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将妊娠28周的受试 妇随机分为4组,分别1次性口服维生素D(VD)10万IU或肌注VD10万IU或20万IU,对照组口服空白胶囊。结果3个补充组产妇血和脐血25-(OH)D水平以及产妇血钙水平显著高于垦,而产妇血和脐血25-(OH)D小于27.3nmol/L(11ng/ml)的发生率以及孕后期腿抽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补充组产妇血25-(OH)D水平高于其妊娠28周时的水平。补充组发现先天性佝  相似文献   

2.
据6省区妇幼卫生示范县佝偻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0~3岁儿童平均患病率为38.4%。通过对不同人群、不同季节与投给不同剂量VD后血中25(OH)D_3水平的实验观察,以及VD体内代谢与VD中毒的实验临床研究,为合理使用VD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同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佝偻病早期综合防治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维生素D3预防婴幼儿佝偻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5月60例婴幼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生活指导并服用乳酸钙颗粒,0.25 g/d,服用3个月;观察组在常规生活指导基础上给予服用维生素D3,400 IU/d,服用3个月,两组均随访1年。检测两组婴幼儿血清钙离子、磷离子及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检测血清骨钙素(BGP)、血清25-羟维生素D3及脱氧吡啶啉(DPD)水平,检测两组婴幼儿骨密度,统计3个月内两组婴幼儿发生佝偻病比例。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血清钙磷离子及BAL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BGP、25-(OH)D3、DP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胫骨、桡骨、尺骨骨密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佝偻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维生素D3可有效预防婴幼儿出现佝偻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孕母补充维生素D后,血清25-(OH)D值变化及其与新生儿脐血该值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早孕建卡并按时产检的孕母及新生儿71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孕母孕早期、孕4月、6月、8月等4个阶段及新生儿脐血血清25-(OH)D水平,根据所测孕母血清25-(OH)D水平补充不同剂量的维生素D胶囊对孕各期25-(OH)D值的变化及与新生儿脐血值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孕晚期维生素D的推荐剂量。结果天台县孕妇及新生儿维生素D普遍存在不足与缺乏;孕期补充维生素D效果肯定;各期孕母25-(OH)D值与新生儿脐血该值均有相关性,从相关系数可信区间来看,随孕周增加而增加,孕8月孕6月孕4月孕早期;孕晚期孕母25-(OH)D值充足者不补,正常及不足者均建议补充600 IU及以上;维生素D缺乏时,维生素D及钙剂的补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天台县孕妇及新生儿普遍存在25-(OH)D不足与缺乏,而补充维生素D疗效确切;孕各期25-(OH)D值与新生儿脐血该值均有相关性,与孕晚期相关性最大;孕晚期孕母维生素D推荐剂量为600 IU/d及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血清25-(OH)D为检测指标, 了解不同季节、不同居住环境孕妇及其新生儿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母婴血清维生素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冬季(2010年12月-2011年2月)和夏季(2011年6月-2011年8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正常分娩的孕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72对孕妇及其新生儿为冬季组, 40对孕妇及其新生儿为夏季组。孕妇于分娩前采集静脉血, 新生儿于娩出后采集脐血, 分离血清。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维生素D营养状况采用三分法:1)维生素D缺乏:25-(OH)D<50 nmol/L;2)维生素D不足:50 nmol/L≤25-(OH)D<75 nmol/L;3)维生素D充足:25-(OH)D≥75 nmol/L。结果 1)冬季和夏季孕妇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19.48±7.04)nmol/L和(53.15±17.50)nmol/L, 冬季显著低于夏季;对应的新生儿脐血25-(OH)D水平分别为(19.95±6.79)nmol/L和(47.39±15.31)nmol/L, 冬季显著低于夏季。2)冬季孕妇25-(OH)D水平为9.19~36.99 nmol/L, 新生儿25-(OH)D水平为7.78~37.36 nmol/L, 冬季孕妇及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率为100%。夏季孕妇25-(OH)D水平为26.72~103.90 nmol/L, 新生儿25-(OH)D水平为20.76~79.91 nmol/L, 夏季孕妇和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率分别为47.5%和62.5%。3)孕妇与新生儿25-(OH)D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r=0.902)。4)冬季组孕妇及其新生儿25-(OH)D水平无城乡之间的差异;夏季组孕妇及其新生儿25-(OH)D水平存在城乡之间的差异, 农村孕妇及其新生儿25-(OH)D水平高于城市。结论 孕妇及其新生儿25-(OH)D水平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冬季孕妇及其新生儿普遍维生素D缺乏, 即使夏季孕妇及其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比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6.
对82例佝偻病患儿与30例健康儿童用竞争蛋白结合法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同时测定了血清钙(Ca~(2+))、磷(P~(3+)),碱性磷酸酶(ALP)。结果表明,佝偻病患儿血Ca~(2+)、P~(3+)、25(OH)D_3值降低,血ALP增高。佝偻病激期,血25(OH)D_3水平明显低于初期水平,恢复期上升,且初期、激期、恢复期三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相关分析显示,血25(OH)D_3与Ca~(2+)、P~(3+)无相关性,与ALP呈负相关性。以上结果表明血25(OH)D_3不仅可作为佝偻病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而且在佝偻病不同病期值变化不同,对判定佝偻病病期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铁对大鼠血清25-(OH)D3、1,25-(OH)2D3水平以及大鼠肾脏维生素D受体(VDR)表达的影响。  方法  30只刚断乳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7 d,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n = 6)和模型组(n = 24),对照组大鼠饲喂正常饲料,模型组饲喂缺铁饲料,连续6周。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大鼠按血红蛋白(Hb)水平随机分为缺铁组、低、中和高铁组,每组6只;对照组与缺铁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低、中和高铁组大鼠分别给予11、33和99 mg/kg的右旋糖酐铁灌胃;连续4周后,8 % 水合氯醛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取动物肾脏组织, – 80 ℃冻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法检测大鼠血清25-(OH)D3、1,25-(OH)2D3水平,生化试剂盒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铁含量,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脏维生素D受体(VDR)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大鼠Hb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缺铁组比较,低、中和高铁组大鼠Hb水平明显升高(P < 0.05);与对照组比较,缺铁组大鼠血清中25-(OH)D3、1,25-(OH)2D3水平下降,VD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缺铁组比较,低、中和高铁组大鼠血清中25-(OH)D3、1,25-(OH)2D3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干预铁的浓度增加,VDR蛋白的表达呈逐渐上调趋势。  结论  机体铁含量影响VD3的活化以及肾脏VDR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对佝偻病早期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2例佝偻患儿与30例健康儿童用竞争蛋白结合法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同时测定了血清钙(Ca^2+),磷(P^3+),碱性磷酸酶(ALP),结果表明,佝偻病患儿血Ca^2+,P^3+,25(OH)D3值降低,血ALP增高。佝偻病激期,血25(OH)D3水平明显低于初期水平,恢复期上升,且初期,激期,恢复期三组间比较显著,相关分析显示,血25(OH)D3与Ca^2+,P^3+无相  相似文献   

9.
孕期VitD(VD)缺乏是造成先天性佝偻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了控制和减少佝偻病的发生 ,我们于 1997年 2月~ 1998年 6月对不同孕周的妇女进行防治调查研究 ,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对 1997年 2月~ 1998年 6月间的孕期妇女 ,孕中、晚、脐血样本收集全者 83例妇女为研究对象 ,均为第 1胎 ,年龄在 2 2~ 3 2岁之间 ,无肝肾疾病 ,近期无补充VD和钙剂史。1.2 方法  82例孕中期分为二组 ,一组为用药组 49例 ,孕中期均投VD药物 2 0~60万IU ,[2 5 (OH)D3 值 <2 7.5nmol/L时给于服用VD3 0~ 60万IU]。另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市亚北地区0~6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为佝偻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亚北地区0~6岁210例有可疑VitD摄入不足病史和佝偻病的任何一个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的儿童进行佝偻病相关因素问卷调查、体格检查,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竞争法)检测血清25-(OH)D3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北京市亚北地区0~6岁儿童血清25-(OH)D3平均水平(25.463±7.772)ng/ml,不同年龄段血清25-(OH)D3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率24.8%,新生儿、早期婴儿及学龄前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高。结论:北京市亚北地区0~6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不如南方地区,应重点加强孕母、早期婴儿及学龄前儿童的维生素D补充。  相似文献   

11.
对46名3岁以下婴幼儿口服维生素A、D乳化液(A、D乳化液)防治佝偻病及维生素A(V-A)缺乏的效果进行了观察,以30名婴幼儿作对照。给果表明口服A、D乳化液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小儿佝偻病和V-A缺乏症。每10天服药一次,6个月累计服V-A360,000IU,D_272,000~84,000IU,可以使佝偻病发病率由原来的41.3%下降到4.4%,血清V-A水平由28.8μg/dl上升至82.8μg/dl。A、D乳化液服用方便,易被婴幼儿接受,无副作用,有利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作者将1~2月龄的人工喂养儿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食用维生素 D 强化牛奶,对照组食用普通牛奶另加鱼肝油,观察三个月。结果体格发育指标及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开始时未患佝偻病的21人,结束时仍保持正常。表吸两种补充方法均能收到预防佝偻病的效果,但每日另加鱼肝油既麻烦,且剂量也难以掌握。  相似文献   

13.
补充维生素A和铁对孕妇铁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补充维生素 A、铁对孕妇铁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 1 6 7名孕中期妇女进行铁和维生素 A营养状况的横断面调查并随机分成 4组 :对照组 (复合维生素 B片每日一片 ) ;补充维生素 A组 (1 1 0 0 μg/d) ;补充铁组 (6 0 mg/d元素铁 ) ;补充维生素 A和铁组 (VA1 1 0 0μg/d,Fe6 0 mg/d) ,共补充 1 0 w。结果 被调查孕妇孕中期维生素 A轻度缺乏率为 0 .6 % ,贫血患病率为 7.8% ,贮存铁缺乏率为 6 .2 %。血清 VA水平补充前各组正常 ,补充后对照组明显下降 ,但仍维持在正常范围。补 VA、补铁及补 VA+铁组血清 VA与补充前无明显差异 ,仍保持恒定。各组补充前后 Hb均在正常范围 ,差别不显著。血清铁蛋白、游离红细胞原卟啉及运铁蛋白饱和度补充后的改善效果均以补充 VA铁组优于单独补 VA或补铁组。结论 孕期同时补充 VA和铁对改善铁的营养状况优于单纯补铁。  相似文献   

14.
《Nutrition reviews》1978,36(5):154-155
It is postulated that the primary action of vitamin D sterols in the intestine is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the mucosal cell to accumulate phosphate.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316例新生儿进行佝偻病的前瞻性观察,在新生儿期、3月、6月及6岁的患病率分别为7.9%,31.8%,35.3%及44.3%。证实北京地区佝偻病发病很早.孕妇在孕后期每日服VD1000Iu,其血清25(OH)D_3水平明显高于不服VD者,表明预防佝偻病措施应从妊娠后期开始.在被观察的早期婴儿中2.9%患婴儿肝炎综合征.这些患儿合并佝偻病高达88%,提示在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同时要加强佝偻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Nutrition reviews》1981,39(6):234-236
The circulating 1,25-dihydroxyvitamin D3 levels in a very-low-birth-weight, premature infant who developed florid rickets was markedly elevated. Treatment with additional, oral 1,25-(OH)2D3 corrected the biochemical abnormalities and hastened healing of the rachitic lesions.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了解吉林省保健体检儿童血浆25(OH)D的水平,探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法)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PLC-MS/MS法检测并分析了427例体检儿童血浆25(OH)D的水平。结果:①血浆25(OH)D属于正常参考值范围的检出率为41.69%(178/427);低于正常参考值范围的检出率为58.31%(249/427),其中血浆25(OH)D处于缺乏水平的检出率为28.34%(121/427),处于不足水平的检出率为29.98%(128/427);高于正常参考值的检出率为0.00%(0/427)。②255例0~3岁研究对象中,1岁以内婴儿25(OH)D缺乏的发病率为39.34%(24/61),13个月~3岁幼儿25(OH)D缺乏的发病率为15.46%(30/194),二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χ2=15.854 9,P=6.84E-5)。③临床诊断为佝偻病的121例儿童血浆25(OH)D检测结果占全部低于正常参考值儿童的48.59%(121/249),而血浆25(OH)D检测值低于正常参考值但临床尚未诊断佝偻病的儿童占全部低于正常参考值儿童的51.41%(128/249)。结论:①维生素D不足在吉林省的发病率高(58.31%),尤其1岁内婴儿更容易罹患维生素D缺乏,必须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吉林省佝偻病的防治工作。②目前临床诊断佝偻病与经HPLC-MS/MS法检测25(OH)D诊断佝偻病符合率约50%,应尽快广泛普及此法,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出生28~42 d出现佝偻病临床表现的纯母乳喂养儿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与其母亲血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为预防婴儿早期营养性佝偻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6年4月-2017年10月来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正常体检的年龄为28~42 d、并且表现有佝偻病早期症状和(或)体征的119例纯母乳喂养儿及其母亲静脉血25-羟维生素D[25-(OH)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19例母亲血25-(OH)D>30 ng/ml者15例(12.61%),≤30 ng/ml者104例(87.39%);孕期平均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 U的母亲19例,血25-(OH)D中位数为28.8 ng/ml,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 U母亲100例,血25-(OH)D中位数为16.1 ng/ml,两组血25-(OH)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19例婴儿中补充和未补充维生素D组的婴儿血25-(OH)D中位数分别为20.0 ng/ml和9.5 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血25-(OH)D与其母亲血清25-(OH)D水平呈正相关(r=0.349,P<0.01)。婴儿血25-(OH)D水平(>20 ng/ml和≤20 ng/ml)与其出现佝偻病的症状、体征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婴儿及其母亲维生素D整体处于不足水平,两者之间维生素D水平存在相关性。婴儿血25-(OH)D>20 ng/ml并没有降低其发生营养性佝偻病的风险。建议母亲孕期应积极补充维生素D,同时提倡从新生儿一出生即开始补充维生素D,预防婴儿早期营养性佝偻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