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护士产生职业倦怠的因素,寻求缓解工作压力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3所二级医院的内科、外科及急诊科护士130名,采用工作压力源、焦虑和抑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及t检验.结果:三个科室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来自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方面,其次为患者护理方面、管理及人际方面.护士的焦虑、抑郁得分均与工作压力源的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患者护理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显著相关性.与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内科、外科及急诊科护士存在多种工作压力源,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管理者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ICU护士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状况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单纯随机抽样,不记名调查问卷收集资料,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护士执业倦怠量表(Nursing burnout scale,NBS),对ICU护士和普通病房护士进行评估。结果 ICU护士与普通病房护士在工作压力,职业倦怠感之间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护士存在较高的工作倦怠,建议护理管理者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积极寻找缓解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方法,确保ICU护士身心健康和护理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3.
儿科护士压力与职业倦怠感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与非儿科护士工作压力状况与职业倦怠状况的差异,探讨儿科护士工作压力以及引起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方法采用目前国内常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Maslach工作倦怠感问卷,对儿科病房护士和普通病房护士进行评估。结果儿科护士与非儿科护士在工作压力源,职业倦怠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护士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应积极寻找缓解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方法,保证儿科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助产士与病房护士工作中的主要压力和身心健康状况,釆取适当对策,减少压力,以便提高护理质量及身心健康水平。方法釆用问卷调查法,对60名助产士及60名普通病房护士进行工作压力源、心理压力及身体健康状况调查。结果1)工作压力源中除夜班多,护患、医患关系较难处理二方面无明显差异性以外,助产士所占的工作压力比率均高于普通护士(P〈0.05)。2)心理健康及身体健康方面均比普通护士差。结论建议管理者关注助产士身心健康,合理人力资源配制,并对助产士进行业务培训及心理减压训练,以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助产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职业压力源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压力源量表及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对武汉市3所三甲医院的135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的工作压力平均值为85.43分,属中度压力水平,职业倦怠检出率为78.50%。情绪耗竭、去人格化与护士工作压力源5个方面呈正相关(P〈0.01),低个人成就感与护士工作压力源4个方面(除外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呈负相关(P〈0.01)。结论儿科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其职业压力源与职业倦怠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二级医院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及解决的对策。方法:对本市两所二级综合医院的41名急诊科护士及50名普通科室的护士进行职业倦怠的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在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方面的评分均高于普通科室的护士,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的情况较为严重,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老年高干病房低年资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老年高干病房工作1年以内的69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老年高干病房低年资护士压力源主要为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工作最及时间分配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不同学历的低年资护士压力源不同.结论:应对老年高干病房低年资护十工作压力源给予足够的重视,根据不同学历的低年资护士,有针对性地采取减压措施、心理支持等,使低年资护士在这1年期问能够减轻压力,有助其身心健康,促进护理质质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徐莉  张影  李琳 《实用全科医学》2011,(9):1431-1432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的压力源和职业倦怠状况,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保障、促进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工作倦怠量表(MBI)对阜阳市221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和分析,发放问卷时先向调查对象详细阐述调查目的、意义和填写方法,使其自愿参加并充分理解,并要求所有被试者根据其实际情况作答,量表由调查对象独立完成,被调查者采取无记名填写,统一回收,问卷收回时进行审核、补漏。结果手术室护士有很大的工作压力,压力源主要表现在担心医疗差错、工作环境、工作量和工作时间等方面;中度、重度情绪疲惫感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常模(P〈0.01)。结论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心身健康不容忽视,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干预,确保护理队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在职护士工作中现存的主要压力源及压力程度,寻求缓解压力的方法、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维持护理人才队伍的稳定提供依据,通过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260名临床在职护士的工作压力程度及压力源进行现况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压力属中度,现存的工作压力源主要是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认为在职护士的工作压力源较多,应制定有效措施以缓解护士工作压力,稳定护理专业队伍;护士应通过自我调节、积极应对以释放、缓解工作压力,来确保护理工作的效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自我效能和工作环境的关系,为对护士职业倦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连云港市2所三级医院护士239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个人资料问卷、护士职业倦怠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专业护理实践环境量表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分别进行测量.对护士职业倦怠各维度和自我效能、专业护理实践环境、护士工作压力源的各维度进行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护士情感衰竭得分为(23.95±11.11)分,去人格化得分为(7.90±6.58)分,均处于中等水平,个人成就感降低采用反向计分,得分为(27.51±10.96)分,处于高度倦怠水平.自我效能和工作环境均与护士职业倦怠有关(P<0.05或P<0.01).其中,个人成就感的首要影响因素为自我效能,而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环境.结论 应重视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改善护士工作环境,以更有效地降低其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产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寻找影响产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表(SDS)和焦虑自评表(SAS)及护士职业压力源量表,对50名产科护士和60名普通外科病房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产科护士群体中SDS均值为(48.04±8.03)分,高于普通外科病房护士的(44.21±7.9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症状发生率42.5%,高于普通外科病房护士的26.6%,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状态与普通外科病房护士有明显差别。从压力源量表中显示,妇产科护士与普通外科病房护士比较,在专业、工作量、病人护理、工作环境、管理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压力更大。结论:产科护士抑郁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外科病房护士,妇产科工作特点和工作环境是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牟亚  晏玲  薛媛  何念海 《重庆医学》2006,35(21):1935-1936
目的 调查儿科病房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及工作压力源与普通病房护士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无记名问卷方式调查重庆市各医院89名儿科病房护士和107名普通病房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护士工作压力源。结果 儿科病房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病房护士(P〈0.05),儿科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高于普通病房护士(P〈0.05),儿科病房护士工作压力与SCL-90各因子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病房护士工作压力大可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提出了维护儿科病房护士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工作压力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51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5个方面的压力源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病人护理方面、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及心内科ICU护士中得分最高的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呼吸内科ICU护士的压力程度明显高于新生儿科ICU.[结论]ICU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ICU护士的工作压力较高,而高强度的压力不但影响ICU护士的身心健康,也影响ICU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疲劳水平、工作压力源及与工作控制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问卷调查方式,以某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手术室护士279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疲劳评定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控制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士的压力源维度、疲劳维度和控制感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压力源中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及工作控制感对疲劳总分有显著性影响.结论 建议从管理角度减轻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减轻其疲劳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与非儿科护士工作压力状况的差异,探讨儿科护士工作压力的相关因素及缓解压力的相应对策。方法:采用目前国内常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儿科护士和普通病房护士进行评估。结果:儿科护士和非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之间得分比较,儿科护士得分均高于非儿科病房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护士压力大小与职称、年龄、文化程度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儿科的护龄高度相关(P〈0.05)。结论:工作压力源不仅与护理工作性质有关,而且与护士工作地点及科室等有关。儿科护士存在较大的压力,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需根据不同的压力源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以保证儿科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取方便抽样对成都市内4所医院的急诊科护士共120名进行工作压力源量表问卷调查。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群体排在前三位的压力因素是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护理专业与工作、工作环境及资源;不同岗位、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编制的急诊科护士应对共同工作压力的表现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的不同性别、不同岗位、不同护龄、不同编制有针对性地给予减压措施,减轻影响护士身心健康因素,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本科学历护士的压力源与职业倦怠情况以及二者的相关性,了解临床本科学历护士压力及职业倦怠程度。方法采用压力源量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对40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1)本科学历护士压力源量表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问题、压力源量表总分3方面与专科学历护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本科学历护士职业倦怠在NBS总分、个人应激维度、人际关系维度、自我评价、认为护理工作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常见躯体症状、影响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产生更换职业的想法方面与专科学历护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本科学历护士压力源与职业倦怠呈线性正相关。结论本科学历护士相对专科学历护士更易产生职业压力及倦怠,且压力越大越容易导致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8.
夏连芳 《重庆医学》2007,36(10):955-956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工作中主要的压力来源、压力的程度和应对方式,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工作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重庆市5所医院的130名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护士感到压力较高,工作环境及资源、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护士感到压力一般;工作压力随工龄增加明显升高。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注意:充分运用激励机制;掌握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管理;根据成长与发展的不同阶段作好人员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不同医院精神科护士和重症监护病房护士(ICU)的工作压力。方法:应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同时对不同医院的精神科护士和ICU护士进行评定。结果:护士职业压力源五个维度中,精神科护士和ICU护士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患者护理方面两个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精神科护士总压力显著高于ICU(P<0.01)护士。结论: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大于ICU护士。应注重护士心理工作,协助护士舒缓压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及心理健康状况,并明确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以帮助管理层及护士本人正确的认识工作压力,设法减少工作压力,从而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鹰潭市三级医院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依次为:护患纠纷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危重病人的抢救问题;工资及福利待遇;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医院管理人员应减少或消除护士工作压力源,并对护士进行减轻工作压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