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HIV/AIDS患者152例CD4+细胞计数与机会性感染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CD4+细胞计数与机会性感染的关系,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治疗及一、二级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152例HIV/AIDS患者的CD4+细胞及出现的机会性感染进行分析.按患者CD4+细胞计数分为CD4+>200个/μuL与CD4+≤200个/μL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152例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总感染率为93.4%,主要的机会性感染是口腔念珠菌感染(57.2%)、肺结核(50.7%)、细菌性肺炎(32.9%)、败血症(22.4%)、感染性腹泻(21.1%).CD4+细胞计数≤200个/trL组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为96.0%,高于CD4+细胞计数>200个/μL组患者(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D4+细胞计数的下降,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几率增高.结论: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高,CD4+细胞计数是HIV/AIDS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应定期监测HIV/AIDS患者CD4+细胞计数,加强患者机会性感染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广西免疫重建不良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特点,为预防性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长期随访的112例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治疗后免疫重建不良的HIV感染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情况及临床信息,并分析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机会性感染率、机会性感染类型及混合感染率的影响。结果 112例免疫重建不良的HIV感染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率高达42.86%,感染类型以真菌感染居首位。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患者的机会性感染率显著高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 50个/μL的患者,而机会性感染类型和混合感染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广西免疫重建不良的HIV感染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率较高,尤其是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的患者,感染类型以真菌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CD4计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吕富静  罗晓岚  李冰  张斌  金瑞  吴昊  孟欣 《临床荟萃》2005,20(4):181-183
目的探讨我国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以及与CD4计数的关系.方法对有消化道症状的AIDS患者62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患者21例行胃镜检查,并对活检黏膜行快速尿素酶及病理检测明确有无Hp感染.根据CD4计数将AIDS患者分为两组:A组,CD4计数大于100/μl(29例);B组,CD4计数小于100/μl(33例).结果 AIDS组Hp检出率为19.4%(12/62例),其中:A组31.0%(9/29例);B组9.1%(3/33例).HIV阴性对照组为52.4%(11/21例).AIDS组Hp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B组Hp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AIDS患者Hp感染率低于HIV阴性患者,原因可能与CD4细胞计数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IV/AIDS合并原发性肝癌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不同免疫时期病灶的超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确诊的42例HIV/AIDS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分为<200个/μl组,200-500个/μl组,>500个/μl组。通过超声检查并记录病灶的大小以及超声声像学特征,统计分析不同CD4+T细胞计数水平的超声特征。结果:42例患者中,CD4+T细胞计数<200个/μl组15例,200-500个/μl组19例,>500个/μl组8例。不同水平的CD4+T细胞计数间肿瘤最大直径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CD4+T细胞计数水平的肿瘤超声的形态、边界、位置、回声、晕环征以及是否合并门静脉癌栓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IV/AIDS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不同CD4+T细胞计数水平的病灶大小存在差异,采用彩色多普勒超...  相似文献   

5.
许超宇  张宇锋  李仕雄  朱宇佳 《新医学》2011,42(10):666-668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特点及其CD4+T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选择广西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收治的210例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分析其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及感染类型,检测210例患者的CD4+T细胞计数,分析不同CD4+T细胞计数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210例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总发生率为86.7%,主要的机会性感染类型是口腔假丝酵母感染(56.2%)、细菌性肺炎(46.7%)、肺结核(42.4%)、败血症(21.4%)、感染性腹泻(20.5%)。CD4+T细胞计数≤0.2×109/L患者的机会性感染发生率为96.5%,高于CD4+T细胞计数〉0.2×109/L患者的63.2%(P〈0.05)。结论:广西地区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高,CD4+T细胞计数≤0.2×109/L提示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可能性高。  相似文献   

6.
HIV感染的血液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本病发展缓慢,宿主免疫系统进行性衰竭,疾病晚期特别容易发生机会性感染、神经疾病和肿瘤。由于免疫系统改变、继发感染、恶性肿瘤及治疗等因素大多数患者出现血液学异常,此外HIV感染亦可直接影响骨髓细胞和造血前体细胞。1关于AIDS的诊断标准①当HIV感染伴发有特殊的机会性感染、肿瘤或神经疾病;②实验室依据:CD4+T淋巴细胞减少(<200/μl),或者CD4+T淋巴细胞<14%;早期分类系统将HIV感染有症状者称之为AIDS相关复合症(AIDS-relatedcomplex,ARC),…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机体细胞免疫与合并机会性感染的关系。方法总结新疆100例HIV/AID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CD3^+、CD4^、CD8^+细胞水平,及CD4^+细胞数与发生机会性感染的关系。结果HIV/AIDS患者合并机会感染CD3^+、CD4^+细胞数明显低于未合并机会感染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073,t=-4.087,P〈0.05),CD8^+、CD4^+/CD8^+比值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细胞数与CD4^+细胞数的变化呈正相关(r=0.481,P〈0.05),与CD8^+细胞数的变化呈高度正相关(r=0.954,P〈0.05)。CD4^+细胞含量〈200个/μl时,发生机会性感染高于CD4^+细胞含量为200—500个/μl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17.272,P〈0.05)。在CD4^+细胞含量〈200个μl的HIV/AIDS患者中以PCP的合并感染为最高27.27%,其次弓形虫和结核(22.73%,13.64%)。结论HIV/AIDS患者并发机会性感染与免疫抑制程度有关,CD4^+的水平是目前监测机会性感染的重要参考依据,不同地区机会性感染疾病谱略有不同,临床可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PML)是一种罕见的由乳多空病毒或JC病毒引起的亚急性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1,2],由人类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时导致的病毒机会性感染,是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4%左右,多发生在疾病晚期平均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μl者[3,4]。近年来我国新发现的HIV感染者及中  相似文献   

9.
林玲  袁建新  易会新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7):1018-1019+1033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依非韦伦分别联合替诺福韦、齐多夫定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HIV/AI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拉米夫定+依非韦伦联合替诺福韦治疗,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依非韦伦联合齐多夫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淋巴细胞计数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100 cells/μl CD4+T细胞计数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观察组>350 cells/μl CD4+T细胞计数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淋巴细胞亚群和HIV-1病毒载量的特点。方法对2019年1-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住院治疗的100例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195例次的基本信息、感染种类、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和HIV-1病毒载量进行分析。结果该地区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以41~65岁已婚男性农民或农民工居多,HIV-1传播途径以异性性行为为主。细菌性肺炎是发病率最高的机会性感染(50/195,25.6%)。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分为4组,随着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降低,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发生例数也随之增加。随着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降低,CD8~+T淋巴细胞、NK细胞和B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也随之降低。当HIV-1病毒载量较高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而当HIV-1病毒载量较低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高,两者呈负相关(r=-0.297,P=0.014)。结论该地区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表现复杂多样,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越低,免疫功能缺陷越明显,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越高。随着HIV-1病毒载量上升,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现下降的趋势。定期监测AIDS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和HIV-1病毒载量,可以预测疾病进展,评估抗病毒治疗疗效,进而预防机会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TB-IGRA)对于并发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确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387例(其中男性320例,女性67例; 年龄15~81岁); 根据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为三期四组:HIV感染Ⅰ期组(58例,CD4+细胞计数≥500 cell/μl); HIV感染Ⅱ期组(54例,CD4+细胞计数200~500 cell/μl); 艾滋病期A组(108例,CD4+细胞计数50~199 cell/μl); 艾滋病期B组(167例,CD4+细胞计数≤50 cell/μl)。按照《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标准,各组确诊并发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数分别为14,15,26和39例。采用TB-IGRA检测各组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γ-干扰素体外释放水平,判断试验的阴阳性结果。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对TB-IGRA在艾滋病病毒并发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HIV感染者中确诊的结核感染率平均为24.29%,各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0,P=0.932,95%可信区间0.928~0.938)。HIV感染四组的TB-IGRA试验阳性率分别为25.86%,27.78%,25.00%和14.37%,其中艾滋病期B组阳性率(14.37%)显著低于确诊感染率(2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2,P=0.036); 艾滋病期B组TB-IGRA试验阳性率低于其余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7~5.047; P值均<0.05)。TB-IGRA试验对艾滋病并发结核感染的诊断灵敏度四组分别为92.86%,86.67%,88.46%和53.85%,前三组显著高于艾滋病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4~8.547; P值均<0.05); 特异度分别为95.45%,94.87%,95.12%和97.66%; 诊断效率分别为94.83%,92.59%,93.52%和87.43%,TB-IGRA试验诊断特异度和诊断效率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1,4.626; P=0.736,0.201)。结论 TB-IGRA对艾滋病感染者并发结核分枝杆菌的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但对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50 cell/μl的患者诊断灵敏度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2.
韩晶  汤后林  李健  许娟 《疾病监测》2017,32(6):472-476
目的 探讨2011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前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1年新报告且至少接受过2次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HIV感染者进行分析,描述并比较其末次与首次CD4+ 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情况,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24 222例HIV感染者纳入分析,月均CD4+ T淋巴细胞计数变化速率中位数为-2.00(IQR:-7.81~3.601) cell/l,其中60.9%的HIV感染者末次CD4+ 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低于首次,且随着首末次检测间隔时间的延长,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明显。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年龄较大和同性传播的HIV感染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明显。结论 未经过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大部分仍处于疾病进展阶段,应加强对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尤其是高年龄组以及同性传播感染者的随访,定期进行CD4+ 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及早开展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胸部CT征象分析,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纳入22例经病原学确诊为艾滋病合并胸部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患者,分析其胸部CT,图像作局部放大和高分辨率重组以仔细观察胸部CT特征,对肺部、胸内淋巴结等各种征象进行分类并探讨胸部CT病变的严重程度与CD_4~+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2例患者的肺部征象主要表现为肺内多发粟粒和小结节17例(77.3%),可弥漫性分布或少量散发分布,其次为低密度结节或肿块9例(占40.9%),可实性或伴发空洞,另4例患者表现为段以上支气管受侵并狭窄(18.2%),上述患者常合并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及肺气囊等征象。多发淋巴结肿大18例(81.8%),表现明显低密度,增强无强化或轻度环状强化,位于淋巴结多个分区,以7、4R、2R、10R、11R区及左X等区域为主。15例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25个/μl患者,肺内病变类型多,累及范围较广泛。但CD_4~+T淋巴细胞计数与病变种类数、胸内淋巴结肿大区域数之间无相关性(r=-0.123和-0.349,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胸部病变的严重程度与CD_4~+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可能有关。认识这些胸部CT征象,结合相关实验室和病原学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CIM+T淋巴细胞数的变化(△CD4+T)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变量(△TLC)的相关性,探讨用△TLC预测CD4+T在监测HIV疾病进展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疗效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分析91例HIV/AIDS患者CD4+T和TLC及△CD4+T和△TLC的相关性,通过ROC面积、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析,寻找能有效预测CD4+T淋巴细胞数〈200个/μl,〈350个/μl,时TLC的范围;△CD4+T淋巴细胞数为50个/μl、100个/μl、200个/μl、300个/μl时△TLC的范围。结果91例HIV/AIDS患者CD4+T和TLC相关系数r为0.716,P〈0.01;△TLC和△CD4+T具有更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809,P〈0.01。用1300个/μl和1700个/μl TLC预测CD4+T200个/μl和350个/μl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用△TLC 170个/μl、330个/μl、630个/μl、910个/μl分别预测△CD4+T50个/μl、100个/μl、200个/μl、300个/μl,各项预测指标基本上在90%以上,显著高于相同时间下TLC预测CD4+T的效果。结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的变化(△CD4+T)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变量(△TLC)具有直线相关性。在条件匮乏的艾滋病高发区,可以应用△TLC预测△CD4+T.比TLC更加直观、准确的反映HIV感染者疾病进展和评价AIDS患者HAART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血常规总淋巴细胞数(TLC)、Hb、PLT、WBC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相关性的研究,探讨用血常规多项指标检测联合预测HIV/AIDS患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可行性.方法 778例HIV/AIDS患者共采集1 038份血样,血常规中四项指标:TLC、Hb、WBC、PLT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和相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判断各项指标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真实度及其最佳临界值,计算各临界值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采用联合试验评价多指标联合预测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可行性.结果 TLC、Hb、WBC、PLT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均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4,P=0.000;r=0.36,P=0.000;r=0.24,P=0.000;r=0.09,P=0.000.TLC、Hb预测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在0.82~0.84、0.66~0.70之间.单独使用TLC预测CD4+ T淋巴细胞计数<50、200、350个/μl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TLC<1 100 × 106/L、1 200 ×106/L、1 400 × 106/L.TLC<1 200 × 106/L与Hb<120 g/L联合预测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敏感度为45.3%,特异度为82.8%.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TLC<1 200 ×106/L与Hb<120g/L联合预测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临床使用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16.
沂蒙山区某县外来妇女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东省某县外来妇女HIV感染状态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流行病学现状调查掌握外来妇女HIV感染状态以及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全县共有外省或外籍嫁入女性1107人,在接受HIV检测的787人中有19人感染HIV,感染率高达2.41%。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显示,有13人来自云南,4人来自缅甸,1人来自贵州;嫁入到本地的时间不等,自2个月至5年;嫁入本地前均有过婚姻史或性接触史;夫妻性生活中均从不使用安全套;有2人的丈夫HIV阳性;1例婴儿感染HIV;对17位女性感染者进行了CD4+T细胞计数,有3人少于200个/mm3。结论部分农村地区外来妇女人口中可能感染有HIV,需要对这一人群加强艾滋病的咨询检测、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对感染者进行随访,防止家庭内的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17.
赖伟珍  黄捷 《护理研究》2006,20(29):2664-2665
[目的]探讨CD4+细胞计数对艾滋病(AIDS)病人机会性感染护理观察的指导.[方法]将57例艾滋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指导组按CD4+细胞计数指导艾滋病护理,常规组按艾滋病常规护理.[结果]CD4+细胞计数变化与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发生与预后有密切关系.两组病死率与机会性感染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D4+细胞计数可指导临床护士观察病情变化,预测疾病转归及可能发生的机会性感染,并为及时修正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潍坊市外来定居妇女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对来该市定居妇女进行普查,同时采集血清标本用ELISA及Westernbolt法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并与本地同时期重点人群抗-HIV检测结果作对照。结果外来定居妇女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率为0.74%(45/6053),同期本地重点人群临床可疑、性病、结核、献血员等阳性率为0.01%(10/7578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5.06,P<0.01)。对40例阳性外来妇女的现任丈夫检测,确认丈夫阳性11人,阳性率27.50%;检测2~15岁子女13人,阳性1人,阳性率7.69%。结论云南等省籍外来定居妇女是艾滋病传入潍坊市的重要传染源,应引起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检测,防止二代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结核病( human immunide.ciency virus/tuberculosis,HIV/TB)并发感染患者的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其与 HIV R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18年 6月~ 2020年 6月在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就诊的 HIV/TB并发感染患者 38例作为 HIV/TB组,另选取单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uman immunode.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e de.ciency syndrome,HIV/AIDS)39例作为 HIV组,单纯 TB患者 35例作为 TB组,体检健康者 3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 CD3+,CD4+,CD8+ T细胞计数和 CD4+/CD8+比值;荧光定量 PCR检测 HIV RNA载量。采用 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 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 CD3+,CD4+和 CD8+ T细胞数, CD4+/CD8+比值在各组中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H=40.758,104.279,9.637和 101.770,均 P< 0.05),组间两两比较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TB组 CD3+和 CD8+T细胞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520,-2.972,P=0.012,0.003);HIV组和 HIV/TB组 CD3+,CD4+ T细胞数以及 CD4+/CD8+比值均明显降低( Z=-7.391~-4.325,均 P=0.000)。与 TB组相比, HIV组 CD3+, CD4+ T细胞数和 CD4+/CD8+比值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138,-7.032和 -7.380,P=0.032,0000和 0.003),但 CD8+ T细胞数明显升高(Z=-2.463,P=0.014);而 HIV/TB组 CD3+和 CD4+ T细胞数以及 CD4+/CD8+比值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865,-6.907和 -6.759,均 P=0.000)。与 HIV组相比, HIV/TB组的各项流式指标及 HIV RNA载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HIV RNA载量与 CD3+,CD4+,CD8+ T细胞数以及 CD4+/CD8+比值均呈显著负相关( r分别为 -0.327,-0.370,-0.296和 -0.327,均 P <0.05)。结论 HIV/TB并发感染患者外周血 CD3+,CD4+ T细胞数和 CD4+/CD8+比值均明显降低。无论有无并发 TB感染,HIV感染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均随着病毒载量的升高而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