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1983年澳大利学者Barry Mashall和Robin Warren在胃内活检标本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来,人们在这一领域作了大量工作。研究表明,HP感染呈全球性分布,其传播主要为口——口和粪——口途径,人群感染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负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幽门螺旋杆菌(HP)传播途径的研究情况.至今人们仅在人体和极少数动物体内发现了 HP.流行病学和血清学调查说明只有人与人及人与动物之间的传播才是 HP 的可能传播途径。HP 可能是通过“口-口”或“粪-口”途径传播,直接接触胃液在 HP 感染的传播中有重要作用。胃镜检查有可能传播 HP,充分的冲洗消毒是避免这种传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以下简称HP)的发现,至今已有18年的历史。HP的研究一直是胃肠疾病工作者研究的热门话题,有关HP与胃肠疾病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受到消化学界和微生物学家的关注。目前研究确认,HP是CAG的主要致病因子,且与PU的发病密切相关,根除HP可以显著降低炎症与溃疡的发生;同时HP与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根除HP之后可使MALT淋巴瘤明显缩小或消退;HP与胃癌(GC)的关系更是倍受人们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指出HP为第1类致癌因子。由此可见,HP的根除与上述胃肠道疾病的防治极为密切。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HP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患者和方法1993年6月~1994年4月间108名消化性溃疡和活检证实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治疗前内窥镜检查77名呈HP阳性培养,23名未做培养,8名阴性。31名无阳性培养者中27名由组织学和CLO试验诊断为HP感染。HP阳性者随机分入奥美拉唑(OMZ),20mg,早餐前和午餐前口  相似文献   

5.
锯齿状腺瘤(serrated adenoma,SA)是同时具有增生性息肉(hyperplasic polyp,HP)的锯齿状结构和传统腺瘤异型性上皮特征的一种新腺瘤类型。具有锯齿状结构的病变包括HP、HP腺瘤混合性息肉(admixed hyperplasic polyp/adenoma,HP/AD)和SA。近年临床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认为,HP可能是一种结、直肠癌发生新途径的早期阶段,即“HP—SA-癌”途径。SA组织学发生、形态结构、分子遗传学改变等具特殊性。有研究表明,SA可在2年内发展为进展期大肠癌。因此HP和SA作为一种新的癌前病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胆汁返流性胃炎(BRG)是常见消化道疾病,是幽门功能不全,或胃大部切除术后,含胆汁酸的十二指肠液返流入胃,引起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或(和)呈萎缩样改变等的病变。现就其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进展概况综述如下。1现代医学研究概况1.l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幽门螺杆菌(HP)是引起各类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目前HP胃炎和BRG被视为组织病理学上的一种区域性改变。HP可引起十二指肠胃返流的发生,并且HP与胆汁酸和溶血卵磷脂皆为攻击因子.使胃粘膜的疏水性降低,减弱胃粘膜防御能力,破坏胃粘膜屏障,使上…  相似文献   

7.
王静  徐伟君 《山东医药》2010,50(39):40-40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治疗是目前胃肠病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HP根除治疗的普遍开展,HP对常用抗生素的原发和继发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根除HP的药物亦不断升级,根除难道加大。  相似文献   

8.
亚抑制浓度甲硝唑致胃幽门螺杆菌球形转变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发现幽门螺杆菌(HP)以来,对其研究不断深入,已发现HP在陈旧培养基及某些抗生素作用下可发生球形转变[1-3],但其转变机制尚未清楚。本文应用透射及扫描电镜观察业抑制浓度甲硝唑,于不同时间作用后HP所发生的一系列超微结构改变,以探讨球形转化机制及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一、HP培养及鉴定经多次平板稀释法实验发现甲硝哇对HP的最大业抑制浓度(MIC)为16fig/100ml,故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25、0.5、1.OMIC为含药培养基。HP野生株6株,由胃粘膜中分离取得,鉴定后分别接种于对照及含药培养基中培养3天“‘,观察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镇江地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病情况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体检者43 216人为研究对象,进行13C-尿素呼吸试验检测、腹部超声检测及相关生化指标检测,分析NAFLD患病及HP感染情况。结果 NAFLD患病率为31.00%,HP感染率为21.99%。HP感染者NAFLD患病率显著高于非感染者(P<0.001);NAFLD患病人群HP感染率显著高于非NAFLD患者(P<0.001)。BMI异常、高血压和HP感染为影响本地区体检人群NAFLD患病的显著危险因素(均P<0.05)。NAFLD患病率与患者中HP感染率呈显著正相关(r=0.821,P<0.001)。结论镇江地区NAFLD患病率较高,且逐年升高,HP感染为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被公认为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发生的主要病因,并与胃腺癌、胃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是一级致癌因子[1]。虽然HP确切的致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HP必须首先定植于胃粘膜,然后再进一步侵入宿主防御系统,由其毒素的直接作用和诱导的炎症反应等间接作用损伤组织而致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约为40%~60%,儿童也有相当高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HP)作为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已经得到愈来愈多的研究所证实。然而,该菌在溃疡发生和复发过程中的确切机理尚不清楚。本观察了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根除治疗前后基础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变化,探讨HP在十二指肠溃疡发病学上的可能作用环节。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胃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根除HP可以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然而,大规模的HP根除治疗和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导致HP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逐渐升高,成为导致HP根除失败的主要原因。中西医在对耐药HP的治疗中各有优势,二者相结合构成的病证结合个体化诊疗方案有望为耐药HP的治疗提供更为全面、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患者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检出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72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胃镜下胃粘膜活检检测幽门螺杆菌(HP)。组织学检查HP阳性42例,阳性率58.33%,HP感染和患者的肝功能Child分级无明显相关,亦和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的有无及曲张的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而和胃粘膜活动性炎症及二十指肠溃疡的发生有明显相关。认为在肝硬化患者中,所存在的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仍是HP感染,HP可能在肝源性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志群  许国铭等 《中华消化杂志》1991,11(4):213-215,I004
将1989-1990年间分离培养的3株幽门螺杆菌(HP)混合后超声粉碎,经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后考马斯蓝染色,凝胶上出现了14条左右的蛋白条带。主要条带的分子量为22000、32000、42000、49000、59000、67000和75000。抗原成分经免疫印渍(Western blot)转移至硝酸纤维素纸上,用人抗HP阳性血清和兔抗HP阳性血清检测,发现HP特异性的抗原决定簇为19000、59000和67000。其中67000为主要条带。其结果的与Perez-perze报道的基本相似。本研究为HP抗原标准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量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尤其是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而根除HP是治疗慢性胃炎的主要途径【‘」。目前治疗以钦剂和抗生素为主,但毒副作用大.患者不易耐受。为寻求一种安全有效、毒副作用低的治疗方案,我们从1992年6月~1995年6月应用自制金不换冲剂与庆大霉素联用治疗HP相关性胃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l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4例HP相关性胃炎均为我院专科门诊与住院病例。其中男79例,女25例,平均年龄为35.2岁,均经胃镜及HP检查诊断为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除外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手术史及其他…  相似文献   

16.
曲云东  林森 《山东医药》2004,44(13):66-66
研究表明,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瘤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根除HP可治愈大部分患者。现结合文献对HP诱发的胃MALT瘤发生机制及根除HP对MALT瘤的治疗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通过应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为阳性的患者进行消化道隔离意识调查,有的放矢的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知晓HP经口-口或粪-口在人群中传播的患者仅61.3%;HP阳性患者单独使用餐具的39.56%;在家是实行分餐制的仅19.60%;在外使用公筷的仅31.30%;家属食用患者剩饭菜的占15.22%,HP阳性患者咀嚼食物喂养婴幼儿的占3.48%;仅0.43%的人处理了剩饭菜和呕吐物及粪便。结论 HP患者相当缺乏消相化道隔离相关知识,通过健康教育后意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COPD 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中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其致死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发现 HP 亦可存在于食管的化生柱状上皮中,并发现 COPD 患者的 HP 感染率较高。 HP 感染与COPD 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ypoparathyroidism,HP)和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seudohypoparathyroidism,PHP)均以低钙血症、高磷血症为主要生化特征,前者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减低或不适当的正常,后者PTH水平升高,这些生化指标异常均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急性严重低钙血症在HP和PHP患者会造成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急性和慢性低钙血症还会引起心脏传导异常。研究发现HP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钙化的风险增加;而PHP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肥胖和糖代谢异常。已有单中心研究发现非术后HP患者死亡和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因目前研究数量有限,尚需进一步研究以探索HP和PHP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和可能风险。  相似文献   

20.
董乐凤 《山东医药》2011,51(43):70-71
目的探讨本地区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现状及耐药规律,为临床HP根除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近3年收治的298例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利用电子胃镜采集患者胃窦部黏膜、进行HP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6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鉴定出245株HP;HP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0年显著高于2008年(P〈0.05),耐药性由强至弱依次为甲硝唑、呋喃唑酮、替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结论本地区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率高,且耐药性逐年增高;临床须严格掌握根除HP指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制定联合、高效的根除HP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