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维A治疗银屑病的疗效以及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RORγt和Foxp3 mRNA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阐明阿维A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90例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口服阿维A治疗8周,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评价疗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Th17和Treg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结果阿维A治疗后PASI评分明显下降(P<0.01);银屑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外周血RORγt mRNA表达量(8.72±1.64)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53±0.71)(P<0.01);Foxp3 mRNA的表达量(1.56±0.92)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98±1.03)(P<0.01);患者RORγt/Foxp3的比值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阿维A治疗后患者外周血RORγt mRNA的表达量及RORγt/Foxp3的比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3.07±0.95,1.23±0.77),而Foxp3 mRNA的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2.72±0.83)(P<0.01)。结论银屑病的发生及病情严重程度与外周血RORγt mRNA的高表达及Foxp3 mRNA的低水平有关;阿维A治疗银屑病疗效明显,治疗后外周血RORγt mRNA的水平明显降低,Foxp3 mRNA的表达量明显升高;阿维A可下调外周血RORγt mRNA的表达,提高Foxp3 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阿维A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泌型磷脂酶A2-IIA(sPLA2-IIA)的表达与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发病的关系。方法依据PASI评分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50例分为3组,轻度组16例,中度组18例,重度组16例。对照组52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银屑病患者血清sPLA2-IIA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和对照组皮肤标本中sPLA2各亚型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kt及其磷酸化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清sPLA2-ⅡA含量84.55±76.22 pg/ml,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sPLA2-ⅡA含量265.31±54.23 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2,P0.01)。银屑病皮损组织sPLA2-ⅡA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113.41,P0.01),而其它sPLA2亚型表达无变化。银屑病患者皮损重度组血清sPLA2-ⅡA含量明显比中度组和轻度组高,中度组比轻度组高,3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9.62,t=3.14,5.14,6.38,均P0.01)。3组间sPLA2-ⅡA的mRNA表达两两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28.12,t=4.77,10.42,10.58,均P0.01)。PASI评分越高,血清sPLA2-ⅡA含量和sPLA2-ⅡA的mRNA表达越高。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Akt和p-Akt表达升高(1.87±0.31,1.85±0.2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9,19.04,均P0.01)。结论 sPLA2-11A表达与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有关,其作用通路与Akt及其磷酸化表达水平相联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喜炎平与阿维A胶囊联合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对趋化因子活化调节蛋白(RANTES)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146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阿维A胶囊,观察组应用喜炎平与阿维A胶囊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RANTES及MCP-1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2.2%)明显高于对照组(69.9%),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ANTES、MCP-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4.2%)明显低于对照组(5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应用喜炎平与阿维A胶囊联合治疗斑块型银屑病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趋化因子RANTES及MCP-1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Ig A肾病(IgA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血清中趋化因子MCP-1和炎症因子IL-6的水平,探讨TLR4在IgAN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将在本科经肾组织活检确诊为IgAN的60例患者(排除继发性和遗传性IgAN)根据蛋白尿程度进行分组,分为轻度蛋白尿组(24 h尿蛋白定量≤1.0 g),中度蛋白尿组(24 h尿蛋白定量1.0~3.0 g)和重度蛋白尿组(24 h尿蛋白定量≥3.0 g)。另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使用流式细胞仪和Realtime-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4蛋白和基因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趋化因子MCP-1和炎症因子IL-6的水平。结果 IgAN组患者PBMC中TLR4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以及血清中MCP-1和IL-6的浓度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P均0.05)。PBMC中TLR4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随着蛋白尿的严重程度而逐渐增高。直线相关分析提示PBMC中TLR4 mRNA的表达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r=0.855,P0.05),而与GFR呈负相关(r=-0.735,P0.05)。MCP-1和IL-6的水平与PBMC中TLR4 mRNA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46、0.821,P0.05)。结论 IgAN患者PBMC中存在TLR4的表达水平上调,与蛋白尿程度和肾功能水平密切相关。血清中趋化因子MCP-1和炎症因子IL-6的水平也随着PBMC中TLR4的表达水平升高而升高。TLR4可能通过调节机体趋化因子和炎症因子的释放介导了Ig A肾病中的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5.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溃疡性结肠炎黏膜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2例UC黏膜标本取自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按病理组织学对炎症进行分级,Ⅲ、Ⅳ级20例,Ⅰ、Ⅱ级12例;对照组为15名健康成人。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对照组和UC组肠黏膜MCP-1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CP-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C肠黏膜MCP-1 mRNA和其蛋白过度表达,MCP-1 mRNA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P<0.01)。MCP-1蛋白表达位于UC肠黏膜固有层单核细胞和T淋巴细胞,病理分级Ⅲ、Ⅳ级肠黏膜MCP-1蛋白表达较病理分级Ⅰ、Ⅱ级组明显增加(t=7.31,P<0.01)。结论UC黏膜组织中MCP-1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其表达水平与病情轻重和炎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和高迁移率蛋白-1(HMGB1)含量变化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78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清中内脂素和HMGB1的水平;并动态观察治疗前后内脂素和HMGB1的变化,及其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病情活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治疗前血清中内脂素和HMGB1的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t值分别为10.53和11.24,P均<0.01),且内脂素和HMGB1的水平与寻常性银屑病的分期有关,其中进行期患者组显著高于静止期患者组(t值分别为12.47和13.62,P均<0.01);治疗后血清中内脂素和HMGB1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值分别为12.72和11.48,P均<0.01)。内脂素的血清浓度变化与HMGB1水平及银屑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和0.67,P均<0.01)。结论内脂素和HMGB1在寻常性银屑病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血清内脂素和HMGB1的检测可作为反映寻常性银屑病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Treg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Foxp3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分期并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对照组60例,均为健康体检者。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分别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RORγt、Foxp3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寻常型银屑病组外周血中RORγt、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及RORγt/Foxp3表达量的比值分别为7.67±0.72、1.63±0.34、4.68±0.61,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果说明患病组外周血中RORγt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Foxp3 mRNA的表达量则明显低于对照组,RORγt/Foxp3表达量的比值在患病组中也明显升高。同样在进行期外周血中RORγt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静止期,Foxp3 mRNA的表达量则明显低于静止期,RORγt/Foxp3表达量的比值在进行期也明显高于静止期。进行期的PASI评分与RORγt mRNA相对表达量及RORγt/Foxp3表达量的比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72、0.743,P均<0.01),与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r值为-0.795,P<0.01)。静止期PASI评分与RORγt mRNA相对表达量及RORγt/Foxp3表达量的比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71、0.816,P均<0.01),与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r值为-0.863,P<0.01)。结论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与外周血中RORγt mRNA表达的升高及Foxp3表达的降低有关,两种基因表达的失衡可能是引起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Th17/Treg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24和炎症因子(TNF-α、MCP-1、IL-6、IL-17A)mRNA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NRDS诊断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集30例NRDS患儿治疗前后和30例健康新生儿外周血标本,分离PBMC,用实时定量PCR检测CD24、TNF-α、MCP-1、IL-6、IL-17A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新生儿比较,NRDS患儿CD24 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TNF-α、MCP-1、IL-6、IL-17A 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NRDS患儿外周血PBMC中IL-6、MCP-1和TNF-α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但CD24有下降趋势,而IL-17A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CD24可能成为NRDS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阿维A联合卡泊三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阿维A治疗,研究组采用阿维A联合卡泊三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IL-6、IL-17、INF-γ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L-6、IL-17、INF-γ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维A联合卡泊三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还能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变化在乳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乳腺癌患者及健康者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活化后可调节的、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物因子(RANTES)、白介素8(IL-8)及间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等水平变化。同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2、CCR5、CXCR1、CXCR4的表达。结果与健康者相比,乳腺癌患者血清中SDF-1及RANTES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SDF 1及RANTES水平升高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病及进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因素及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MCP-1表达水平。方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n=49)、不稳定型心绞痛(UA)(n=49)、稳定型心绞痛和(或)陈旧性心肌梗死(AP+OMU(n=49)患者及健康对照者(n=49)血浆中MCP-1水平,并同时检测147例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①血浆中MCP-1水平和hs—CRP呈正相关(r=0.447,P〈0.01);MCP-1水平与收缩压(SBP)、体质量指数(BMI)、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FBG)呈正相关(r=0.211,P=0.01;r=0.222,P=0.008;r=0.271,P=0.001;r=0.355,P〈0.01);MCP-1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呈负相关(r=-0.227,P=0.009;r=0.268,P=0.002)。②AMI组、UA组、AP+OMI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中MCP-1水平逐渐降低(1.83±0.36,1.68±0.31,1.61±0.17,1.59±0.59),但只有AMI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浆MCP-1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关,提示MCP-1可能作为指示冠心病发生、发展的-个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糖及雷公藤内酯醇(TP)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5 mmol/L 葡萄糖)、高糖组(30 mmol/L 葡萄糖)、甘露醇组(5 mmol/L 葡萄糖+25 mmol/L甘露醇)、TP甲组(30 mmol/L 葡萄糖+5μg/L TP)、TP 乙组(30 mmol/L 葡萄糖+10μg/L TP)、TP丙组(30mmol/L 葡萄糖+15μg/L TP),分别在24 h、48 h、72 h采用 RT-PCR法检测TP对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内 MCP-1 mRNA 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高糖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MCP-1 mRNA及蛋白较正常对照组增加,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1);TP各组比高糖组有明显下降(P< 0.01);不同浓度的TP对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 MCP-1的表达抑制程度不同(P < 0.05)。结论 TP可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MCP-1的表达,且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其可能对延缓糖尿病肾病中肾小球硬化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环氧合酶-2(COX-2)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及正常人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HIF-1α和COX-2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0例寻常型银屑病和20例正常人的临床资料以及皮损和皮肤组织。(1)用半定量RT-PCR检测银屑病皮损和正常皮肤组织中HIF-1α和COX-2 m RNA表达情况;(2)用Western blot检测银屑病皮损和正常皮肤组织中HIF-1α和COX-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HIF-1α和COX-2 m RNA相对表达量在寻常型银屑病组(1.32±0.04和1.21±0.04)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49±0.03和0.31±0.0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IF-1αm RNA相对表达量与COX-2 m 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664,P<0.05);HIF-1α和COX-2蛋白在寻常型银屑病组(0.76±0.03和0.62±0.03)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44±0.05和0.28±0.06),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IF-1α蛋白表达量与COX-2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r=0.601,P<0.05)。结论 HIF-1α和COX-2在银屑病皮损中异常高表达且呈正相关,可能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与Treg细胞的数量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Th17/Treg细胞免疫失衡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进一步阐述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9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选6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 IL-17、IL-23、TGF-β的含量,同时以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评价银屑病病情的严重程度。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百分比、IL-17和IL-23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Th17/Treg比值和IL-17/TGF-β比值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reg百分比及血清中TGF-β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行期Th17/Treg比值高于稳定期,Treg百分比低于稳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屑病患者Th17细胞百分比、Th17/Treg比值、IL-17/TGF-β比值、 IL-17和IL-23水平与PAS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Treg细胞百分比、TGF-β水平与PASI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Th17细胞、Treg细胞、Th17/Treg比值、IL-17/TGF-β比值、IL-17、IL-23和TGF-β与病程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Th17/Treg细胞免疫失衡可能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望通过调节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失衡及相关细胞因子而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mRNA在寻常型银屑病及脂溢性角化病皮损表皮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银屑病及脂溢性角化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IF-1α mRNA在寻常型银屑病、脂溢性角化病及正常皮肤组织各25例皮损表皮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在25例寻常型银屑病皮损表皮的中下层可见HIF-1α mRNA阳性表达,在25例脂溢性角化病皮损表皮的全层可见HIF-1α mRNA阳性表达,在正常皮肤的表皮未见HIF-1α mRNA的表达;银屑病、脂溢性角化病皮损表皮中HIF-1α mRNA的表达阳性率均为100%(25/25),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IF-1α mRNA在寻常型银屑病及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的表皮中表达均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影响。方法接受PCI的29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缬沙坦160 mg(146例)和40 mg(146例)每日口服。于术前、术后24 h、术后7 d、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测定血清MCP-1和PPARγ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CP-1与PPARγ。随访6个月266例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1)两组MCP-1水平术后24 h升高(均P<0.01),术后7 d低于术后24 h(P<0.01),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低于术前(P<0.01),高剂量组下降更显著(P<0.01)。(2)两组PPARγ水平术后24 h升高(P<0.01),术后7 d和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进一步升高(P<0.01),高剂量组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1)。(3)两组 MCP-1/PPARγ比值术后24 h升高(P<0.01),术后7 d和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下降(P<0.01),高剂量组较低剂组下降更显著(P<0.01)。(4)支架再狭窄率高剂量组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1)。结论 ACS患者PCI使用大剂量缬沙坦促进MCP-1、MCP-1/PPARγ下降和PPARγ水平升高。缬沙坦升高PPARγ,抑制介入术后炎症反应,防治支架再狭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银屑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6例和健康体检人员18例,检测并比较银屑病患者和正常者外周血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表达水平。【结果】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L-17及IL-23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银屑病患者外周血PBMC中TGF-β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Th12,细胞相关因子在银屑病的免疫发病机理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湖南汉族人群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清表达水平和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连续收录2010年12月至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湖南汉族老年新发脑梗死患者154例及健康志愿者8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 MCP-1浓度;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TM),并据其将患者分为无斑块组32例,稳定斑块组49例,不稳定斑块组73例;分析各组间血清 MCP-1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对血清 MCP-1表达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级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稳定斑块组血清 MCP-1水平(113.64±48.04)pg/mL高于稳定斑块组(61.78±22.34)pg/mL,稳定斑块组高于无斑块组(44.84±25.26)pg/mL,且两组之间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80.06,P <0.01)。无斑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 MCP-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MCP-1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湖南汉族人群中,血清 MCP-1表达水平可能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质1(telomeric-repeat binding factor-1,TRF1)和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质2(telomeric-repeat binding factor-2,TRF2)基因表达异常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pSS)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55例pSS患者和41例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H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TRF1和TRF2转录水平,并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PBMCs TRF2转录水平在SS组显著高于HC组(0.0047±0.0107vs.0.0026±0.0049,P=0.001),而TRF1转录水平在两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在SS组中TRF2与白细胞计数(WBC)(r=0.309,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GR)(r=0.312,P<0.05)、补体3(C3)(r=0.470,P<0.05)、抗核抗体(ANA)(r=0.339,P<0.05)呈显著正相关,TRF1转录水平与TRF2(r=1,P<0.01)、WBC(r=0.316,P<0.05)、GR(r=0.313,P<0.05)、ANA(r=0.421, P<0.05)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TRF2转录水平在SS患者的增高提示其可能参与了SS患者端粒酶激活和端粒缩短的调节;TRF2、TRF1表达水平与 WBC、GR、C3、ANA 呈显著正相关,提示 TRF2、TRF1可能参与了SS炎症免疫调节,且与SS的发病机制有关。加强端粒保护蛋白在SS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阐明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消银2号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最佳的洗浴温度和时间。方法选取120例符合寻常型银屑病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纳入试验。按随机序列表分为4组,每组30例。采用2&#215;2析因设计将4组患者分别使用消银2号方剂药浴的4种治疗方案,试验1组( A1 B1)采用42℃药浴30 min;试验2组( A1 B2)采用42℃药浴20 min;试验3组( A2 B1)采用38℃药浴30 min;试验4组( A2 B2)采用38℃药浴20 min。分别在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量表( PASI评分表)、生活质量指数( DLQI)、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患者状况进行评定。结果1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后PASI评分、DLQI指数、SAS评分分别为(11.33&#177;5.68),(4.78&#177;3.50),(24.23&#177;6.72)分,低于治疗前的(25.51&#177;10.26),(11.60&#177;5.70),(42.37&#177;8.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23.105,17.174,40.558;P<0.01)。试验1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评分差值为(16.59&#177;6.46)分,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42,P<0.01);DLQI指数差值和SAS评分差值分别为(8.27&#177;5.15),(19.93&#177;4.73)分,高于试验4组的(5.47&#177;3.25),(16.30&#177;4.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ASI、DLQI、SAS三方面,消银2号方洗浴时间因素的主效应及时间与温度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仅温度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分别为11.380,6.335,9.168;P<0.01)。结论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的改善、生活质量改善、焦虑状况改善三方面,温度对药浴的影响效果大于时间。考虑到时间因素对患者的经济和治疗时间的影响等问题,42℃联合20 min中药洗浴的方案更为合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