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及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 ,给广大高校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为高校教师缓解心理压力 ,维护心理健康 ,社会、学校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同时 ,教师要学会自我调适 ,以保持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2.
浅析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及应对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教育体制改革在给高校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引发了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于是从分析高校教师心理压力的现状入手,对引发高校教师压力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促进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浅析新时期高校教师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新时期高校教师心理压力的基础上从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角度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对缓解教师心理压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期高校教师心理压力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社会转型期,当前的社会变革给高校教师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造成高校教师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损害不容忽视,导致工作绩效低下和职业倦怠的发生。笔者从高校体制改革、社会角色冲突以及社会资本等压力源对高校教师心理压力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从开展个体心理资本干预和构建高校管理体制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呼吁高校组织管理者能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5.
护士心理压力是由于工作环境与护士反应能力之间的不平衡知觉所致. 多数护理人员面对心理压力时,表现为情绪低落、头痛、疲劳感、睡眠障碍,对护理工作的厌恶、反感,对病人漠不关心,并封闭自己,少与人沟通,工作效率低无工作成就感,加上超负荷的工作环境及社会对护士职业的不重视,给护士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及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某地区高校教师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的分布特征,分析该群体IOP与其心理状况及相关全身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某地区高校教师197例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个体心理压力状况、基本情况、实验室检查以及眼部专科检查等;其中Beck抑郁量表得分(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Score,BDI Score)用于评估心理压力状况;采用偏相关的统计学方法分析该群体眼内压与心理状况等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该地区高校教师群体Beck抑郁量表得分与眼内压值显著相关(r=0.127,P=0.0060);在控制年龄、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及收缩压影响之后,二者相关程度略有下降(r=0.113,P=0.015);当饮酒、吸烟、日常锻炼等因素被纳入分析后,二者仍显著相关(r=0.116,P=0.013)。结论:该地区高校教师群体心理压力状况与眼内压值显著相关,心理压力导致过量和持续的皮质醇分泌可能是眼内压增加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护士心理压力源致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春玲  苗兰  杨敏  吴敏 《农垦医学》2009,31(5):439-441
目的:对护理人员面l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通过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获得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时刻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是护理人员最大的心理压力源,人事制度改革面l临下岗或转科’、“职称晋升机会少”、“病人和家属高强度高水准的要求”、“三班轮转工作量太大”等排在前5位。结论:通过本调查表明,护士心理压力源主要来自社会对护士职业的高要求、职业的高风险和高强度、日益激烈的职业竞争,应引起护士本身、管理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导致助产士心理压力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对我县36名助产士进行调查,对心理压力原因分析进行评价.结论 通过助产士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对我科助产士提出相应对策,可降低助产士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9.
由于护理工作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从事护理工作的人群被称为心理压力最大的三大群体之一.长期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护土的心理健康、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患者的康复.护理人员聘用制在各医院已形成一种用人的趋势.我院临床护士187人,其中聘任护士101人,聘用护士占临床护士总数的 54%.这部分护士的心理压力更大,更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
医学院校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由于所接受的教育培养模式不同,其学习心理压力也有其独特之处.他们的学习压力状况不容乐观,对其学习主动性及能动性影响很大.本文对医学院校大学生学习心理压力来源进行分析,以期对其学习及心身健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某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文  施培新  孟庆恩 《医学与社会》2010,23(5):87-88,93
目的:调查高校教师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找出缓解教师压力的方式与方法,提高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SCL-90自评量表对某大学的教师进行调查.结果: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学历的教师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结论: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职业压力呈正相关.因此,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缓解教师工作压力是其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护士由于紧张忙碌、高压力、高风险的工作性质及要面对和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都会导致心理压力的产生,处于持续高压状态下的个体容易出现生理、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1].本文针对造成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原因进行讨论,并介绍一些促进护理人员自我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牟小小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7):123-124
通过对东莞市827名护士参加体育运动后心理压力缓解情况的调查显示,运动目的 和频度对心理压力有显著影响,参加体育运动的护士心理压力水平比不运动者低,而每周参加体育运动1-2次能显著减轻护士心理压力.护士应根据自身职业特点有选择地进行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4.
对我院37名临床高年资护士的心理压力进行调查,发现其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医院、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提出通过加强自身心理调节,获得医院、家庭、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是缓解临床高年资护士的心理压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不同临床护士心理压力的原因、状况,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180名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综合医院护士的心理压力比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大.结论通过社会、医院管理层、护士自身等的共同努力,减轻护士心理压力,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揭示城市居民社会转型心理压力问题.方法 样本来自于杭州、广州、重庆和太原四个城市的多阶段抽样,含有3666名研究对象.资料以家庭访问调查得到.心理压力测量使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多元logistic回归用于分析社会转型与心理压力的关系.结果 社会转型显著关联于过高的心理压力,即健康危险性压力(HRS),OR值为1.95(95%CI:1.78~2.15).社会转型中的变化与竞争、不公平竞争和不确定性与HRS的关系的OR值依次为1.50(95%CI:1.38~1.62)、1.50(95%CI:1.39~1.62)和1.96(95%CI:1.78~2.16).结论 社会转型特别是不公平竞争和不确定性现象显著作用于城市居民的心理压力,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病房护士生存现状,针对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护士的身心健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20名病房护士进行心理压力自我评价。结果120名护士均有心理压力,护士期望提高地位和待遇,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结论通过分析,采取相应措施,缓解护士心理压力,提高护士身心健康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陈琼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5):245-246
目的:探讨护士的心理压力因素及提高防护水平的措施,以促进身心健康。方法:对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因素、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提高护士排解不良情绪的能力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护士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只要正确认识心理压力,才能自我减轻心理上的不良因素,有效保护身心健康。结论: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以此来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使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阳旭芳 《包头医学》2015,(4):233-235
目的:分析外科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方法:选取本市3所大医院的外科护士400例,采用护士压力调查表对外科护士心理压力及产生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年龄、学历的不同将其心理压力的大小进行比较.结果:400例外科护士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量大、工作时间不规律、护患关系不融洽、自身健康,工作的独立性、突发状况的应对等.不同学历,不同年限的护士心理压力的大小不同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对此护理管理人员应将护士进行培训及鼓励,让其心理压力减轻,让其在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20.
石玉莲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2):343-344
目的 缓解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增进其身心健康.方法 分析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来源,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急诊科护士由于长期工作紧张、繁重,导致精神心理压力不断增大,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结论 急诊科护士应从各方面调整心态,提高整体素质,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