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低剂量螺旋CT扫描体检筛查肺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用低剂量螺旋CT对胸部体检筛查肺癌的应用研究。方法对100例胸部体检者采用3组不同扫描参数扫描,对常规剂量管电流230mAs,低剂量50mAs和30mAs扫描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时,扫描图像仍然清清晰,扫描信息完整。对100例胸部体检者,共检出结节或肿块39个,肿大淋巴结1例,肺大泡与肺气肿3个肺段,支气管壁增厚2例,局限性胸膜增厚1例。结论用低剂量(管电流300mAs螺旋CT扫描,即能保证图像质量,又具有较低的辐射剂量,适量胸部体检肺癌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管电流值对64排CT骨盆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获取较佳的低剂量扫描方案。方法随机选取50名志愿者进行64排CT骨盆扫描,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名,管电流设定值分别为250mA、150mA、100mA、50mA和30mA,其他扫描参数不变。扫描时分别测量辐射剂量值,并对原始图像及重组图像进行评分。统计分析不同的管电流值扫描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结果管电流为250mA、150mA和100mA的骨盆图像中,软组织的图像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50mA和30mA的图像质量评分低于与250mA的图(P〈0.05)。不同管电流值的骨组织显示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组实验得到骨盆64排CT低剂量扫描管电流的最低值是30mA,单纯将管电流由标准250mA降至低30mA时,患者所接受的平均辐射剂量由14.7mGy降至1.8mGy。结论不同管电流值对软组织图像显示质量的影响较骨组织明显,应根据要重点观察的组织来选择适当的扫描方案进行64排CT骨盆低剂量扫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5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93例肋骨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剂量200 mA组、低剂量30 mA组和低剂量50 mA组,每组31例。三组均在管电压(120 kV)、层厚(1 mm)等参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别以常规剂量(200 mAs),低剂量(30 mAs)、(50 mA)实行扫描,比较三组图像质量评分及扫描时辐射剂量值。结果:三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组长度剂量乘积(DLP)、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均低于常规剂量200 mA组,且30 mA组低于50 mA组(P<0.05)。结论: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应用25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可有效保证图像质量,降低辐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副鼻窦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最佳条件。材料与方法:对60例患者的副鼻窦均采取冠状位螺旋CT扫描,扫描条件分别为:120KV,250mA、200mA、100mA、50mA、25mA,5mm层厚,5mm间隔,扫描时问为1s。将扫描的图像由5位有一定经验的CT室医师、技师分别对影像质量进行盲法评分,分析在保证影像质量基础上采用低剂量的最佳低扫描条件。结果:选择扫描时间为1s,管电压120kV,电流50mA,5mm层厚、5mm间隔作为低剂量扫描的最佳扫描条件。结论:120kV,50mA低剂量扫描在保证副鼻窦病变的影像质量的前提条件下,保护管球的同时大大的降低了病人的照射剂量,达到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CT重建图像,优化肺低剂量扫描参数。材料与方法:利用不同扫描剂量(mAs)对中国人仿真胸部体模扫描,通过不同重建算法所得图像数据,计算肺容积及平均肺密度,并分析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利用相关性最佳的低剂量扫描方案与常规剂量扫描方案对30例志愿者肺容积及肺密度统计学分析,进一步验证其可靠性。结果:胸部低剂量扫描时,噪声值随着管电流的降低而增加,但可以通过重建算法进行弥补。结论:对于定量分析肺容积及肺密度,可以通过低剂量扫描获得客观诊断。胸部低剂量CT检查可采用18 mAs扫描方案,B10卷积核重建数据测量肺容积及B20卷积核重建数据测量肺密度,能够保证图像噪声较小,误差最小,同时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低剂量与超低剂量胸部CT在不同类型肺结节复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常规剂量胸部CT扫描发现肺部孤立性非钙化结节(大小5~30 mm)且于6个月后遵医嘱复查CT的患者共100例,采用低剂量(50 mA)与超低剂量(25 mA)对所有复查患者行胸部CT扫描,并比较低剂量与超低剂量胸部CT扫描结果。采用西门子Syngo MMWP VE40A工作站,利用三维成像软件自动计算肺结节体积,计算两次测量结果的相对体积差值(relative volume difference,RVD),若RVD≤10%表示体积计算结果合理,RVD10%表示体积计算结果不合理。结果:100例肺部孤立性非钙化结节患者两次体积测量的合理率为78.00%,相关系数r=0.996,两次体积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D的95%CI为-0.14~0.14,有4例在95%CI以外,基本RVD趋于一致。胸膜旁型结节和毛刺型结节的RVD不合理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结节。结论:50 mA低剂量与25 mA超低剂量胸部CT扫描测量肺结节体积的相似性较高,对于测量肺结节体积具有一定的意义。对于毛刺型结节和胸膜旁结节,宜采用25 mA超低剂量胸部CT扫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的最佳参数。方法将30名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管电流分别设置为100 mA、50 mA及25 mA,扫描后行薄层及VR、MPR重建,由三位不同年资医师分别进行影像分析,并进行不同管电流组间统计学秩和检验(Kruskal Wallis检验),选取最佳低剂量扫描参数。再选择10例肋骨骨折患者利用最佳扫描参数进行检查以判断其对于诊断肋骨骨折的可靠性。结果统计学表明,χ2=18.921,P=0.000,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0 mA、50 mA扫描及重建影像显示肋骨结构清晰、完整,噪音小,无伪影,均能达到诊断目的。25 mA由于噪声及伪影的影响,影像不能完全达到诊断目的。50 mA肋骨骨折患者低剂量螺旋CT扫描后处理影像能完整显示肋骨骨折。结论 50mA管电流是肋骨骨折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的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8.
背景:在CT图像中,图像噪声水平与影像质量密切相关,它直接影响和限制着CT对低对比度物质的分辨力。目的:通过图像空间添加噪声软件模拟低剂量CT图像,分析模拟噪声指数与不同组织噪声的相关性及胸部不同组织的噪声变化特点。方法:利用图像空间添加噪声软件对20名自愿者在常规参数下扫描获得的原始图像进行噪声添加,模拟10,30,50,80,100,120,150,180及240mA共9组胸部低剂量图像,记录每幅图像噪声指数,测量主动脉弓层面、心脏层面、肺底3个层面的胸壁软组织、主动脉、脊柱、肺组织及空气中CT值的标准差。结果与结论:图像添加法计算的模拟噪声指数与主动脉弓及其他组织噪声实测噪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呈线性相关。胸部低剂量扫描时,当管电流在10-50mA时噪声显著增加,80-240mA时模拟噪声值随着管电流增高降低幅度逐渐减低。胸部各组织120mA组与180mA组图像噪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图像空间添加噪声软件的噪声指数反映了图像不同组织的整体噪声水平。胸部低剂量CT检查时采用管电流120-180mA时能够保证各组织噪声无明显变化的同时又可以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低剂量组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26例,扫描参数:采用非螺旋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mA,探测器选择4mm×1,扫描时间0.5s/圈,层厚4mm;常规剂量组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26例,扫描参数:采用螺旋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为智能自动毫安秒扫描,探测器选择1mm×16,扫描时间0.5s/圈,螺距0.938,床速15mm/圈,重建层厚5mm,重建间隔5mm。分别比较两组病例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图像质量。结果低剂量组的CTDIvol和DLP分别为2.50mGy和(29.12±3.48)mGy·cm,只为常规剂量组的36.93%和16.47%。两组所得图像质量评估结果经χ2检验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剂量(30mA)扫描不仅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而且不影响穿刺活检术的成功率及增加穿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多排螺旋CT低剂量非螺旋扫描筛查早期肺癌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采用非螺旋方式进行低剂量胸部扫描筛查早期肺癌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对60例胸片阴性患者和长期吸烟无症状志愿者分别行螺旋低剂量和非螺旋低剂量扫描。CT扫描机采用Toshiba 4排多层螺旋CT(Asteion 4)。螺旋扫描采用预设40mA,床进30mm(螺距1.5),0.75s/圈,非螺旋扫描预设40mA,床进20mm(层厚=层距),0.48s/圈,其他扫描参数相同:120kV,准直0.5×4,DFOV 320mm,重建层厚5mm。在CT图像上,统计病变的检出例数,观察肺门部段支气管显示情况,并通过随机软件比较两者的有效放射剂量。结果:两种扫描方式均能清楚显示胸部的正常解剖结构、病变的特征及其细节。肺门部96%段支气管可显示;肺野显示3mm以上肺结节10例、纵隔淋巴增大2例、支气管扩张2例、肺气肿伴肺大泡3例、炎症5例及冠状动脉钙化8例。非螺旋扫描与螺旋扫描的有效放射剂量分别为(0.70±0.05)mSv和(0.93±0.03)mSv mGy。结论:非螺旋方式扫描与螺旋方式扫描在胸部低剂量检查中对于肺内病灶的发现及诊断无统计学差异,而非螺旋方式扫描的有效放射剂量更低,将其应用于筛查早期肺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临床怀疑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99例随机分为3组.其他扫描条件不变,各组分别采用200 mA、80 mA、40 mA管电流进行扫描.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两位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统计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 80 mA组的图像质量与常规管电流组均可满足诊断要求,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80 mA组的CTDIvol仅为常规管电流组的40 %,DLP明显下降(P<0.05).40 mA组的图像质量不能满足诊断要求,与常规管电流组比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低剂量CT扫描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非增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探查尿路微小结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应用低剂量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尿路微小结石的可行性扫描方案。方法:参照228例体质量75kg以下成人腹盆部骶髂关节水平的体径值制作含有各种组织成分的模型,在其中植入2-5mm的微小草酸钙结石和管径为7mm的水管;使用GE lightspeed16CT机扫描,在管电压120kv和扫描速度0.5s.rot-1不变的情况下,分别逐渐降低管电流和改变螺距对模型进行扫描;对获得的图像资料,由2位医师独立判断结石的有无;评价图像质量是否满足结石诊断的需要。结果:当管电流为60mA时,对结石能做出正确判断,准确率为100%。随着辐射剂量的降低,噪声增加,图像质量也随之下降,当辐射剂量CTDIvol降低到2mGy及以下时,图像质量不能用于诊断;当辐射剂量CTDIvol在2-4mGy时,图像质量基本可满足诊断需要。结论:应用合适的低剂量MSCT扫描序列探查成人尿路微小结石是可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 )在活体供体肝移植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52 例活体亲属供肝者术前均行MSCT 扫描,前22 例(1组)平扫并动脉期、门静脉期、肝静脉期3期增强扫描(对比剂总量100ml,注射速率4ml/s 管电压140kV ),后30 例(2组)增强扫描注射对比剂方式和管电压改变(先以速率4ml/s 注释对比剂70ml,再以速率2ml/s 注释对比剂30ml,管电压120kV ).所有图像最终均与手术所见对照,评价MSCT 在评估供肝血管及肝实质情况的价值.结果 CT 血管成像对供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肝脏容积的显示与术中所见一致.两组3D 血管重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62,P=0.951 ),两组不同扫描参数的总照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6,P=0.000 ).结论 MSCT 可以直观、准确地评价活体供肝血管、体积及肝实质状况,在活体供肝术前综合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应用管电压120KV 不影响图像质量基础上方能减少射线对人的辐射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使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算法,并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在宝石CT(GE Discovery CT HD750)进行胸部扫描,探讨胸部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方法行宝石CT胸部平扫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50例,其中A组为对照组,B、C组为实验组),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扫描,噪声指数(NI)分别预设为12Hu,18Hu,24Hu.采用FBP算法和不同权重的ASIR算法(10%~90%)进行图像重建.分别由3位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记录三组患者接受X线辐射的剂量参数,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并对三组图像质量评分及辐射剂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A、B、C三组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三组有效剂量(ED)分别为(4.32±1.50)mSv,(1.92±0.68)mSv和(1.07±0.38)mSv.B组ED比A组降低55.56%(P<0.01);C组比B组降低44.27%(P<0.05),比A组降低75.23%(P<0.01).结论使用ASIR算法结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进行胸部CT扫描,可大幅降低辐射剂量,同时保证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与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在获得性食管瘘诊疗中的价值差异。方法选取高度怀疑可能发生放化疗后食管瘘的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经胃食管镜检查,其中56例确诊为放疗后继发性食管瘘,25例患者未发生继发性食管瘘;所有患者均在接受胃食管镜检查前接受了上消化道造影、MSCT扫描检查,以胃食管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判断,计算上消化道造影、MSCT扫描诊断放疗后食管瘘的价值差异。结果确诊继发性食管瘘56例患者中,以胃食管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MSCT对瘘口位置分布在气管、左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左中肺支气管、右上肺支气管的符合率均达到100%,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仅对瘘口位置分布在气管的诊断符合率达到100%;整体上看,MSCT诊断瘘口位置的符合率96.43%高于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的8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SCT对窗型瘘、管型瘘、线型食管瘘、不规则形状食管瘘的检出率分别为50.00%、23.21%、12.50%、10.71%,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对窗型瘘、管型瘘、线型食管瘘、不规则形状食管瘘的检出率分别为44.64%、19.64%、8.93%、7.14%;以胃食管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建立四格表,MSCT诊断食管瘘的灵敏度为96.43%、特异度为96.00%;上消化道食管造影诊断食管瘘的灵敏度为80.36%、特异度为88.00%。结论MSCT扫描与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在获得性食管瘘相比较,前者的检出率、诊断价值更高,且具有无创、检查快捷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个性化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与DSA冠脉造影对比,探讨CTA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156例患者分为4组:A组78例为前瞻性门控扫描,心率<80次/min,其中36例行冠脉DSA造影检查;B组78例为回顾性门控扫描,其中60例行DSA检查,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再分为3组,B1组(BMI< 18 kg/m2) 25例、B2组(BMI 18~25 kg/m2)25例、B3组(BMI>25 kg/m2)28例.应用Philips 256 iCT,管电压120 kV,管电流A组992 mA,B1组500 mA、B2组580 mA、B3组660 mA.扫描完毕后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采用主观评分(4分法)和客观噪声测量2种方法评价图像质量.比较组间心率、ED、噪声及图像评分的差异,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与B组间心率、ED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组间ED平均值相差7.45 mSv,相比较B组,A组ED平均降低50.41%.A、B两组间BMI、图像噪声和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1~B3组间比较,图像质量评分、心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两两比较,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噪声B1组与B2组、B1与B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2与B3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CTA诊断冠心病(与DSA比较),A组的敏感性91.19%,特异性95.64%,准确性94.23%,Kappa值0.87;B组敏感性96.11%,特异性98.06%,准确性97.65%,Kappa值0.93.结论:冠状动脉CTA检查可以通过心率、BMI、管电流等因素对检查者进行分类,在保证图像质量、诊断准确率的前提下,达到个性化基础上有效减低辐射剂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儿童鼻窦中的应用,获得不同参数的辐射剂量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方法采用Toshiba64排螺旋CT,分别选择管电压为120和100kV时,转速O.5s/rot,螺距41,用80、40、30、20、10mA的剂量对1具儿童尸体头颅标本鼻窦进行扫描,比较不同参数时的图像质量。选取能满足临床需求的最低辐射剂量作为扫描参数。并用该参数对33例儿童鼻窦炎患者进行扫描。评价图像的质量和显示精细结构的能力。结果当毫安值从100mA降到30mA时,辐射剂量明显下降,保持30mA不变,100kV时有效cT剂量指数(CTDIv01)明显小于120kV(3.1mGy比4.8mGy)。当mA降至20mA以下,图像质量明显变差。用100kV、30mA进行33例儿童鼻窦扫描,鼻窦内各结构显示清晰,所有图像均满足临床需求。CTDIvoL平均为3.03±0.09(mGy),剂量长度乘积(DLP)为30.63_±2.58(mGy·cm),有效辐射剂量为0.07±0.003(mSv),仅为常规剂量的1/10。结论采用64层螺旋CT以100kV、30mA(15mAs)作为扫描条件检查儿童鼻窦,可能是满足临床要求的最低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