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癌患者血清VEGF的水平及其与肾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肾癌患者术前24 h及50例健康人晨起肘静脉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标本VEGF、VEGF R-1、VEGF R-2的水平。结果:①观察组VEGF、VEGF R-1、VEGF R-2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②观察组VEGF、VEGF R-1、VEGF R-2的水平与肿瘤分期、分级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血清VEGF、VEGFR-1、VEGFR-2可作为肾癌诊断及术前预判临床分期、分级,术后病情监测及判断复发的一个有价值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有妇科手术指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分别行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其中附件手术各20例,子宫切除术各.12例。测术前、术后24h指血白细胞(WBC)数、中性粒细胞比例、ELISA双抗体夹心法及琼脂单扩散法测术前、术后24h和48h静脉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D反应蛋白(CRP)和胰岛素水平。比较两组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静脉输液日、住院日和术后发热率。【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24h、48h血清IL-6、血浆普通胰岛素(RI)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但开腹手术组显著高于腹腔镜组(P〈0.05)。两组血糖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用药少,术后体温升高率低,住院日短(P均〈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明显减低术后机体应激的反应水平,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动态变化,探讨血清cTnⅠ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光化学法检测34例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观察组)术前,术后6、12、24、48、72h和32例开胸非心脏手术患者(对照组)术前,术后12h的血清cTnⅠ水平,同时采用免疫抑制酶动力学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活性。结果观察组术前血清cTnⅠ水平和CK—MB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h血清cTnⅠ水平和CK—MB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血清CK—MB活性术后6h开始升高,术后12~24h达高峰,术后48~72h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血清cTnⅠ水平术后6h开始升高,术后12h达高峰,术后72h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术前水平。对照组术后12h血清cTnI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K—MB活性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可引起心肌损伤。血清cTnⅠ水平检测优于血清CK—MB活性。血清cTnⅠ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损伤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肺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抑素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手术、化疗及联合恩度化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E内皮抑索(ndostatin)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20例健康人及20例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和60例肺癌患者化疗及联合恩度前后的血清VEGF和Endostatin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清VEGF、Endostatin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组(P〈0.01),其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关,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肺癌患者手术后第1天VEGF水平高于手术前(P〈0.01),第7天血清VEGF水平高于手术前和手术后第1天水平(P〈0.01)。肺癌患者单独化疗受益组结束后1d血清内皮抑素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和化疗结束后14d的水平(P〈0.05)。单独化疗无效组第14天血清VEGF水平高于化疗前和化疗后第1天水平(P〈0.05)。肺癌患者单独及联合“恩度”化疗受益组治疗后第1天血清VEGF水平低于化疗前(P〈0.05),第14天血清VEGF水平低予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天水平(P〈0.05)。联合恩度化疗有效率为56.67%,单独化疗有效率为26.67%(P〈0.05),且其有效患者的VEGF水平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肺癌患者的血清VEGF和Endostatin水平升高且随临床分期进展和肿瘤直径增大明显升高,并与手术及化疗有关,有助于对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判断。血清VEGF和Endostatin水平不受病理类型的影响,化疗联合“恩度”治疗肺癌优于单用化疗,血清VEGF水平是疗效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微型腹腔镜、普通腹腔镜和剖腹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0例需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分成微型腹腔镜组(微型组)30例、普通腹腔镜组(普通组)30例和剖腹手术组(剖腹组)30例,测定术前、术后24h及48h静脉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三组术后24h及48h血清IL-6、IL-8明显高于术前(P〈0.01),剖腹组显著高于微型组(P〈O.01),但普通组与微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术后24h及48h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有下降(P〈0.01),剖腹较微型组下降更明显(P〈0.01),但普通组与微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型腹腔镜比剖腹手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变化更小,但尚不能得出微型腹腔镜比普通腹腔镜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变化更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梅玲 《临床医学》2009,29(12):104-105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肿瘤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及血红蛋白(Hb)浓度与VEGF水平问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未经任何治疗的肿瘤患者血清VEGF浓度,同时常规检测患者Hb浓度。结果胃癌肺癌和结肠癌等肿瘤患者血清VEGF较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患者Hb含量与血清VEGF浓度呈正相关。(r=-0.289,P〈0.01)。低Hb(〈123.5g/L)水平组肿瘤患者血清VEGF含量(695±572)ng/L,与高Hb(〉123.5ng/L)组[(424±358)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例手术前Hb浓度正常(〉110g/L)的患者,17例手术后Hb低于正常者,其中13例术后血清VEGF升高,11例手术后1周Hb正常者只有3例,血清VEGF浓度较术前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VEGF有可能成为肿瘤辅助诊断的指标,低Hb浓度很可能是患者血清VEGF升高的诱因,及时纠正肿瘤患者低Hb含量,有可能是预防血清VEGF水平升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手术前后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2007年4月至2010年2月本院收治的择期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患者103例,无术后并发症组73例,有并发症组30例。测定患者术前、术后24h、48h、7d血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TL)的水平。【结果】①术前两组间GAS和MTI。血浆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两组术后24h、48h血浆MTL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血GAS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③与无并发症组相比,有并发症组术后24h、48h血浆MT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GAS水平显著升高(P〈0.05)。④无并发症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显著早于有并发症组(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手术前后GAS、MTL水平变化与病情及胃肠功能恢复密切相关,检测血中GAs、MTL水平可作为反映病情及评估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强化护理联合前列腺素E1(PGE1)水化治疗在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老年患者造影剂肾病(CIN)发病风险方面的有效性。方法纳入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治疗的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PGE1水化治疗;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比较术前24 h、术后24 h、术后48 h空腹血清肌酐水平的变化,并观察CIN发病情况。结果常规护理组患者PCI术后24 h血清肌酐水平明显高于术前24 h(P<0.05);术后24 h ,常规护理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较强化护理组升高(P<0.05)。强化护理组患者术后CIN发病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联合 PGE1水化治疗可明显减少PCI术后肾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及化疗4周期后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VEGF水平。结果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48例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血清VEGF明显下降,化疗前后分别为(434.52±124.34)pg/mL、(384.45±98.95)pg/mL,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与疗效有关,疗效达CR+PR者血清VEGF水平化疗后(344.59±93.57)pg/mL比化疗前明显降低(P〈0.05);疗效为SD+PD者血清VEGF水平化疗后(417.92±123.53)pg/mL比化疗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效达CR+PR者化疗后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疗效为SD+PD者(P〈0.05)。结论晚期结直肠癌全身化疗能够明显影响血清VEGF水平,动态检测化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能反映化疗近期疗效,并可能作为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血清白介素-6(IL一6)水平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33例择期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分全麻组(G组,静吸复合全麻)和腰硬组(E组,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均未麻醉前用药,术中收缩压的变化维持在基础值±25%之内,SpO2≥95%。术后采用0.001%芬太尼(2ml/h)静脉48h镇痛。评估患者麻醉前,术后3、6h,1d和3d的MMSE评分。分别在麻醉前、术后3、6h采集右颈内静脉血检测血清IL-6水平。结果老年患者术后3、6h,1d的MMSE评分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1),术后3d基本恢复正常。G组术后3h点POCD发生率明显高于E组(67% vs 22%,P〈0.05),术后6h、1d点POCD发生率与E组相似(27% VS 17%、20% vs 11%,P〉0.05)。两组术后3、6h点IL-6水平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01),G组明显高于E组(P〈0.01),且14例POCD患者IL-67水平明昂高于无POCD者(P〈0.01)。结论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行伞麻后早期POCD的发牛率较高可能与IL-6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MSCT)获取肾癌灌注图像,并与其分子病理学特征相对照,探讨MSCT灌注成像在肾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疑有。肾肿瘤的患者行MSC灌注扫描,获得伪彩色的血流灌注参数图,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及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在瘤体及瘤旁正常肾皮质选取感兴趣区并记录相应的各项参数值。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肾肿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肾细胞癌的BF、BV和PS值均明显低于正常肾皮质,且Ⅲ级肾癌与I、Ⅱ级相比,其BF、BV和PS值明显增高。肾癌的BF、BV、PS值与其VEGF平均光密度值呈正相关(P〈0.05),MTT值与VEGF平均光密度值呈负相关(P〈0.05)。肾癌的MVD值与VEGF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MSCT灌注成像能定量评价肿瘤血管生成、血流灌注及血管通透性改变,有助于肾细胞癌的术前分级,并在肾癌的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癌相关蛋白CAIX/MN/G250mRNA在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手术前后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57例RCC患者癌组织及术前外周血中CAIX/MN/G250mRNA的表达情况,并选择15例癌旁肾组织、15例正常肾组织及40例健康人外周血作对照,对术前外周血CAIX/MN/G250mRNA阳性RCC患者术后随访4周,并对其外周血CAIX/MN/G250mRNA水平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57例RCC患者,其CAIX/MN/G250mRNA阳性率在外周血中为59.6%(34/57),癌组织中为78.9%(45/5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外周血及癌组织中,CAIX/MN/G250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76.2%(32/42)和95.2%(40/42),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1)。RCC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中CAIX/MN/G250mRNA阳性率均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0.01)。34例外周血阳性患者CAIX/MN/G250mRNA水平术前2h、术后7、14、21和28d分别为0.54±0.13、0.56±0.15、0.34±0.13、0.29±0.18和0.22±0.11。RCC患者外周血CAIX/MN/G250mRNA水平在肾癌根治术后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P均〈0.05)。结论使用RT—PCR技术检测CAIX/MN/G250mRNA对肾癌尤其是透明细胞癌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外周血CAIX/MN/G250mRNA检测可作为肾癌微转移的检测指标用于RCC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为炎症标志物,对比传统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评价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后全身炎症反应。方法入选3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组15例,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组21例,采用胶乳比浊法测定人选者围术期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评价两组术式的对全身的炎症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术中肝素化后1h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12h后开始升高(P〈0.05),24h达到峰值(P〈0.01)。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体外循环后1h后与术前比较即开始升高(P〈0.05),体外循环12h后明显升高(P〈0.05),24h达到峰值(P〈0.01)。两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总体变化趋势相似,但OPCAB组相对处于低水平(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能有效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H)与开腹子宫切除术(AH)引起机体的损伤程度,方法:选择60例有子宫切除手术指征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腹腔镜和剖腹子宫切除术各30例,测术前,术后24h指血细胞(WBC)数,中性粒细胞比率(NGR),ELISA双抗体夹心法及散射比浊法测术前,术后24h和48h静脉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静脉输液日,住院日和术后病率。结果:AH组术后24hWBC计数比术前明显增高(P<0.01),LH组升高不明显(P>0.05),两组术后NGR均明显升高(P<0.05),但AH组升高的更多(P<0.01),两组术后24h,48h的血清IL-6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但AH组术后24h,48h的血清IL-6的CRP浓度显著高于LH组(P<0.01),与剖腹手术组比,腹腔镜手术出血少,用药少,术后病率低,住院日短。结论:腹腔镜手术组IL-6和C反应蛋白反应水平较剖腹手术组低,与组织创伤小,出血少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2例HCC患者TACE前后血清IL-18、IL-10和VEGF浓度的改变,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HCC患者TACE前后血清IL-18与VEGF浓度的相关性。结果HCC组TACE治疗前IL-18、IL-10和VEGF浓度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其中肿瘤直径≥5C/19者IL-18浓度明显高于〈5cm者(P〈0.05),门静脉癌栓形成者明显高于无癌栓者(P〈0.05);TACE术后患者血清IL-18和IL-10浓度均降低,而VEGF浓度增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术前IL-18与VEGF浓度具有正相关性(r=0.540,P〈0.05),TACE术后二者不具备相关性。结论TACE对机体免疫状态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完全纠正患者体内免疫失衡状态,且治疗后VEGF的升高可能成为肿瘤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冯旭霞  何亚 《医学临床研究》2012,(11):2246-2248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TCA)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与术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接受PTCA治疗并于PTCA术后半年复查冠脉造影的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出现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患者20例(再狭窄组),未出现再狭窄的患者80例(非再狭窄组),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术前、术后48h及术后半年IL-6、IL-18水平。【结果】两组术前IL-6、IL-18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48hIL-6、IL-18水平均较术前增高(P〈0.05),术后6个月RS组IL-6下降但仍高于术前(P〈0.01),IL-18继续增高,高于术前及术后48h。无RS组术后6个月IL-6与IL-18表达水平下降,IL-6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IL-18表达水平仍高于术前(P〈0.01)。【结论】IL-6、IL-18与PTCA术后再狭窄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预测冠脉再狭窄发生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术后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97例住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单支病变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67例,术前及术后48h测定血清CRP水平。按术后CRP水平分为2组,A组(CRP水平〈3.0mg/L)35例,B组(CRP水平≥3.0mg/L)62例。分析并记录患者术后1周以及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等情况。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48h血清CRP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血清CRP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比心绞痛组明显升高(P〈0.01);B组术后1周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术后6个月的心血管事件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B组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48h血清CRP水平较术前增高,是单支冠状动脉病变支架置入术后6个月内预后的强预测指标,提示术后近、远期的临床疗效与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壁的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肾癌旁组织中CD34+/Flk-1+内皮祖细胞(EPCs)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肾癌浸润性生长的相关性。方法首先建立裸鼠原位肾癌模型,建模成功后第7、12、17、21天分别处死8只裸鼠,收取癌旁组织,对照组同时间收取相应部位肾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癌旁组织中EPCs占单个核细胞的比例,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配体Flk-1表达强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旁组织平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肿瘤形成12、17、21d,癌旁EPCs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整体呈现上升趋势(P〈0.01)。各时间段癌旁VEGF表达递增(P〈0.01),但均低于对照组(P〈0.01)。Flk-1表达强度呈现下降趋势(P〈0.01)。癌旁MVD表达与VEGF一致,整体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EPCs在肾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参与癌旁血管新生,可能与肾癌的浸润性生长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30例,取支架置入前和术后24h肘静脉血,做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再狭窄的发生。与对照组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进行对比。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较非冠心痛患者明显升高(P〈0.05);支架置入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增高(P〈0.05);发生再狭窄者较未发生再狭窄者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增高(P〈0.05)。结论: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是反映支架置入术后早期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可能在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及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在结肠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处于不同Dukes分期的结肠癌患者80例,并以同期因外伤而切除正常结肠组织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位点免疫放射测定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在结肠癌手术前后血清中IGF-1水平和癌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Dukes各期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GF-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期结肠癌患者术前血清IGF-1水平高于术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VEGF弱阳性和阳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血清IGF-1水平和VEGF表达水平与结肠癌的发病密切相关,有望作为结肠癌发生、发展的预测指标及手术疗效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