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监测方法,为脑卒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建立运动功能检查评估档案,为医生提供客观、准确的实时数据。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6在云南大学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完成。实验方自主开发YUB-400脑卒中康复治疗监测系统,该系统软件部分的主体在VisualBasic6.0下开发完成,部分图像处理功能使用VisualC 6.0开发完成,软件分为7个模块,分别为信息录入查询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图像特征标记模块、比对计算模块、图像处理模块、打印报告模块和系统设置模块;硬件部分包括计算机、视频端口、视频摄像头和神经刺激器。系统控制神经刺激器对患者患处刺激,同时对患处的反应过程视频采样,之后应用标准神经系统评估法,依据运动过程的参数建立可靠的患者实时数据档案。结果:①系统经过对患者患处活动能力的数据分析,记录运动参数,包括运动距离、平均速度、最大速度、平均加速度、最大加速度等。并结合患者的基本信息,建立实时数据档案。通过实时数据档案可以与患者的历史数据相比较,从而客观反应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状况。②产生误差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测量过程的规范性和患者个体的心理因素。结论:利用YUB-400对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监测,可代替以主观评价为主的传统康复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对恢复其下肢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远程医疗在实时监测康复训练、及时识别和预警异常运动、提高患者预后质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对远程医疗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居家康复中的应用趋势、现状及发展策略进行分析,比较远程视频会诊、智能设备应用程序、远程虚拟康复系统和远程智能机器人系统的优劣势,提出适用于远程医疗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更好地发挥远程医疗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居家康复中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研制一种基于PIC16F877单片机的远程康复信息采集控制系统。 方法:将自动控制技术、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通过控制小车、云台、摄像机的运动,使其能够到达合适的方位,以便远方康复专家不受时空限制、实时地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远程诊断和评估。 结果:实现了远程康复信息采集控制系统的设计,能够控制承载信息采集系统的智能小车、带动摄像机的云台和摄像机移动到适当的位置,进行视频或图像信息的采集。 结论:该控制系统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能够远程实时地进行三维视觉信息的采集,供诊断和辅助产品设计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开发集成一种康复训练时实时远程监控运动心率和运动动作的装置。方法选择Polar心率传感器,设计心率信号无线中继,将心率信号有效发射距离拓展到100 m之外;视频叠加装置将运动视频与心率数据进行同步组合叠加,在计算机上完成心率信号、运动视频的同步采集和数据、图像的实时记录与分析。结果和结论在Windows平台上完成运动心率和运动视频图像的处理,提供实时监控与分析的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5.
力反馈远程康复训练虚拟驾驶系统的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国内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对康复训练的需求日益迫切.机器人技术与康复医学理论、网络通讯技术相结合的康复训练机器人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康复训练的缺点与不足,已成为康复领域的研究热点.目的:针对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需要,设计了一套用于远程康复训练的力反馈虚拟驾驶软件系统.方法:采用异步流式套接字模型进行网络通讯,ADO数据库管理技术进行信息管理,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驾驶环境.采用数据库管理技术取代传统的基于文件的数据处理技术提高了系统信息管理效率;患者端虚拟驾驶环境的构建增加了康复训练的趣味性;且具有直观清晰的数据和视频显示界面.结果与结论:该系统具有直观清晰的实时视频和数据显示界面、高效的数据管理技术、有趣的虚拟驾驶环境等特点,为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循证方法将远程康复与传统专业康复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效果进行比较,明确远程康复的优势与劣势,为今后在脑卒中患者中实施远程康复提供有效证据。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 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telerehabilitation OR telemedicine)AND(stroke OR poststroke OR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中文检索词为(远程康复OR远程医疗)AND(脑卒中OR脑出血OR脑梗塞),收集远程康复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试验质量,采用Rev Man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筛选出11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其中有9篇可纳入meta分析,其余采用描述性分析。共505例研究对象,均为轻中度脑卒中患者,其中远程康复组259例,传统专业康复组2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远程康复组与传统专业康复组相比较,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D=-0.24,95%CI(-3.11,2.63)]、平衡功能(MD=0.03,95%CI[-2.29,2.36)]、运动功能[MD=-0.24,95%CI(-1.84,1.36))]上肢运动功能[MD=1.59,95%CI(-1.03,4.2)]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描述性分析结果提示患者满意度、自我效能与自我照顾能力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成本效益方面,远程康复组低于传统专业康复组。结论:远程康复或许作为一种有效的康复方式补充到轻中度脑卒中患者的家庭长期康复中,但是在远程康复的技术和训练方式上尚有待进一步发展,建议今后在构建远程康复网络及其应用效果方面进行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上肢功能的康复训练与功能恢复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最为困难的一项。现代康复理论与实践证明,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过程中,除了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外,科学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1—3]。采用智能康复装置进行康复训练,能解决传统康复训练方法中存在的如低效、枯燥、效果不一、缺乏评价等诸多问题。所以,利用智能康复装置来帮助偏瘫患者完成上肢的康复训练成为国内外的一种发展趋势。外骨骼式上肢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远程康复体验的质性研究,为临床应用及改善远程康复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PsycINFO、CINAHL、Cochrane Library、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Scopus、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搜索关于脑卒中患者远程康复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6月。根据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Meta整合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整合。 结果 共纳入13篇研究,提炼出43个明确的研究结果,将相似的研究结果归纳形成13个新类别,综合出4个整合结果:脑卒中患者对信息与通讯技术设备的使用态度;脑卒中患者远程康复感知益处;脑卒中患者远程康复感知障碍;脑卒中患者长期远程康复需求。 结论 远程康复作为传统康复的可替代方式,其效果受到多数脑卒中患者的肯定,但未来研究应注意加强远程康复设备及技术支持工作,构建脑卒中患者远程康复全程同伴支持系统,并丰富脑卒中患者远程康复内容及形式,以进一步提高远程康复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远程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居家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瘫痪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远程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出院护理指导,远程康复组患者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实施远程康复指导,分别在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并完成脑卒中相关护理知识问卷测试。结果: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提高,远程康复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远程康复组对知识掌握的提高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进行远程康复护理指导,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健康行为自我管理,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开发一种新型的脑卒中康复治疗仪,能够对脑卒中患者脑神经网络重建、运动功能的恢复、脑神经的保护以及心理功能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为脑卒中患者的全面康复提供一种新的治疗平台.方法:治疗仪采用电路模块结合PC的上、下位机结构.下位机包括体表肌电采集电路、神经肌肉电刺激电路、小脑顶核电刺激电路三大部分,各个电路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上位机(PC)的软件系统在Borland C Builder6.0下开发完成,软件系统主要负责视觉信号反馈,治疗参数控制、病历登记、信息查询等功能.结果:开发出了基于肌电生物反馈法与小脑顶核电刺激的脑神经网络综合康复仪,并通过相关部门的检测.结论:治疗仪能提供综合的脑卒中康复方法,而且具有安全、无创、便捷、人机交互能力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远程康复系统中的多维数据采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复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平衡性体现在康复服务的技术资源、设备资源和人才资源集中在大、中城市和富裕地区,而康复服务的主要对象———残疾人却大部分居住在相对偏远和不发达的地区。随着网络技术和网上临床工程的进展,远程康复的研究与应用为解决或降低这种不平衡性提供了新的、有效的途径。1远程康复系统的构成基本的远程康复系统由残疾人、现场设备和当地医师、远程专家组构成。其中,残疾人是系统的服务对象,具有很强的个体化特征;现场设备用来采集残疾人的失能信息,具体的设备通常包括摄像机、麦克风、数据坐垫、数据手套等;当地医师可以…  相似文献   

12.
基于GPS和GPRS远程医疗监护报警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可以传输医疗信息,实现动态生理监护。目的:设计一种基于GPS和GPRS的远程医疗监护报警系统。方法:系统由中心站和多个用户机组成。运用医疗信息监测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嵌入式技术以及GPS技术,由定位传输模块把采集终端实时采集的患者生理信息,连同患者的位置信息一起发送到GSM移动通讯网,供医生进行及时诊断和处理,实现生理参数的远程实时监测与报警。结果与结论:该系统构建了家庭、社区、医院的三位一体远程医疗信息传输、医疗救治平台,第一时间将患者的医疗信息和位置信息传送到医疗中心,由专家协助诊断并提供救治指导和援助。该系统可用于院前急救、院外监护以及远程医疗与紧急救助,不仅适用于医院、装配在救护车里,也可以用于家庭,对慢性病患者进行有效的院外监测和跟踪。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COPD患者对远程肺康复的护理需求, 为我国构建远程肺康复护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法, 于2022年3—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科的14例COPD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 运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COPD患者对远程肺康复护理需求可归纳为3个主题, 即自我保健的需求、社会支持的需求、信息系统的需求。结论 COPD患者对远程肺康复仍有很多需求未得到满足, 应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和实际需求, 成立多学科肺康复团队, 提供个性化肺康复计划和持续监督管理, 构建有效的交流平台, 提供多角度社会支持, 开发简便、易操作的应用程序和智能远程监测系统, 以满足COPD患者肺康复需求, 进一步提高其居家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视频游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有关视频游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经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5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视频游戏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功能独立性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传统康复治疗时间相等时,采用视频游戏与传统康复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效果优于单纯传统康复治疗法;在传统康复治疗基础上额外增加一定时间的视频游戏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优于单纯传统康复治疗。结论视频游戏辅助传统康复治疗法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效果优于单纯传统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设计一种自动监测与反馈训练表现、训练后自动评估与分析的智能康复评估系统。方法通过上肢训练平台、下肢操作装置的传感器,实时记录关节活动度;通过虚拟现实系统实时判断患者肢体运动与虚拟运动目标、虚拟场景的互动情况;通过网络层次分析法建立权重比智能算法,获取训练表现的百分制评分,并自动分析。结果和结论设计出一种基于运动反馈虚拟现实四肢康复系统的智能康复评估方法,可实现患者康复训练表现的自动监测与即时反馈,并自动分析患者康复训练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传统的康复评估方法无法获得客观的分析数据,故通过软件化的监测方法,可在治疗过程中跟踪监测面部神经麻痹患者面部运动的变化,并建立评估档案,为医生提供诊断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客观评估资料。 方法:在Visual Basic6.0环境下自主开发面部神经麻痹康复治疗监测软件。可以动静态采集视频图像,根据人脸的对称性以及面部运动规律,分别在眼、嘴、舌等五官部位选取多个特征点描绘其运动轨迹,计算它们的位移量、速度、加速度以及嘴角或眼角的偏斜度等特征参数,并且依据运动过程中的参数为面部神经麻痹患者建立一个客观的数据档案。 结果:记录测评结果,包括运动距离、平均速度、最大速度、平均加速度、最大加速度等特征参数。通过分析特征参数的变化趋势,辅助判断患者康复情况。软件为医生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简便的分析工具,有助于医生改进治疗方案。 结论:该软件是对面部神经麻痹后面部肌肉运动功能恢复监测的创新性研究,可代替以主观评价为主的传统康复评估方法,客观地反映了面部神经麻痹患者康复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设计一款新型的基于功能性电刺激与镜像治疗结合的手功能康复装置,辅助训练弛缓瘫期患者抓握能力,并增强镜像治疗中的视觉反馈。方法:通过健侧手佩戴传感器手套,检测手功能运动情况,并在显示终端输出同步动作三维手,同时予患手以预设的功能性电刺激处方,刺激手臂部肌肉组织,诱发手部肌肉自主运动以达到康复功能训练,并将患者手部抓握角度信息与电刺激康复运动信息记录于后台数据库中。结果:设备能按设计要求完成功能性电刺激结合镜像治疗对患者脑卒中后手运动功能的康复训练,实现手指运动角度等数据监测及三维手部模型实时反馈的设计目标,在患者健侧手的运动数据达到程序预设参数时,给予患侧手功能性电刺激。结论:该上肢康复设备能基本实现预期功能,设计合理,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物联网的远程输液监测网络系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数字信息化技术,将输液模拟过程转换成量化数字,采集输液必需的各种数据,发送到数据接收器,然后再通过接收器进入医院的网络中心,护士在计算机操作台前就可以实时看到输液袋(瓶)中液位的动态变化,以便及时为病人更换输液或处理故障。[结果]输液监测网络系统操作简便、数据直观可见。[结论]采用输液监测网络使护士从原来被动呼叫转换为主动监测,缩短了护士和病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护患矛盾,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因神经元病变造成的神经回路阻断,研究通过试错和重复的功能训练使脑卒中偏瘫患者形成运动记忆的下肢康复机器人控制策略,使患者重建神经回路并恢复运动能力。方法:根据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需求,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硬件平台的结构和特点,基于运动学习理论,制定康复策略,设计下肢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结果:完成了由基于C#的上位机软件和基于TwinCAT的下位机软件组成的下肢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上位机功能包括模式选择、训练数据处理、参数设置;下位机软件负责采集训练数据、运动控制功能;上下位机软件之间采用ADS通信方式。结论:控制系统满足患者康复训练的使用需求,帮助康复理疗师对患者进行更加全面、系统、有效、安全的步态和平衡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服务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服务模式。方法分析本市脑卒中社区家庭康复现状,并提出社区康复模式建立的方法:成立脑卒中社区康复小组,建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络管理系统和制订社区脑卒中康复服务内容。结果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使脑卒中患者从入院到回归家庭社区都有康复治疗组成员进行跟踪治疗随访,能得到及时、系统、有效的康复治疗。结论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保障了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连续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