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92967 129例病理证实的五种肝病血清蛋白电泳的改变计叔钧等临床肝胆病杂志2(2):98~99,1986 五种肝病包括急性肝炎24例,慢迁肝22例,慢活肝57例,门脉性肝硬化14例,原发性肝癌12例,以醋酸纤维薄膜法电泳测定血清蛋白。结果:白蛋白降低以肝癌及肝硬化最多,急性肝炎最少,其顺序为肝癌>肝硬化>慢迁肝>慢活肝>急性肝炎,急性肝炎与慢活肝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肝癌与急性肝炎、慢活肝相比P<0.02及<0.025。  相似文献   

2.
近半年来,招远市人民医院应用生脉注射液(生脉)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20例乙肝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本组(治疗组)男16例,女4例;年龄22~66岁。其中急性乙型黄疸型肝炎7例,急性乙型无黄疸型肝炎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9例(HBeAg阴性5例,阳性4例),肝炎肝硬变(活动型)1例。另选对照组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21~65岁。其 中急性乙型黄疸型肝炎7例,急性乙型无黄疸型肝炎4例,慢性乙型肝…  相似文献   

3.
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 病例为1993年至今符合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收住院的病人40例。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者53岁,平均年龄为27.55岁。其中急性黄疸型甲肝22例,乙肝合并黄疸5例,无黄疸型肝炎13例,40例中慢迁肝复发4例,慢活肝复发9例。病程:慢迁肝1年以上者1例.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察测定了40例急性甲肝,44例急性乙肝,36例肝炎后肝硬化及24例慢活肝患者血中的大颗粒淋巴细胞数。结果发现急性甲肝的大颗粒淋巴细胞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肝炎后肝硬化及慢活肝的大颗粒淋巴细胞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急性甲肝大颗粒淋巴细胞数的显著增高有利于疾病的康复,肝炎后肝硬化及慢活肝的大颗粒淋巴细胞数显著减低与易发原发性肝癌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09例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急性黄疸型肝炎54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1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10例,慢性迁延性肝炎11例,肝硬化18例,肝癌6例。HBsAg、HBcAg、HBeAg阳性携带者24例。健康成人30例。  相似文献   

6.
心肝宝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的近期疗效观察太原市传染病医院(030012)杨倚竹,王联生,邓惠英太原市红十字医院马言顺中国幅射防护研究院吴浩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包括慢迁肝和慢活肝)和肝炎后肝硬化(肝硬化)治疗比较困难,有的治疗报导缺少...  相似文献   

7.
人胎肝细胞悬液输注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应用胎肝细胞(FLC)悬液输注治疗重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及肝炎后肝硬化(肝硬化)等报道较多,均取得良好的疗效。我们曾对70例各型肝炎患者进行FLC悬液输注治疗,疗效比较满意,兹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1992年10月~1993年7月,我们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乙型肝炎31例,以观察其对乙肝标志物HBVM的转阴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本文病例均符合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治疗组31例,其中急性肝炎10例、慢活肝12例、慢迁肝9例;对照组30例,均为同期住院病人,其中急性肝炎10例、慢活肝12例、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选例标准;①按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肝炎诊断标准。②胆红质>171μmol/L。 二、一般资料:本文全部为住院患者,平均年龄39.55±14.01(4~69)岁,其中男性39例,女性5例,急性黄疸型肝炎8例,慢性乙型肝炎10例,肝炎后肝硬化3例,亚急性重症肝炎5例,慢性重症肝炎18例。行肝穿病理确诊6例,经腹腔镜确诊1例。 三、主要临床表现:全部病例血清胆红质均在171μmol/L以上,最高744.6μmol/L,其中>400μmol/L9例;>300μmol/L8例;>200μmol/L13例,>171μmol/L14例;血清ALT最高者1779.3u  相似文献   

10.
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作者参照了国外文献以氯喹啉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经验,也试用治疗十二例急性黄疸型肝炎病人,其疗效比对照组较优,特报道以供参考。材料及方法一、病例情况:我们在1962年1月至1963年12月两年间收治24例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患者,年龄在13—66岁之间;男性19例,女性5例;均具有明显的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肝区痛、发烧等症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变患者性功能和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女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和肝硬变患者的性欲、性激动和性交频度与健康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肝硬变患者受累最重.性交失败率也最高。21例男性肝硬变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8.26对17.77nmol/L.P<0.01),男性23例急性黄疸型肝炎,18例慢活肝和肝硬变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分别为0.15、0.17和0.22nmol/L对0.14nmol/L,P<0.01~0.05);促性腺融素和泌乳素在男性患者也增高。有女性化表现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雌二醇和泌乳素水平较无女性化者显著升高。女性急性黄疸型肝炎促性腺激素增高.慢性肝炎者雌二醇增高。结果提示,起源于肝炎病毒感染的急、慢性肝病本身可引起性激素代谢紊乱和性功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应用检测透明质酸(HA)的放射分析法,观察了各种类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 HA 水平变化;分析了 HA 与其它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并对部分患者 HA 水平变化作了连续动态观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HA 在鉴别诊断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及判断预后中的动态诊断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急性肝炎、慢迁肝、慢活肝、重型慢活肝和肝硬化的 HA 水平均明显  相似文献   

13.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符合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诊断标准,乙型肝炎患者281例,随机分治疗组150例,其中急性肝炎30例,慢迁肝50例,慢活肝45例,肝硬变25例;对照组131例,其中急性肝炎30例,慢迁肝40例,慢活肝38例(死亡3例),肝硬变23例(死亡2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及各项化验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病人采用保肝、退黄、降酶  相似文献   

14.
代丽华  阎少波 《山东医药》2005,45(29):67-67
重度黄疸型肝炎是指病毒性肝炎中,各型重症肝炎及急慢性肝炎中的重度黄疸型[指总胆红素(SB)≥171μmol/L]。2002年12月~2003年12月,我们用肝乐宁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6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应用火箭电泳法检测227例肝病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并与血清谷丙酸转 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FP异常 率,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肝硬化<重症肝炎<原发 性肝癌,AFP异常均值:慢迁肝<急性肝炎<重症肝炎<慢活肝<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 癌AFP升高多>400μg/L,其AST多异常且增高比ALT明显,慢活肝、肝硬化AFP增高在150~ 300μg/L,ALT、AST异常较原发性肝癌明显;ALP增高在原发性肝癌为71%,且幅度较大,其余呈 不同程度、不同比例增高,慢迁肝则均正常。提示原发性肝癌与AFP升高幅度呈正相关,急性肝炎 和重症肝炎MP为一过性升高,慢活肝和肝硬化为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肝炎血清SIgA RIA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129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结果显示,各型肝炎患者其SIgA含量均增高,增幅随病变严重程度而增加,顺序海依次为慢活肝,肝炎后肝硬化,急性肝炎,慢迁肝,HBV携带者。慢活肝组SIgA水平显著高于慢迁肝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310例各类型乙肝病毒八项标志的检测分析结果。(一)被检血清:急性乙型肝炎(急肝)6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90例,慢性迁延型肝炎(慢迁肝)160例。诊断按1984年全国南宁会议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8.
我们根据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方法及原理,自行设计了一套蓝光装置,共治疗2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38例,均根据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标准确诊。将其分为治疗组2...  相似文献   

19.
肝型肝豆状核变性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disease)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肝炎相似,易引起误诊。我科自1997年8月至11月收治了5例患者,其中4例误诊为肝炎肝硬化,1例误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9~25岁,入...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神农肝康合剂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黄疸型、淤胆型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高胆红素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包括抗病毒、护肝、支持及对症疗法,使用药物如拉米夫定、甘利欣、还原型谷胱甘肽、血制品、维生素C及肌苷等,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神农肝康合剂50ml,口服,3次/d.15天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的症状体征、肝功能、影像学变化以及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达95%及8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患者血清胆红素及其他肝功能指标、减轻或消除症状体征、改善影像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未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神农肝康合剂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