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11月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38例患者经治疗及精心护理后好转出院,其中1例患者并发脑水肿、1例患者并发心功能衰竭,予以治疗及护理后均好转;2例患者因并发肾功能衰竭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实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影响重症医学科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方案有效实施的原因,提高感染性休克病人救治成功率。[方法]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版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中规定的感染性休克3h和6h集束化治疗完成率要求,统计我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68例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措施中3h、6h达标率情况,分析集束化治疗措施未能有效实施的原因。[结果]68例病人,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完成率为23.5%~98.5%;感染性休克6h集束化治疗完成率为29.4%~100.0%。[结论]感染性休克病人3h、6h集束化治疗完成率低,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制定临床护理路径,提高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及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陈洁瑜  谭颖媚 《全科护理》2011,9(13):1138-1139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护理。[方法]对13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病人均行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镇静、营养脑神经等对症及支持治疗,同时加强舒适护理及安全管理。[结果]本组病人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症状均好转并转回普通病房。[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健康,应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以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镇静治疗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156例在ICU实行镇静治疗的病人随机分成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循证护理组对病人提出护理问题,进行循证支持,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循证护理组病人镇静过深、血压下降、肺部感染肺不张、压疮不良反应发生减少。[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可提高重症监护病房镇静治疗病人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秀葵 《全科护理》2012,10(19):1770-1771
[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病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38例2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病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重点是监测控制血糖、饮食指导、预防并发症、指导功能锻炼等。[结果]1例转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后死亡,1例并发严重肺部感染转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治疗;3例出现浅表皮肤伤口感染,36例病人治愈出院。[结论]加强2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病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重症监护病房长期机械通气病人撤机前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长期机械通气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3 d后成功撤机34例,5 d后成功撤机14例,撤机时间>10 d 8例,放弃治疗4例,死亡5例.[结论]加强重症监护病房长期机械通气病人撤机前后的护理是成功撤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廖寒 《全科护理》2015,(1):64-65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在重症休克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50例收治重症监护室(ICU)的重症休克病人使用PICCO监测,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50例病人使用PICCO监测的平均时间为6d,ICU平均住院时间为6d,未出现护理并发症,除4例病人死亡外,其余病人均转入普通病房。[结论]加强重症休克病人PICCO监测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在重症休克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50例收治重症监护室(ICU)的重症休克病人使用PICCO 监测,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50例病人使用PICCO 监测的平均时间为6 d,ICU平均住院时间为6 d,未出现护理并发症,除4例病人死亡外,其余病人均转入普通病房。[结论]加强重症休克病人PICCO 监测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9.
凌莉  蔡飞  常玲  李洁  宋玲  梅芳 《全科护理》2011,(12):1046-1048
[目的]总结经右胸上腹两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后的重症监护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42例经右胸上腹两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病人的病例资料,进行有效的术后重症监护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管道护理、并发症护理和心理护理),追踪病人治疗结果。[结果]重症监护时间平均为3 d,所有病人均平安转入普通病房。术后并发出血倾向1例、吻合口瘘1例、胸导管瘘2例、肺部并发症3例,经相应治疗及重症监护护理后症状均好转消失,无一例重新手术。[结论]科学有效的重症监护护理对经右胸上腹两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京涛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12):2284-2285
[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前瞻性记录、观测本院重症监护病房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不同患者血中NT-proBNP 水平.[结果]40例患者中有18人死亡,死亡组住院24 h时NT-proBNP水平为(240.5±36.7)pg/mL,住院48 h时NT-proBNP水平为(398.6±40.0)pg/mL,与存活组(22例)住院24 h时NT-proBNP水平(149±26.4)pg/mL、住院48 h时NT-proBNP水平(150.1±37.0)pg/mL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NT-proBNP能预测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改良式诺顿评分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肝移植术后病人临床压疮监控的有效性。[方法]根据肝移植病人的特点,将诺顿评分表进行改良,时肝移植术后重症监护病房病人进行评估,提供个性化护理。[结果]采用改良式诺顿评分表,有效降低了重症监护病房肝移植病人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了基础护理质量。[结论]改良式诺顿评分表可用于预防重症监护病房肝移植病人压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病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和护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36例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出院病人中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236例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病人中发生医院感染45例,感染率为19.07%.老年重症病人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常见感染部位依次是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等,病人住院时间的长短对于医院感染有明显的差异性;性别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老年病人的关注,对重症病人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的护理干预,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和创伤性操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护理.[方法]对13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病人均行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镇静、营养脑神经等对症及支持治疗,同时加强舒适护理及安全管理.[结果]本组病人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症状均好转并转回普通病房.[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健康,应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以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4.
廖媛媛 《全科护理》2013,11(19):1776-1776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方法]观察60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人的临床表现,如瞳孔变化、肢体活动等,及时根据表现出来的症状加强护理。[结果]60例外科重症病人均给予相应措施,得到合理的护理,病人恢复较好,有一定的效果。[结论]加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重症监护病房(ICU)颅脑损伤病人行肠外营养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ICU颅脑损伤病人行肠外营养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住院2d~51d,平均10d,其中达到临床缓解转出ICU23例,病人放弃治疗出院6例,死亡2例。[结论]加强ICU颅脑损伤病人行肠外营养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6.
重症监护病房颅脑损伤病人行肠外营养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碧占 《全科护理》2010,8(4):310-311
[目的]总结重症监护病房(ICU)颅脑损伤病人行肠外营养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ICU颅脑损伤病人行肠外营养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住院2d~51d,平均10d,其中达到临床缓解转出ICU23例,病人放弃治疗出院6例,死亡2例。[结论]加强ICU颅脑损伤病人行肠外营养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7.
马盈盈  杨彧  魏钰 《全科护理》2011,(10):858-859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总结护理配合。[方法]对22例SICU机械通气病人进行74例次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同时加强护理配合。[结果]操作成功72例次,成功率为97.3%;治疗前肺部感染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好转83.3%,无明显改善16.7%;治疗前肺不张病人经治疗后全部肺复张。[结论]加强SICU机械通气病人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黄好英  吴琼  许寿媚 《全科护理》2014,(22):2081-2082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方法]将140例心血管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再梗死、猝死、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中实行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经右胸上腹两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后的重症监护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42例经右胸上腹两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病人的病例资料,进行有效的术后重症监护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管道护理、并发症护理和心理护理),追踪病人治疗结果.[结果]重症监护时间平均为3 d,所有病人均平安转入普通病房.术后并发出血倾向1例、吻合口瘘1例、胸导管瘘2例、肺部并发症3例,经相应治疗及重症监护护理后症状均好转消失,无一例重新手术.[结论]科学有效的重症监护护理对经右胸上腹两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急诊科重症监测治疗与护理病房(EICU)是集中现代化的监护和急救设备,对各种急、危、重症病人集中加强监护、治疗和护理的病房单元。血液灌流技术是临床上治疗抢救各类急性中毒的有效手段,对于急性中毒有良好的疗效[1,2]。本科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共收治病人45例,通过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人45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