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科自1993年7月-1994年1月的住院病人中,选择肺部疾患患儿52例(包括肺炎32例,喘息性支气管炎11例,支气管哮喘9例),测定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血浆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表明在患病极期SOD活性校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MDA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在32例肺炎患儿中S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有所下降(0.01<P<0.05);MDA含量较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说明氧自由基(OFR)与小儿肺部疾患有密切关系,并参与了该病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HIE血NO,SOD及MDA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窒息后新生儿一氧化氮(NO)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NO^-2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MDA含量,对4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治疗前后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HIE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血SOD活性明显降低而MDA水平明显升高,当抗氧化剂治疗3天后SOD活性明显升高而MDA  相似文献   

3.
乳膏剂的超声波破乳法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乳膏剂的超声波破乳法测定冯琳,袁成,王景祥(济南军区总医院药理科,山东250031)SUPERONICDESTRUCTIONOFEMULSIONFORDETERMINATIONOFCREAMS¥FENGLin;YUANCheng;WANGJing-X...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地奥心血康(DAXXK)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的血液LPO,氧自由基及红细胞SOD的影响。方法:18只成年杂种犬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DAXXK治疗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以荧光法测定血液LPO;电子自旋共振(ESR)行全血氧自由基捕捉;NBT比色法测定红细胞及心肌中SOD活力。结果:DAXXK组血中LPO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及心肌SOD活力高于对照组(P<0.05,P<0.01);对照组冠脉血中有强的氧自由基信号出现,而DAXXK组的ESR谱中氧自由基信号消失。结论:DAXXK有降低心肌缺血再灌犬血中LPO、氧自由基、提高红细胞及心肌SOD活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转染反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寡核苷酸(ODN)对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生长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介导法将反义bFGFODN转入SMC内,用Northern杂交检测bFGF基因表达,并测定[3H]thymidine掺入和细胞计数.结果:转染反义bFGFODN(5μmol·L-1)几乎完全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μmol·L-1)诱导增高的bFGFmRNA表达和明显抑制SMC增殖,在基础状态和AngⅡ刺激条件下,[3H]thymidine掺入分别被抑制265%(P<001)和420%(P<001),细胞数分别被抑制173%(P<001)和222%(P<001).结论:反义bFGFODN能有效抑制AngⅡ诱导的bFGF基因表达和SMC增殖.  相似文献   

6.
杜娟 《贵州医药》1998,22(4):259-260
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血浆丙二醛(P-MDA)含量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RBC-SODA),进行了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与重度肺结核患者P-MD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RBC-DOS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肺癌与轻、中度肺结核患者P-MDA含量及RBC-SOD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表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与重度肺结核患者自由基的  相似文献   

7.
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导致高血压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在治疗慢性肾衰(CRF)贫血中导致高血压的机制及防治对策。方法:对r-HuEPO治疗中出现高血压的CRF血液透析贫血患者15例及对照组15例,应用分光光度法及放免法观察治疗前后血浆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2-/NO3-)及内皮素-1(ET-1)的变化。同时用大鼠进行对照试验。结果:1.CRF贫血患者及贫血鼠用r-HuEPO16周后,红细胞压积(Hct)升高、血压升高,ET-1增加(P<0.01),血浆NO2-/NO3-下降(P<0.05),而对照组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2.在用药16周后,RTPCR测得实验组大鼠肾皮质及髓质iNOSmRNA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研究表明r-HuEPO导致高血压与iNOSmRNA减少,合成的NO减少及ET-1增加有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张世国  彭立义 《天津医药》1998,26(11):653-655
观察40例肺感染患者血中一气体氮(NO)及肿瘤坏死因子(TN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变化,并与3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同时对治疗后的18例患者各指标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患者血清NO及TNF、MD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SOD则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NO、TNF及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SOD活性则显著回升(P〈0  相似文献   

9.
鲁一兵  缪珩 《天津医药》1999,27(7):399-400
采用单抗ELISA法测定了4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OX-LDA、ApoE水平。结果显示:(1)DM组较对照组OX-LDL、ApoE水平显著增高(P〈0.01,P〈0.05)。DM伴血管病变组与无血管病变组比较,前者血浆OX-LDL、ApoE水平显著增高(P〈0.05)。(2)2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经力平脂治疗后血浆OX-LDL、ApoE水平显著下降。(3)血浆OX-LDL与血ch、  相似文献   

10.
安钠咖注射液的双波长标准加入法测定严拯宇,姜新民,孙艳秋(中国药科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南京210009)STANDARDADDITIONDUALWAVELENGTHULTRAVIOLETSPECTROPHOTOMETRYOFCAFFEIN-SODIU...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化疗对急性白血病 (AL)外周血一氧化氮 (NO)、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氧自由基 (OFR)及丙二醛 (MDA)的影响。方法 :对 4 6例 AL患者的外周血 ,采用比色法检测其 NO、SOD、OFR和 MDA的水平变化 ,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AL患者外周血 NO水平与正常对照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而 SOD、OFR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MDA水平化疗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化疗药物对 AL 外周血中各个时期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NO在急性白血病发病过程中的影响还需进一步商榷 ,SOD和 OFR低水平状态及 MDA水平升高提示参与了急性白血病的发病过程 ,化疗药物对患者外周血中的 NO、SOD、OFR和 MDA水平的变化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 EA-10,P_5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及其合并不育症的药物机理.方法:采用生物化学法测定MDA、SOD及NO,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Zn~(2 )浓度.结果:慢性前列腺炎组治疗前较对照组MDA、NO明显升高,SOD、Zn~(2 )浓度显著降低;治疗后MDA、NO明显降低,Zn~(2 )浓度显著升高,但SOD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慢性前列腺炎合并不育症组治疗前较对照组MDA、NO明显升高,SOD、Zn~(2 )浓度显著降低;治疗后MDA、NO明显降低,SOD、Zn~(2 )浓度显著升高,同时精子的活动率、死亡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结论:氧自由基与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发展及好转有着密切关系;EA-10,P_5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及其合并不育症的药物机理与氧自由基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甲基苯丙胺对大鼠脑组织中NO,SOD和MDA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所致大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方法:建立MA给药模型;实验组给予MA,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脑组织中NO,SOD和MDA的变化及3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实验组脑组织海马区和纹状体区中NO,MDA含量上升,SOD含量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MA可导致大鼠脑中NO含量上升,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说明超氧化基参与了MA的神经毒性作用,这可能是MA引起中枢神系统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茶色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O,SOD,MDA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小冬  吴祖舜 《天津医药》1998,26(10):582-584
为了研究茶色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O,SOD及MDA的影响,分别测定了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茶以素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及1个月时血清NO,SOD,MDA含量,并取75例急性脑梗死但未应用茶色素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兔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 (HIRI)时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的变化和左旋精氨酸 (L Arg)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实验兔 2 1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盐水组和L Arg组 ,每组 7只。制作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模型 ,观察血清及肝组织LDH活性、丙二醛 (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一氧化氮代谢产物 (NO-2 NO-3)水平的变化及L Arg对它们的影响。结果 :盐水组血清LDH活性进行性升高 (P <0 .0 1 ) ,肝组织内LDH、SOD活性和NO-2 NO-3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5 ,P <0 .0 1 ) ,而MDA含量显著增高 (P <0 .0 1 ) ;L Arg组变化不明显 ,与盐水组比较 ,血清及肝组织内LDH、SOD活性、MDA含量及NO-2 NO-3浓度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L Arg可通过降低体内氧自由基水平、提高一氧化氮水平 ,对HIRI时LDH活性的异常改变起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左旋精氨酸 (L -Arg)对高原肺水肿 (HAPE)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 在海拔 370 0米采用静滴L -Arg治疗HAPE患者 8例 (L -Arg组 ) ,并与吸入低浓度一氧化氮 (NO)混合气治疗 8例HAPE(NO组 )作对照 ,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中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谷胱苷肽过氧化酶 (GSH -Px)及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L -Arg组和NO组治愈后较治疗前SOD、GSH -Px增高 ,MDA降低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两组MDA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吸入NO和静滴L -Arg比较 ,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静滴L -Arg治疗 ,可提高患者SOD活性 ,虽然其提高SOD活性的效果并不优于吸入NO ,但经济、简便 ,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HAPE自由荃的代谢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芍药苷对低氧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ig)、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ig)、阳性对照组(西地那非25 mg/kg,ig)、芍药苷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kg,ig)。对照组大鼠置于正常环境中饲养,其余各组均于给药0.5 h后置于全自动低压低氧舱内(大气压50 kPa,氧浓度10%),每天8 h,持续21 d。在实验终点时检测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平均颈动脉压(mC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及观察肺动脉病理变化;检测血浆内皮素(ET-1)、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检测肺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PAP、RVHI、血浆ET-1水平、肺组织中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NO水平、肺组织中SOD、CAT、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1),HE染色显示大鼠肺小动脉管壁明显增厚,管腔狭窄。与模型组比较,芍药苷中、高剂量组大鼠mPAP、RVHI、血浆ET-1水平、肺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中NO水平、肺组织中SOD、CAT、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HE染色显示不同剂量芍药苷干预后,大鼠肺小动脉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均不同程度减轻。结论 芍药苷可降低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与右心室肥厚程度,减轻肺小动脉血管重塑,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血浆ET-1水平、升高血清NO水平,改善血管内皮舒缩因子失衡,提高大鼠肺组织匀浆中SOD、CAT、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减轻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奥欣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10只、CIRI组30只和维奥欣组30只,测定再灌注30,60和120min时血清及肺组织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Na~+-K~+-ATP酶活性,观察脑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期间,CIRI组血清和脑组织中SOD活性、脑组织中Na~+-K~+-AFP酶活性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和P<0.05);NO和MDA浓度显著升高(P<0.01和P<0.05);脑超微结构发生异常改变,维奥欣组上述各指标的异常变化与CIRI组相比明显减轻(P<0.01)。结论:维奥欣对CIRI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SOD和Na~+-K~+-ATP酶活性、降低NO水平和MDA浓度及减轻氧自由基损伤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曾祥士  何柳芳 《安徽医药》2015,36(10):1187-1189
目的 探讨血清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HIE的患儿和健康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健康对照组40例,HIE组97例,其中轻度组41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26例。入组的新生儿均于出生后的第1、3、7天晨起空腹时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S100蛋白和NSE含量。结果 HIE组患儿各个时间点S100B蛋白和NSE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中、重度组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经治疗后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均明显下降(P均<0.05)。血清S100B蛋白含量与NSE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S100B蛋白和NSE在HIE的早期诊断、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L5脊神经结扎模型大鼠神经组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药物(依达拉奉3mg·kg-1)组、手术对照组、手术+药物(依达拉奉3mg·kg-1)组,每组18只。第1组行假手术,后2组行L5脊神经结扎,术后立刻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每天2次(时间为10:00、16:00),连续给药3d。考察术后第3、6、12、24、48、72h各组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与假手术+药物组比较,手术对照组和手术+药物组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中SOD含量均明显减少;除手术+药物组48、72h外,其他各时间点NO、MDA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与手术对照组比较,手术+药物组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中SOD含量均明显增加,NO、MDA含量均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依达拉奉对L5脊神经结扎模型大鼠神经组织的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