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和镜检法在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检测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效果,为该类地区优化钉螺监测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云南省鹤庆县达到传播阻断标准的新庄、古乐、邑头、连义4个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村作为研究村,其中新庄、古乐为山区村,连义、邑头为坝区村。2018年7月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进行钉螺调查,捕获钉螺用解剖镜检法观察血吸虫感染。同时在各有螺环境捡获的钉螺镜检后随机选择10 ~ 20只进行组织提取,按不同环境分别编号,混合后进行LAMP检测。比较不同流行村环境LAMP阳性率差异。结果 4个村共调查83处有螺环境,捕获活螺7 949只,镜检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1 786只钉螺共混合成226管样品进行LAMP检测,在2个坝区村发现LAMP核酸阳性3管,分布在2个村3处有螺环境,其中连义村1处环境,环境阳性率5.89%;邑头村2处环境,环境阳性率14.29%,2个坝区村环境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344),但坝区村环境总阳性率(9.67%,3/31)高于山区村(0)(P = 0.048)。结论 LAMP技术检测血吸虫感染性钉螺较传统解剖镜检法更敏感,可作为山丘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流行区高危有螺环境钉螺检测方法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湖北省四湖流域钉螺分布,为制订钉螺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况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16年春季对四湖流域钉螺分布现状进行调查。收集、分析2008-2018年四湖流域钉螺分布面积、人群和家畜血吸虫感染率等疫情指标,对钉螺分布面积与人畜血吸虫感染率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四湖流域的9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共有钉螺孳生环境16 003处,钉螺分布面积2.46亿m2;活螺平均密度0.622 5只/0.1 m2,其中以杂草型和沟渠型环境较高,分别为0.688 0只/0.1 m2和0.706 4只/0.1 m2。钉螺孳生环境中,现有螺环境(Ⅰ类环境)和历史有螺环境(Ⅱ ~ Ⅳ类环境)分别占53.03%和46.97%。旱地、滩地、水田等钉螺孳生环境改变较大,通过环境改造措施消灭钉螺的效果较好。2008-2018年,四湖流域钉螺分布面积与人群、家畜血吸虫感染率均呈正相关关系(r人群 = 0.842,P < 0.01;r家畜 = 0.695,P < 0.01)。结论 四湖流域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对钉螺控制效果较好,但仍面临螺情反弹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目的 构建江苏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与风险评估系统, 为及时掌握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方法 按照血吸虫病流行程度、 流行类型、 流域水系特点在全省设立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 开展人、 畜病 情和螺情现场调查, 并对血检查病进行质量控制, 分析、 比较不同监测点人畜血吸虫感染率、 螺情分布及血检漏检情况。 结果 结果 在江苏省10个市26个县共设立27个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 其中14个位于传播阻断村, 13个位于传播控制村; 15 个监测点属江湖洲滩型流行区, 9个水网型流行区, 3个属山丘型流行区。27个监测点共采用胶体染料试纸条法 (DDIA) 筛查16 617人, 检出血清学阳性326人, 血检阳性率为1.96%, 其中男性阳性率为2.17%, 女性阳性率为1.80%; 采用尼龙 绢集卵孵化法查病326人, 在江滩型地区查出阳性2例, 监测点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为0.01%。调查762名流动人员, 查出 血检阳性10人, 血检阳性率为1.31%, 未查出粪检阳性病例。检查479头散放家畜, 未发现阳性。共调查746个环境, 查 出钉螺面积240.70 hm2 , 钉螺平均密度为0.06只/0.1 m2 , 未发现感染性钉螺。27个监测点共检测780份质控血清, 总符合 率为95.13%, 其中误检率为1.28%, 漏检率为19.23%。结论 结论 江苏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布局合理, 全省血吸虫病疫情 呈低度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4.
Hong QB  Yang K  Huang YX  Sun LP  Yang GJ  Gao Y  Gao Y  Zhang LH  Zhou M  Steinmann P  Liang YS 《Acta tropica》2011,120(Z1):S151-S157
The effectiveness of a comprehensive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control program implemented in 8 village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5 to 2008 was studied. Control measures included snail control, chemotherapy of humans and livestock, health education, and transmission cycle interruption using sanitation in dwellings and at anchorage sites for fishermen and sailors. The Schistosoma japonicum prevalence among residents and livestock, the total area of snail habitats, the Oncomelania hupensis snail density, and the percentage of infected snails served as indicators for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ol efforts. After 4 years of program implementation, the seroprevalence in humans had decreased from 9.03% to 3.24% (P < 0.001) and the parasitological prevalence among males had decreased from 0.42% to 0.12% (P = 0.004). Among females, it remained stable at a low level. The S. japonicum prevalence in livestock had decreased from 2.94% to 0% (P < 0.001). Additionally, the area where infected snails could be found had shrunk from 89.99 hectares (ha) to 16.00 ha, the snail density had decreased from 0.56 to 0.32 per 0.1m(2), and the percentage of infected snails had dropped from 0.38% to 0.12% (all P < 0.001).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an integrated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control strategy focusing on the main transmission cycles and reservoirs and combines chemotherapy, infrastructure interventions and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robust surveillance is feasible and allows to effectively control S. japonicum.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四川省钉螺分布现状,为制定全省消除血吸虫病策略、实施精准血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钉螺调查方案》和《四川省钉螺调查方案》要求,2016–2017年对四川省现有钉螺环境、历史有螺环境和可疑钉螺孳生环境,采用系统抽样法进行螺情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7年四川省共调查血吸虫病流行区的88 346处环境,共查出有螺环境19 314处,有螺面积4 829.25 h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全省共设钉螺调查框3 017 915框,发现活螺框1 041 417框,共捕获活螺1 791 115只,全省平均活螺框出现率为34.51%,平均活螺密度为0.59只/0.1 m2。查出的现有钉螺环境分布于9个流行市(州)的54个流行县(市、区)、377个乡(镇)、1 704个流行村。有钉螺分布的环境类型以沟渠型为主(占70.22%),植被类型以杂草为主(占66.45%)。全省首次发现钉螺和首次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年份分别是1913年和1956年,最近一次查见感染性钉螺年份为2008年。结论 四川省适宜钉螺孳生的环境仍较多,今后应加强钉螺监测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四川省钉螺分布现状,为制定全省消除血吸虫病策略、实施精准血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钉螺调查方案》和《四川省钉螺调查方案》要求,2016–2017年对四川省现有钉螺环境、历史有螺环境和可疑钉螺孳生环境,采用系统抽样法进行螺情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7年四川省共调查血吸虫病流行区的88 346处环境,共查出有螺环境19 314处,有螺面积4 829.25 h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全省共设钉螺调查框3 017 915框,发现活螺框1 041 417框,共捕获活螺1 791 115只,全省平均活螺框出现率为34.51%,平均活螺密度为0.59只/0.1 m2。查出的现有钉螺环境分布于9个流行市(州)的54个流行县(市、区)、377个乡(镇)、1 704个流行村。有钉螺分布的环境类型以沟渠型为主(占70.22%),植被类型以杂草为主(占66.45%)。全省首次发现钉螺和首次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年份分别是1913年和1956年,最近一次查见感染性钉螺年份为2008年。结论 四川省适宜钉螺孳生的环境仍较多,今后应加强钉螺监测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04—2020年安徽省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为制定该省消除血吸虫病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4—2020年安徽省血吸虫病疫情数据,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对血吸虫病疫情趋势变化进行分析。以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average percent change, AAPC)评价人、牛和钉螺血吸虫感染变化趋势,并应用相关分析法探究人群血吸虫感染率、牛血吸虫感染率和感染性钉螺密度变化趋势间的相关性。结果 2004—2020年,安徽省人群血吸虫感染率持续下降,年均下降14.8%[AAPC=-14.8%,95%置信区间(confidential interval, CI):(-18.9%,-10.5%),P <0.01]。2004—2015年,安徽省牛血吸虫感染率持续下降[AAPC=-31.3%,95%CI:(-35.1%,-27.2%),P <0.01],2016—2020年连续5年感染率为0。2004—2020年,安徽省有螺面积年均下降0.7%[AAPC=-0.7%,95%CI:(-1.2%,0.3%),P <0.05],活螺密度年均下降9...  相似文献   

8.
Twenty villages in the Anning River Valley of southwestern Sichuan China were surveyed for Schistosoma japonicum infections in humans and domestic animals. Also surveyed were human water contact patterns, snail populations, cercarial risk in irrigation systems, and agricultural land use. Few animals were infected, while village prevalence of infection in humans ranged from 3% to 68% and average village eggs per gram of stool ranged from 0 to 110. Except for occupation and education,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were not strong determinants of infection intensity within a village. Differences in human infection intensity between these villages a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crop type, with low-intensity villages principally growing rice, in contrast to villages devoting more land to vegetables and tobacco. Cercarial risk in village irrigation systems is associated with snail density and human infection intensity through the use of manure-based fertilizer. Some of the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nfection risk can be quantified using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湖北省江汉平原三峡建坝后应对钉螺生态环境变化的血防干预措施的效果。 方法 1987-2005年, 选择垸内型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潜江市熊口管理区、积玉口镇、浩口镇和张金镇等4个区(镇),分别采取水旱轮种、稻虾连作、治水改土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造渍害低产田及钉螺孳生环境等4种措施。观察钉螺孳生面积、活螺平均密度及人畜感染率变化情况,并与对照组(龙湾镇竺场村)比较。人畜感染率调查分别采用大粪量尼龙绢集卵孵化法和塑料顶管法。 结果 上述4村,钉螺孳生面积分别下降100%、51.35%、62.16% 和87.88%;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下降100%、69.41%、52.30% 和75.77%。人群感染率,2005年稻虾连作试验区与对照区比较,下降幅度显著(x2=39.84, P<0.01); 治水改土工程试验区,1990年比1987年下降73.10%(x2=236.10, P<0.01)。 结论 4种干预措施对改造钉螺孳生环境、控制钉螺孳生面积效果显著,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行政村尺度上探讨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空间分布特征,为精准控制钉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行政村为单位收集2017年湖北省螺情资料,构建湖北省钉螺分布空间数据库,分析钉螺分布的空间聚集性。在ArcGIS软件支持下,获得流行村与长江的距离,分析该距离与有螺面积间的关系。结果 2017年,湖北省钉螺主要分布在13个市、63个流行县(市、区)、5 450个流行村。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村级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现有钉螺面积、垸外和垸内有螺面积存在空间聚集现象(Z值均> 0,P均< 0.05);山丘型有螺面积呈随机分布,没有聚集现象(Z值> 0,P > 0.05)。聚集和异常值分析结果显示,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现有钉螺面积、垸外和垸内有螺面积分布模式均有H?H、H?L、L?H和随机分布4种类型,其中比例较高的是H?H型;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现有钉螺面积和垸外有螺面积呈H?H聚集模式的流行村分别有340、125个和110个,主要聚集在武汉市和荆州市,且主要聚集空间位置基本一致。垸内有螺面积呈H?H聚集模式的流行村有319个,主要分布在荆州市、孝感市和黄石市。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现有钉螺面积和垸外有螺面积与流行村距长江的距离均呈负相关(r = –0.094、 -0.225和-0.177,P均< 0.01)。结论 长江流域钉螺孳生的聚集区,尤其是距长江较近的流行村是湖北省钉螺监测和防控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行政村尺度上探讨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空间分布特征,为精准控制钉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行政村为单位收集2017年湖北省螺情资料,构建湖北省钉螺分布空间数据库,分析钉螺分布的空间聚集性。在ArcGIS软件支持下,获得流行村与长江的距离,分析该距离与有螺面积间的关系。结果 2017年,湖北省钉螺主要分布在13个市、63个流行县(市、区)、5 450个流行村。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村级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现有钉螺面积、垸外和垸内有螺面积存在空间聚集现象(Z值均> 0,P均< 0.05);山丘型有螺面积呈随机分布,没有聚集现象(Z值> 0,P > 0.05)。聚集和异常值分析结果显示,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现有钉螺面积、垸外和垸内有螺面积分布模式均有H?H、H?L、L?H和随机分布4种类型,其中比例较高的是H?H型;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现有钉螺面积和垸外有螺面积呈H?H聚集模式的流行村分别有340、125个和110个,主要聚集在武汉市和荆州市,且主要聚集空间位置基本一致。垸内有螺面积呈H?H聚集模式的流行村有319个,主要分布在荆州市、孝感市和黄石市。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现有钉螺面积和垸外有螺面积与流行村距长江的距离均呈负相关(r = –0.094、 -0.225和-0.177,P均< 0.01)。结论 长江流域钉螺孳生的聚集区,尤其是距长江较近的流行村是湖北省钉螺监测和防控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掌握江西省山丘型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野生动物血吸虫感染情况,为实施精准防控措施及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和消除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江西省血吸虫病疫情较重的山丘型流行区瑞昌市和彭泽县的5个流行村作为调查村。在调查村有螺环境捕捉野鼠等野生动物,收集来自调查村的野生动物肝脏,检查其血吸虫感染情况。在调查村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筛查、粪便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和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人群血吸虫感染,采用粪便塑料杯顶管孵化法检测家畜血吸虫感染;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调查钉螺分布,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钉螺血吸虫感染。结果 在调查村捕获、收购野鼠、黄鼠狼、野猪、麂子和野兔等野生动物或肝脏样本240只(份),其中捕获野鼠172只,血吸虫感染率为2.91%,其他野生动物未发现血吸虫感染;野鼠、麂子和野猪肝毛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12.21%、1.96%和12.50%。调查村人群和家畜中均未发现血吸虫感染;各村平均钉螺密度在0.13~0.80只/0.1 m2,在1个村发现2只检测管钉螺有血吸虫阳性。结论 江西省山丘型传播控制地区野生动物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和潜在风险仍不可忽视;应继续加强监测,并采取有针对性防治措施,以巩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江西省山丘型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野生动物血吸虫感染情况,为实施精准防控措施及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和消除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江西省血吸虫病疫情较重的山丘型流行区瑞昌市和彭泽县的5个流行村作为调查村。在调查村有螺环境捕捉野鼠等野生动物,收集来自调查村的野生动物肝脏,检查其血吸虫感染情况。在调查村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筛查、粪便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和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人群血吸虫感染,采用粪便塑料杯顶管孵化法检测家畜血吸虫感染;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调查钉螺分布,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钉螺血吸虫感染。结果 在调查村捕获、收购野鼠、黄鼠狼、野猪、麂子和野兔等野生动物或肝脏样本240只(份),其中捕获野鼠172只,血吸虫感染率为2.91%,其他野生动物未发现血吸虫感染;野鼠、麂子和野猪肝毛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12.21%、1.96%和12.50%。调查村人群和家畜中均未发现血吸虫感染;各村平均钉螺密度在0.13~0.80只/0.1 m2,在1个村发现2只检测管钉螺有血吸虫阳性。结论 江西省山丘型传播控制地区野生动物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和潜在风险仍不可忽视;应继续加强监测,并采取有针对性防治措施,以巩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06年全国血吸虫病测点数据资料,了解监测点疫情变化趋势,为制订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在全国80个监测点开展现场调查工作,按统一数据库格式整理与汇总螺情、病情和相关因素的监测数据,统计与分析调查结果。结果2006年,80个监测点人群血检阳性率13.6%,人群感染率1.59%,家畜感染率5.93%;监测点现有晚期病人143人,上报急性病例12例,无突发疫情报告。监测点查出钉螺面积4994hm2,其中感染性钉螺面积622hm2,新发现钉螺面积21.75hm2;活螺平均密度0.5448只/0.11m2,感染螺平均密度0.0020只/0.11m2。结论2006年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的螺、病情指标均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一、二类村的人群感染状况和部分监测点的家畜感染状况依然严重;三类村的钉螺密度较高,提示防治工作应加强部分区域传染源和疫源地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镇江市国家监测点血吸虫病监测结果,为巩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及时处置风险因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2019年在镇江市设立7个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要求,对本地居民和流动人群、牛羊等家畜血吸虫感染情况以及钉螺孳生环境等进行系统监测,对5年血吸虫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9年,镇江市7个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累计开展本地人群和流动人群血吸虫病血清学筛查15 848人·次和7 779人·次,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95%~1.75% 和0.14%~0.91%,均未发现病原学阳性者;筛查牛、羊、猪等各类家畜1 885头·次,均未发现粪检血吸虫阳性家畜。累计调查各类钉螺孳生及可疑钉螺孳生环境3 333.79 hm2,查出有螺面积108.71 hm2,其中钉螺复现面积50.97 hm2;5年活螺密度为0.007~0.125只/0.1 m2,呈逐年增高趋势(χ2 = 2 732.626,P < 0.01),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结论 镇江市血吸虫病疫情已维持在较低水平,防治成果较为巩固。但钉螺分布仍较广,血吸虫病传播危险因素依然存在。今后要加强钉螺控制等综合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置血吸虫病传播风险,推进消除血吸虫病进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钉螺分布特征,为评估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科学制定血吸虫病监测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2019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设立19个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其中固定监测点4个、流动监测点15个,每年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进行钉螺分布调查,对查获的钉螺采用压碎镜检法结合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血吸虫感染性。结果 2015—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9个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累计发现有螺面积17 040 ~ 39 527 m2,其中新发现有螺面积6 214 m2、复现有螺面积16 563 m2,活螺平均密度和有螺框出现率分别为0.019 2只/0.1 m2和1.11%,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与2015年相比,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有螺面积增加了121.46%,但总活螺平均密度和有螺框出现率分别下降了50.34%(Z = ?0.422,P > 0.05)和42.85%(χ2 = 130.41,P < 0.01)。发现的有螺环境均分布于4个固定监测点,钉螺分布主要环境类型为沟渠、水田、旱地等,主要植被类型为杂草。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存在钉螺局部扩散等血吸虫病再传播的风险因素。今后仍需加强钉螺监测工作,进一步巩固血吸虫病消除成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云南省南涧县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为制定防治对策、巩固防治成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5月,选取南涧县既往血吸虫病疫情相对较重的乐秋乡乐秋村和南涧镇白云村作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村,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历史疫情和防治资料,并进行钉螺和野粪分布等现况调查,综合评估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结果 2017-2018年, 云南省南涧县乐秋村和白云村人群血吸虫病筛查平均血检阳性率分别为6.76%(202/2 990)和2.86%(142/4 971),牛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0/1 160)和10.65%(31/291),均未发现粪检阳性;现有钉螺分布面积21.06 h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2019年在乐秋村和白云村查出有螺面积6.17 hm2,有螺框出现率为2.17%(245/11 298),活螺平均密度为0.06只/0.1 m2(683/11 298),未发现血吸虫核酸阳性钉螺;共在23个环境捡获牛、羊、犬和马属动物等野粪136份,未发现血吸虫病原学阳性。结论 南涧县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已处于低水平,但影响血吸虫病传播的因素仍未彻底消除。今后仍需加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以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四川省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变化,为山丘型流行区制定消除阶段的血吸虫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5—2019年,在四川省设立63个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开展人群和家畜血吸虫病病情、野粪污染、钉螺分布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5—2019年,四川省63个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累计开展本地人群血清学筛查94 119人·次,血检阳性率为1.28%~3.11%,血检阳性者以50岁以上居民和农民为主;累计开展流动人群血清学筛查66 915人·次,血检阳性率为1.10%~1.59%;均未发现病原学检查阳性者。5年累计调查各类家畜6 126头·次,均未发现粪检阳性病畜。5年累计检测各类野粪205份,未发现血吸虫阳性。2015—2019年累计开展钉螺调查8 484.08 hm2,查出有螺面积724.80 hm2,其中新发现有螺面积2.43 hm2、复现有螺面积63.00 hm2;逐年平均有螺框出现率为6.87%~19.63%,平均活螺密度为0.18~0.62只/0.1 m2,5年间均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结论 四川省血吸虫病流行水平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但钉螺分布环境有所增加,血吸虫病疫情发生反复的风险仍然存在。今后仍应继续加强血吸虫病监测体系建设,以期尽早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通报了2021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并对全国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数据和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监测数据进行了汇总和分析。截至2021年底,全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直辖市、自治区)中,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继续巩固血吸虫病消除成果,四川、江苏省维持传播阻断标准,云南、湖北、安徽、江西、湖南等5个省维持传播控制标准。全国共有451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27 571个流行村,人,阳性72 937人;开展粪检查病220 629人,阳性3人。全国共有19 291个流行村开展了钉螺分布调查,7 026个村查出钉螺,占调查总数的36.42%,新查出12个有螺村;累计查螺686 574.46 hm2,查出有螺面积191 159.91 hm2,其中新发现有螺面积1 063.08 hm2,复现钉螺面积5 113.87 hm2。血吸虫病流行区现有存栏耕牛525 878头,累计血检查病115 437头,阳性231头;开展粪检查病128 719头,未发现粪检阳性耕牛。...  相似文献   

20.
Subspecies of Oncomelania hupensis were exposed to infection with zoophilic and anthropophilic strains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The snails were Philippine O. h. quadrasi from the islands of Bohol, Leyte and Mindanao, O. h. formosana from Changhua and Ilan, and O. h. chiui from Taiwan, O. h. hupensis from China, O. h. nosophora from Japan and O. h. lindoensis from Indonesia. Anthropophilic strains of S. japonicum were from Bohol and Leyte in the Philippines, China, Japan and Indonesia. The zoophilic strains were from Changhua and Ilan, Taiwan. All geographic strains of the parasite developed exceptionally well and produced cercariae in 32-50% of O. h. chiui and 5-43% of the natural snail hosts. Development in other subspecies of snails with geographic strains of the parasite were variable. Only a few O. h. formosana (Changhua) could be infected with the parasites from other geographic areas and only one O. h. quadrasi each from Mindanao became infected with the Bohol and Changhua strains of S. japonic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