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柴胡汤为少阳病主方,张仲景言其有“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的效用。唐容川亦以“为通利三焦,治肺调肝和营卫之良方。”又说:“此方乃达表和里,升清降浊之和剂。”及“小柴胡汤通水津,散郁火,升清降浊,左宜右有,加减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小柴胡汤具有通调津液之功,从津液输布与代谢、小柴胡汤配伍组方机制、通调津液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4个方面对其进行论述,以期更好地理解小柴胡汤的应用,并为临床治疗津液病提供辨证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乔宇  杨军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4):146-146
小柴胡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组成。是和解少阳之主方。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以少阳为主兼和胃气。故可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溅然汗出而解。临证加减化裁可以治疗多种病症,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以创立三焦辨证作为温病之辨证纲领而蜚声医林,观先生所著《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两书,其辨证体系不独为温病而设,对内伤杂病之辨治亦颇具指导意义,兹就两书中从三焦论治血证之心法作一探讨。1 血证分三焦治(?)不治血《温病条辨·卷四·治血论》谓:“至于治之之法,上焦之血,责之肺气,或心气;中焦之血,责之胃气,或脾气;下焦之血,责之肝气、肾气、八脉之气”,此明确指出了血证产生的病机皆是上焦、中焦、下焦所属脏腑的气机功能失调,故治血证之关键,必须按三焦不同部  相似文献   

5.
清代名医唐宗海在《血证论》中宗《内经》中"血气和"与"血气不和"的生理病理观及张仲景小柴胡汤"达表和里,宁气宁血"的治则思想,系统归纳了血证论治,总以"祛瘀为治血之要",认为"和法则为血证之第一良法",针对瘀血在经络脏腑、三焦不同部位及瘀血所致的痢疾、发热、血渴等不同疾病,善用小柴胡加减以宁血和血。  相似文献   

6.
小柴胡汤为张仲景《伤寒论》治疗少阳病之方。少阳应包括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性喜条达疏泄,有启陈致新之能。少阳之气能枢转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促进气血津液的运行。如果少阳受邪则枢转无力,使得周身气机不畅,内外上下之气不通,气血津液不行,则诸病生焉。小柴胡汤应用范围很广,现就笔者运用小柴胡汤之体会作以简介。  相似文献   

7.
唐容川《血证论》一书,对气血学说有较大的发展。在辨证论治、立方选药方面都有不少独创见解。尤其是对小柴胡汤的运用颇多发挥,化裁灵活,用其治疗血证,每能得心应手。笔者就其经验作一初步探讨。小柴胡汤系张仲景治疗少阳病的主方,为后世和解方之祖,用途广泛,故有“伤寒诸方,惟小柴胡汤为用最多”之说。其方既有透表清里,和胃扶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阳明病以腑热燥实之证为主,其治法主要以清、下二法为其正治之法。清法以白虎类方为主,又有第228条热郁胸膈治以栀子豉汤之清宣胸膈郁热、第229条阳明腑实尚未成形治以小柴胡汤之清透半表半里邪热、第232条太阳表热未除治以麻黄汤之发汗等方法治疗阳明热证。下法以承气类方为主,但又有第230、231条阳明胃气不降、少阳枢机不利治以小柴胡汤之枢机通利、第233条津液枯涸、燥屎不下治以蜜煎方(蜂蜜)之滋阴润燥、导下通便等方法治疗阳明不大便、大便硬之证。透过栀子豉汤证、小柴胡汤证、麻黄汤证、蜜煎方证之疾病发展过程、机制及方药组成均说明阳明病中的权变治法。  相似文献   

9.
施丽婕主任医师认为,黄连汤是由小柴胡汤化裁而来,为和解之剂。小柴胡汤之和重在和脾胃,胃气之升者,带柴胡出表,胃气之降者,带黄芩入里,脾胃和则表里俱和。黄连汤亦然,坐镇中焦,平衡阴阳,饮随胃气上而散郁热,随胃气下而温滞阴,可谓"握枢而运,以渐透于上下"。但上下可调,寒热难测,黄连汤的用药应进退有度,法寒热而用药,上热盛当进而从阳,加入辛凉之药物,发散郁于上之热邪,下寒盛当退而从阴,可减辛凉药物,或加入温阳散寒之品。  相似文献   

10.
大柴胡汤系东汉名医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名方,其姊妹方为小柴胡汤,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等7味药组成,是治疗少阳半表半里症的有效方剂,具有和解少阳,清热解毒,疏肝和胃,扶正祛邪之功。大柴胡汤是由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芍药、大黄组成,主治少阳病兼阳明里实症。大柴胡汤症是少阳病主要病症,临床较为多见,是古今临床常用方剂。有关此汤的研究报道很多,现将有关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1 药理作用大柴胡汤的主要功能是和解少阳,通里泄热,方中柴胡解少阳之郁滞,黄芩清解胸腹之热,大黄通里泄热,枳实政结…  相似文献   

11.
唐容川是清末著名医家,所著《血证论》重视肝与血的关系,在“脏腑病机论篇”中首先阐述肝的生理病理特性以及对血证的影响:“肝主藏血,血生于心,下行胞中,是为血海。凡周身之血,总视血海为治乱。血海不扰,则周身之血,无不随之而安,肝经主其部分,故肝主藏血焉。至其所以能藏之故,则以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设木郁为火,则血不和,火发为怒,则血横决,吐血、错经、血痛诸证作焉。”说明肝病导致血证的病机证状极为复杂。现将唐氏从肝治血法分别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和法“为血证第一良法”,《血证论》最为推崇;小柴胡汤为和法之良方,唐氏最为喜用。该方在《血证论》中,共有54见(包括方列在内),为书中用方数之冠。说明本方在治疗血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现将《血证论》运用此方的情况,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3.
《血证论》共有18次提及肺痿病名及其证治,相关论述散见于阴阳水火气血论篇、脏腑病机论篇及失血诸证篇。其首次描述肺痿肺叶形态翘举萎缩,基本病机为津枯肺燥。津液生成不足或耗伤太过,使肺阴液不足,被火克刑,发为肺痿,与肺治节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治疗当生津补肺。血证可导致津液枯竭而引发肺痿,失血和肺痿常互为因果,伴随咳嗽、喘、声音嘶哑等。水虚火旺为肺痿与血证的共同病机,宁血、补血当以补肺为要。肺痿具体治法包括滋补肺阴、培土生金、金水相生、镇敛、宣通等。代表方剂为清燥救肺汤、保和汤等。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中医学认为,其发病除了与肝、胆、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以外,还与心、肺亦有联系。在《伤寒论》“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调节上焦心、肺的功能,从而辅助中焦脾胃气机的恢复,最终促进中焦胃气和降,即所谓“通上焦,即为和中焦”,若上焦心、肺功能失常则易影响中焦,不利于中焦胃气和降,从而易造成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进一步结合临床实践和西医学相关研究,若心统血脉,主神明或延及小肠受盛化物功能失常,则易导致食管内脏高敏感和小肠内细菌过度生长;若肺主宣降,司呼吸或累及大肠通降传导功能失常,则易引起食管胃连接处屏障受损与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亦会造成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故通过阐明上焦心、肺对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影响,为胃食管反流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同时,进一步丰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5.
《血证论》从阴阳水火气血理论出发,提出治水即以治血,治血即以治水的观点,治血推崇和法,善用小柴胡汤,将该方灵活运用,可散表邪,调营卫,和中焦,布津液,降逆气,祛瘀血,治疗外感、内伤血证常取良效。  相似文献   

16.
<正> 小柴胡汤是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治疗少阳病的主方。历代医家都很重视,每师用其法而加减化裁,临床运用广泛。小柴胡汤除治伤寒少阳证外,内、妇、儿、外各科均可斟酌运用。现择其要者略加介绍,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指正。一、小柴胡汤的组成及其功用小柴胡汤是由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现多用党参)、甘草、大枣七味药组成。方中柴胡透达少阳半表之邪并能疏肝解郁。《本草纲目》记载:“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耳鸣诸症及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并能泻中焦实火、燥肠胃湿热。配半夏、生姜以  相似文献   

17.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以反酸、烧心为主要症状的消化系统疾病,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以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为主的胃食管动力障碍疾病,临床治疗以药物及个人生活起居调护为主,以达到改善患者症状甚至治愈GERD的目的。中医学认为,GERD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引起。小柴胡汤是《伤寒论》“少阳病篇”中和解少阳的代表方,中医在临床上单独运用小柴胡汤或联合西药治疗GERD,疗效确切。与西医治疗比较,小柴胡汤加减治疗GERD的优势在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复发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愈率等,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从中医理论对GERD、小柴胡汤以及小柴胡汤治疗GERD的临床运用及药理作用等方面,对目前国内运用小柴胡汤治疗GERD的现状进行论述,以期为临床更深层次探究小柴胡汤治疗GERD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沙参麦冬汤源自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温病条辨》中“风温”篇,主要用于风温的恢复期治疗,因在风温恢复期,风温之余热未净,肺胃阴伤而导致诸症,症见:身热不甚或不发热,干咳不已或痰少而粘,口舌干燥而渴,舌红少苔,脉细等;临床治疗拟“滋养肺胃津液”,沙参麦冬汤主之,全方以沙参、麦冬、花粉、玉竹为主,用以滋养肺胃之津液;扁豆、甘草以和养胃气;桑叶以清泄邪热,合之以共奏润肺止咳、泄热和胃之效。在内科临床中,沙参麦冬汤不仅限于治疗“风温”,笔者遵循异病同治的原理,抓住“沙参麦冬汤”症相同的病机,灵活运用该方治疗咳嗽、肺痨、胃痛等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1 胃腑以通为用 ,以降为顺 ,治当理气通降胃为六腑之一 ,主受纳、腐熟水谷 ,胃腑宜空 ,胃气宜降。因各种原因导致胃腑壅滞、胃气失降上逆 ,均可致胃脘部饱满、不思饮食、嗳气、呃逆、恶心欲吐、大便不通等。中医认为此属胃气当降不降 ,浊气与秽浊之物返逆所致。《医学传真·心腹痛》 :“夫通则不痛 ,理也。但通之之法 ,各有不同 ,调气以和血 ,调血以和气 ,通也 ;下逆者使之上行 ,中结者使之旁达 ,亦通也 ;虚者助之使通 ,寒者温之使通 ,……若必以泻下为通 ,则妄矣”。故治疗宜通降胃气 ,疏其壅塞 ,消其郁滞 ,承胃腑下降之性推陈出新 ,导引…  相似文献   

20.
1 胃气的作用 首先,胃气在生理上有其重要作用。如《内经》云:“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可见,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其次,胃气在病理上的作用。李东垣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又谓“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由此看出,胃气的盛衰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再次,是胃气的治疗作用。调理脾胃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