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RNA激活(RNAa)技术上调p21WAF1/CIP1(p21)表达对人肺癌H44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靶向抑癌基因p21WAF1/CIP1启动子DNA序列互补的双链RNA分子(dsp21),转染H441细胞后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21WAF1/CIP1基因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变化,噻唑蓝(MTT)法检测H441细胞增殖速度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H441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dsp21转染H441细胞72 h后p21WAF1/CIP1表达显著上调。RT-PCR灰度比值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p21WAF1/CIP1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8.1±2.5)%、(33.5±3.9)%和(96.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0,P<0.01;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p21WAF1/CIP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5.7±2.2)%、(43.2±3.1)%和(93.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0,P<0.01;经dsp21作用的H441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凋亡率较对照...  相似文献   

2.
p21WAF1/CIP1和p53蛋白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21WAF1/CIP1和p53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正常胃粘膜、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组织各20例和78例胃癌组织标本进行p21WAF1/CIP1和p53蛋白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胃粘膜、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组(P<0.05),而p21WAF1/CIP1蛋白阳性表达低于正常胃粘膜、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组(P<0.01)p21WAF1/CIP1、p53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p21WAF1/CIP1蛋白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而有淋巴结转移组p53蛋白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p53蛋白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有关.结论p53蛋白高表达与p21WAF1/CIP1蛋白失表达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p53和p21WAF1/CIP1蛋白作为反映胃癌病理学特点的参考指标可能有一定意义;p21WAF1/CIP1蛋白表达在胃癌可能存在非p53诱导表达途径.  相似文献   

3.
《肿瘤防治研究》2003,30(5):364-366
目的探讨p21WAF1/CIP1、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p53在胃癌中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p21WAF1/CIP1 mRNA、细胞周期素D1 mRNA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53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结果 p21WAF1/CIP1 mRNA在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粘膜中阳性表达率各为93.15%(68/73)及76.71%(56/73),二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Cyclin D1 mRNA在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粘膜中阳性表达率各为54.79%(40/73)及30.16%(22/73),二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p53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2.87%(24/73), p53过表达者,其p21WAF1/CIP1 mRNA表达较p53阴性者为低,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p21WAF1/CIP1表达与细胞周期素D1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p21WAF1/CIP1、Cyclin D1、p53的异常表达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对于胃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 p21WAF1/CIP1与 p53基因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抑癌基因 p21WAF1/CIP1及 p53基因的表达。统计学采用 χ2 检验。[结果]甲状腺腺瘤(TT)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滤泡状癌(FTC)、未分化癌(UDC)组织 p2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6 7%、62 5 %、58 3 %、50 0% ,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别(P>0 05) ;高分化癌(WDC)、低分化癌(PDC)、UDC组织p2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7 7 %、46 2 %、50 0 % ,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别(P>0 05) ;PTC、FTC、UDC组织 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1 3%、25 0 %、64 3 % ,UDC与PTC、FTC之间存在显著差别(P<0 05) ;WDC、PDC、UDC组织 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6 1 %、61 5 %、64 3 % ,WDC的阳性率明显低于PDC、UDC(P<0 05) ;p53蛋白阳性的癌组织 p21蛋白阳性率为40 9%(9/22) ,p53蛋白阴性的癌组织 p21蛋白阳性率为69 4%(25/36) ,两者之间存在显者差异(P<0 05)。[结论]甲状腺癌中 p21WAF1/CIP1的表达与其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 ,而 p53基因的表达与甲状腺癌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有关 ,p21WAF1/CIP1作为一新的抑癌基因 ,其表达相当程度上依赖于 p53蛋白。  相似文献   

5.
吕怀盛  张波等 《实用癌症杂志》2002,17(6):569-570,573
目的 研究冷休克对p53基因突变的PG细胞,p53野生型的HeLa细胞的周期调控及p21WAF1/cip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PG,HeLa细胞置4℃冷冻4h,使细胞发生冷休克,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DNA含量及凋亡细胞百分率,Western blot检测p21WAF/cipl蛋白的表达。结果 冷休克诱导PG,HeLa细胞发生G2/M期周期阻滞及凋亡,p21WAF/cipl蛋白表达增高(PG以12h,HeLa以18h最为显著),冷休克诱导PG,HeLa细胞发生G2/M期周期阻滞及凋亡与p21WAF/cipl蛋白表达增高同步。结论 冷休克诱导PG,HeLa细胞发生G2/M期阻滞及凋亡,p21WAF/cipl表达的增高与细胞的p53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6.
rhTNFα对鼻咽癌 CNE3细胞p53及p21WAF1/CIP1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伟  邓卓霖  黄振录  丁志敏  刘时才 《癌症》2001,20(10):1104-1105
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为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细胞抑制效应( cytostatic effect)可能由于上调 WAF1表达水平所致 [1, 2]。 p21WAF1/CIP1(简称为 WAF1)与细胞周期抑制蛋白 CIP1完全相同 [3],能将 DNA失常的细胞阻滞于 G1期进行修复或使之凋亡,其 DNA的启动子区含有一个 p53结合点,受野生型 p53基因(wtp53)调控。我们曾将 wtp53基因导入鼻咽癌细胞株 CNE3[4]并进行裸鼠致瘤抑制实验 [5],结果表明导入 wtp53基因有明显抑制移植瘤生长作用。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 CNE3裸鼠移植瘤经注射 TNF-α处理后抑瘤基因 p53及 WAF1表达的变化,为阐明这 3种抑瘤物质的相互作用机理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p33ING1b增强骨肉瘤细胞U2OS对足叶乙甙的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u JJ  Liao WM  Li FB  Zhu XF  Zhou JM  Liu ZC 《癌症》2004,23(6):640-644
背景与目的作为一个新的抑癌基因,ING1与p53有许多相似的生物学功能,如细胞生长抑制、DNA修复、凋亡和化疗敏感性等.本实验目的在于研究p33ING1b对骨肉瘤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瞬时转染p33ING1b进入骨肉瘤细胞株U2OS后,用足叶乙甙(etoposide,VP-16)处理24 h,然后采用台盼蓝拒染法计数活细胞数并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DAPI染色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53、p21WAF1、MDM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台盼蓝染色结果表明,瞬时转染p33ING1b进入骨肉瘤细胞株U2OS后,再用VP-16处理24 h,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增加[(63.1±5.1)%].流式细胞计数和DAPI染色检测结果表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62.7%).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外源性p33 ING1b高表达明显提高了p53及其下游基因p21WAF1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转染p33ING1b进入骨肉瘤细胞株U2OS后,再用VP-16处理24 h,p53、p21和Bax蛋白表达增加.在各实验组中,MDM2的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p33ING1b能够上调p53蛋白,并上调p53下游因子--p21WAF1和Bax的表达水平,通过p53依赖性凋亡信号通路,提高骨肉瘤细胞U2OS对VP-16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rAd-p53)瘤内注射前后鼻咽癌(NPC)组织中p53蛋白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鼻咽癌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例鼻咽慢性炎组织和63例确诊中晚期鼻咽癌组织的p53和p21WAF1蛋白表达情况。63例中晚期鼻咽癌随机分为2组:p53治疗组(32例):rAd-p53瘤内注射+同步放化疗;常规治疗组(31例):同步放化疗。分析两组治疗前及放疗至20 Gy时p53和p21WAF1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NPC组织中p53和p21WAF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21%和46.03%,和鼻咽黏膜慢性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C组织中p53和p21WAF1蛋白表达有相关性(rs=0.556,P=0.000)。放疗前及放疗至20 Gy时,鼻咽癌p53治疗组和p21WAF1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53蛋白和p21WAF1蛋白阳性表达与1年无瘤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 rAd-p53瘤内注射后p53和p21WAF1蛋白的阳性表达可能在抑制鼻咽癌复发或转移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预示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21WAF1蛋白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白血病中p21WAF1与p53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白血病患者骨髓中p21WAF1和p53蛋白表达;结果40例白血病患者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2.5%(17/40);p21WAF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17.5%(7/40),其中慢性白血病阳性率占50%(5/10),急性白血病阳性率为6.7%(2/30).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p21WAF1蛋白表达情况与p53表达阳性或阴性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在白血病细胞中p21WAF1的表达与分化密切相关;其表达不一定仅依赖于p53的诱导.  相似文献   

10.
<正>p21WAF1/CIP1是由细胞增殖抑制基因WAF1(wide type p53 activated factor 1)编码的21kDa的蛋白,属于Cip/Kip家族。作为1种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ds)抑制剂,p21WAF1/CIP1与肿瘤的分化、浸润深度、增生和转移有关,具有判断肿瘤分化程度和预后的价值[1-4],与肿瘤化疗耐药机制的产生密切相关。1 p21WAF1/CIP1介导化疗耐药的作用机制1.1 p21WAF1/CIP1介导细胞周期G1停滞机制p21WAF1/CIP1是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CDKs)家族中重要的调节因子,其调节细胞周期的作用途径分为p53依赖型途径和p53非依赖型途径[1-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15、p16 基因的高甲基化与多发性骨髓瘤(MM)的发病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巢式甲基特异性PCR法(nMSP)检测47例MM患者p15、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7例MM患者p15、p16 基因的甲基化比例分别为59.57 %(28/47)、 57. 45 %(27/47),两者同时存在甲基化者23 例(48.94 %)。Ⅱ、Ⅲ期MM患者p15 、p16基因甲基化率明显高于Ⅰ期患者。结论 p16 、p15 基因的高甲基化与MM的发病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p53、p16、PCNA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p53、p16、PCNA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对50例食管癌标本进行p53、p16、PCNA蛋白测定。[结果] 50例食管癌中,p53、PCNA蛋白阳性表达均为74%(37/50),P16缺失率52%(26/50)。p16缺失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0.01)。而p53、PCNA蛋白同时表达56%(28/50),亦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0.01)。[结论] 食管癌p53、PCNA蛋白同时表达及p16缺失可视为危险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DK4、p18、p1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制作组织芯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对120例食管癌患者手术标本中CDK4、p18、p19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DK4蛋白在正常食管上皮的表达低[28.3 %(34/120)],瘤变上皮中有所增高[32.5 %(39/120)],食管SCC中表达高[84.2 %(101/120)],且随SCC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逐渐增高,SCC与正常上皮及瘤变上皮中CDK4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04,P<0.05;χ2=65.897,P<0.05)。淋巴结转移组CDK4表达率[93.88 %(46/49)]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71.43 %(55/71)](χ2=5.860,P<0.05)。p18、p19 蛋白在正常食管上皮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2 %(41/120)、29.2 %(35/120),在食管瘤变上皮中表达率分别为19.2 %(23/120)、15.0 %(18/120),在SCC中表达率分别为63.3 %(76/120)、61.7 %(74/120),两指标在正常上皮及瘤变上皮间、瘤变上皮与SCC间、正常上皮与SCC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8:χ2=6.903、48.296、20.429,均P<0.05;p19:χ2=6.998、55.276、25.565,均P<0.05);在食管SCC中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逐渐增高。p18、p19分别与CDK4基因表达呈正相关(r=0.696、0.630,均P<0.05)。p18与p19二者呈正相关(r=0.833,P<0.05)。结论 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DK4 、p18、p19参与食管SCC的发生、发展,其蛋白表达与食管上皮癌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 观察杠柳苷对人乳腺癌细胞株BT_549体外增殖抑制的作用,检测p16和p27的表达,探讨杠柳苷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可能作用机制。 材料与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杠柳苷(2.5、5.0、10.0 μg/ml)干预BT_549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干预24、48、72 h后,分别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与周期分布。半定量RT_PCR、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p16、p2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杠柳苷各实验组BT_549细胞增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促进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实验组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细胞的p16、p27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 结论: 杠柳苷具有抑制BT_549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p16和p27表达水平的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53基因功能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毕丹  周淑芸  曾木圣  曾益新 《癌症》1999,18(4):404-406,417
目的:通过以p21作为标志物的功能检测方法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p53基因功能状况。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未经阿霉素诱导及阿霉素诱导后慢粒患者白血病细胞中p53及p21蛋白表达。结果;对25例慢性患者白血病细胞进行了检测,显示5例p53基因功能异常,其中1例为慢性期,显示p53基因为野生型,但无功能;1例加速期;3例急变期,分别为急粒变,急单变和多克隆急变,在急淋变中未见。  相似文献   

17.
周静萍 《中国肿瘤》2005,14(8):543-545
[目的]研究p16、p15在正常涎腺组织和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黏液表皮样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涎腺组织、45例黏液表皮样癌中p16、p15蛋白的表达.[结果]黏液表皮样癌中p16、p1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2%、73.3%,显著低于其在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100%)(P<0.05),且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递减并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p16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16、p15两基因在黏液表皮样癌的表达中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p16、p15的失表达与黏液表皮样癌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p16基因的异常可能是更为直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蒋友华  周星明 《中国肿瘤》2002,11(9):554-55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73基因突变与p21waf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_SSCP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胃癌新鲜手术标本中癌组织和相应的胃正常粘膜组织p73突变及p21waf2蛋白的表达.[结果]p73突变检出率,在60例胃癌组织中为53.33%(32/60),在相应的胃正常粘膜组织中为1.67%(1/60),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25例有淋巴结转移者,p73突变检出率为92.00%(23/25),无淋巴结转移者为25.71%(9/3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p21waf2蛋白检测阳性率,在60例胃癌组织中为33.33%(20/60),在相应的胃正常粘膜组织中为86.67%(52/60),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25例有淋巴结转移者,p21waf2蛋白阳性率为4.00%(1/25),无淋巴结转移者为53.45%(19/3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p73基因突变与p21waf2蛋白低表达有显著的相关性,并与胃癌的发生和胃周淋巴结转移相关,其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卵巢癌ras及p16基因异常表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ras癌基因及p16抑癌基因与卵巢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及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检测了36例卵巢癌,20例卵巢良性肿瘤及10例正常卵巢ras、p16基因及表达状况。结果:卵巢癌及对照组ras癌基因无突变及缺失。卵巢癌ras p16基因阳性表达80.6%,卵巢良性肿瘤仅有25%弱阳性表达,正常卵巢阴性表达,P〈0.01,P〈0.001  相似文献   

20.
p16、p27蛋白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丽坤  艾志宏  郑冬梅 《中国肿瘤》2002,11(12):731-732
[目的]研究p16、p27蛋白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SP免疫组化技术对54例子宫颈癌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p16、p27蛋白表达检测。[结果](1)p16、p27蛋白在子宫颈癌与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48.15%、95%和40.7%、100%,其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p16蛋白在中、高分化组中的表达率高于低分化组,差异具显著性(P<0.05),p16、p27表达明显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1)。(3)p16、p27表达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P<0.05)。[结论]p16、p27蛋白表达可作为子宫颈癌恶性程度的指标,可为正确估计宫颈癌的预后、指导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