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陈小燕  邢建强 《重庆医学》2011,40(15):1490-149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眼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CDEI)技术检测35例(70眼)2型糖尿病患者和38个(76眼)健康人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舒张末期峰值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并比较上述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结果。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OA的EDV明显低于健康人,RI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而PSV和健康人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CRA和PCA的PSV和EDV明显低于健康人,而RI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眼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明显的变化,采用CDEI技术检测眼血流动力学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视网膜和脉络膜挫伤后眼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视网膜、脉络膜挫伤患眼与健眼的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及睫状后动脉(PCAs)血流参数,测定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缩张末期流速(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 结果视网膜、脉络膜挫伤患眼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及睫状后动脉(PCAs)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缩张末期流速(EDV),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与健眼比较差异有显性(P<0.05);视网膜、脉络膜挫伤患眼的眼动脉(OA)与健眼比较差异无显性(P>0.05).结论视网膜、脉络膜挫伤可使眼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及睫状后动脉(PCAs)血流速度低于健眼,阻力指数(RI)增加,为临床对眼外伤的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流变化的彩色多普勒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进行测定,探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而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共66只并随机分为4周、8周及12周3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大鼠右眼CRA的血流参数,包括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最低流速(EDV)、平均血流速度、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以及血管内径。检查结束后,立即摘除大鼠右眼,进行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的制作。[结果]光镜下,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在12周,始观察到视网膜的早期病变,表现为毛细血管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4周时,糖尿病大鼠CRA的各血流参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8周时,糖尿病大鼠的CRA的PSV及EDV显著下降;12周时,糖尿病大鼠的CRA的流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RI、PI则显著增高。[结论]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出现血管病变之前,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已经出现异常改变,并进行性加重。视网膜血流减少与血液灌注不良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流变化的彩色多普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进行测定,探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而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共66只并随机分为4周、8周及12周3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大鼠右眼CRA的血流参数,包括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最低流速(EDV)、平均血流速度、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以及血管内径。检查结束后,立即摘除大鼠右眼,进行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的制作。【结果】光镜下,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在12周,始观察到视网膜的早期病变,表现为毛细血管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4周时,糖尿病大鼠CRA的各血流参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8周时,糖尿病大鼠的CRA的PSV及EDV显著下降;12周时,糖尿病大鼠的CRA的流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RI、PI则显著增高。【结论】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出现血管病变之前,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已经出现异常改变,并进行性加重。视网膜血流减少与血液灌注不良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眼底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65例(130只眼)无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选择同期65例(130只眼)无2型糖尿病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 2型糖尿病组OA、CRA、PCA的PSV和EDV均低于对照组(P〈0.01),RI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已经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为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测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及抗-VEGF治疗前后眼动脉(OA)、睫状后短动脉(PC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视网膜中央静脉(CRV)和颈内动脉(ICA)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特点。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RVO患者患侧50只眼(均为单眼发病,RVO组)、对侧临床健眼50只眼(健侧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50只眼(对照组)各血管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CRV的最大血流速度(Vmax),并计算阻力指数(R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VO组OA、PCA、CRA、ICA的PSV和EDV明显降低,RI增大,CRV Vmax降低(P<0.05);健侧组OA、PCA、CRA、ICA的PSV和EDV降低,ICA的RI增大(P<0.05)。与健侧组比较:RVO组CRV Vmax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25例RVO合并黄斑水肿(RVO-ME)患眼抗-VEGF治疗1周后,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治疗1个月后CRA的PSV和EDV明显升高,RI降低,CRV Vmax增大(P<0.05)。结论 RVO患眼和对侧临床健眼血流动力学明显异常,抗-VEGF治疗可明显改善RVO患者患眼血流动力学,CDFI技术在RVO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color doppler energy,CDE)技术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眼球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利用CDE技术,测定100例(200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及15例(30只眼)正常人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峰值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及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经眼底检查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包括无明显视网膜病变(non-obvious diabetic retinopathy,NDR)25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39例,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36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OA的EDV明显减小,RI明显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PSV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病例组CRA的PSV、EDV明显减小,RI明显增大,差别有显著性(P〈0.05)。EDV和RI的灵敏度优于PSV。结论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糖尿病患者的眼球血流动力学发生进行性改变,应用CDE动态检测眼球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对DRP的发病机制研究及早期诊治、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CDFI)检测肝硬化患者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参数,旨在探讨肝硬化不同程度肝功能与外周末梢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为A级,B级,C级三个组,5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应用CDFI探查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记录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结果:肝硬化组B、C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PSV、ED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A组,EDV增加的幅度高于PSV增幅,RI显著减低。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表明肝硬化患者外周末梢动脉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其对肝硬化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灯盏花素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灯盏花素的防治作用.[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 ( STZ)诱导糖尿病模型后,在第 12-13周采用彩色多谱勒对各组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进行血流参数的测量,包括峰值血流速度( PSV) 、舒张期最低流速( EDV) 、平均血流速度( MV)、阻力指数( RI)和搏动指数( PI).[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 CRA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01),而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则显著增高 (P< 0.05) .在灯盏花素治疗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得到显著改善,与糖尿病组相比 CRA的血流速度显著增加 (P< 0.01),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显著降低 (P< 0.05) .[结论] 12周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已开始出现血流灌注不良和血流减少,但灯盏花素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的血流动力学,增加血流量和灌流量.  相似文献   

10.
超声彩色多普勒对糖尿病眼部血管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75例(150只眼)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眼动脉(OA)的最大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按眼底病变分为无视网膜病变(NDR)、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NPDR)、视网膜病变增殖期(PDR)3组,并与正常对照组53例(106只眼)进行对照。结果:病变组眼部血管CRA、PCA、OA的PSV、EDV呈进行性下降趋势,RI呈进行性升高趋势。NDR组CRA、PCA、OA的EDV及RI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SL(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准确反映糖尿病眼部血管改变,对早期发现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改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眼底血管的血液动力学改变。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31例糖尿病患者(62眼)和14例正常对照者(19眼)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最大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眼底血管的血液动力学异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临床提供诊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信息。方法:彩色多普勒检测3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和3 5例正常对照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动脉PSV、EDV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I、R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能较准确地反映糖尿性病视网膜病变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检测糖尿病肾病肾内末梢小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在糖尿病肾病(DN)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0例健康成人(健康对照组)、20例1型糖尿病患者、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肾微小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DN组与早期DN组、正常对照组比较,肾微小动脉血流参数值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明显增高,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明显降低(P〈0.05);早期DN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I、RI增高,PSV、EDV降低(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测肾内微小动脉各血流参数在诊断糖尿病肾病肾脏损害程度中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探讨糖尿病视网膜血流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66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CRA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用免疫凝集抑制法测定全部患者的HbA1c.结果:糖尿病患者CRA的Vmax,Vmin均低于正常组(P<0.05),RI高于正常组(P<0.05)。HbA1c与糖尿病患者CRA的血流速度呈负相关,均低于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且与血糖水平有关,控制血糖有益于改善视网膜缺血及缺氧状态。  相似文献   

15.
青光眼视神经损害与眼局部及全身血流动力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Liu L  Yuan S  Yang W 《中华医学杂志》1999,79(4):260-263
目的 探讨青光眼视神经损害与眼局部及全身血流动力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4例原发开角型青光眼,31例低压性青光眼及90名正常人进行彩色超声多普勒图象研究,测量双眼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通过公式计算阻力指数,并行甲襞微循环及血液粘度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晚孕期正常妊娠胎儿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2个解剖节段(S1和S2)血流动力 学参数与孕周的相关性。方法:经常规超声检查后用能量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分别检测288例20~40周正常妊娠胎儿 ACA(ACAS1和ACAS2)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 时间-平均最大流速(time-average maximum velocity,TAMAX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y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end-dia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S/D)、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及搏动指数(pulsation index,PI);将 各参数与孕周的关系分别绘制散点图,拟合多种回归模型,选出最佳拟合曲线并得出相关公式;并对比分析ACAS1 与ACAS2各血流动力学指标间的差异性。结果:ACAS1和ACAS2的PSV,EDV,TAMAXV与妊娠周数均呈正相关 (P<0.001),均以Cubic曲线拟合优度最佳;ACAS1和ACAS2的S/D,PI,RI值与孕周均无相关关系(P>0.05);ACAS1的 PSV,TAMAXV,S/D,PI及RI值均明显高于ACAS2, ACAS1的EDV值低于ACAS2(P<0.05)。结论:中晚孕期正常妊娠 胎儿ACA两个解剖节段(ACAS1和ACAS2)速度参数(PSV,EDV,TAMAXV)随孕周增加而增高,阻力参数(S/D,PI, RI)与孕周无明显相关性。ACAS1与ACAS2供血区域存在血流差异性分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CRA、PCA血流参数与糖化血红蛋白(GHb)及伴随疾病高血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8例2型糖尿病病人的GHb及并发症等相关危险因素资料,彩色多谱勒检查病人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比较分析各因素与糖尿病眼底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随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加重,CRA、PCA的PSV、EDV呈进行性下降趋势,RI呈进行性升高趋势。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CRA的血流参数已出现改变,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CA的PSV的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CRA、PCA的EDV与GHb呈显著负相关,RI与GHb呈显著正相关;CRA的PSV、EDV以及PCA的EDV与收缩压显著负相关,PCA的RI值与收缩压显著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早于眼底检出确诊视网膜病变的出现。CRA、PC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与患者GHb及高血压伴随疾病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是评价糖尿病视网膜及脉络膜早期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