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CT图像运用于临床以来,三维摄影技术已经成为各类头颈疾病、颜面部肿瘤和整复外科的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的辅助检查。现在从最初的诊断到最后的治疗,口腔CT扫描技术都能为之提供详细的解剖评估,CT在口腔领域的运用正日益增加。本文从上颌窦的CT检查方法、上颌窦底与上颌后牙的关系等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正畸治疗中牙齿移动方向与牙根吸收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90例安氏Ⅰ类青少年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将术前、术中、术后头颅侧位片重叠.测量牙齿不同方向的移动距离和牙根吸收长度.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牙根吸收与移动方向的相关性。结果 上中切牙切缘到腭平面的距离、根尖到腭平面的距离、长轴与腭平面后下交角的度数三项指标与牙根吸收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青少年男女组间牙根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尖和切缘的压低及切牙倾斜度的增加与根吸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9)
目的:观察上颌窦底冲压提升技术在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某院收治的需进行上颌窦底冲压提升修复的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共植入103枚种植体,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种植义齿的修复。随访时间1~8年,平均随访(2.72±1.43)年。通过X线片检查和临床检查来观察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80例施行上颌窦底冲压提升修复患者中,8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上颌窦黏骨膜穿破,但在观察期内均未出现上颌窦炎等相关并发症。全部植入的103枚种植体与骨的结合均为良好,均顺利完成义齿种植修复,至今仍未出现种植体脱落状况,患者满意度良好。结论:对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患者采用上颌窦底冲压提升技术进行修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利用CBCT评估采用液压法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术治疗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上颌骨骨量不足行种植修复患者30例(40颗种植体),均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术,剩余牙槽骨高度(RBH)为2~4 mm。采用CAS-KIT工具盒进行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行CBCT检查,并测量骨增量高度。结果 所有种植体无松动、脱落及上颌窦炎发生,CBCT显示种植体与周围组织形成良好的骨性结合。经6~24个月随访观察,临床效果良好。术后6个月平均窦底垂直骨增量为(7.31±0.58)mm。结论 采用CAS-KIT工具盒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单的上颌后牙区种植外科技术,可用于上颌窦底垂直骨量严重不足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韩游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3):65-67
目的 分析骨凿冲顶式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在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36例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骨凿冲顶式上颌窦底内提升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种植体成功留存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治疗前后剩余骨高度(RBH)、上颌窦底提升高度(SLH)、上颌窦内移植物吸收高度(GR)、上颌窦宽度(SW... 相似文献
8.
冲顶式上颌窦提升术操作简单,创伤少,经济,受到临床广泛关注和使用。现将冲顶式上颌窦提升同期牙种植术手术方式及常见问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上颌窦自体牙根异物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丹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5):104-104
1病历资料
患者男.28岁,因右侧鼻塞、脓涕、头痛反复发作1年于2006年8月12日入院。患者1年前在当地卫生所行拔牙术,术后3个月出现右侧鼻塞、脓涕,并感头痛,外院诊断为鼻窦炎.予抗炎对症治疗后病情缓解。其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半年后行鼻窦CT检查,见右侧上颌窦内异物,疑为牙根,欲行右上颌窦根治术,因经济原因未行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上颌第二前磨牙牙根和根管形态,为根管治疗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本文对52颗离体上颌第二前磨牙进行近远中向X线照像.并从根中1/3横断,用棉花针探测证实根管的存在,采用Vertucci’s分类法对根管系统进行观测记录。结果:45颗牙是单根.占85.5%,7颗牙双根,占13.5%。而单根牙中1个根管者最多,占牙齿总数的42.5%,其次是单根双管型,既有颊舌2个根管,至根尖又合并成一个根管,从一个根尖孔通入牙周膜,占牙齿总数的34.5%。结论:上颌第二前磨牙主要是单根,单个根尖孔的发生率为77%。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在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中植入浓缩生长因子(CGF)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就诊于福建省立医院口腔种植中心的上颌后牙区剩余骨高度不足的37例患者(47个种植位点)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植入位点分为试验组(20例,23个种植位点)和对照组(17例,24个种植位点),在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后植入47枚种植体,试验组在上颌窦内植入CGF,对照组植入Bio-oss骨粉。于术后即刻、术后6、12个月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影像学变化。结果 仅有1例患者因咬硬物致种植体松动,存留率为97.9%(46/47)。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即刻、术后6、12个月的种植体周围骨高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试验组和对照组按提升高度分为三组:1组(<3 mm),2组(3~4 mm),3组(>4 mm)。术后6、12个月不同窦底提升高度组间的窦内骨增量比较,试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1组和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3组窦内骨增量高于1组和2组,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对上颌窦底与上颌磨牙牙根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测量,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具备上颌后部多层螺旋CT扫描数据的患者资料,应用CT配套软件观察上颌窦底与上颌磨牙牙根的关系并测量上颌磨牙牙根与上颌窦底间的距离.结果 85例患者中,上颌窦与上颌后牙关系分型:Ⅰ类7例;Ⅱ类16例;Ⅲ类13例;Ⅳ类26例;Ⅴ类23例.上颌窦底和上颌后牙牙根的距离:小于1.5 mm 40例;1.5~2 mm 21例;2 mm以上24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在判断上颌窦底与上颌磨牙牙根关系方面有较高应用价值,其中Ⅳ、Ⅴ类患者和上颌窦底与上颌后牙牙根的距离小于1.5 mm的患者,临床治疗中应预防上颌窦穿孔或上颌窦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观察与研究上颌窦提升手术合并种植体同期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择自2008年6月至2010年4月行上颌窦提升种植体同期植入手术患者60例,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27~58岁。对该患者通过牙槽嵴顶入路,行上颌窦提升合并种植体同期植入手术,共有88枚种植体植入,手术时,不将任何骨充填材料植入上颌窦内,缺牙部位牙槽骨的骨高度可为5~8mm,平均为(6.58±1.02)mm。针对上颌窦内种植体凸入的不同长度与窦底改建状况进行卡方检查。结果该患者中有1例种植体在术后15d由于牙龈红肿、牙齿松动而取出外,其他患者的种植体均能够与骨良好的结合,完成了义齿的修复,种植体的咀嚼功能良好且附近软组织未出现发炎等症状。上颌窦内种植体平均凸入2.56mm,48枚(55%)种植体的根方有新骨形成,30枚(35%)有新的上颌窦底形成,9枚(10%)无明显新骨形成。从统计学分析可看出,上颌窦内种植体凸入的不同长度和窦底改建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12,P=0.191)。结论要严格掌控上颌窦提升手术的适应证,上颌窦提升手术合并种植体同期植入的临床效果在短期内是可以预期的,上颌窦提升的高度与新窦底的形成并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7.
18.
不同牙根发育阶段与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牙根不同发育阶段与正畸治疗中产生的牙根吸收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122例正畸治疗(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完成的牙病患者,按照牙根发育程度将患者分为牙根发育完成组和牙根发育未完成组,测量两组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牙根长度及牙根吸收等级,分析正畸治疗中患者牙根发育阶段与牙根吸收间的关系。结果:正畸治疗前后,牙根发育未完成组产生牙根吸收明显较牙根发育完全组患者少。结论:在牙齿正畸治疗中,牙根发育完成组较牙根发育未完成组产生牙根吸收的概率更大,吸收的程度更重,因此,在选择正畸治疗时,要适当考虑患者牙根发育状况,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正畸治疗,在矫治过程中尽可能采取适当措施防止牙根吸收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剩余牙槽嵴高度为4~6mm时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的可行性。方法42例上颌窦剩余牙槽嵴高度4~6mm的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55枚,术后6个月进行修复并随访6~36个月。结果窦底平均提升高度(2.9±0.8)mm,有12个牙位发生窦黏膜穿孔,所有患者术后无明显上颌窦炎症状,6个月后所有种植体均获得有效骨结合,新生骨(2.1±O.9)mm。随访期内无种植体松动脱落,存留率100%。结论上颌窦剩余牙槽嵴高度为4~6mm时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牙种植在短期效果良好,但临床选择仍需慎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磨牙根纵裂的治疗以及修复方式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已明确诊断的56颗上颌第一磨牙根纵裂,拟保留的牙根完成根管治疗术,发生根纵裂的牙根进行截根术,待伤口愈合后再行全冠或联冠修复。结果术后两年随访52例,失访4例。2例病人未按照医嘱镶冠(其中1例冠折,1例食物嵌塞)。全冠修复24例,失败1例,成功率95.83%。联冠修复26例,失败1例,成功率96.15%。两者之间对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发生在上颌磨牙的根纵裂,对无病变的牙根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病变的牙根采用截根术,结合全冠或联冠修复,两年观察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