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院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院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其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回顾性方法对2002~2006年的住院患者中呼吸道真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42例患者中60岁以上的34例(81.0%);所有病例均伴有明显的基础疾病,2种以上疾病并存的患者37例(88.1%);全部患者在真菌感染前均反复使用过抗生素,使用2种以上的38例(90.5%)。结论 院内呼吸道真菌感染与年龄、基础疾病、抗生素使用不规范等因素有关。白色念珠菌是医院内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临床上合并上述因素的患者在治疗中要警惕真菌感染,以便早期诊断,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2.
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及接受多种有创性检查和治疗等高危因素,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本研究通过对我院综合ICU中61例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金洁萍  李学军  孙园园 《临床荟萃》2009,24(17):1527-1528
感染是血液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细菌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但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增高[1].因此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真菌感染是恶性血液病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我们应用伊曲康唑预防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期的真菌感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深部真菌感染的常见菌种、好发部位及药敏情况。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深部真菌的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深部真菌感染好发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部位,菌种以白假丝酵母菌最多,药敏显示除氟胞嘧啶、两性霉素耐药率较低外,其余药物耐药率均较高。结论控制医院深部真菌感染至关重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减少不必要的诊疗操作,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深部真菌感染及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深部真菌感染的常见菌种、好发部位及药敏情况.方法 对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深部真菌的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深部真菌感染好发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部位,菌种以白假丝酵母菌最多,药敏显示除氟胞嘧啶、两性霉素耐药率较低外,其余药物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控制医院深部真菌感...  相似文献   

6.
随着肿瘤的化学治疗(化疗)和放射治疗(放疗)的研究进展,肿瘤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期得到明显改善,但放疗和化疗对机体防御功能的影响,尤其是细胞毒药物诱导的嗜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缺乏使肿瘤患者极易并发严重感染.各种有效的抗生素大量问世使细菌感染得到较好控制.与之相反,真菌感染既难诊断又不易治疗.最近几年,国外学者对此研究颇为活跃.本文就此作一简要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病房各类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161株真菌,采用sensititre Yeast two微量稀释显色真菌药敏试剂板检测其耐药性。结果 161株真菌中白色念珠菌68株,近平滑念珠菌33株,热带念珠菌20株,季也蒙念珠菌15株,皱折念珠菌14株,克柔氏念珠菌6株等。对两性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分别为3.1%、7.8%、18.7%、9.4%、4.7%。结论真菌的感染日趋严重,且呈不同程度的耐药,应建立真菌常规耐药监测方法,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现状及用药情况,为预防和减少院内真菌感染及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浏阳市人民医院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病例,并对420例医院真菌感染进行分析。结果院内真菌感染患者420例,占同期院内感染的16%,好发于呼吸道(54.3%)、泌尿道(19.5%)、消化道(15.7%),多发于老年人(73%)。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54.3%),其次是近平滑念珠菌(34.0%),与基础疾病、自身免疫力低下、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抗真菌治疗不规范有关。结论科学合理选择抗生素是预防和减少院内真菌感染的关键,规范临床抗真菌治疗方法是真菌感染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院内真菌感染及其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院内真菌感染及其药物敏感状态与疗效。方法 :对院内真菌感染危险因素、诊断及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进行研究。结果 :院内真菌感染 13 9例 ,占同期院内感染的 2 8 4 3 % ;感染主要部位为肺、消化道及泌尿道 ;培养出真菌 14 8株 ,白色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分别为 5 9 4 6%及 2 0 95 % ;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别为AMB 5 3 90 %、 5 -FC 5 1 0 6%、KCZ 5 2 4 8%、NYS 2 8 3 7%及FCZ 61 70 % ;氟康唑治疗有效率 81 2 5 %。结论 :肺部念珠菌病最常见 ,严重基础病及长期用抗生素者发病率较高 ,治疗原发病、合理用抗生素、减少侵入性操作等有利于预防院内真菌感染 ,氟康唑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168例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1996年1月~2003年12月间168例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68例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中均有基础疾病,以原发肺部疾病(50例)、恶性肿瘤(41例)、结缔组织疾病(22例)以及慢性肾脏疾病(16例)最多见;其感染的常见诱因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68例)、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40例)、低蛋白血症(38例)及免疫抑制剂(24例)、白细胞减少(16例)、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16例);感染的病原菌仍以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平滑念珠菌和曲霉菌等为主;在,临床上66.76%的病人有发热,白细胞增高者占38.6%;治疗主要应用氟康唑和二性霉素B治疗;治愈、好转108例、死亡24例;近年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 近年来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与长期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应用、化疗等密切相关,也与检测技术的提高有关;肺部真菌感染的死亡率仍较高,非白念珠菌的感染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部分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合并真菌感染的现状,分析其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放化疗合并真菌感染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培养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真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95.54),泌尿道和导管各2例(1.79),血液1例(0.89)。感染的菌株以白色念珠酵母菌占首位(84.82),其次为光滑念珠菌(10.71)、克柔假丝酵母菌(2.68)、热带假丝酵母菌(1.79)。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手术后大量使用抗肿瘤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易导致条件致病菌感染,特别是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建议合理应用放化疗、抗生素的剂量和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预防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5年6月在保康县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期间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COPD患者44例,并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无肺部真菌感染的COPD患者44例作为对照,采用单因素(t检验,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对44例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单因素分析发现,下列因素与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有关: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抗生素频繁更换,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了4项独立危险因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抗生素频繁更换,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结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抗生素频繁更换,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是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院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 36例经痰培养确诊为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均有 3种以上基础疾病 ,最多有 9种 ,2 4例接受过侵入性操作。所有患者在真菌感染前均反复使用抗生素 1~ 12种。痰培养检出真菌 6 2株 ,其中白色念珠菌最多 ,占 77 4 %。结论 高龄、慢性呼吸道基础疾病和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对真菌感染的认识 ,合理使用抗生素 ,提高免疫机能 ,减少住院日 ,是预防院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了解血液病房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体外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抗生素应用提供参考。留取2001-2005年化疗患者院内感染血、痰、尿等的非重复标本,体外分离、鉴定菌株,以Kieby—Bauer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发现,5年来血液病房的检出细菌以G^-杆菌多见,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有逐年增加的趋势;G^+球菌及真菌近年比例缓慢上升,主要为肠球菌属和念珠菌属;体外药敏试验显示耐药菌株近年检出较多,大多数G^-杆菌对半合成青霉素耐药,肠球菌和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仍高度敏感。结论:化疗后患者医院感染的细菌主要为G^-菌,但G^+菌、真菌以及耐药菌株检出增加,其原因可能与大量广谱抗生素应用及医院交叉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5.
血液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薛淑好  李超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1978-1979
近年来,随着血液病患者生存期的延长以及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真菌感染越来越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1]。笔者对2006年9月~2007年2月,我院血液科合并真菌感染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患者情况27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0例,年龄14~76岁,平均41.67±1.85岁。其中大于60岁者有9例,住院日8~67 d,住院费用9 748.54±421.87元,其中抗真菌药物费用4 761.29±258.46元。疾病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多发性…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住院期间由于多种原因,使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生率逐年上升,导致患者病情复杂化、治疗难度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甚至威胁其生命.此类研究既往文献报道较少,为探讨COPD患者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现将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COPD并发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9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合并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对1999年9月至2007年5月本科收治的SAP患者72例,根据病因分为两组:胆源性(A组)46例,非胆源性(B组)26例。对患者入院时急性病理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CHEⅡ)积分、肠麻痹、留置尿管、肠外营养、高血糖、肝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有无合并症、抗生素应用情况、是否需要手术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2例SAP中发生真菌感染有24例,发生率为33.3%,A组发生率为21.7%;B组发生率为53.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CHEⅡ积分、肠麻痹、肠外营养、抗生素应用4项指标是SAP发生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与真菌感染发生明显相关(P〈0.05)。结论对于SAP患者营养APCHEⅡ积分15.55±4.06以上,非胆源性因素、肠麻痹和肠外营养大于或等于7d、应用抗生素大于或等于14d,则应高度重视有真菌感染危险。  相似文献   

18.
大面积烧伤患者医院获得性真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合并医院获得性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制定预防和控制医院真菌感染的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烧伤科收治的195例大面积烧伤临床资料,对造成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真菌种类进行分析.结果:195例中42例发生医院内真菌感染,感染率21.54%.患者年龄、烧伤面积、抗菌药物应用等因素与医院获得性真菌感染密切相关.结论:大面积烧伤医院获得性真菌感染发生率高,应充分重视感染相关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院内常见真菌感染的来源及耐药性特点。方法收集2004年1月-12月临床常见真菌1919株,用沙保弱培养基分离,VITEK-AMS或Rapid-Yeast鉴定菌种,纸片扩散法测定其耐药性。结果各种临床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为主,分别占59.9%和25.3%。痰液标本真菌检出率最高,占42.9%,其次是尿液,占31.7%。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率为0.6%、热带念珠菌2.6%、光滑念珠菌21.1%、对近平滑念珠菌14.3%、克柔念珠菌27.3%。结论医院内真菌检出以痰液标本占首位。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对氟康唑等抗真菌类药物耐药率较低,而非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等抗真菌类药物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妊娠肝衰竭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妊娠肝衰竭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EXCELL2000、STATA7.0软件和t检验分析广东省深圳市东湖医院重肝治疗中心11例妊娠肝衰竭临床资料及血液净化疗法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妊娠肝衰竭主要发生在妊娠晚期患者(7/11);以亚急性肝衰竭为多(6/11);病因中以HBV感染(5/11)多见,平均HBV DNA水平6.32×10 7 copies/ml,死亡率也高于其他病因组;其次为病因不明(3/11),急性妊娠脂肪肝、CMV感染及梅毒各1例;合并症或并发症中以低白蛋白血症(11/11)、腹水(10/11)、低血糖(9/11)及电解质紊乱(7/11)多见;其它为肝性脑病(6/11,4例是在终止妊娠后即刻发生)、DIC(5/11)、自发性腹膜炎(4/11)、肾衰竭及脑水肿(3/11);6例接受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治愈好转率为83.3%(5/6),较单纯综合治疗组高40.0%(2/5),神志转清率75.0%(3/4),单纯综合治疗组中2例肝性脑病者治疗过程中神志无改善;单因素分析发现妊娠周期、临床分型及分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和其复制水平、脑水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血液净化治疗都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TA和TBil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①HBV感染及高水平复制仍然是引起妊娠期间肝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且预后差;②代谢紊乱可能是导致妊娠肝衰竭多种合并症及直接影响预后的重要原因;③血液净化治疗及时纠正机体的代谢紊乱与提高治愈好转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