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Harris评分平均为75.7±3.5分,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均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术式的选择取决于患者全身健康状况、术前的生活状态、活动量、预期寿命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讨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分别接受人工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评价关节功能效果。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低于观察组,其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优良率达62.5%,观察组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各具有优缺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围手术期有很大优势,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Ⅰ组)及全髋关节置换术(Ⅱ组)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各34例,总结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早期并发症,并对所有患者进行追踪随访,观察远期治疗效果。结果:Ⅰ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Ⅱ组患者,Ⅰ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血量明显少于Ⅱ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88%,Ⅱ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术后随访3~5年,术后1年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及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Ⅱ组患者Harris评分及优良率明显高于Ⅰ组,术后5年Ⅱ组患者Harris评分及优良率明显高于Ⅰ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各具有优缺点,近期效果基本相同,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效果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应用钛合金骨水泥型国产单极股骨头假体治疗头下型、头颈型股骨颈骨折并得到随访的病人 3 6例 ,均为单侧股骨颈骨折 ,随访 2 .0~ 5 .6年。结果 :术中无骨折及血管、神经损伤 ,术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 ,无切口感染。根据病人情况适当功能锻炼 ,根据Harris评分法评定 ,优 9例 ,良 1 9例 ,中 4例 ,差 4例。提示 :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