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采用超声组织二尖瓣环位移技术(TMAD),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SCF)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诊断为SCF的患者61例(SCF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环室间隔位点位移(TMAD1)、侧壁位点位移(TMAD2)、平均位移(TMAD Midpt)和平均位移率(TMAD Midpt%),并与60例健康成年人(对照组)比较。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SCF组TMAD1、TMAD2、TMAD Midpt和TMAD Midpt%均减低(P0.05),但LVEF无显著变化;(2)TMAD各参数均与LVEF呈正相关(r=0.20、0.26、0.29、0.24,P0.05);(3)TMAD各参数与年龄、心率无相关(P0.05),TMAD1、TMAD2、TMAD Midpt与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呈正相关(r=0.19、0.20、0.25,P0.05),而TMAD Midpt%与LVEDV无相关(P0.05)。结论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TMAD参数中TMAD Midpt%不受左心室容积影响,是可简便、准确、灵敏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TDI)成像技术评价正常左室构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正常左室构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0例(高血压病组)和正常成人60例(对照组),使用脉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及E/A值,TDI测量二尖瓣瓣环后间隔与侧壁位点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及e’/a’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病组侧壁及后间隔e’、e’/a’明显降低,后间隔a’明显升高(均P0.01)。高血压病组与对照组不同位点瓣环舒张期运动幅度不同(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在发生左室重构前已有舒张功能异常,TDI技术可快捷、准确地评估早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技术(TMAD)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HF)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左心衰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40例,二维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LVEF).使用TMAD技术,测量二尖瓣环6个位点的收缩期最大位移(Ds)、最大位移达峰时间, 并将平均Ds与简化双平面Simpson法计算出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F组的LVEDd、LVEDV、LVESV均显著增加(P<0.01),LVEF显著减低(P<0.01).HF组二尖瓣环6个位点DS比正常组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F组二尖瓣环6个位点DS的达峰时间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1).正常组二尖瓣环6个位点平均Ds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r=0.853,P<0.01),HF组二尖瓣环6个位点平均Ds与LVEF呈正相关,但较正常组低(r=0.419,P<0.05).结论 TMAD作为一种新技术成为简单、准确、客观地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M-型超声定量分析与比较高血压病患者二尖瓣环长轴方向上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变化,探讨其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高血压病患者30例,根据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A)分为两组:组E/A〈1,12例,组E/A〉1,18例;正常对照组10例。应用TVI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Ea)、舒张晚期(Aa)运动速率及其比值Ea/Aa。应用M-型超声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Es)、舒张晚期(As)峰值运动速度及其比值(Es/As);舒张早期(T)、舒张晚期(A)峰值位移及其比值(T/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病组和组的Es、Es/As、T、T/A显著减低(P〈0.05或P〈0.01)。T与Ea、T/A与Ea/Aa、Es与Ea、Es/As与Ea/Aa显著相关(P〈0.05)。结论M-型超声所测的二尖瓣环运动速度与位移指标能反映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二尖瓣环的部位不同对组织多普勒(TDI)测量结果及衍生指标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182例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者,于心尖四腔切面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于心尖四腔、两腔及左心三腔切面分别测量二尖瓣环室间隔、左心室侧壁、前间隔、后壁、前壁及下壁6个位点的TDI舒张期波形,计算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E峰与舒张晚期血流A峰的比值(MV-E/A)、TDI二尖瓣环舒张早期e波与舒张晚期a波的比值(TDI-e/a)及E峰值与二尖瓣环6个位点e波平均值与E峰的比值(E/e-mean),同步记录心电图。结果根据二尖瓣口血流波形E/A比值不同,将182例患者分成两组,组Ⅰ:二尖瓣E/A≥1.0,共76例;组Ⅱ:二尖瓣E/A<1.0,共106例;组Ⅰ中同时有4个位点e/a≥1.0的患者多于组Ⅱ(59.21%,8.49%),而组Ⅱ中二尖瓣环6个位点e/a比值均<1.0的患者明显较多(64.15%,14.47%,P<0.05);即使同一组内,任意两位点之间的E/a比值多有不同或显著差别,测值相近的位点在组Ⅰ、组Ⅱ中分别占28.57%和14.29%,其中组Ⅰ中仅有左心室后壁、下壁2个与E/a-mean相近的位点,而组Ⅱ中则没有与E/a-mean相近的位点。结论临床应用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E峰值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e波值比(E/e-ann)与二尖瓣E/A指标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时,需注意二尖瓣环位点不同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而取二尖瓣环6个位点E/e-mean,有助于减少此类指标在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中的偏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技术(TMAD)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30 例,健康者30 例,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TMAD 技术,测量二尖瓣环6 个位点的收缩期最大位移(Ds),计算6 个位点的收缩期最大位移平均值,与用简化的双平面Simpson 法计算的LVEF 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MI 组的LVEDV 、LVESV 均显著增加(均P <0.01 ),LVEF 显著减低(P <0.01 ).AMI 组前室间隔、前壁二尖瓣环2 个位点的Ds 较对照组显著减低(均P <0.001 );其他4 个位点的Ds 及平均Ds 较对照组亦减低(均P <0.01 ).正常组二尖瓣环6 个位点平均Ds 与LVEF 呈正相关(r =0.833,P <0.01 ),AMI 组二尖瓣6 个位点平均Ds 与LVEF 亦呈正相关(r =0.678,P <0.01 ).结论 TMAD 是一种快速估测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半定量方法 ,可作为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一种新的简便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TMAD)评价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正常对照组39例,LVNC患者43例。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应用TMAD技术,测量二尖瓣环侧壁、室间隔、前壁和下壁等4个位点的收缩期最大位移(MAD)、心尖四腔观、两腔观的二尖瓣环中点位移(MADmid4、MADmid2)及其百分比(MADmid4%、MAD-mid2%)。将上述指标进行两组间对比分析,分析二尖瓣环位移参数与简化双平面Simpson法计算出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之间的关系。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LVNC组LVEF显著减低(P<0.01),EDV、ESV、LVDd测量值均显著增大(P<0.01)。(2)LVNC组二尖瓣环4个位点的MAD、MADmid4、MADmid2、MADmid4%、MADmid2%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3)LVNC组二尖瓣环4个位点的MAD、MADmid4、MADmid2、MADmid4%、MADmid2%与LVEF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MADmid4%、MADmid2%与LVEF的相关系数较高(r=0.753、0.794)。结论应用TMAD法测量LVNC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与简化双平面Simpson法的相关性良好,TMAD作为一种新技术能简单、准确、客观地评价LVNC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与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脉冲多普勒、应变率成像与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检测了3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左室基底部和中部(左室前壁、下壁、前间隔、后壁、后间隔和侧壁)心内膜下心肌层的应变率曲线以及二尖瓣环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四个位置的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a波与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a波。结果高血压病组的E/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降低(P<0.05),而左室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比值(SRe/SRa)及Ea/A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两组的Ea/Aa与E/A呈显著正相关(高血压病组:r=0.712,P<0.01;正常对照组:r=0.748,P<0.01);两组的SRe/SRa与E/A也呈显著正相关(高血压病组:r=0.805,P<0.01;正常对照组:r=0.769,P<0.01)。结论Ea/Aa、SRe/SRa比E/A能更敏感反映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TMAD)评估扩张型心肌病(DCM)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DCM患者32例(LVEF≤35%组23例,LVEF>35%组9例)、健康体检者30名(对照组)均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查,测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TMAD技术测量二尖瓣环位移(TMAD)参数,包括后间隔处瓣环插入点最大位移(TMAD sep)、左心室侧壁处瓣环插入点最大位移(TMAD lat)、后间隔-侧壁瓣环连线中点的最大位移(TMAD Midpt)及左心室长轴缩短率(TMAD Midpt%),分析比较各组各参数及TMAD参数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 LVEF≤35%组LVEDV、LVESV均大于对照组(P均<0.01),LVEF低于对照组(P<0.01);LVEF>35%组LVEDV、LVESV均大于对照组(P均<0.01),LVEF低于对照组(P<0.01);LVEF≤35%组TMAD sep、TMAD lat、TMAD Midpt、TMAD Midpt%均低于LVEF>35%组和对照组(P均<0.01),LVEF>35%组TMAD sep、TMAD lat、TMAD Midpt、TMAD Midpt%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DCM患者TMADsep、TMAD lat、TMAD Midpt、TMAD Midpt%均与LVEF呈正相关(r=0.64、0.69、0.70、0.75,P均<0.05)。结论 TMAD技术所测的瓣环位移参数有可能成为评价DCM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一种新的、可靠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测量二尖瓣环5个位点的运动参数,探讨二尖瓣环在评价左室整体舒张功能时最敏感位点的选择。方法:测量20例健康自愿者及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二尖瓣环间隔、侧壁、下壁、前壁、后壁5个位点的Ea、Aa的DTI参数,计算Ea/Aa。结果:①高血压组二尖瓣环5个位点Ea、Ea/Aa明显减低(P<0.001);②正常组和高血压组二尖瓣环侧壁位Ea/Aa比值与平均比值相关系数最大(r=0.894,r=0.854)。结论:应用DTI测量二尖瓣环运动参数来评价左室整体舒张功能时,我们认为心尖四腔切面二尖瓣环侧壁位为最敏感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子女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04-06/2005-06在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脏超声室就诊的血压正常者100名,年龄15~40岁,均自愿参加观察。按家族史分为2组,有高血压家族史组50名,正常对照组50名。根据指南有高血压家族史组入选者父母二人中至少有一人为高血压患者,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其他严重心、肝、肾疾病定为家族史阳性。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检测两组观察对象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及二者比值,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和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常用来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并用二尖瓣血流多普勒法检测舒张期早期血流速度峰值、左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及二者比值,比较两组间所测指标的差异。以上所测数据均取3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同步记录于超声图像采集系统中以供分析。结果:100名血压正常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两组各50名,无脱落。两组观察对象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的比较:有高血压家族史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3.10±2.10,14.60±2.35;1.10±0.14,1.23±0.24(t=3.36,3.27,P<0.05)];而两组观察对象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左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及二者比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过多普勒组织成像法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发现,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子女左心室舒张功能已有减低趋势,可以为早期筛选高血压高危人群、早期对高血压进行临床评估防治提供依据。该方法对左心室心肌舒张功能的评估更加敏感,优于传统的二尖瓣口血流法。  相似文献   

12.
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 探讨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估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DTI技术 ,对 5 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和 5 0例正常对照者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进行测定 ,并与常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 ,高血压病患者收缩期DTI速度峰值 (S)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舒张早期DTI速度峰值 (Ve)显著减低 (P <0 .0 5 ) ,舒张晚期DTI速度峰值 (Va)无显著变化 ,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DTI速度峰值的比值 (Ve Va)显著减低 (P <0 .0 5 )。Ve Va值与二尖瓣血流频谱E A值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结论 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参数可用于无创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应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TMAD)技术定量评估心功能减低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意义.方法 根据双平面Simpson法测定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收集125例心功能减低患者为心功能减低(LVEF≤54%)组,50名健康体检心功能正常( LVEF≥55%)者为正常对照组.将心功能减低组再分为LVEF 50%~54%、LVEF45%~49%、LVEF 40%~44%、LVEF 35%~39%及LVEF≤34%亚组,各25例.在室间隔和侧壁上描记两点,分别记为第1点和第2点,软件自动计算二者的最大位移;将两点连线,中点记为第3点,计算最大位移及其占左心室长径百分比.结果 心功能减低组TMAD各项参数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TMAD各参数均与LVEF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 TMAD参数有望成为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一个新的、甚至可替代LVEF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组织二尖瓣环位移(TMAD)检测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选取CSF患者64例(CSF组)及同期对照组患者50例(Con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以及TMAD各参数,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同时比较LVEF、LVGLS和TMAD参数的图像获取成功率、参数分析时间及参数测量重复性。结果:CSF组的LVGLS及TMAD各参数均低于Con组(P<0.05);TMAD各参数与受累冠脉支数、mTFC及LVGLS均呈负相关(P<0.05),二尖瓣环侧壁位点位移(TMAD2)、间隔与侧壁两点连线中点位移(TMADmid)、中点位移率(TMADmid%)与LVEF呈正相关(P<0.05);TMADmid%和M-E/A联合识别CSF的AUC最大(AUC:0.76;95%CI:0.67~0.83;P<0.001);TMAD参数的图像获取成功率高于LVEF和LVGLS (P<0.05),TMAD参数测量时间短于LVEF及LVGLS (P<0.001),TMAD参数ICC最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组织追踪成像(tissue tracking imaging,TTI)技术及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ing,QTVI)技术定量分析风湿性二尖瓣病变(rheumaticmitralvalvedisease,RMVD)左心室局部功能的价值。方法:使用美国GE Vivid7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应用TTI和QTVI技术对43例RMVD患者(RMVD组)、30名健康人(对照组)的左心室局部功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RMVD组左心室前壁、下壁、侧壁、后壁、前间隔、后间隔的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末期峰值速度、收缩期纵轴方向心肌组织峰值位移较对照组减低(均为P〈0.05)。结论:RMVD患者左心室局部节段心肌功能有不同程度减低。QTVI及TTI技术能够反映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左心室局部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并与二尖瓣血流频谱作对比。方法 研究对象为35例临床与超声诊断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高心组)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心尖四腔观,选取室间隔中段,左室侧壁中段,二尖瓣环-室间隔交界处、二尖瓣环一侧壁交界处为取样点,分别显示各部位组织的运动情况,并测量心肌收缩峰速度(Vs)、心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及VE与VA比值(VE/VA)。常规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与DTI参数作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心组室间隔中段,侧壁中段、二尖瓣环VE、VE/VA均显著下降,各部位VE/VA均与二尖瓣血流频谱E/A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DTI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诊断灵敏度高于二尖瓣血流频谱。结论 DTI技术可以定量评价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并且比常规脉冲波多普勒二尖瓣血流参数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AMAT)评价正常人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健康成人志愿者54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9~45岁)和中老年组(45~75岁)。超声AMAT成像模式检查,分别测量二尖瓣环间隔侧和侧壁侧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运动速度(MAVe、MAVa),同时应用频谱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A峰。对两组间及组内测值进行比较,分析MAVe、MAVe/MAVa与二尖瓣口血流E峰的相关性。结果①与青年组比较,中老年组MAVe、MAVe/MAVa显著降低;且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E峰与两组MAVe、MAVe/MAVa显著相关;②两组组内比较:二尖瓣环间隔侧速度普遍较侧壁侧低,中老年组二尖瓣环间隔侧和侧壁侧MA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MAT技术可准确反映左心室早期舒张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方法 选取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50例及正常对照组50例,应用QTVI技术测量二尖瓣环左心室侧壁、前间隔、前壁、下壁、后间隔、后壁二尖瓣水平的收缩期(Vs)、舒张早期(Ve)、舒张晚期(Va)室壁峰值运动速度,比较糖尿病组及正常组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组Ve低于正常组,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Vs低于对照组,Va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Ve/Va明显低于正常组,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QTVI为定量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提供了一种准确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TMAD)技术及左心室心肌的纵向应变在评价健康人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40名,二维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二尖瓣环6个位点(前间隔、侧壁、下壁、前壁、后壁、后间隔)的收缩期最大位移(Ds)及左心室各节段纵向应变收缩期峰值,左心室各节段纵向应变收缩期峰值平均值为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并分析平均Ds及左心室GLS与简化双平面Simpson法测得的LVEF的相关性.结果二尖瓣环前间隔位移为(12.37±2.05)cm,侧壁位移为(12.94±2.85)cm,下壁位移为(12.79±2.48) cm,前壁位移为(12.97±2.29) cm,后壁位移为(12.33±2.34)cm,后间隔位移为(11.59±1.99)cm,二尖瓣环6个位点位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45,P=0.051).从基底部到心尖部左心室不同节段(前间隔、前壁、侧壁、后壁、下壁、后间隔)纵向应变收缩期峰值基本呈现逐步递增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988、1.902、2.379、3.164、1.278、0.044,P均>0.05);基底部、中部、心尖部同一水平不同节段纵向应变收缩期峰值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F=2.871、2.752、1.560,P均>0.05).二尖瓣环6个位点平均Ds为(12.67±1.57)cm,与简化双平面Simpson法测得的LVEF[(57.98±4.37)%]呈显著正相关(r=0.853,P<0.01);左心室GLS为(-21.81±2.61)cm,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75,P<0.01);二尖瓣环6个位点平均Ds与左心室GLS呈显著负相关(r=-0.72,P<0.01).结论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定的二维应变及TMAD与LVEF存在显著相关性,二尖瓣环取点简便、快捷、无角度依赖,TMAD有望成为定量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测得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不同冠状动脉病变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54例胸痛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的14例作为对照组,冠心病的40例分为一支病变组、两支病变组、三支轻度组和三支重度组。测量二尖瓣环间隔部和侧壁部舒张早期峰速度Esep和Elat,计算两者的均值Ea以及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与三者的比值E/Esep、E/Elat和E/Ea。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Esep、Elat、Ea、E/Esep、E/Elat和E/Ea均有差异,且病变越重,差异越明显。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E/Ea>8.35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和100%。结论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是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良好指标。E/Ea评价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可帮助诊断冠心病和判定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