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原发性膜性肾病(IMN)合并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指标的关系,为临床上早期发现IMN肾小管损伤及改善其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断为IMN的初治住院患者共40例,根据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肾小管间质损伤组(40例)及重度肾小管间质损伤组(16例),收集患者血压、年龄、性别、血肌酐以及肾小管间质损害积分等临床资料并通过比较明确肾小管间质损伤的预测因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使IMN肾小管损伤的风险增加6. 33倍。血清肌酐每升高10μmmol/L、血清尿素氮每升高1 mmmol/L,预示发生肾小管损伤风险分别增加4. 83倍和1. 74倍。尿α1微球蛋白每升高1 mg/dl,预示肾小管损伤风险增加1. 33倍。将上述变量选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仅有血清肌酐是发生严重肾小管损伤的独立预测因素,调整后的OR值为7. 20,95%CI:1. 70~30. 38,P=0. 007。结论血肌酐水平是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IMN患者肾小管损伤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3.
患者女,57岁,主因"进行性四肢麻木伴双下肢无力3个月余"于2011年11月17日收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10/70 mmHg,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双下肢膝关节以下痛觉过敏,左侧T12、右L1以下针刺觉减低,髂前上棘以下音叉振动觉减退,双下肢关节位置觉差,双下肢近端肌力Ⅳ级,余均为Ⅴ级,双侧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跟腱反射、膝反射对称未引出,Kernig's sign、Lasegue's sign均阳性,余病理征均阴性.完善相关检查:(1)神经系统:脑脊液示细胞总数3/mm3,蛋白2.22 g/L,肌电图提示广泛周围神经损害,神经活检示周围神经主要病理改变为有髓神经纤维出现脱失,伴随轴索再生改变. 相似文献
4.
6.
周期性瘫痪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骨骼肌呈弛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其发作多与血钾代谢有关。肌无力症状以肢体为主,一般从双下肢开始,逐步累及上肢、躯干和面部肌肉,呼吸肌偶有受累。此病的激发可能与进食大量糖类、过度利尿、劳累或受凉有关;也可并发于某些疾病,如肾小管性酸中毒、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酸中毒、腹泻等。 相似文献
7.
IgA肾病又称系膜IgA肾病或Berger病,是一组有共同免疫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肾组织免疫病理检查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沉积为主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局灶性或弥漫性系膜增生,且极易复发。 相似文献
8.
胡桃夹现象(NCP)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RVES),它是指左肾静脉(LRV)在腹主动脉(AO)和肠系膜上动脉(SMA)间受机械性挤压后肾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的左肾静脉高压现象。临床表现为体型瘦长的儿童及青少年发生血尿和/或蛋白尿。但在我们临床工作中发现成人NCP并不少见,而且合并肾小球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NCP合并IgA肾病多见,但2008年3月至2012年11月本院住院的5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行左肾静脉彩超及磁共振扫描发现NCP,同时进行肾穿刺活检术,病理诊断为膜性肾病改变,现分析临床特点和肾脏病理情况。 相似文献
9.
病例:患者,男,84岁,因"双下肢浮肿伴泡沫尿2个月,肾功能异常1个月"入我院诊治。入我院前2个月,患者自觉双下肢胫前区轻度浮肿,同时有尿中泡沫增多,遂至外院就诊。外院查尿常规示,尿蛋白(+++),红细胞(RBC)(-),尿蛋白定量1 130 mg/24 h;血清白蛋白(ALB)40 g/L,血肌酐(Scr)83μmol/L,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外院予缬沙坦(代文)治疗后,患者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